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分子疯狂克隆xxx用卡安全令人忧

近来,福建、广东、黑龙江等地发生多起不法分子通过在银行ATM机上安装自制窃密装置,窃取储户xxx信息资料后,制造xxx冒领储户银行存款的犯罪案件。

福建省泉州市警方前段发布警示信息称,银行监控录像显示,2008年10月上旬,泉州多家银行的ATM机相继被不法分子在插卡口处套装自制的磁条读写装置,在密码键盘上方安装针孔摄像头,以窃取xxx的磁条信息和密码。

2006年以来,此类智能型犯罪有增加、蔓延的趋势,已给一些银行储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并日益威胁大众用卡安全。

“克隆”xxx犯罪步步逼近百姓寻常生活

2008年3月25日,福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在南京警方的协助下抓获一名“克隆”xxx并盗走储户巨款的犯罪嫌疑人。经查,江西省余干县人王胜川、汤某二人于2007年4月间流窜至福州,选择福州火车站附近兴业银行自助银行作为作案地点,在自助银行门禁刷卡器上套装自制的读卡器来窃取储户xxx的磁条信息,在自助银行内的ATM机操作台上方安装具有摄像功能的MP4来窃取储户xxx密码,然后使用写卡器将窃取的xxx磁条信息写入“白卡”(普通的磁条卡),“克隆”出储户xxx。并于2007年5月4日在南昌市兴业银行将一位储户xxx上的20余万元巨款先转账至其他43个账户,然后提取现金。案发后,王胜川归案,汤某潜逃。最近,福州市晋安区法院一审以信用卡诈骗罪判处王胜川有期徒刑10年6个月。

2008年6月26日,福州市公安局又破获系列“克隆”xxx并盗窃卡内资金的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陈某等4人。查明他们5月间流窜福州市区,在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ATM机上安装读卡器和摄像设备,窃取储户xxx磁条信息和密码,随后复制xxx在江西上饶等地将客户xxx内存款xx,作案16起,涉案金额达40万元。

据福州市公安局统计,仅2008年上半年,福州市发生“克隆”xxx并窃取卡内资金的案件33起。

其实早在2006年,浙闽警方就联手侦破过一起“克隆”xxx、窃取卡内资金的案件,堪称典型。

据福建省晋江市公安局介绍,2006年7月,一名在晋江打工的江西籍受害人向警方报案,称其xxx内的12.6万元不翼而飞,而他的xxx及密码一直保管良好,没有泄密迹象。晋江警方经调查发现,该受害人卡内金额分别被转账至其他11张xxx,每张卡转走1万元,一共转走11万元。因当时xxx每天支取的{zg}限额是五千元,所以犯罪分子利用一个夜晚,每张卡上半夜提取5千元,下半夜提取5千元,一夜之间将12万元全部提走。再经调查,那11张xxx的持有人对所发生的一切毫不知情。种种迹象显示,受害人的xxx和11张用来转账的xxx都在持有人未有丝毫察觉的情况下被复制了。同月,晋江市公安局又相继接到其他六人报案,均称其xxx上的存款莫名其妙地“蒸发”了。7起同类型案件金额合计约17万元。随后,晋江警方在公安内部网上发出相关案情通报及警示。当年8月20日,福建龙岩籍犯罪嫌疑人张某在浙江丽水作案时被警方当场抓获,随后晋江、丽水两地警方将同类型案件并案侦查,又在厦门抓获另一龙岩籍嫌犯吴某。一套专门用在自动柜员机上窃取xxx信息和密码的作案工具也被警方缴获。

国际卡成为侵害对象

福建省公安厅经侦总队2006年12月破获的KP专案,就是一起最典型的国际信用卡伪卡诈骗犯罪大案。

据警方介绍,从2005年6月开始,以美籍华人(在越南出生) JACK为首的犯罪集团,纠集加拿大、瑞典、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及香港、内地的不法分子,密谋策划伪造国际信用卡并利用伪卡进行诈骗犯罪活动。该犯罪集团在福州市设立制卡窝点,成员按股份出资购置作案工具,批量伪造VISA(维萨)卡、MasterCard(万事达)卡和American Express(美国运通)卡等多种国际信用卡。据统计,截至2006年12月12日,共伪造各种国际信用卡数百张,先后在韩国、日本、法国和香港、澳门、福建、新疆、北京、广东、广西、山东、黑龙江等地频繁刷卡消费或套现,得逞40多起,金额达数百万元人民币。

据介绍,该犯罪集团所制造的伪卡的磁条信息是从境外获取的,信用卡复制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工艺精良,不易被识破。再加上国外许多人使用信用卡是不设置密码的,所以犯罪集团“克隆”这些国际信用卡后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2005年12月,根据公安部转来国际刑警组织通报的有关情况,福建省公安厅经侦总队立案侦查,2006年12月19日收网行动全线展开。在公安部的指导协调和当地公安机关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福建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在福州、乌鲁木齐、深圳、北京、济南等五市同时展开搜捕,经过六天六夜的连续作战,抓获JACK等15名犯罪嫌疑人,缴获微型制卡机、烫金机、打卡机、磁卡读写机、笔记本电脑以及伪造的国际信用卡等,追缴查扣40多万元赃款。在该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与不法商户相勾结,使用伪卡进行刷卡套现,在2006年12月11日深夜至12日凌晨短短10多个小时内,在新疆仅用一张伪卡就疯狂作案6起,诈骗得逞66.55万元人民币。

据福建省公安厅经侦总队有关人士介绍,当前国际信用卡伪卡诈骗犯罪,主要有三种手法:

一是伪造国际信用卡并与不法商户相勾结,使用伪卡进行刷卡套现。

二是犯罪嫌疑人以虚假身份证件向工商局申请注册设立一个体经营店,并申请安装POS机,然后用伪造的国际信用卡在该POS机虚假消费刷卡套现,待银联组织觉察时,嫌犯已关闭商店,携款潜逃。厦门市已破此类案件两起。

三是使用伪造的国际信用卡在酒店、商场、娱乐场所等高消费场所刷卡消费。2006年11月7日,河南淮阳籍犯罪嫌疑人薛某伙同其他两名嫌犯从深圳到厦门后,当晚即到两家酒店用伪卡刷购xx烟酒。8日9时许,又到几家星级酒店及大型超市刷购洋酒、电器等xx贵重商品,价值约14万元人民币。8日晚该团伙在一饭店刷卡时,犯罪嫌疑人薛某被警方抓获,并从其身上搜出8张伪造的VISA、MASTER国际信用卡。

如何保护xxx安全

据了解,窃取储户xxx信息的装置有的安装在自助银行的门禁处,隐蔽性极强;有的套装在ATM机插卡口处,与插口吻合,像是ATM机的一部分,具有欺骗性。另有针眼探头装在ATM机“窗口”上沿,用来偷窥xxx密码。据中国银联福建分公司业务部一位资深经理介绍,近来犯罪分子用来窃取xxx密码的工具也“升级换代”了:有的直接在ATM机密码键盘附加装置,储户一输入密码就会被窃密。

犯罪分子“克隆”xxx后便可自由使用,与真卡一样。一般来说,犯罪嫌疑人“克隆”一批xxx后,如果卡内金额较大,就通过转账、提现的方式窃取,如果卡内金额较小,就当成作案工具来使用,主要用来转账、提现。

从已破获的案件来看,犯罪分子喜欢选择在夜幕掩护下作案,瞄准光线黯淡的自助银行或ATM机,一般用数小时窃取一批xxx的资料信息后就撤离。

记者在福州街头注意到,过去自助银行一般设有门禁,即刷卡才能开门进入,但门禁刷卡易被犯罪分子利用,现在许多自助银行取消门禁。

福建警方有关人士介绍,就像福建安溪人的手机短信诈骗“天下闻名”一样,江西余干人的“克隆”xxx犯罪也正在“崭露头角”。

在xxx的安全日益受到“克隆”卡威胁的情况下,应该如何保护xxx的安全呢?

中国银联福建分公司业务部一位资深经理说,今后xxx应由磁条卡向IC卡方向转变,因为IC卡容量大,防伪性能更强。从2000年开始,国际xxx三大组织就联合推行“EMV迁移工程”,就是向IC卡过渡,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达预期目标。在国内,人民银行有IC卡标准和技术升级改造的计划步骤,但涉及巨额成本问题,因为xxx升级为IC卡,xx系统、受理系统、终端系统都要投入巨额资金进行技术升级改造,目前{zpy}的IC卡一张也要10多元成本。况且,一旦升级为IC卡,还存在现有磁条卡与IC卡并行使用的过渡期问题,十分复杂。所以,xxx向IC卡转变只是一个方向,这个阶段应该相当漫长。

“估计犯罪分子还会嚣张好长一段时间。”这位资深经理半开玩笑地说。

这位资深经理表示,目前银联和xx银行能采取的防范措施是:保管人员加强对自助银行或ATM机的值守和清机;银联和xx银行建立联动机制,一旦发现储户xxx有异常,立即通知持卡人;xx银行建立风险管控系统,发现异常交易则关闭交易功能。

普通持卡人该怎么办呢?

——使用xxx时,要选择光线明亮的自助银行或自动柜员机。

——到自助银行或自动柜员机刷卡时,注意观察有无异常粘贴物、附加物,发现异常,及时报警。

——输入密码时进行遮挡。这样做能防范犯罪分子用探头窃取密码。

——使用手机短信通知。这已经是银行界普遍使用的业务了:将xxx资金变动情况,{dy}时间以短信方式发送到客户手机上。这样,持卡人可以随时监控自己xxx的异常交易,{zd0}限度减少损失。



郑重声明:资讯 【不法分子疯狂克隆xxx用卡安全令人忧】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