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27 21:36:43 阅读2336 评论10 字号:大中小
古人常于厅楼、寺观、山崖壁间题诗。就象现在的人在bbs上发帖子一样,古人把“题壁”当作传播作品的一种手段。
汉末书法家师宜官是可考的最早的题壁诗作者。据《晋书》卷三十六转引卫恒《四体书势》云:“至(汉)灵帝好书,时多能者,而师宜官为最,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甚矜其能。或时不持钱,诣酒家饮,因书其壁,顾观者以酬酒值,讨钱足而灭之。”
题壁诗始于汉代,盛于唐宋。唐代时,题壁之风大行于世,《全唐诗》里的大量诗作都注明是随手题写。据唐人诗集统计,当时题壁诗的作者数以百计,其中以寒山、崔颢等最为xx。
寒山为xx诗僧,据《全唐诗》寒山小传:“尝于竹木石壁书诗,并村墅屋壁所写文句三百余首,今编诗一卷。”可见寒山之诗均题于壁。他在一首无题诗中宣称:“五言五百篇,七字七十九。三字二十一,都来六百首。一例书岩石,自夸云好手。”他在诗中自道:“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闲于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 寒山的题壁诗达600首,可惜有一半散失了。
崔颢最有名的题壁诗当数《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后李白登黄鹤楼,诗兴顿生,正欲挥毫做诗,忽见崔颢的这首题壁诗,于是掷笔长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的这首题壁诗,历代对之的评价都很高,严羽《沧浪诗话》评价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dy}。”
唐宪宗元和年间,白居易、元稹诗歌盛行一时,题元、白诗歌于壁者到处可见。据元稹《白氏长庆集序》记载:“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元、白二人也亲为题壁。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三云:“元白齐名,有自来矣。元微之写白诗于阆州西寺,白乐天写元诗百篇,合为屏风,更相倾慕如此。”
宋代题壁之风,与唐代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些邮亭、驿墙、寺壁等处,多有题咏,叫人目不暇接。据宋周辉《清波杂志》卷十:“邮亭客舍,当午炊暮宿,驰担小留次,观壁间题字,或得亲朋姓字,写途路艰辛之状,篇什有可采者。其笔画柔弱,语言哀怨,皆好事者戏为妇人女子之作……辉顷随侍赵官上饶,舟行至钓台敬谒祠下,诗板留题,莫知其数。”可见有宋一代的题诗之多。
宋代题壁诗较为xx的有北宋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南宋林升的《题临安驿》:“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在宋代,连皇帝也写题壁诗。苏东坡有一次到开封大相国寺探望文友佛印和尚,不巧,佛印外出了。寺中住持就请苏东坡在禅房休息,并以香茗美酒素肴款待这位名满天下的大文豪。东坡独自斟酌,偶然一抬头,见粉墙上新题有佛印的诗一首。其诗云:“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谁能跳出圈外头,不活百岁寿也长。”于是,苏东坡就在佛印题诗的右侧题上《和佛印禅师诗》一首:“饮酒不醉是英豪,恋色不迷最为高;不义之财不可取,有气不生气自消。”第二天,宋神宗赵顼在王安石的陪同下,亦来到大相国寺休闲。宋神宗看了佛印与东坡的题诗,饶有风趣。于是就笑着对王安石说:“爱卿,你何不也来和一首?”王安石应命,略一沉吟,即挥笔在佛印题诗左侧题《亦和佛印禅师诗》一首:“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无财民不奋发,无气国无生机。”文学功底甚深的宋神宗激动之下,乘兴也和诗一首:“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纲常;财足粮丰家国盛,气凝太极定阴阳。”
围绕“酒色财气”四个字,君臣先后和诗,各抒己见,见仁见智,引出佛学禅味、世俗男女、国计民生、社会元气等来,别有一番情趣!
元代以后,随着印刷术的广泛应用,题壁诗已远不如唐宋之盛了。
题壁诗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为什么唐宋时期题壁成风呢?{dy},唐宋时期,尤其是唐代,诗歌创作臻于极盛。题壁诗之多,正是当时诗歌创作繁荣的具体体现之一。第二,“题壁”是唐宋时期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唐宋时期虽然已经发明了雕版印刷,但由于当时印刷能力很有限,还有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题壁”就成为一种“发表”诗作的{zj0}方式。题壁简单易行,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见而读之,就可传播开来。第三,唐宋文人喜欢风雅,热衷于诗词唱和,题诗之壁呢,就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可互动的平台,这也是唐宋题壁成风的一个重要原因。(刘继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