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阶段的正确判定是制定产业发展战略的前提。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与水平可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特征中得到反映。按照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结合钱纳里经济发展阶段模型(人均GDP评判)可以给出各地区经济的发展阶段。表1根据各个城市三次产业比重数据和人均GDP,大致给出了泛长三角53个城市发展阶段的划分表。可以看出安徽和江西大部分城市都只是处在起步阶段,而安徽皖江城市带中的合肥,芜湖,马鞍山和铜陵已经进入加速阶段。
表2给出了泛长三角区域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关于主导(优势)产业的定位。可以看出:{dy},优势产业主要是有明显资源优势和良好发展基础的产业。沿海和沿江河城市把船舶业作为特色支柱产业。相对落后的城市一般都把服装制造,木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支柱产业,而相对发达的长三角城市把该类产业往外转移作为产业布局调整的一部分。第二,电子信息产业、医药制造业成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排头兵,机械和化工是较为发达城市{sx}主导产业。第三,纺织是大部分城市的传统优势产业。
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一味追求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产业定位,没有突出的产业差异性。医药制造业,基本上每个城市都要大力发展,但是真正具有优势的很少。长三角缺乏对整个区域功能的明确定位和分工,上海与江苏、浙江的各城市之间发展定位雷同,同构以及过度竞争现象严重。而安徽和江西在承接长三角转移时产业定位差别不大,存在着“一窝蜂”现象和严重的区域竞争。即将编制十二五规划,要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及其实施的经验,进一步加强区域奋战分工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