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23 14:31:58 阅读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制革与毛皮所用原料皮种类繁多,尤其是毛皮原料皮的品种更为繁杂,下面对制革所用的原料皮作一简要介绍。
综观世界制革工业,主要原料皮是牛皮、羊皮和猪皮,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皮革。
一、牛皮
全世界存栏数以 1997 年统计约 14.35 亿余头,每年屠宰率约为 15%~25% (各国各地差异甚大),计约 3 亿头左右,牛皮年产量约为 10 万吨,近几年还有所增长。牛皮包括黄牛皮、水牛皮和其他牛种的牛皮。牛皮约占世界皮革总产量的 2/3 ( 65%~70% ),其中 67% 用于制造皮鞋, 33% 用于加工服装、皮件和家具等,近几年牛皮用于加工汽车坐垫革有增加的趋势。牛皮是世界皮革工业最重要的生皮原料资源。
我国年产牛皮约 1200 万张。
(一)种类
牛皮种类较多,如奶牛皮、肉牛皮、放牧的牛皮、母牛皮、公牛皮、未阉割的公牛皮及阉割过的公牛皮。在我国还有黄牛皮、水牛皮、牦牛皮和犏牛皮等。根据原料皮情况及需要,它们可制成几乎所有种类的皮革制品。
牛皮的种类、产地、年龄、性别、饲养状况和方式、气候、面积大小、厚度、重量级别、脂肪含量、汗腺及血管以及毛的密稠度等都直接决定着牛皮的组织构造,并由此影响牛皮的应用价值和所制皮革的性能。
宰杀牛所剥得的牛皮厚度随牛种不同而异,一般约为 3~12mm 。用于制革的xx中较松弛的乳头层占总厚 10%~20%, 较紧实的肉状层约 70%~80, 表皮层约占 0.5%~1%, 皮下组织约占皮厚度的 5%~10%, 后两种在制革水场加工中统统被除去。
面积大小随产地和年龄等的不同在2.0~5.5平米之间。牛犊皮组织构造类似于一般牛皮,但具有更细致的纤维编织与构造。生皮总厚约为1.5~3.5mm,其中乳头层约占25%~30%,网状层约为50%~60%,表层约占1%,皮下组织层为10%~20%。随着饲养的改善即富饲养化,牛皮中的脂肪含量也在逐渐增加。由于小牛皮犊皮有非常细小的毛孔和紧密的粒面,可用于制造非常细致粒面皮革。牛犊年龄越小,皮革粒面越细。但小牛皮加工较牛皮难度大,主要是设法将肥纹打开,况且小牛皮生皮资源有限。小牛犊皮主要用于制作光亮、粒面细致的xx的鞋面革。
水牛皮主要源自印度尼西亚和我国中、南大部分地区。水牛皮相对于牛皮具有较粗的毛、稀疏的毛和粗糙的粒面 , 表面较厚 , 但局部胶原纤维编织较松疏。一般水牛皮加工成工业用革 ( 如带革等 ) 、鞋面革等 , 近几年更多的用于制作家具革 ( 如沙发革、汽车坐垫革、凉席革等 ).
二、绵羊皮
绵羊的世界存栏总数约 12 亿余只 , 每年屠宰率 25%~45% 。 1996 年我国绵羊和山羊存栏数预计 2.6 亿只。绵羊皮革约占皮革总产量的 10%~12% 。绵羊皮除用于制革外 , 相当一部分也用于制作毛皮 ( 即制裘 ) 和毛革两用。
( 一 ) 种类
绵羊皮包括土种羊、杂交羊和细毛羊。制革一般较多地用土种羊或杂交羊 , 俗称之为绵羊板皮。土种绵羊皮是制革的上等原料。绵羊皮可加工成服装革、书面包装革、手套革、衬里革 , 结构紧实的绵羊皮如土种羊皮可制成鞋面革。大部分的绵羊羊羔皮和细毛羊皮用于制作毛皮。
( 二 ) 组织构造特点
饲养绵羊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毛和肉。一般来说 , 绵羊的毛被的毛越细密 , 皮板构造越疏松 , 则其皮板的制革价值越低。
绵羊皮厚度约 1~3mm, 生皮中含有很多汗腺和深入皮内的毛囊 , 乳头层占xx厚度的 40%~60%, 网状层约占 25%~40%, 绵羊皮内含较多的脂肪细胞,也有较发达的皮下组织 , 属多脂皮,绵羊皮含脂量约占皮重的 30% 左右甚至更多。由于绵羊皮组织结构较为疏松 , 制成的皮革具有较舒适的手感 , 但强度相对较低。
绵羊羔皮具有类似的结构,但具有较细致、紧实的结构。
绵羊皮平均面积约 0.4~0.9 平米 , 羊羔皮约 0.3~0.7 平米。
三、山羊皮
山羊的世界存栏数约 6 亿只,年屠宰率约为 20%~40%, 占皮革总产量的 8%~10% 。我国山羊皮资源丰富,年产量约 3000 万张,其中以四川路和汉口路山羊板皮质量{zh0}。山羊皮在制革中可用于制作各种皮革,其中有xx的皮革如打光鞋面革,还可加工成紧牢耐用的服装革、书面革、服饰革以及鞋里革。由小山羊皮还可制得粒面细致的手套革。
山羊皮的质量随羊种、产地、年龄、和饲养条件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它较绵羊皮具有较高的牢度。在山羊皮厚度方面,乳头层约占 30%~40% ,网状层约占 40%~50% 。此两层之间结合软羊皮更为紧密。由于皮内的脂腺、汗腺较少 , 其镰刀状有序排列的毛孔形成了山羊皮特有的美观粒面花纹。小山羊皮一般具有较细致的纤维编织状态和细致的粒面。山羊皮面积约 0.5~0.9 平米 , 小山羊皮约为 0.2~0.5 平米。
四、猪皮
猪的世界存栏数约 8 亿头,年宰杀率近 {bfb}, 猪皮革约占皮革总量 3%~5% 。人工饲养的猪皮,部分用于制成鞋面革、服装革、包袋革、鞋里革及底革。我国是世界上猪皮产量最多的国家,猪皮革质量也是世界上{yl}的 , 猪皮的反绒革制品的比例也较高。猪皮革及其制品主要出口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除了人工饲养的猪所剥的猪皮外,还有野猪皮,有名的南美野猪,又叫派卡里 (PEKALI) 。这种野猪皮具有较明显的猪皮毛孔及粒面特征,由于其特殊的胶原纤维组织结构,可加工成非常柔软的服装革或手套革 , 价值很高。
猪皮在组织构造特点上相对于其他哺乳动物皮而言不具备网状层。其乳头层占全皮厚的 80%~90%, 皮下组织约 10%~20%, 并由脂肪结缔组织和肌肉组成。此外,猪皮含脂量高,约占皮重的 20%-30% 。部位差较大,厚差比高达 1 : (3~5) 。毛孔粗且成“品”字形排列 , 由此构成猪皮特有的粒面特征。
由于猪皮粒面较粗、部位差大等缺点,人们已对猪种进行了改良,如瘦形猪的部位差较小、粒面较细。此外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猪种的猪皮质量,不仅产量大而且质量佳。其他地区特别是北方猪皮大,毛孔粗,部位差明显,质量较差 , 开剥率也较低。
猪皮面积一般在 0.7~1.3 平米。
五、马皮
全世界马的饲养量约 6600 万匹。种类上有饲养的驯服马与野马之分。
相对于牛皮而言 , 马皮有较疏松的乳头层。马皮{zd0}的特点就是具有结构非常致密、坚牢的股子皮。股子皮较难处理,一般将之制成坚实的底革或特种工业用革。我国有人研究解决股子皮制革问题并申请了专利。马皮其他部位可用于制成服装革、鞋面革、沙发革等。
六、爬行动物皮
爬行动物主要分布于地球的赤道区域,人工养殖量也较大。在加工时应考虑对野生动物的保护问题。爬行动物皮革约占皮革产量 0.2% 以下。
种类有鳄鱼皮、短鼻鳄鱼皮、蜥蜴皮、蛇皮、牛蛙皮等
鳄鱼皮的表面是由特殊不易变曲变形的角质层组成。鳄鱼皮生长时间越长 , 其表面的角质“鳞片”就越坚硬且越突出明显。鳄鱼皮只具有二维的纤维编织 , 因此在弹性上就显得越小,不易制成手感优良的皮革。但这类皮革的优点就是具备很好的成型性及特殊的外观。因此,鳄鱼皮革价值很高。鳄鱼皮腹部皮革多用于加工成皮包、皮鞋等。一少部分具有明显角质“鳞块”的鳄鱼皮用于墙饰。总之鳄鱼皮属于稀有名贵皮革。
蜥蜴和蛇皮由于其品种的多样性而具有不同的粒面及粒纹等特征。一般均附着有“鳞片”制成革后具有美观的立体粒面花纹。对于本身色泽、花纹美观的蜥蜴皮或蛇皮在加工中可以采取措施保留其美观的粒纹色泽。蛇皮较薄,强度较低 , 一般用于包袋、鞋的装饰或高级腰带,表带的贴面。
牛蛙皮由于具备有趣的突点粒面而独具特点。现在我国某些地区饲养了较多的牛蛙,也是一种可利用的生批资源。
七、鱼皮
世界范围内鱼皮制革量很少,仅占总量 0.1% 以下。
海水鱼皮具有鲨鱼皮、鳕鱼皮、鳘鱼皮、鳗鱼皮等 ; 淡水鱼皮有草鱼、鲤鱼皮等有鳞鱼皮。
大多数鱼皮都具有鳞片,制革加工中鳞片去除后在皮面上留下了“鳞窝”使鱼皮革具有特殊的立体外观。鱼皮有“层状”编织构造特点,各层之间联系较弱 , 因此若去肉操作过度 , 易削薄鱼皮网状层。许多鱼皮品种对高温和高浓化学品较为敏感,易导致蛋白质水解过度。
我国海鱼皮资源较少,但淡水鱼养殖量较大 , 且分布广 , 可利用淡水鱼皮 ( 如草鱼等 ) 资源制革,以制成特殊外观的新颖皮革。
鱼皮可用于包装、皮鞋的装饰、点缀。
八、其他皮种
占皮革总量 1% 以下 , 有鹿皮、羚羊皮、骆驼皮、袋鼠皮、鸵鸟皮、鸸鹋皮等。
鹿皮的结构类似于绵羊皮 , 用于制成柔软的服装革、油鞣擦拭革、航空煤油过滤革等。 骆驼皮可用于制成鞋面革。
袋鼠皮主产于澳洲,粒面细致 , 可加工成包装革、鞋面革。
鸵鸟皮主产于非洲等地,现在世界各地均有人工饲养,我国饲养量也较大,预计每年有 10 万张开剥量 , 且养殖及开剥量逐渐上升。鸵鸟皮张幅较大(约 0.8~1.2 平米)。大羽毛拨掉后留下突出的“毛孔帽”,这一特点使鸵鸟皮成为稀有名贵品种。鸵鸟皮革多加工成xx包装,或用于皮鞋的装饰点缀。鸵鸟爪皮具有非常美丽的外观,可用于制成xx皮鞋或皮带等。
鸸鹋皮类似于鸵鸟皮,但张幅较小 ( 约 0.3~0.5 平米 ), 其毛孔特征不如鸵鸟皮突出,效果明显,可加工成手套革、服装革等。
其他皮种还有狗皮、兔皮等。
总之,制革所用原料皮以牛、羊、猪皮为三大皮种 , 而其他稀少皮种因其各具独特外观,在皮革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 . 但量一般较少,价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