经济危机下的老大战略报告(20) - 娄向鹏的杂交营销BLOG ...
经济危机下的老大战略报告(20) [原创 2009-05-12 11:20:54]   
 

新兴市场,偏爱新兴企业

 

行业拐点、技术升级出现后,老牌企业最容易恋旧,因为他们是现有市场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并不想改变现状。事实证明,新兴企业获得的机会和成功往往更多一些,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他们一心向前,追求着成功。

行业的拐点在许多时候是以新兴市场的面目出现的,但是由于新兴市场一开始是小的,主流企业因为有现成的饭吃,在起初往往容易忽视甚至压抑新兴市场产品。主流企业甚至想,依仗雄厚的实力,等市场见好后,后发力也不迟。因此,这些公司很少能够像当年那样再一次站到行业创新的潮头浪尖上,等发现技术或市场发生了突变,其在所属行业{lx}群伦的地位已经失去了,这在商业领域几乎成了不变的规律。

柯达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例证:在数字化大潮中,它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早在1976年就研制出了世界上{dy}台数码相机的柯达,直到2003年才下决心做出追赶数码影像快车的决定。而这一年,数码时代已经席卷全球。除了柯达,日本的索尼、佳能、富士、奥林巴斯、尼康等厂商,已经早早占据并牢牢把持着数码相机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而在数字冲印市场,富士这个老对手则占据了上风。这时的柯达才发现,在全新的数字影像领域中没有自己的位置,在传统的影像行业中已经是人去楼空。

柯达像历史上没落的封建贵族,守着数码相机的xx技术却不积极推广,指望通过这种消极的做法来延长传统胶卷的生命,幻想着自己依然能够像过去一样赚取丰厚的利润。

历史前进的列车没有人能够阻挡,数码技术的兴起和传统影像市场的没落不会因柯达而止步,刘永好说得好:“成功就是顺应潮流先行一步”,因循守旧者终将被淘汰。

许多行业新的挑战者正是以技术换代和产业升级作为发力点,以创新者的形象抢先占位,颠覆市场的。中国企业在这方面多有建树,TCL就多次采用此种战法,屡获成功。

TCL以前是做电话机的,当它要介入电视机行业时,寡头垄断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传统市场已经饱和。但此时恰逢大屏幕彩电兴起,TCL以大屏幕彩电为切入点,以创新者的形象开始颠覆彩电行业;

同样,TCL介入电脑行业时,恰逢英特尔改变策略,扶持新锐企业以抗衡行业巨头。于是,TCL与英特尔联手,率先在国内推出“奔Ⅱ”电脑,同样以创新者的形象颠覆了电脑行业;

TCL推出手机时,手机行业正处于从功能诉求向时尚诉求过渡的转型期,当国产手机以价格作为主要竞争要素时,TCL推出“钻石手机”、“铂金手机”,再一次以创新者的身份颠覆市场。

从TCL成功切入新行业并站稳脚根的案例中,我得出一个结论:当行业升级或转型时,行业会被重新定义,人们会在心智上接受颠覆者。TCL虽然在彩电、电脑、手机行业是后来者,但总是避免以追随者的形象出现,而是以产业升级或市场转型为基点切入,以创新者的形象出现,一开始就占据消费者的心智,被消费者接纳。

华帝燃具在创业的时候,发现了xx市场尚处空白,虽然华帝是一个后来者,虽然实力很弱,但是华帝果断以组合营销直接切入xx市场,一下子脱颖而出,彻底颠覆了固有的市场格局,谋求了属于自己的地位。如果华帝按照思维定式,认为自己是一个新企业、小企业,所以就应该先做低端市场,那就白白错过市场机遇,几乎肯定无法取得如此大、如此快速的成长。

老牌企业有老市场,只要老市场还能产粮,常常会不思进取,活着滋润时更不会冒然出击。而新兴企业不同,他一无所有,革命性就强。xxx闹革命时总是依靠穷人发动穷人的道理就在这里。新兴企业发现和抓住新兴市场而崛起的例子很多。

步步高进入电话机市场时,严阵以待的厂商已有上百家了,其中TCL更有“中国电话大王”的称号,步步高如果与对手们展开正面竞争是很难取胜的。步步高采取了什么战略?它发现在电话机行业里面有一个空白点,这就是无绳电话。随着手机的普及,固定电话一定会升级成“无绳”,这是一个新兴的市场。

其实无绳电话也不是没有人做,侨兴等比步步高要早得多。但是没有品牌占据消费者心智,代表这个品类,于是,步步高一马当先:“步步高无绳电话,方便千万家。”现在,步步高成为了无绳电话机的xxxx,成为无绳电话的代名词。

步步高抢在老牌电话机企业之前,将新兴市场据为已有,在市场上有了立足之地。虽然无绳电话是个小品类,但只要你占到xx无绳电话机市场的根据地,在低端有线电话机市场的说服力还用说吗?

许多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提醒着老牌{lx1}企业,要像中国共产党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一样,也要“保先”——时刻保持企业的先进性,要不断地自我汰旧、自我更新,这是{lx1}品牌恒久不败的重要法则。

自己淘汰自己,是对人性弱点的{zd0}考验,它需要企业决策者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一往直前的魄力。同时,还需要用战略抉择形成的企业强势文化,驱使企业的每一个阶层群策群力,坚定地执行。如此之故,真正做到这一点的企业少之又少。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要做就要做彻底!做老大是这样的不容易,因为即便是柯达这样的老大公司也找不到弥补过失的“毓婷”。

电脑制造业一向是升级换代迅速的行业,是个新技术频出的行业。1999年5月成立时只有两个人,被称“软盘命运的终结者”深圳朗科公司抓住了机会。

电脑外部存贮最早的产品是被称为A盘的3.5吋软盘和被称为B盘的5.25吋软盘。这种盘容量低,寿命短,容易坏,需要专门的驱动器。邓国顺和成晓华凭着满腔的创业激情和扎实的专业功底,成功研制出了世界上{dy}块USB接口的芯片闪存设备——朗科优盘,只用了5年时间就让软盘驱动退出了历史舞台,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行业。朗科为此成为为数不多的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中国本土IT企业之一。

近年来,朗科在闪存盘领域始终深耕细作,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企业之本,先后推出全球{dy}枚光盘闪存盘、全球{dy}枚电视闪存盘等{lx1}产品,不断拓展闪存盘的应用功能和应用领域,也不断改变着世界移动存储行业的格局,造就了朗科全球移动存储领导厂商、中国闪存盘产业{dy}品牌的地位。

目前,朗科年销售额已近十亿元,不仅占据了国内移动存储市场大部分份额,产品还远销到北美、欧盟、中东、日本、东南亚等全球数十个国家与地区。

中国汽车消费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有这样巨大的市场托底,中国的汽车产业能够借此打翻身仗吗?有可能,但实在难。欧美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已经发展了100年,在传统技术领域占有{jd1}的优势,中国汽车与外国汽车的竞争是不对等的,之间的差距很大,要实现超越,确立自己在汽车工业领域的强国地位,就必须找到另外一条跑道。这个机遇已经来临,这就是新能源汽车!

面对全球性与环保的巨大挑战,新能源汽车开始显露出巨大商机。自上世纪90年代,汽车技术变革的焦点和核心已经从汽车功效的提升和完善,转向了寻找新能源及新动力系统的研发,这方面,我国与世界的差距不大,在氢电转换、大容量电池等方面可以与世界先进企业平起平坐。我国的比亚迪、奇瑞、吉利等汽车企业,有可能在这一轮的市场瓜分中脱颖而出。

已经有专家预测,电动汽车是我们实现超越的突破口。没有多少支持的民间自发形成的电动自行车,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市场,保有量高达5000万辆,这为电动汽车的升级打下了良好基础。这也是中国特色的一条主道,因为我们的能源是以煤为基础的,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突破口也在于此。2015年左右,我国将迎来{dy}个新能源产业高峰期。

这一现象印证了亨利•亚当斯“加速度定律”所言非虚:“中国的市场存在跳跃式发展”。这就是颇具中国特色的市场特征。

每个市场每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有一个临界点出现,此时就是产业升级到来的关键时候,新兴企业颠覆市场、行业重新排座次的机会就会呈现,改朝换代来临,新老大粉墨登场。

移动网络成了投资大亨日本软银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孙正义心目中超越google的途径。“手机的速度8年间增长了375倍;一年之前,{zd0}的社交网络电脑还占到90%访问量。但现在60%是从手机访问社交网络。”孙正义说,“我们希望成为世界上排名{dy}的移动互联网公司。这是我从50岁到60岁下一个10年的远景和目标。我们将会凝聚亚洲的力量,然后制造全球的成功。”

孙正义瞄准目标了,你有目标了吗?你是下一个新老大吗?

郑重声明:资讯 【经济危机下的老大战略报告(20) - 娄向鹏的杂交营销BLOG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