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怎样培养孩子的习惯(三)_大屯二中091100的空间_百度空间

家庭培养好习惯建议(11)

身教与言教同样重要

       父母教育孩子,不能光靠嘴上说,还要用实际行动影响孩子。对于习惯培养也是一样。父母的行动对孩子来说,就是榜样,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无声的言教。父母平时总爱不停地对孩子说教,可是说了以后如果父母不做出个样子来给孩子看看,孩子对父母所讲的道理也往往只停留在枯燥的道理上,这些道理是抽象的、空洞的。
  其次,少年儿童时期,模仿是其主要的学习方式。模仿可能会产生好的效果,也可能会产生坏的效果,关键在于他所模仿的对象是怎样的。因此,xxx说:“你可以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影响孩子,可{zh0}的方式还是你的行动。” 别林斯基说:“父亲和母亲的一切生活,一举一动,应该作为儿女的榜样,也是父母对儿女互相关系的基础,这就是爱向往真理,爱却不是倾向于自己的境界。”我们的老祖宗也说:“欲教子先正其身”。
  笔者曾经采访过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女儿陈秀云。陈秀云是陈鹤琴先生的三女儿,在采访中,她深情地回忆起父亲曾对子女进行的教育。已经75岁的她说:
  父亲总是说榜样是很重要的,他曾经在他的书中谈到过失败的教育。那时候,我的大哥才两岁多,有一次,父亲在阳台上吐了一口痰,被哥哥看见了,结果也跟着学吐痰的样子。后来,父亲就反思说,榜样的力量太大了,年龄小的孩子善恶观念比较薄弱,普通知识很肤浅,成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小孩子。他还说,父母要注意孩子所处的环境,使他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好的事物。这样,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受到好的影响。
  我父亲特别勤奋好学,他每天早晨特别早就会起来读书。不仅他自己如此,还要把我们也都叫起来读书。到现在为止,我们家里都没有人睡懒觉的。父亲还从来不打牌、打xx。我父亲家本来是很富裕的,因为他的伯父特别爱xx,把家里的财产都输光了,因此父亲发誓一定不赌不嫖,不吸烟不吃酒。就连他结婚的时候,别人敬酒给他都不喝。我们家里没有人会打牌和xx,我们也从来不玩,我们的娱乐就是看书、电视,或者工作。
  一位母亲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写出了教子方法。她认为,用行动教育孩子做人是{zh0}的方法。我们不妨看看这位母亲是怎样做的(《用行动教会孩子做人》,李慧玲,《教子有方》,贵州人民出版社):
  我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叫马剑驰,今年12岁,是天津岳阳道小学六年级学生。12年来,我们夫妇在对他倾注爱心的同时,更注重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言行教会他如何关心别人爱别人。在漫长的岁月里,用我们夫妇的两颗心,在孩子的心扉上镌刻着一个字:“他”,教给孩子心中有他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做人的品行是父母带出来的。正如孔子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处处注意给孩子做表率,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平时,同事和邻居家有困难,要求孩子总是热情相助;对家中的老人,我们尊敬、关心和体贴,对孩子从不搞特殊化,有意识地让孩子从父母的言行中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剑驰班里几个同学因为父母临时有困难,中午没地方吃饭,就对剑驰说:“妈妈反正也得给你准备午饭,你就把没地方吃午饭的同学请到咱们家来吃饭吧!”
  孩子听了疑惑不解,问我:“妈妈,那你多累啊!”我说:“同学有困难应该互相帮助。咱家离学校近,同学们来这里很方便。同学吃不好午饭,会影响学习和身体的。”于是,每天中午,我都让剑驰把同学带回家中,我忙着给他们做菜做饭。虽然累点儿、紧张点儿,但看着一群孩子围坐在一起亲亲热热的样子,心里却很高兴。我还注意指导孩子为班里布置“红花园地”。二年级以后,孩子就自己独立地布置墙报了。有时孩子把班里的坏墩布、小药箱带回家修理,我们总是积极地支持他。榜样是无声的教育,我们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暑假,剑驰参加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慰问活动,他看到80多岁的退休教师王奶奶孤身一人,便萌动了帮助、照顾王奶奶的念头。回家后头一句话就说:“妈妈,我想承担照顾王奶奶的义务,利用休息时间为王奶奶做些家务。”我真高兴,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可是,剑驰是高年级学生,功课忙,负担重,别人家孩子周六、周日不是请家教,就是进补习班,孩子要抽出时间去帮助王奶奶会不会影响学习?我没有马上表态。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孩子的思想境界往更高层次发展了,应该理解、支持孩子的意愿。在帮助王奶奶的过程中,会得到一种心理满足,多一种愉悦的心情,多一份幸福感,这种情绪能激发他发奋学习。我决心支持孩子做这件事。第二天早上,我对剑驰说:“我和你爸爸都支持你,还要和你一起照顾王奶奶。”当天下午,我们买了水果来到王奶奶家,为老人打扫了卫生。这年除夕夜,我们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想接王奶奶来一起过年。可是王奶奶因半身不遂,行动不便,说什么也不肯来。我和孩子便动员全家,带着年夜饭,陪伴着孤独的老教师王奶奶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除夕之夜。直到现在,剑驰还利用xx去看望老人家,帮老人家做些事。记得有一个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道德才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剑驰是少先队的大队委,还常常帮别人做些好事,他的学习成绩也始终在班上xxxx,多次被评为市、区三好学生、三好生标兵。
  笔者采访北京教育学院的关鸿羽老师时,他认为习惯培养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榜样的作用。他说:
  首先是榜样的作用,以身立教、以行导行,即以自己的良好习惯来引导孩子的良好习惯。如果父母的习惯不好,要想给孩子培养出好习惯来是不可能的。父母不孝敬老人,想让孩子孝敬老人,怎么可能呢?我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个孩子,他不爱上幼儿园,叫爷爷“老头儿”,叫奶奶“老婆子”。后来一了解才知道,原来他爸爸妈妈背后就这样叫孩子的爷爷奶奶。春节的时候,爸爸说给老头儿买两瓶“五粮液”吧,妈妈说太贵了,咱们还是送“二锅头”吧。爸爸说春节送二锅头也让人笑话啊,妈妈就当着孩子的面儿说:“你怎么那么笨啊,不会把二锅头酒倒进五粮液的瓶子里给送去啊!”小孩说“我告诉爷爷去,你们骗爷爷”,妈妈马上对儿子说“你千万别对爷爷说,省下的钱妈妈给你买好吃的!”您说这种行为对孩子是怎样的教育?习惯就是在不经意间培养起来的。没有一位父母告诉孩子,走路像我这样走,说话像我这样说,但是天长日久、潜移默化,孩子与父母之间几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如果仔细观察一家人,您会发现,家庭成员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
  关于父母身教的道理,这里不再多叙述。相信“父母是孩子{dy}任的老师”、“父母要以身作则”等话绝大多数父母都看过。而对于习惯培养来说,身教就尤为重要。这是因为习惯大多是在琐碎小事中和日常生活中培养的。父母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就是在对孩子进行无声的习惯培养。请父母们记住xx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话吧:父母和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做儿童的模范,因为儿童的脑是纯洁的,而且有时富于模仿性的,看到好的举动,无形之中,就得到好的印象,看到不良举动,无形之中就得到坏的印象,所谓“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

家庭培养好习惯建议(12):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


  也许父母们会认为,父母的言行不就是家庭环境吗?实际并非如此。家庭环境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由家庭意识、家庭行为、家庭物质三方面组成。所谓家庭意识,就是家庭中各成员的道德观念、理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通俗地说,就是一个家庭的家风。家庭行为,包括家庭各成员的活动及行为。家庭行为不仅仅是父母教育孩子的行为,还包括家庭成员进行的其他活动,如文艺、体育、学习、娱乐、卫生保健、家务劳动等;也包括家庭中自己规定的行为原则,如家法、家规等。家庭物质,它主要反映家庭生活环境、消费趋向、经济状况等。家庭物质包括经济收入、支出、衣食住行等。这三个方面构成了家庭环境。也有的社会学家们将家庭环境分为实物环境、语言环境、心理环境和人际环境。实物环境是指家庭中实物的摆设;语言环境是指家庭中人与人的语言是否文明有礼,民主平等,商量谅解;人际环境是指尊老爱幼,各尽其责等品格,心理环境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态度及情感交流的状态。和父母的身教言教相比,家庭环境涵盖的范围要广泛得多。我们之所以在本节中单独讨论家庭环境,正是因为它的范围之广及影响之大。
  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巨大。就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环境而言,孩子们在家庭中度过的时间有1/3之多。而且,对于心智正在发育的少年儿童来说,家庭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社会。因此,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父母要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一项科学研究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科学界精英朱克曼曾经研究了1901年至1972年美国培养出来的7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家庭出身,得出结论(见表):不管是遗传的还是社会的原因,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社会出身仍然高度集中于那些能够给子女提供良好的开端、以便获得为制度所承认的机会的家庭里。专业人员的家庭提供了教育和社会的联合优势(《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近现代科学家群体扫描》,张九庆著)。
  美国培养出来的诺贝尔获奖人(1901-1972)和具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家(1935-1940)的父亲的职业情况

  *专业人员是指大学教授、教师、医生、工程师、律师、法官、牧师和艺术家等。

  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的张九庆先生认为,不管是来自什么背景的家庭,科学家从小的好奇心、兴趣和后来的职业选择通常都得到了家庭成员的鼓励和支持,这些家庭成员有的是父亲,有的是母亲,有的是叔父,有的甚至是祖父母。家庭的良好环境为科学家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善于创新习惯的形成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他分析了一些xx科学家的家庭环境。他写道:
  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的父亲是数学教授,父亲的影响是从小培养了儿子对数学与物理学的浓厚兴趣,并引导儿子把研究数学同解决物理学的新问题结合起来。
  俄国化学家、化学周期表的发现者门捷列夫(P. I. Mendeleev,1834-1909)出生后不久,父亲就双目失明了,不仅没有经济收入还要花销医疗费,但他的母亲仍然坚持送孩子上学。当门捷列夫展现出才能后,由于当地没有好的大学,母亲把家从西伯利亚先迁到莫斯科后又迁到彼得堡,在门捷列夫遭到莫斯科大学和彼得堡大学拒绝后,最终母亲把门捷列夫送进了师范学院。
  因发现氩气获得1904年物理奖的瑞利勋爵(Rayleigh,1842-1909)出生在英格兰一个教育非常落后的地方,小瑞利和别的孩子一样打闹贪玩。为了改善孩子的学习环境,父母决定迁居首都伦敦。由于初来乍到不适应伦敦的气候,小瑞利卧病在床,父亲又给他请来家庭教师,在家庭教师的帮助下,瑞利的成绩迅速赶上。
  超导现象的发现者昂内斯(H. Kamerlingh-Onnes,1853-1926)的父母为了培养他的兴趣,特意腾出阁楼作为他专用的“天文台”和“实验室”。一次,昂内斯做实验时不小心使实验室着火,烧着了半座楼房,但他的父母并没有责怪他,反而鼓励和支持他继续自己感兴趣的实验。
  比埃尔·居里(P. Curie,1859-1906)的父亲是一个医生,但常常研究科学。他认识到孩子喜欢独立思考,担心学校的常规教育和训练会束缚孩子的思维,决定不送两个孩子上小学和中学。他们的父母先是在家里亲自进行启蒙教育,后来又为他们请了一位学识渊博的家庭教师。1903年比埃尔·居里与妻子居里夫人(Marie Sklodowsk-Curie,1867-1934)获得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xx化学家、1927年化学奖获得者魏兰德(H. O. Wieland,1877-1957)的父亲因为出生银器首饰制作世家,也需要儿子们学习继承父业,不许他们上学读书。魏兰德的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坚决要求儿子上学,为此和丈夫发生了分歧,{zh1}母亲只好把魏兰德送到娘家上学。
  瑞士xx外科医生科歇尔(E. T. Kocher,1841-1917)在24岁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打算自己挂牌行医。正在这时,科歇尔的外祖父认为科歇尔是一位高材生,具有进一步深造争取成大器的条件,就劝他继续学习。后来科歇尔接受了外祖父的建议,回到母校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1909年,68岁的科科歇尔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
  古斯塔夫·赫兹(G. Hertz,1887-1975)(小赫兹)的叔父亨利希·赫兹(老赫兹)是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发生和接受的德国xx的物理学家。小赫兹的母亲经常带他到叔父家去玩,有意识地让小赫兹接受叔父的影响和教育。尽管老赫兹研究工作十分繁忙,当他发现小赫兹也像自己一样喜欢数学和物理时,就特地抽出时间对小赫兹进行基础启蒙教育。小赫兹在自己26岁时就与弗兰克(J. Frank,1882-1964)分享了192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化学家毕希纳(E. Buchner,1860-1917)是农民家庭出生,父亲从两个儿子懂事时就给他们讲述祖辈缺少文化的艰难。为了让两人有较多的时间安心学习,父母和姐姐承担了全部农活和家务,只要看见他们在读书,就不让他们干活。后来,兄弟俩人先后考上慕尼黑大学。因对发酵过程的深入研究,比希纳于1907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好的家庭背景,如父母的勤劳、对文化知识的尊重、与成功学者的长期接触、家庭中的宽松平等、高雅的审美情趣、对事业的执著精神等,都是家庭环境的一部分。xx的科学家们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他们受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造就了杰出的一生。
  生活中,很多优秀的父母验证了这一理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孩子营造着文明健康的家庭环境。xx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在接受笔者采访的时候,谈起她对女儿的教育。她说:
  尽管我从来没有想过让我的孩子成为作家,但我却一直希望她能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我觉得一个人学会了阅读,就是找到了朋友,当你孤独、苦闷的时候,你可以和书籍交流。如果你读100本书,就意味着你有了100个朋友。从孩子一出世我就有这个想法,但我并不是跟孩子说,让她这样那样,我怕她会很烦,也会排斥书籍。我是在启发她,让她自己发现书的乐趣。当她很小的时候,我就买颜色{zh0}看的书,把书放在她的身边;等她两岁左右的时候,我就把家里书架上的书拿下来,放在地板上,那么,她在地板上爬来爬去的时候,就会看到这些好看的书;孩子再大一些,我就给她增加一些书。后来,她就养成了习惯,离不掉了,现在即使我把书放得很高,她也会自己去拿。所以,我们对孩子的要求,不是明的,而是通过感动她,激发她,使她发现自己内心的欲望。孩子本来是有阅读愿望的,但如果我们不帮助她发现这种愿望,她也许就不会养成好习惯了。
  广东省南海大沥中心小学四年二班学生黎志泉的父亲在家庭教育中也深有感触。他介绍自己的家教经验说:
  毫无疑问,家庭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成长。因此,优化家庭环境,美化家居,就是将家庭摆设做到整洁化、条理化和知识化,让孩子置身于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中,心旷神怡,陶冶性情,增强审美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有利于激励孩子奋发向上。此外,我特在阳台处建造一个鸟语花香的绿色植物园。在植物园里种植珍珠椰子,笔直古典的龙骨,翠绿的情人草,苍翠的松柏,仙人掌,日本杜鹃……养上小鸟和金鱼,让孩子在自己家的小植物园里学习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既美化家居,又让孩子增长了知识,提高欣赏鉴别能力,灌输绿色环境教育,从而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另外,我为孩子开辟了一个学习园地,园地内贴上孩子的奖状证书,适时摆放上孩子的优秀作业,书法美术作品等,除了表扬孩子进步外,更重要的是用它来鞭策孩子,继续努力,不断攀登,时刻警戒:学习就像逆水行舟一样,不进则退。以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孩子健康发展。家庭教育,和睦邻里,尊老爱幼,让孩子耳濡目染,在亲情友情温馨的宽松和谐环境中成长。
  感动孩子、激发孩子,帮助孩子发现读书的愿望,其实就是在悄悄地为孩子营造一种读书的家庭环境;美化家居、是家中的摆设整齐化、条理化、知识化,就是在培养孩子用过东西放回原处等良好习惯;阳台上的花草虫鱼,也是在悄悄给孩子美的享受,使孩子热爱环境,并培养观察能力;小小的学习园地,既赞扬了孩子,又给孩子无声的鞭策……这些细小的事情都构成了家庭环境,都在默默地帮助父母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能够传递社会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以及社会道德规范的,不仅仅是父母的语言和行为,父母的心态、家庭中的实物环境、心理环境、人际环境等都是影响少年儿童行为和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当您要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为习惯的时候,不要仅仅把目光盯在孩子的行为上,还要从更广泛的家庭环境着眼。

家庭培养好习惯建议(13):让孩子在体验中养成好习惯


  鲍姆是个7岁的男孩,上学的时候常常忘记带午饭。每当此时,妈妈都要在繁忙的工作间隙开车到学校给儿子送饭。虽然妈妈就这件事跟鲍姆说了几次,但鲍姆就是记不住带饭。后来,妈妈听从了专家的建议,决定让孩子体验一下不带饭的感受。回家以后,妈妈首先和鲍姆谈话,她告诉鲍姆:妈妈相信你已经长大了,有能力管自己的事情了。你应该对自己带午饭的事情负责任了。妈妈每天工作很忙,不能总是给你送饭到学校。今后,妈妈不会再到学校给你送饭去了。
  鲍姆听了妈妈的话,点头答应得很好。但是,这一计划开始实施的时候,却受到了一些干扰,因为鲍姆的老师借钱给鲍姆,让他自己买饭吃。为此,妈妈又和鲍姆的老师协商,告诉老师自己的想法。老师答应不再借钱给他买午饭了,让鲍姆自己去经受考验。一次,鲍姆又忘记带午饭了,他向老师去借钱。老师说:“很抱歉,鲍姆,我们已经讲好了,你要自己解决午饭问题。”鲍姆给妈妈打电话,请求她给送午饭来。妈妈很和蔼但坚决地拒绝了他的要求。
  {zh1},鲍姆的一个同学分给鲍姆一半三明治,但鲍姆还是被饥饿折磨了一个下午。他因此体验到了因自己不带午饭而饥肠辘辘的难受滋味儿。从那以后,妈妈发现,鲍姆真的很少再忘记带午饭。
  这个案例说明了在习惯培养中体验的重要作用。为了让儿子养成对自己负责任的好习惯,妈妈对鲍勃采取了体验教育法,让孩子亲身体验不带饭给自己带来的麻烦和尴尬。有的时候,父母总感到对孩子说了那么多话都不管用,这时不妨让孩子自己去体验一下,或许对习惯培养更有好处。
  体验教育在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及成长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道德养成是一个知情意行并存的过程。少年儿童获得“知”的过程,不仅来自于成年人的教育,还来自于少年儿童的体验。这是少年儿童认知的重要来源。就整体来看,我国城乡少年儿童大多存在社会体验不足的缺陷。一方面,我国城市少年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虽然在接受信息方面较过去有很大变化,但是这些知识的获得大多来自书本、报刊杂志、电视、网络、广播等,是间接的。虽然父母们常常苦口婆心地对孩子说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讲卫生容易生病、要学会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等等,但对孩子来说,父母的话往往还没有电视里讲得好听,没有网友们讲得到位。这样,习惯对孩子来说,仍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而对于农村少年儿童而言,和城市少年儿童相比,他们的信息依旧闭塞,对生活的理解依旧仅仅停留在乡土上。一些现代生活准则、具有时代特色的好习惯,对他们来说,仍然觉得很遥远。因此,当老师们对他们讲要遵守一米线、尊重他人的隐私、要尊重别人的私人空间、乘电梯靠右行等等,这些习惯在他们的脑海里往往是空洞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在体验方面,我国xx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提倡在实践体验中培养习惯。对此,他作过很多精辟论述。他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是真知的收获(《教育的新生》,陶行知,1934年10月《新生周刊》第1卷第36期,第47页)。他还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在社会的伟大学校里,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先生,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同学,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生活教育》,陶行知,1934年2月16日《生活教育》第1卷第1期,第50页)此外,陶行知先生还认为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着很大的区别。他说:“我们可以这样说: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生活教育,是xx吃人的教育。传统教育怎样是吃人的教育呢?它有两种吃法:(1)教学生自己吃自己。它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它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他不教学生动手、动脑。(2)教学生吃别人。他教人劳心而不劳力,他不教劳力者劳心。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则刚刚相反。”(《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陶行知,原载1934年12月1日《生活教育》第1卷第29期,第52页)
  所以,要让孩子们更准确地理解习惯的重要性,了解习惯对自己、对他人的好处,体验是非常行之有效的途径。在体验中培养习惯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让孩子们体验到好习惯带来的愉悦和不良习惯带来的麻烦抑或不快。如果孩子已经具有了某些好习惯,但还需要巩固,或者父母想帮助孩子养成某个好习惯,这时您先不必着急,可以先让孩子尝尝具备这个好习惯的甜头儿,然后再给孩子讲道理。
  例如,当孩子特别想买一件运动衣的时候,您可以让孩子用自己积攒的钱来买,并告诉孩子,平时节俭一些,等到急需的时候就有钱用了。这样,孩子会很高兴地穿上运动衣,还会觉得存钱真好;如果孩子的零用钱不够买运动衣的,您可以从自己的存折上或存钱罐里取出一些钱,帮助孩子凑够钱。这时,您可以给孩子讲讲自己平时存钱的感受、方法,还可以要求孩子在一段时间内将您借给他的钱还上。这些体验都是正面体验,让孩子感受到好习惯带来的快乐。在快乐的同时,父母可以给孩子讲一些道理和方法,让孩子既有切身感受,又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这样,节俭习惯就很容易被孩子接受。
  相反,如果父母不让孩子去体验,只告诉孩子节俭很好,应该节俭等道理,孩子听多了会觉得很烦,认为父母很唠叨,很小气。尤其当他看到周围一些同学大手大脚的时候,“节俭”这一习惯就更被他扔到脑后了。他会认为别人的父母都比自己的父母好,别人家庭经济状况比自己家好。
  对于孩子的不良习惯,让孩子体验一下后果就更容易产生神奇的作用。
  一位母亲就对孩子实行了这样的体验(《宁宁,该起床了》,管文荣,原载《少年儿童研究》,2002年第5期,第15页)。这位母亲记述说:
  宁宁小时候是姥姥带大的。姥姥有个传统观念,说是孩子起床时要多叫几遍才行,否则对孩子大脑发育不好。在姥姥的呵护下,宁宁养成了起床要叫三遍以上的不良习惯。
  上小学以后,我决心帮助宁宁纠正这个毛病。我和宁宁说:“据妈妈了解,人睡醒了立即起床,对大脑的发育没有影响。总让妈妈叫几遍,你才能起床,既耽误时间,又使得妈妈不开心。我俩商量商量,改掉这个毛病好吗?”宁宁同意了我的意见。
  在我的督促与鼓励下开始一段时间宁宁还能迅速起床。时间一长,就不令人满意了。
  我开始寻找契机,想通过自我磨难的方法让宁宁尽快改掉迅速起床的毛病。为了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从小树立热爱解放军的思想,学校利用星期天组织他们到xx搞“一日小营员活动”。星期六晚上,宁宁兴奋得怎么也睡不着。星期日早晨五点钟,我叫他起床时,他睡得正香。我见时机来临,就用平常的语调,叫了一声“宁宁,该起床了”,并顺手用录音机将我叫他起床的声音录下来。见宁宁动了动又睡着了,我暗自庆幸地走开了。
  七点多钟,我听见宁宁在房间里大声哭喊:“妈妈,您怎么不叫我起床呀?同学们都出发了……”我走过去,将录音机打开,并说:“妈妈叫你了,是你没养成迅速起床的好习惯,所以又睡过去了。”宁宁哑口无言——我早已和他讲过不能迅速起床迟早是要碰壁的。久盼的“一日小营员活动”还是参加不成了,他着急、悔恨、懊恼,又是捶打自己的脑袋,又是跺脚,还一个劲儿地骂自己是笨蛋……我像是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一样,照旧做我自己的事。当他的情绪较稳定后,我安慰并耐心地对他说:“宁宁,别难过了,这样的机会以后还会有的,放假后,我带你去表哥的军营,怎么样?”这时,他才止住了抽泣。我接着对他讲:“人吃一堑长一智,永远记住今天的教训,就不会再吃这样的亏,妈妈相信你肯定会改掉不能迅速起床的毛病的。”
  从这天以后,奇迹真的发生了。宁宁每天都在睡前自己上好闹钟。铃响后,他会自己迅速起床。就是高考的紧张时刻,他也是照章办事,没让我操心过……

家庭培养好习惯建议(14):给孩子找个同龄榜样


  古希腊曾经流传着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18岁的少年海格立斯,正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这时,他碰见了两位女神,一个叫“恶德”,一个叫“美德”。恶德女神千方百计诱惑他去追求能使人享乐一生、却有害他人的生活;美德女神则劝导他走为人除害造福的道路。{zh1},海格立斯听从了美德女神的呼唤,拒绝了恶德女神邪恶的诱惑,选择了始终为同胞做好事的人生之路。后来,海格立斯成长为希腊人们一直传颂着的英雄。
  从这个神话故事中,我们受到启发:每一个成长中的人,都需要好朋友。好的朋友犹如前进中的一盏明灯,带领人们在更快地奔向前进的目标。所以,作家塞万提斯在他的名著《塞万提斯》中说:“以好人为友者自己也能成为好人。”赫德也说:“与恶人交,如日之影,按时递减;与好人交,如黄昏之影,不断增大,以至生命之日殒落。”好的朋友能够帮助人进步,这是大家都认可的事实。
  但是,在习惯培养中,给孩子找个好朋友也那么重要么?父母忍不住要这样问。实际上,父母的榜样是一方面,同龄人的榜样示范也不可缺少。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稍微大一些的孩子来说,同龄群体对他们的影响往往超过了父母。这时,在各种习惯形成方面,同龄伙伴可能会给他超过父母的影响力。因此,帮孩子找个好的榜样是非常必要的。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也为此提供了理论依据。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有许多复杂的行为是不可能通过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作用简单地加以控制或改变的,必须通过观摩、示范或学习,通过模仿才能获得。根据这个理论可以知道,孩子们的很多行为都是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那么,我们应该给孩子们提供一个什么样的模仿榜样呢?
  心理学还认为,个体有时会通过特别的心理动机,有选择性地吸收、模仿某些特殊的人或物。心理学把这种模仿称为“仿同”作用。仿同是一种吸收或顺从另外一个人或团体的态度、行为的倾向。而孩子们常常模仿、吸收的大多是身边令他喜欢的同龄伙伴。
  对孩子来说,同龄伙伴与他的生活环境相似,所经历的事情、所说的话、甚至所看的节目都相似,这时,他们更可能有交流的话题。人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往往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早期人格发展中,学习别人的言行和思维,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当孩子看到小伙伴把作业都写得干干净净、受到老师表扬时,他也会在心里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向伙伴学习;同样,当孩子看到小伙伴玩游戏机那么得意的神情,他也会手痒地想亲自试一试……因此我们常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另外,美国学者哈里斯还提出了“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家庭之外的社会化就发生在儿童期的群体学习之中。儿童在其社会化过程中,一般需要学习两套行为系统,一套用来适应家庭内部的生活,一套用来适应在社会上的生活。家庭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前期起的作用比较大,也就是说,在儿童幼年时,家庭对他们的最初社会化作用大一些,而到了孩子的儿童期、少年期,家庭的影响渐渐在减弱、淡化,群体的影响渐渐增强。所以,每一个儿童都应该参与并认同一个社会群体,从而在群体中学习在社会公众中的行为方式。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建议父母们在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过程中,给孩子找个好伙伴做榜样。孩子和小伙伴交往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对方好习惯好品质的过程。孩子也的确需要朋友,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孩子们能更好地成长。但是,很多孩子的朋友是在自然接触、交往中形成的,要么是同班同学、同校同学,要么是邻居,也有的是在某项共同活动中结识的。对于孩子的交友问题,父母往往比较重视,生怕孩子交了坏朋友。
  有的父母帮孩子找朋友,有的父母甚至审查孩子的朋友,在这方面,下面几点建议供父母们参考:
  了解自己的孩子,根据情况选择朋友。父母要对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如孩子有什么优点和不足?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提升?然后,再加上孩子的兴趣爱好,帮助孩子选择朋友。如果孩子有一些自己的固定朋友,父母不要轻易反对,要多和孩子的朋友接触,了解对方的情况以及家庭背景。这时可能会发生下列情况:父母不喜欢孩子的朋友,认为朋友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不是好朋友。这时,父母不要焦急,要仔细分析孩子的朋友到底“坏”在哪里。专家认为,一般情况下,父母眼里的“坏”,大多可分为四种情况:一种是学习成绩不佳,没有什么品质问题;第二种是学习成绩差,又有不遵守纪律、贪玩儿、旷课等行为;第三种是学习、纪律不好,还有抽烟、打架、引逗异性等劣迹;第四种是劣迹行为严重,甚至有轻度违法行为、如小偷小摸、少量骗钱、劫钱等行为。对于前两种情况,是不能说“坏”的,是有缺点,有一定的错误;第三种错误多一些,严重一些;第四种问题比较严重,但与社会上成年人中的坏人还有区别。这时,父母应该从教育的目的出发,尊重孩子,同时又给孩子指出,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该向朋友学习什么(《专家指路:帮助孩子交朋友》,王宝祥,原载《少年儿童研究》杂志,2000年第12期,第16页)。
  在前面的小节里我们谈过,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重要。父母可以多和孩子朋友的父母接触一下,借此了解孩子朋友的家庭。从他的家庭和父母身上,您可以更加了解孩子的朋友。您也可以建议两个家庭共同开展一些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活动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把孩子的朋友请到家里来。行为学习需要父母给孩子提供机会。父母可以把孩子的朋友请到家里来,让孩子们在父母的指导下做游戏,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做饭。这样,父母不但了解了孩子的朋友,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指导孩子的行为。
  给孩子规定一些行为原则。孩子们判断是非的能力毕竟有限,而父母又不可能一直跟着孩子。因此,父母要给孩子规定一些行为准则,告诉孩子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事情可以做。
  父母是环境的一部分,好朋友也是环境的一部分。父母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要多给孩子一些向同伴学习的机会。

家庭培养好习惯建议(15):习惯培养需要父母的威信


  习惯培养中,父母的威信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所谓威信,就是孩子对父母的知识、行为、能力及言谈很信服,很尊敬。威信是父母教育孩子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如果父母没有威信,对孩子提出相关要求时,孩子常常对此不予理睬。这样的家庭教育,往往失去了效果。但是,父母常常能够感受到失落,因为自己在孩子的心目中威信并不高。
  一位母亲曾经苦恼地说:“在家里培养习惯真难,我跟他说什么都没有用,我们要求他把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可是我跟他说了又说,他就是没听见。直到我生气了,发火了,大吼的时候,他才抬头看看我。这时,我还得继续跟他说,他才能很不情愿地把用完的东西放回去。东西是放回去了,但是早已经改变了模样。可我发现,老师的话就是管用。去开家长会的时候,我看到他们老师要求孩子打扫卫生,一声令下,孩子们干得欢着呢,还生怕抢不上。看看孩子的座位里,也非常整齐。可是,在家里,要是让他帮我们干点什么,那个费劲啊!我真是不明白,孩子们为什么都爱把老师的话当成圣旨,而对父母的要求就大打折扣?为什么父母在孩子面前就一点威信都没有?”
  这位母亲提出了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为什么父母的威信常常不如老师?
  一位专家对此作过详细分析。他认为,教师的xx和父母的威信是有差别的,具体有三点(《今日父母》,李树荫,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1997年12月{dy}版,第242页-243页):
  (1)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种环境有很大不同。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很容易成为家庭的核心,尽管不应该如此,但父母和祖辈视独生子女为心肝宝贝也是人之常情。家庭环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没有竞争者,孩子一般在家里能得到尽可能的满足。而在学校这个环境里就不同了。他只是40多个学生中的一个,要得到的每一个满足(例如,由于学习成绩好被伙伴羡慕),都要经过自己的努力,同学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而竞争过程和结果又是由老师进行指导和评判的,老师有很大的xx性。因此,老师的态度,孩子十分重视。而且,父母给孩子的某些满足,很大程度上是看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这无意之中又增加了老师的xx。
  (2)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同。由于受到文化、思想修养的制约,相当一部分父母对子女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缺乏科学性,往往是零碎的、部分的,有的甚至是片面的、错误的。久而久之,子女对父母的话的可信度就会减低。而在学校里,学生学习的内容,其准确性和xx性往往比较高。在老师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们往往能够得到知识上的满足,可以获得一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受。这些体验,在家庭教育中常常难以得到。因此,老师的形象在孩子眼里常常高大丰满,具有xx性。
  (3)对孩子的要求不同。学校生活很规范,校规校纪比较严格,这种理智的管理,较少感情色彩。学校里的各项要求又是通过老师实行的,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对老师xx的认可,就是对学校校规校纪的遵守。但家庭教育大多有很浓的感情色彩,并常常受到父母情绪化的影响。即使是规矩重的家庭,也难以像学校那样有一整套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要求。
  从上面三点来看,父母和威信和老师的威信的确有很多不同。老师在孩子的成长中,承担着教育管理的职责,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承担着养育孩子的责任。因此,准确地说,父母的威信更多来自情感和亲情,而老师的威信则往往来自权力和地位。当然,生活中不能把两者截然分开,学生对老师的信服也常常会因为情感,如喜欢某个老师说话的声音,喜欢某个老师的课程,喜欢老师的为人等。
  威信往往来自于两种力量:一是对方的身份、职权所具有的支配力量;二是对方的人格魅力及情感所产生的力量。按理说,父母不仅具有良好的身份(是孩子的长辈),还与孩子之间有着亲情联系,他们不断向孩子付出爱,但为什么父母的威信不高呢?
  前苏联xx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马卡连柯认为,一些父母的威信是在不正确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些威信不是真正的威信,而是虚假的威信。这样的威信自然难以真正让孩子信服。他将这些虚假的威信分为9种(《马卡连柯教育文集》,吴式颖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dy}版,第139页-第143页),他说:
  一是以高压获得的威信。这是一种可怕的威信,虽然并不是最有害的。作父亲的最容易追求这样的威信。……父亲的这种严厉行为使整个家庭陷入恐怖状态,这不仅对孩子如此,对母亲也是如此。……这种威信的害处是用不着证明的。这种威信根本不能起作用,只是教会孩子更远地避开可怕的父亲,让孩子说谎,变为怯懦的人,同时也能养成儿童的残忍性。……这种最野蛮的威信,只有在文化水平很低的父母中才有。
  二是以疏远获得的威信。有这样的父亲和母亲,他们非常相信,为了使儿童能够听从,应当跟他们少说话,应当离他们远一点,有时候还摆出官架子。
  三是以傲慢获得的威信。这是特殊的一种以疏远获得的威信,或者也可以说是更有害的一种威信。
  四是以迂腐获得的威信。在这种场合,父母对孩子特别注意,他们特别努力工作,但像官僚一般。他们相信孩子应当战战兢兢地听从父母的每一句话,父母的话是神圣的。用冰冷的语气发布命令,只要命令一出,就立刻变成了法律。这样的父母最害怕孩子去想父亲会有错误,去想父亲不是坚强的人。
  五是以说教获得的威信。在这种场合,父母直接用喋喋不休的训诫和教化的谈话来烦扰儿童的生活。这样的父母以为主要的教育方法就是教训。在这样的家庭里,永远很少有快乐和欢笑。
  六是以爱抚获得的威信。这是在我们中间存在的最普遍的一种虚假的威信。许多父母相信:为了使孩子听话,必须先使他们爱父母;为了得到这种爱,必须在一举一动里对孩子表示出父母之爱。于是,温和的言语、频繁的接吻、温存的抚摩、反复的甜言蜜语,向孩子倾泻而去。……这样的家庭,xx沉浸在多情的、温存的气氛中,已经注意不到其他任何事情。家庭教育的许多重要细节,都被父母忽略了。儿童所做的一切都应当出自对父母的爱。
  七是以慈善获得的威信。只是一种最不聪明的威信。……父亲或母亲对孩子如同慈善的天使,答应孩子的一切要求,什么也不惋惜,毫不吝啬,似乎是非常好父母。在这样的家庭里,儿童很快地就索性指挥起父母来了,父母的迁就态度,对孩子的愿望、淘气、要求,打开了无限方便之门。
  八是以友谊获得的威信。一般说来,当然这是很好的。但是如果尽量发展友谊,教育就没有了,或者开始着相反的过程:孩子开始教育父母了。
  九是以馈赠获得的威信。这是一种最不道德的威信,如果孩子的听从只靠馈赠物品或口头诺言来维持的话。
  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马卡连柯一针见血的论述,对今天我们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依然是非常有启发的。上述9种虚假的威信,在今天的生活里,我们依然可以到处看到它们的影子。
  马卡连柯还告诉父母们,真正威信是什么。他认为,父母威信的主要基础“只能建立在父母的生活和工作上,建立在父母的公民面貌和父母的行为上。管理家庭是一件重大的工作,父母领导着这种工作,并对社会、对自己的幸福、对子女的生活负责这种工作。”(《马卡连柯教育文集》,吴式颖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dy}版,第144页)
  他建议父母们要了解自己的孩子,他认为父母的威信首先来自于对孩子的了解。他说:“你们威信的根基xx在这里。你们首先应当知道你们的孩子是怎样生活着,关心什么,喜爱什么,不喜爱什么,希望什么,不希望什么。你们应当知道孩子跟谁友好,跟谁玩耍,玩些什么,读什么书,对读过的书了解得怎么样。在儿童入学以后,你们应当了解他们对学校和对教师的态度,他们有什么困难,他们在班级里表现怎样。这是你们从孩子幼年起就应该经常知道的。但是这并不是表示你们需要以经常的、令人厌烦的询问和随时纠缠的窥探,使你们的孩子感到窘困。你们最初就应当这样安排工作,使孩子主动地把自己的事情告诉你们,愿意告诉你们,为你们知道他们的事情而感到兴趣。儿童喜父母了解自己,并因此更尊敬父母。以了解获得的威信,必然会产生以帮助获得的威信。”(《马卡连柯教育文集》,吴式颖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dy}版,第146页)
  其次,他告诫父母要给孩子以帮助。他说:“以帮助获得的威信,以谨慎关切的知道获得的威信,可以以了解获得的威信作适当的补充。”(《马卡连柯教育文集》,吴式颖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dy}版,第147页)
  再次,马卡连柯认为,父母的责任心也是建立威信的重要问题。他说:“责任问题正是父母威信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马卡连柯教育文集》,吴式颖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dy}版,第147页)
  {zh1},马卡连柯说:“威信在家庭里是必需的。应当将真正的威信跟基于造作以及企图用任何手段获得听从的虚假的威信区别开来。你们的公民活动,你们的公民感,你们对儿童的生活的了解,你们对儿童的帮助以及你们对儿童教育所负的责任,是真正的威信的基础。”(《马卡连柯教育文集》,吴式颖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dy}版,第148页)
  总之,父母的威信不是可以靠技术就能够建立的,它是父母综合素质作用的结果。只有父母先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并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格高尚的人,并处处给孩子做出榜样,才能够真正使自己具有真正的威信。

家庭培养好习惯建议(16):必要的惩罚是习惯培养的辅助手段


  习惯培养过程中,虽然父母和孩子之间已经制定了某种规则,但是,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毕竟不如大人那么强,对习惯的认识也未必那么透彻。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出现错误是难免的。当父母发现了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仅仅靠言教、身教,或者靠对孩子进行正面强化未必有效。很多时候,惩罚还是需要的。
  孩子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改正错误,不断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成年人自然要不断纠正孩子的错误。纠正错误的方法有很多,但惩罚是其中必需的一种。通过惩罚,可以增强孩子对不良行为的认识,加深孩子对所犯错误的印象。而且,惩罚还可以使孩子更加懂得规则、制度、约束的重要性。
  我们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对于法律和规定所制约的行为,孩子自然应该遵守。如果一个人违反了法律法规,那么这个人就要受到法律法规的制裁。但是,在习惯培养中,很多好的习惯不是法律法规一定要求做的,但却是对人的健康成长有很大好处的。这些行为,在孩子眼里也许不那么重要,因此它们对孩子的制约性也就没有法律法规强。这种情况下,父母在制定要培养的好习惯时,一定要让孩子参与,要和孩子讨论决定。在讨论的过程中,孩子不仅能够明白好习惯的意义,还能够了解到如果出现错误行为,父母会给予什么样的惩罚。
  惩罚虽然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父母要明白的是,惩罚仅仅是习惯培养的辅助手段,在有些错误行为不断出现时,父母方可以使用。这是因为,惩罚毕竟不是正面教育方式,过多或不当地使用惩罚,会使得孩子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例如,有的孩子因为过度惩罚而产生逆反心理;有的孩子因为不当的惩罚方式变得说谎或逃跑;还有的孩子会因此产生攻击性倾向,把自己所接受的惩罚发泄在别的人身上。这些后果的出现,往往都和父母的不当惩罚方式有很密切的关系。因此,建议父母们使用惩罚手段的时候,要注意下面几点:
  一是惩罚孩子的前提是肯定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和信任。每个孩子都有值得父母赞扬的优点,当父母要惩罚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时,内心里先要相信孩子是个好孩子。这是因为,爱心是惩罚的底线。同时,父母也要在惩罚孩子前把自己内心的感受跟孩子说清楚,让孩子知道自己并非一无是处。
  二是平日要把您对孩子的要求讲清楚。有些父母平时很少和孩子谈要求,即使谈了也未必清楚明了,总觉得自己明白的孩子就一定明白。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的理解力和成年人之间是有差距的。所以,建议父母们把自己的希望、要求、规则都对孩子讲明白,并且与孩子达成共识甚至约定。这样,当孩子违背规定时您可以惩罚他。
  三是惩罚之前可以先对孩子进行警告。小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往往不如成年人,因此,父母务必慎用惩罚,在惩罚之前告诉孩子,如果再不改错就要受到惩罚。这样就可以给孩子一个自我纠正错误、自我教育的机会。
  四是犯错后立即惩罚。一些父母常常碍于面子,或不想亲自对孩子进行惩罚,当发现孩子的某些不良习惯后,常常爱对孩子说:“看我回家怎么收拾你!”“你等着,等你爸回来了有你好看的!”这些话对孩子来说大多会起到两个作用:要么诚惶诚恐,只想赶快逃离家庭,要么不当一回事儿,把父母的话早忘耳根后了。这样的话无法起到惩罚的作用。所以,当您发现孩子做错了某件事时,赶快执行您的惩罚措施。
  五是要向孩子说明惩罚的原因。在对孩子进行惩罚之前,要先给孩子讲道理,告诉孩子不良行为对成长的负面影响是什么,让他明白您为什么要惩罚他,这样有利于他改正错误。如果孩子在迷迷糊糊中被惩罚,他会感到很委屈。
  六是惩罚前后要一致,说到做到。如果您告诉孩子,因为他犯了错而惩罚他,不允许他去看最喜欢的电影了,您就一定要做到,说话算数,不要一时心软又改变了主意,那样将会使您所说的许多话都失去效力。
  七是惩罚不要“翻箱倒柜”、数罪并罚。有些父母爱唠叨,一旦发现孩子有某些不良行为,就忍不住把孩子过去做错的事情都拿出来数落一番。在父母没完没了的叨叨声中,孩子往往已不记得自己的哪一个错误才是需要惩罚的了。
  八是惩罚要适度。父母给孩子的惩罚,要因人因事而定。有些孩子性格较内向、敏感,对这样的孩子,也许您瞪他一眼,或者冷落他一会儿他就受不了了。而有些孩子则比较皮实,即使父母打他的屁股他也不觉得怎样。因此,父母要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他是个怎样的孩子,以免惩罚过当或无效。另外,父母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惩罚孩子,如果在公共场合,或者孩子所犯错误不那么严重,就不要用过于严厉的方法对待孩子。但是,无论怎样,体罚都是一种最无力的惩罚方法,既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难以让孩子真正感受惩罚的意义。因此,父母切忌体罚。
  九是惩罚要对事不对人。父母之所以要慎重使用惩罚方法,就是因为不当的惩罚方式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巨大的伤害。因此,建议父母们在惩罚的时候要让孩子明白,您惩罚的只是他的错误行为,他仍然是您所喜爱的孩子,如果改正了错误,您会更喜欢他。
  十是惩罚要和奖励结合起来进行。当孩子有了不良行为,可以通过适当的惩罚来进行教育。但当孩子有了进步以后,父母又要及时鼓励,让孩子体验到进步的快乐。



郑重声明:资讯 【家庭怎样培养孩子的习惯(三)_大屯二中091100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