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医疗器械巨头基层争夺战升级_产业经济_行业资讯_香港瑞丰会计事务所

中低端医疗器械市场的外资竞争正在向纵深化演进。

飞利浦公布的2009年财报显示,2009年飞利浦全球实现销售110亿美元,其中医疗保健业务已上升至全年销售额的近33%,成为公司第二大销售部门。

按照飞利浦的设计,这一迅速上升的业务模块,将成为其与西门子、通用等传统竞争伙伴未来的{zd0}竞争优势。

卫生部测算数据显示,目前我国2000余所县医院装备配置平均缺口30%,西部地区甚至超过50%——在新医改向基层倾斜的政策引导下,这一缺口市场的填补显得更加紧迫。

在中国的医疗保健技术市场,通用电气、飞利浦和西门子三家占据了大部分的xx市场。有数据显示,即便保守估计,这一数字可能也已超过了70%。

但尽管如此,在全球公共卫生费用普遍上涨的财政压力下,触角敏锐的国际医械巨头们早已开始了基层深耕的排兵布阵。

2009年,西门子中国内部代号为“Smart”的战略计划已经进入到第三个推广年,简单易用、维护方便、价格适当、可靠耐用和及时上市的产品已经开始在基层细分市场探索。

西门子中国区高层曾表示,希望SMART创新产品不局限于医疗设备,并同时拥有更多的二三线城市客户,最终占中国区总销售收入的20%。

事实上,在西门子启动计划的前后2年,飞利浦在沈阳与国内医疗器械龙头东软医疗建立了合资企业,生产中低端X光机、核磁共振、超声仪,满足中低端市场需求,专攻其擅长的超声等领域。

而另一医械巨头通用电气索性直接定位在农村市场——GE集团临床系统部曾承诺,推出全新的农村基础医疗产品,并实现每6个月推出一款新品的目标。

“xx医疗器械市场的年增长率约为10%,而中低端医疗器械的增长率达30%。”在接受《{dy}财经日报》采访时,飞利浦大中华区医疗保健部首席执行官张文明透露,飞利浦医疗保健事业部去年在中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速,高于行业同期增长速度,而这一业务领域将毫无疑问地成为飞利浦中国的一个重要策略和{zd0}优势。

本报了解到,为保持这一增长,飞利浦正在通过与中国政府部门的合作项目推进家庭医疗保健业务在基层的增长。

张文明认为,由于人口老龄化和独生子女等政策,中国家庭医疗保健的前景将非常广阔,而飞利浦对这一行业流程整合的优势也将成为其在中国{zd0}的竞争优势。

郑重声明:资讯 【外资医疗器械巨头基层争夺战升级_产业经济_行业资讯_香港瑞丰会计事务所】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