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不能干点有意义的事儿?_munancrow_新浪博客

你就不能干点有意义的事儿?

 

 

           北京 钻石咖啡鸦

 

  我年轻的时候——大概四五岁吧——我母亲的一位同事送了我个据说能开发智力的玩具。那东西由两层木板构成,上面分布着形状纠结大小诡异的若干孔洞,再加上配套的几十个各色木块——据说小孩子只要能够把对应形状的木块推进孔洞里去,那他/她的智力就能得到极大开发。我已经不记得玩完这玩具以后自己到底有没有变得更聪明一点了,但多年后据我母亲回忆,年轻时的我宁愿翻英文字典看上面的画儿都不愿意玩这个玩具,后来母亲大人玩了一回,从而对自己的智力很绝望,然后她就把那东西送给另外一个同事继续开发她的孩子了。我母亲是个非常善于归纳总结的人,打那以后她几乎没再给我买过任何自称能开发智力的东西——游戏机除外,这事儿她一直后悔,因为一台游戏机不但开发了我的智力,玩的最起劲的却是我睿智的父亲——扯远了,我是说,每当我玩游戏机的时候,我母亲总是一副忍无可忍的表情,然后抑扬顿挫地说出她的经典台词:“你就不能干点有意义的事儿?”——天地良心,把这东西买回来的可是您本人啊!

 

  我想这类经验各位读者也不会缺少,我们的父母一般情况下形象都是很高大健全光辉的,但不知为什么,对某一类我们看来很白痴的广告他们总是xx没有抵抗力,这类广告包括能锻炼解析几何能力的积木,能提高英语水平的贴画,四面都印着数学公式、边转边帮助记忆高考经典题型的魔方——别笑,我就有一个,还有一面画着皮卡丘呢!——父母们乐于把这类东西买回家,并企图以它们来把我们平时玩的那些小熊小猫小飞机都替换掉,这种努力多半是失败的,这类产品的一般结局都是躺在储藏室里等我们的孩子再次被折磨——高考题那种可能过时了,不过我看解析几何应该还能行——毕竟,它们对智力有帮助嘛!

 

  于是我的问题就是,到底什么是有意义、有帮助的事儿?

 

  现在看起来,除了整天呆在电脑边以外,什么都符合上述两条。

 

  打球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学会合作精神;打牌锻炼脑子,要揣摩别人的牌局啊,也能锻炼伪装表情的能力,另外还可促进感情;打架锻炼反应能力,以及对局势的准确观察,另外男人不打架不叫男人嘛!骑自行车能练腿劲儿,还能一边骑一边听英语,就算听到烦躁的发狂也没办法,还得继续听,从而多少也能锻炼一脑二用的能力;谈恋爱可以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对时尚的敏锐度,还有一定的撒谎能力;看小说能锻炼写作能力,对作文得分有帮助,还能通过记下来一堆没用的桥段来应用在生活中,从而获得一定对挫折的适应能力;唱KTV能锻炼乐感!闹不好哪天就成歌星了,另外年轻人活泼点总是好的,谁年轻时不爱唱歌跳舞啊;去DISCO是为了体验生活,以后要应酬的时候不会跳多尴尬,另外还可以寻找爱情来抚慰迷失于都市丛林中的那颗孤独的心(某NIGHT CLUB标语,早上上班路过看见的);飙车是经济实力的体现,还能培养贵族气质和社交圈子;喜欢看电视那叫热中时事资讯、对政治局势敏感;喜欢买衣服那叫会打扮、有女人味;没事换换女朋友能培养自信、锻炼判断人的能力;平时多抽点粉儿能缓解压力、有利于刺激积极进取的上进心;偶尔虐杀个把路边小动物能培养处乱不惊的适应能力、还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除了打电子游戏,其他一切对社会都是有利的、都是有帮助和有意义的。

 

  当然,如果一个人除了玩游戏没别的爱好,那么我也会用我母亲的腔调对他说:“去干点什么别的有意义的事儿吧!”——但显然事实上大多数人并非如此。我们的父母总相信世界上存在寓教于乐这种伟大的教育方式,其实我也相信,但我想教育本来就应该是有乐趣的,因为我们的祖先并没有学校——一切生存技巧只能通过游戏获得,就好比小猫要学着扑打蝴蝶一样。而如果一定要这世界上每样年轻人喜欢做的事情都带有教育意义、并且如果某一件不如另外几件教育的多,那么它就是错的——这点我{jd1}不能接受。大多数玩家有着各种各样的兴趣,他们喜欢打篮球,喜欢多看几眼漂亮女孩子,喜欢在弄的票的时候听几场演唱会,也喜欢大半夜的出去和哥们儿一起吃点串喝点啤酒——但这些似乎都是有意义的、有帮助的,只有电子游戏不是。十分可笑的是,电脑这东西被引入中国家庭时多半是打着帮助孩子学习的名号,这东西一开始对所有人都是全新的,谁都不知道它要怎么玩,而年轻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总是要强一些——这是天性,也是有意义、有帮助的——那么他们开发出除了做模拟题以外的、电脑还能干的其他一些事情,我想也很正常。试想如果世界上的所有电脑都只能被用来做数学题和进行xx科学研究,或许再加上股票预测和天气预报功能……试想这世界没有了挖地雷和祖玛,没有淘宝网和孔父子旧书网(这是我的个人爱好),没有视频,没有球赛转播,没有大众网络报的扯淡栏目,没有博客没有交友社区——我倒还勉强能接受,但恐怕有几千万从业人员得流落街头,地球科技的发展也得再多落后外星人个几十万年吧。

 

  科技和教育,这两个题目对我这样一个网络成瘾患者来说太xx了,各位专家指望着这个吃饭呢,我也不好多说;网络的范畴也非常大,这里面必然良莠不齐,有xxxx也有重点高中示范课视频,有午夜鬼故事也有如何一个月成为英语高手的秘诀,我真正浸淫其中的只有游戏这一小部分,而正是这一小部分——我觉得它决非毫无价值,当然,以下言论只是我个人的感想,它可能十分狭隘,但它确实是真的。

 

  比如说吧,现在满地开花的MBA和其他管理类学位,哪个能真正提供一家公司给学生去实践管理技巧?就算有,那也叫少爷党的课余爱好,一般人享受不到。而同样的管理技巧任何一个大型网络游戏都可以为你提供:管理一个500人的公会——或者说从开始组建起这么一个公会——其困难超乎想象。我想读到这篇文章的各位公会会长大概在微微点头吧,统筹每个人的需求和欲望,兼顾公会发展,适当的分配资源和人力,制订公会目标——高了会导致失望,低了又不足以刺激斗志——以及偶尔的为自己谋点小福利,这一切并不是说会就会的。每个会长都一定经历过艰难而痛苦的管理过程,有人会说管理是与生俱来的才能,但如果事情果真如此,那还要管理学院这玩意做什么?以及就算如此,在这个有几十亿人的星球上,某个个体的某种才华被埋没难道不是最正常不过的是么?现如今有一个平台可以让有梦想——先不提这梦想是否就代表能力——的人尽情尝试,并且需要付出的代价也相对较少,我想这总不是件坏事吧。我听过不止一个人对我说,以前觉得自己肯定是有管理才能的,通过管理公会的失败经验才发现这都是电视上的叔叔们在扯淡;我们的学校与家庭并没提供很多机会教导年轻人要如何接人待物,而游戏中的众多NINJA和不和谐事件也多是由这种教育的欠缺导致的,我从不认为现在的年轻人——显然也包括我自己——真的道德底下,我认为我们真正缺乏的是沟通技巧与真诚。如果一个人认真经营自己的游戏角色、开朗而真心的对待每一个与他交流的人,那么我想他得到的应该总能大于他所失去的。事实上很多情况下我们抱怨游戏带给年轻人不好的影响,这影响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对游戏的“不放在眼里”和“就是玩玩,没必要认真”,既然没必要认真、既然随时准备走人,那么自然就会急功近利,一旦开始急功近利的行为,就必须要不断转换环境,那么朋友的沉淀必然会比其他人少,交流能力停滞不前,沟通几近于零——这才是最可怕,沉迷从来不是因,它是各种“缺乏”的结果。

 

  而要谈到具体的游戏过程,其实我玩过的并不很多,比如英雄{wd}全系列、比如英雄传说,又比如魔兽世界。就拿魔兽世界做例子吧,我热中于竞技场,在这种高强度的与人互动过程中一个玩家做的远不止是表面上那样、动动鼠标砸砸键盘。首先这游戏里有十个职业——目前可能还是九个——每个职业有几十种技能,每种技能伴随不同的效果,导致不同的情况,那么根据这些情况作出判断其实十分复杂。这就与其他一切与人互动的情况类似——如果狂妄一点说的话——与一切棋类也是类似的。我总相信一个竞技场打到2400分的选手做别的事情总不会特别差,因为他具备优秀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反应能力,如果他碰巧是队长,那还有很好的统筹能力和忽悠能力。有次我与工作上认识的一位英国工程师交流,他年纪不大,也玩游戏,我们交换了各自的战绩,从此都对对方心怀敬意,他反复表示一个能坚持深敏之路直到拿到龙的人总是有过人之处的,我则多次表示一个能从一到八十一直神圣升级的骑士必然是忍中俊杰。在我看来,把这个游戏的任意一部分玩好,所需的其实并不是天分和运气,而是认真的态度,是几千场战斗的磨练和“琢磨”二字,一切都有研究的余地,巨大的优势是由细节堆积而成的,只要足够动脑子,剩下的就是实践与练习——无它,唯手熟尔,而任何成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有一对朋友,最近正要结婚,他俩都是日本游戏的狂热爱好者,从小照着字典玩没汉化过的心跳回忆,一代二代三代加强版回忆版——玩着玩着女的考了日语教师资格证,男的进了日资企业工作,一口日语xx地道,说自己从没出过国日本老板打死都不信,他则私下里对我们谦逊的表示还要多亏各位声优;我还有个同事,是军事游戏迷,从罗马全面战争到红色警报无所不玩,有他在的聚会上你别提打仗二字,谐音也不行——他马上口若悬河至少一小时,而这位朋友靠着过硬的专业知识在面试时与同为战争迷的考官打成一片,本来没他这职位人家生造了一个出来,他在博客上深切的表达了对西木头等公司的感激之情;我还有个好姐妹她喜欢玩恋爱游戏,按里面的套路她一个xx就——扯远了,总之——

 

  我们在干的确实是挺有意义的事儿。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你就不能干点有意义的事儿?_munancrow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