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山东菏泽印刷厂发展简史_雨后的清晨_新浪博客

        探究中国中近期xx生产企业系列之七十一:山东菏泽印刷厂发展简史

 

                                   雨晨

 

    相信通过前几天雨晨的普牌展示,各位藏友已经对菏泽印刷厂的普牌有了简单而直观的认识,那么今天雨晨就谈谈该厂的发展简史。

    很幸运的是,雨晨曾从该厂的一位朋友那里获得厂史的部分复印件,通过今天这个机会,摘录其中的一部分,与藏友共赏。

 

    经过1952年“三反”、“五反”工作队的组织协调,菏泽城内的“五一”、“信记”、“恒太”、“仁轩”四家个体印刷社局,于4月15日,合并组成印刷部,隶属菏泽县城关职工消费合作社领导,集体性质,厂址在菏泽城内平正街。这就是山东菏泽印刷厂的前身。印刷部成立之初,仅有职工23人,李长照任经理。固定资产只有4台石印机,2台圆盘机,厂房8间均为租赁。同年5月,吸收了“裕丰”印刷社人员、设备;8月,商丘市熙东印刷社并入,后又相继吸收了一些个体印刷社的人员,1952年底盈利7200元。经过几年艰苦而曲折的发展,1955年,为了创造条件转为国营企业,经厂民主管理委员会讨论决定,建厂初期租赁的厂房设备一律作价归公。作价资金分期偿还本人。年底,固定资产达到2。5万元,职工160余人,年产值57万元,利税4.9万元。

    1956年3月,经上级批准,印刷部转为国营企业,更名为“山东菏泽印刷厂”,隶属菏泽地区实业公司领导。

    五六十年代,企业不断克服困难,艰苦发展,1956年至1966年,由于生产不断扩大,设备大量增加,老厂址已容纳不下,先后进行了两次搬迁,1961年8月,由城内搬迁到当时下马停建的菏泽棉纺织厂内,所有车间集中在一座大礼堂内,城内只保留一个保密车间。1966年棉纺织厂上马后,就迁到了八一东街83号。此厂址原系东关大队荒地,坑洼不平,经过上级单位拨付的10万元资金,新建了排版、铅印、装订三个车间和一座仓库,共1000平方米。

    1966年至1976年,十年“xx”,该厂虽然发生了三年亏损,但排除干扰,坚持搞好生产。1966年,完成印制120万册《xxx语录》的出版任务,还先后承印了《xxx选集》和《列宁选集》,印刷和装订质量达到先进水平,企业实现了由零件印刷为主向书刊印刷为主的过渡。

    1970年为了适应彩色印刷的需要,新建了胶印车间大楼,填补了平板印刷的空白;1971年购置了方箱、鲁林等彩印设备,新上了铜锌板制版项目,建立了彩印车间。在出版、胶彩印活源不足,而xx牌市场行情走俏的形式下,从1971年开始试制xx牌。{dy}批产品为“丰收文娱片”,系张明岐同志设计,用卡片纸印制而成。1972年,又试制了“金猴”xx,形成批量生产。1973年为了扩大xx牌生产能力,解决xx卡纸问题,从镇江等地请来30余人进行手工裱纸,并派出有关人员赴上海、泰州、苏州等地学习xx牌印制技术,生产出新品种“7302”麒麟牌xx,产品质量较前大有提高。投放市场深受欢迎,并有部分产品出口英国。雨晨收藏了一副该编号的xx,但不知是否是最初的产品。

 

    1975年,又从彩印车间抽调20多人,配备6台精良设备,成立了xx牌生产车间,并自制了上光机、抹角机等设备,形成了生产能力。1977年,产量达到4624。65罗,从此xx牌成为该厂的固定产品。

    1980年,以杨大显为首的领导班子,在客观分析国内外市场的基础上,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做出了调整产品结构的重大决策,压缩铅印,发展彩色印刷和xx牌,先后成立了xx成品、裱纸、机印和上光车间,扩大彩印和xx牌生产能力。1985年,主要产品xx牌产量由157.4万副上升到1353.8万副,提高8.6倍。而1984的产值、利润分别比1980年翻了一番和两番。

    1981年,制定了“打基础、上水平、添后劲、增效益”的发展方针和技术改造“三步曲”,截止1990年,总投资2400万元,引进日本、西德、英国、美国等地的先进设备54台套和xx牌生产线两条,经过八年技术改造,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档次,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1990年完成4221.1万副,比1984年增长2.53倍,居全国xx牌行业前茅,形成彩色画面(雨晨的理解是全花收藏xx)、桥牌型、异形长条、出口产品四大系列一百多个花色品种。“红花牌”、“麒麟牌”xx成为山东省优质产品并获首届全国轻工业博览会银奖。“红花牌”xx获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铜奖。“西游记”、“水浒”、“红花828”塑光xx为部优产品。各类产品畅销国内30多个省市自治区,出口香港、日本、法国、葡萄牙、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

 

    雨晨的资料,只到1990年。

    而这其后的发展,作为xx收藏界的朋友们,大多熟悉。应该说该厂成长的黄金时期,是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九十年代中前期。xx收藏者大多收藏了该厂的全花产品,这也是该厂的显著特色之一,但雨晨本文之所以未涉及,首先是自己三四年没动过主题牌了,整理起来很麻烦,而这些牌,藏友们基本都有。如果说中国有1000名资深xx藏友,那么至少有990人收藏该厂主题牌。而收藏该厂普牌较多的,或许不超过10人。雨晨收藏到该厂的普牌产品,不到200种,展示给大家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这两副皇宫,虽然编号737,但只是模仿敦煌的,并不是73年生产的,而两副车术,就算两个品种,左边这副约是八十年代中前期的产品,而另一副像是九十年代生产的。

 



    这些产品,用了不同的厂名,据朋友介绍,该厂是国有大厂(1956---1995),1995年后改制为菏泽麒麟印刷有限公司。但雨晨的藏品,用此厂名的像是1999年左右生产的,所以雨晨判断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朋友记错了;二是虽然改制,但对外依旧使用老名称。

    2000年企业破产后,被青岛海扬与菏泽北联(董玉忠先生)收购,成立山东海扬有限公司。雨晨掌握的另外资料显示,董玉忠先生1993年至2001年任山东北联印刷物资有限公司董事长,2001年至2002年兼任山东海扬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因此山东海扬的成立时间是2000年,还是2001年?雨晨无法定论。

    2002年,青岛海扬撤资,山东北联又与美国合资成立山东海扬汉悦印刷有限公司。而公司厂址也搬到了八一西路与昆明路交汇处,占地126798平方米,厂房建筑105000平方米,生产设备110台套,固定资产1.8亿元,员工500人。雨晨前两年曾到该厂参观,感觉设备{yl},但大多闲置,生存状况艰难,而现在的情况并不知晓,但希望这样一个传统xx生产企业能重新奋起。

 

    至此,雨晨把山东中近期xx生产企业的情况已经梳理完毕,可惜近些天实在太忙太忙,所以文章的疏漏很多,但实在是有心无力,希望藏友,尤其是山东藏友多多批评指正。 

 

    谢谢!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71)山东菏泽印刷厂发展简史_雨后的清晨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