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议案)_洞晓事理之精蕴,明察事物之秋毫._百度空间

请宁德市人大常委会做出

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决定”的议案

2010年2月26日宁德市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大会主席团通过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解决农民分散的小经营、小生产方式与国际国内大市场的矛盾具有重要作用,符合当前和今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对降低农业生产的市场险,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升乡镇经济发展速度,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我市“两带一区”(沿海蓝色农业产业带、山区绿色农业产业带和城郊高优农业示范区)和“xx产业”的发展布局基本冰成,农业主导产业日趋明显。2008年,全市茶叶、食用菌、水产品三大主导产业合计产值103.65亿元。茶叶生产规模居全国、全省设区市之首;食用菌总产量分别占全国、全省产量的十六分之一和四分之一;海上网箱养殖数量、大黄鱼养殖产量、香鱼养殖产量均位居全国{dy},紫菜、跳鱼及各类海水鱼类育苗量位居全省{dy}。2008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1346个,固定资产总额33.7亿元,xxxx销售收入达6亿元。农产品出口日益扩大,全市xxxx出口创汇1.6亿美元。全市培育“一村一品”专业村277个,专业村主导产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水平65%以上。全市建立了农产品专业市场55个,从业人员3.3万人,年交易额25.8亿元,拥有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309个,市场体系初具规模。

载止2009年12月,仅霞浦县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就达77家。其中,依法登记做51家,共有社员7000多人,带动农户1万多户,社员人均年收入增加800元以上,寿宁发展专业合作社11家,带动农户1000多户,为农民社员推销农产品500多万元,助农增收170多万元。

今年1至10月,古田县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4家,比去年同期增长三倍多,使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7家,成为农民创业致富的主要渠道之一。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起,为农村社会化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了服务范围和空间,从现有合作社的服务来看,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尤其强化了产前和产后服务功能,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很大作用。

截止目前,福鼎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已达94家,会员60000多户,经营范围涉及茶叶、蔬菜、水产、畜牧、农机服务等项目,辐射带动了20多万户农户增收致富,实现年产值20多亿元。

屏南县现有各类专业合作社37家,社员3000多户,实现年产值2亿多元。这些活跃在乡间田野的农民业合作组织通过传授信息、枝术、销产品等形式,引导农民进市场,服务带动一大批农户迈上了致富路。

但总体而言,宁德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起步晚,发展相对缓慢,特色产品开发落后,经济力量薄弱,产业产品信息滞后,科学技术支持薄弱,导致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的需要,当前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1、政府重视不够,缺乏政策性扶持。目前我国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性质、宗旨、服务等在法律法规上缺乏具体规定,地方上也未见出台关于鼓励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法规,现有各种扶持农业服务实体的政策均享受不到,在开展经营服务活动中处于不利地位。
    2、组织化程度不高,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合作社规模普遍偏小,自身经济实力不强,服务功能较弱。一般的合作社入股社员仅200多户,比例偏小,形不成合力,中介服务组织的功能并没有很好发挥,在与农民的关系上,基本上处于松散状态,对产业的带动能力还不强。如福鼎市前岐镇蘑菇专业合作社每年扶持菇农的生产资金都在300万元上下,这笔投入合作社根本无法筹措,大部分只能靠合作社的经销大户出资或xx解决。
    3、内部制度不够完善。专业合作社虽然都制订了章程,但不能xx按章程办事,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不够规范,制度不健全,开展活动不够正常。合作社成员的素质不高,对市场经济即信用经济的意识淡薄,随意毁约的情况时有发生,又难以制裁,增加了合作社运作的难度。

4、发展资金不足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规模小、实力差,农业受气候、市场的双重制约,风险较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没有资金积累,xx又无人担保,xx难、融资难成了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现有合作社的资金来源仅靠入社社员的少量股金及牵头单位的一些固定资产投入,与开展经营活动中需要大量资金差距过大。如福安市上白石太子参合作社,每年收购太子参的资金都在200万元以上,由于合作社自有资金有限,绝大部分需靠信贷解决,而受资产抵压限制往往又很难贷到资金,这样有时只能依靠信誉暂时拖欠货款,等到资金回笼时再予xx,以致消弱了合作社的服务职能,制约了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
   5、部门配合不力。由于专业合作社是农民的合作组织,目前主要依靠内部进行经营服务活动,还未引起各级和有关部门的重视,缺乏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
许多扶持性政策没有真正落实,难以真正发挥鼓励和支持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作用,以致出现xx难、技术指导难等问题。
     6、工作装备落后。掌握信息的面和量较小,所从事的产业科技含量不高,主要是受资金限制造成。目前合作社在建设产业示范基地、专业市场、营销网络、产品检测设备、技术培训等方面需要大量投入,但合作社心有余而力不足。
     7、缺乏管理型实用人才。专业合作社的经营与管理者主要是农民,其文化知识、经营与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等相对较低,一时难以适应规模化的经营与管理工作,合作社现有条件又难以吸引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因此人才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又一瓶颈。

8、服务层次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服务仅停留在产前提供化肥、良种等生产资料,产中提供技术指导上,能在产后提供加工、销售方面的服务,开展共同经营活动的较少。部分专业合作社虽然积极开展农产品销售服务,但因品牌效应尚未形成,市场销售业绩不理想、效益不好。多数合作社缺乏对农产品的加工、仓储、运输等服务能力,很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能在创立品牌、规避市场风险、利润{zd0}化等层面带动农户种养技术和产品质量上台阶,农民增收较明显。更是加快我市新农村建设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为此,我们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做出 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决定的议案。

一、提高认识,加快农民合作组织发展

(1)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载体,连接千家万户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是一种新型的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链接形式,这种方式更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生产,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2)市、县部门要切实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结合各地实际,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大胆实践,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积极性,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和优惠政策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

(3)市、县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要承担组织引导,区域规划,资金筹措,实施推进,技术培训和指导,宣传发动等职责。政府经济监管部门要面向农村、面向产业,面向群众,把一些可由合作组织和协会承担的职能依法授权或委托给他们依法规范运作,以解决监管与服务脱节的问题。

二、建立利益互惠互利为核心的合作社运行机制

(4)鼓励龙头农业企业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xxxx通过从种植源头上组织引导千家万户农民规模生产,建立订单农业,在投入资金上扶持,在收购、销售和加工上予以保障。

(5)鼓励经济部门技术人员和农村“八大员”投身推进现代农业生产建设主战场的政策,用他们掌握的成熟实用的技术参合到利益共同体,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的知识成份和科技含量,组织引导千家万户农民的实施农产品规模生产。

(7)建立实用技术定期和季节性培训制度,有计划培养适应现代农业生产需要的农民专家和技术员。

三、扶持合作社的基本原则

(8)坚持以合作经济组织投入为主,财政扶持为辅的投入方针,进一步改善合作现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合作社服务功能,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市场销售网络建设投入,全面提高合作社技术装备水平,把合作社办成集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指导、基地示范、产品销售于一体的经济实体。
      (9)根据现有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政策,结合扶持发展合作社的实际,财政扶持合作社应从以下切入:一是扶持优势农产品基地生产,形成规模经营,壮大项目经济;二是扶持专业市场建设,提供农产品销售平台;三是扶持销售窗口建设,建立销售网络;四是组织农业生产资料供应,降低生产成本。
      (10)金融部门要对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的会员优先放贷;保险部门要积极探索农业生产项目新的保险市场;税收、财政要结合自身业务落实优惠政策,工商部门应当免交登记费、免参加年检等措施,引导农民组建、发展、壮大自身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共同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加快发展。

(11) 凡经过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有具体办公地点,有完善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经营服务实力强,辐射带动能力强,主导产品市场前景好、效益高,基地面积在1000亩以上或主导产业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的合作社,均可列为农业综合开发的扶持对象。

四、做好合作社种养业区域规划建设

(12)扶持优势农特产示范基地建设,包括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生产检测设备购置、新技术试验示范、技术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等;扶持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包括专业市场场地建设,设立销售窗口、产品流通信息网络建设等。
      (
13)为了发展壮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必须把扶持合作社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单独列为一项扶持项目,制订相应的投入政策,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发挥更大的效益。
     
(14)对农田、海滩、山地的立地条件、土壤酸碱度、海拔和气候等种养条件,科学地规划宜种养区域,组织引导农民科学种养市场适销对路的名优特产品种。逐步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现代农业的种养态势。

五、做好合作社规划区域内土地流转工作

(15)根据乡村农民已有相当数量的举家长期在外打工谋生的现状,引导有能力的种植户去承包闲置的耕地扩大种植面积。

(16)通过做过细的思想工作积极引导已形成区域规划种植同一品种,对少数农户插花种植其它农作物的,实行耕地有偿对换调整等工作,使之尽可能形成区域规模效应。

六、健全合作社与社员的利益联结机制

(17)利益联结机制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核心,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社员之间必须形成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18)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形成互惠互利、共兴共衰的关系,产加销xxx、贸工农一体化是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

(19)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妥善处理各方利益关系,建立一种能兼顾各方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

七、因地制宜,促进合作社多元化发展

(20)根据农民的利益要求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因业制宜,分类指导,遵循客观规律办事,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多元化发展。

(21)对于商品经济发达,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经济实力相对较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扶持、帮助其增实力、扩规模、上水平。

(22)对于有一定基础条件的合作社,要积极引导其向实体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并逐步建立和完善自我发展机制、利益分配机制、风险调节机制和民主管理机制,促其再上新台阶,真正做到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八、构建服务平台、提升服务水平

(23)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公共政策咨询、搜集和发布农资、农产品的价格信息、市场供求信息、科技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政府网站,实现各级、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网,搭建公共信息服务和网络营销平台。

(24) 各县、市应建立专门的农村合作社专业网络平台,为合作组织提供新产品发布、产品介绍、有关农产品价格查询等服务,安排专业人员及时更新全国、甚至全球的相关农产品信息,先进经验和做法等。

九、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合作社的品牌

(25)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品牌,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保护地方特色的需要,是体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地理等特色内容的需要,是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26) 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xx产品,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采取有效措施和步骤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社特有品牌的提升,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7)鼓励和指导能跨行政区域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创建名优特品牌申报注册工作,充分发挥好品牌优化资源配置,用品牌效应辐射和牵引周边同质同类农产品聚集到我市,形成名优特农产品的规模经营;

十、加强指导,重视提高合作社人员的素质

(29)政府农业主管部要特别重视提高合作社人员的素质,加强指导和引导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向农民宣传专业合作组织的意义、作用、有关政策和典型经验,调动起农民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30) 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农技人员到合作社任职,加强农民合作社建设带头人、发起人的教育与培养,以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潜力。

(31)制定科学合理培训规划,按照分类指导、分级负责、注重实效、方法灵活的要求,建立业务培训制度,重点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业生产与运销大户等进行农民合作社经营业务培训,使他们熟悉合作理论、合作政策和合作实践,提高正确指导和从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的水平。

欢迎登入宁德网:“人大代表访谈陆盛彪视频直播”网址:



郑重声明:资讯 【(人大代表议案)_洞晓事理之精蕴,明察事物之秋毫.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