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资料 本报告收集病例32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21例。其主要表现足跟底部疼痛,走动后好转;晨起或休息后开始走动时疼痛历害,严重时晨起后一个多小时的预备活动后才能走路。跟骨X片显示患跟骨结节骨刺形成。 xx方法 让患者俯卧xx台上,足跟朝上,铺上无菌洞巾,常规xx后,医者一手握住患足,拇指压在痛点,在压痛点最明显处进针刀,刀口线和足纵轴垂直,进针深度达骨刺尖部,作横行切开剥离二、三下即可出针刀,贴创可贴、压迫一两分钟,然后使患足背屈伸二三次,同时另一手拇指向前后,左右方向推顶跖长韧带和跖腱膜二三次即可,使跖长韧带和跖腱膜的挛缩和粘连解除。施术前为减轻患者疼痛,可在压痛点先行2%的利多卡因2ml局部xx,然后施术。为了防止术后的重粘连亦可在2%利多卡因中加强的松龙10~20mg,当归注射液1ml。术后两天加强局部活动。 疗效评价及结果 疗效评价分临床xx:疼痛消失,一年内未复发;好转:xx后疼痛消失,半年又复发;无效:xx后疼痛缓解不明显,经再次xx后,疼痛缓解仍然不明显者。 经小针刀xx32例,临床xx28例,好转4例;有效率为{bfb}。
2 讨 论 跟骨骨刺的生长部位均在跖长韧带和跖腱膜的跟骨结节附着点处,跖长韧带和跖腱膜后端均附着在跟骨结节的上下缘,且跟骨结节处长的骨刺一律是尖部指向足前方,由此可见产生骨刺的原因是跖长韧带和跖腱膜挛缩。跖长韧带和跖腱膜挛缩引起跟骨附着点处持续性的牵拉损伤,韧带和腱膜的纤维也就不断地被撕裂,人体为加强此处的强度,防止拉断,就使附着 点不断钙化和骨化而形成骨刺。小针刀在跟骨骨刺尖部将跖长韧带和跖腱膜在跟骨结节的附着点进行剥离,并且手法将跖长韧带和跖腱膜推顶,松解了跖长韧带和跖腱膜的挛缩和粘连,疼痛得到缓解,祛除了骨刺形成的原因,而使骨刺得到了彻底根治。可见小针刀xx跟骨骨刺是一种值得推广的xx方法。 案例 藩××,女,52岁,岳池白塔小学教师,患跟骨骨刺五年,经封闭,理疗病情无明显好转,晨起不能走路,症状越发严重,95年8月来我科xx,小针刀xx一次即愈,随访一年无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