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林泉——安徽花亭湖_清风有约_百度空间
       花亭湖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境内,地处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与皖西南其他景区地域相连、资源相补、人文相缘。境内山清水秀,古迹济盛,人文荟萃,物产富饶。景区面积254平方公里,包括花亭湖、、、龙山宫、五大景区和汤弯温泉疗养度假区。花亭湖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示范点、全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
  花亭湖风景名胜区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处在长江中下游和皖南旅游热线上,北与天柱山毗邻,南与黄山、九华山、庐山隔江相望。沪蓉高速、105国道、合九铁路紧依景区而过,从九华山、庐山、黄山以及南昌、武汉、合肥到景区仅2-3小时,从上海、南京到景区不足半天行程,距安庆、九江机场和安庆、九江长江大桥、码头及京九铁路仅80余公里,合肥—南昌、福州、深圳旅客列车在太湖停靠。景区水陆四通八达,电信网络覆盖城乡。
  花亭湖风景名胜区山水秀美、物产丰饶。这里山奇石秀。层峦叠翠,千姿百态,海拔在800米以上的山峰有16座,全县{zg}的山峰将军山海拔1109米,、龙山、凤凰山、香茗山、龙门山、天云山、望天山、四面尖、挺拔俊俏,秀丽奇异。佛教圣地狮子山群山巍峨,山峦起伏,、天桥河汇于山前,既有“狮子山”之名,又有“卧佛山”之誉,赵朴初先生曾盛赞“狮子山是一座不平凡的山,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这里水阔湖清。花亭湖又名花凉亭水库,与黄山太平湖齐名,是安徽省第二大水库,始建于1958年,面积62平方公里,库容24亿立方米,具有灌溉、防洪、发电、旅游、航运、养殖等多种功能。水库大坝高100米,顶长500米,是中国{zd0}的土石结构的水库大坝。湖区岛屿星罗棋布,港汊纵横幽深,湖面碧波荡漾,水质清纯优良,达国家二级用水标准。博士岛、情人岛、琥铂岛、月亮湾、枇杷园、桔子洲、桃花岛、、西天湾、天柱塔、、寺前庄苑等宛如一颗颗明珠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花亭湖水深适度,处处皆景,是垂钓、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多次成功举办国际、全国垂钓大赛和全国、华东地区摄影大赛。赵朴初先生1990年回故乡视察,曾挥笔写下“神驰远景无疆,仅尽情领受,千重山色,万顷波光”的赞美诗句。
    这里林茂物丰。太湖属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农林牧渔业兴盛。是全国林业科技示范县、林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国商品粮、商品牛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全省优质棉、油、茶叶、板栗、柑桔、蚕桑、生猪、肉鸡、水产品重点生产县。全县森林蓄积量超过24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56%。农副产品、旅游产品较多,国家认证的有机食品1个(“花亭湖”鳙鱼),绿色食品5个(“天华”谷尖茶、“山里鹤”荞麦糊、“花亭湖”大米、“菘林”香菇木耳、“方竹”粉丝),无公害食品1个(“花亭湖”银鱼)。
  这里温泉宜人。世称“吴楚{dy}泉”, “温泉润凝脂,浴汤赛华清”,水质纯正,清澈透明,常年水温47.2℃,日出水量1200吨,含有1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可饮可浴可医,美容保健作用明显,对皮肤病、高血压、糖尿病有很好疗效,温泉山庄、度假村是不可多得的休闲疗养胜地。
  花亭湖风景名胜区人文荟萃、底蕴深厚。这里是文化之邦、状元之乡、名人故里。南朝宋武帝时(公元420年)建县,迄今已有1586年。历史上受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影响,民风淳厚,文风蔚然,人才辈出。历代科举考试中状元3人,文武进士82人,文武举人342人,“一门四进士,十里两状元”和“四代翰林”传为佳话。最有影响的是清嘉庆年间状元赵文楷,在出使琉球期间,不但廉洁自律,而且从严要求部下,深受琉球君臣百姓的好评和爱戴。二十世纪以来,这里走出了xx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lx}、享誉海内外的xx作家、诗人和书法大师赵朴初先生,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济慈的xx诗人朱湘,xx社会活动家刘王立明,xx京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叶春善,xx林学专家马大浦,卓有成效的宋文史研究专家孔凡礼,当代xx作家石楠,xx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等知名人士。赵朴初先生的遗骨已于2004年金秋时节回乡树葬,正在兴建的文化公园已成为世人向往景仰的圣地。赵文楷墓、状元桥、朱湘故居百草林、马路河街等极富观瞻意义。
  这里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祥地。东晋时,天竺高僧不远万里来到佛图山首建佛图寺。南北朝时,立雪断臂的二祖慧可大师在嵩山少林寺继承达摩衣钵后,因遇周武帝宇文邕灭佛事件,于公元561年避难来太湖狮子山,建二祖道场,参禅打座,弘扬佛法,由此逐渐演绎出中国的禅宗和禅宗文化。赵朴初先生明确指出:没有慧可就没有中国的禅宗,这不仅影响着中国文化,而且逐渐影响整个世界文化。唐代五祖弘忍、黄檗希运、法智禅师、本净禅师、栲栳禅师,宋代白云守端、五祖法演、法秀圆通、佛果克勤、佛眼禅师等,纷纷来到太湖择地建庙。{gjj}佛教活动场所二祖禅堂,晋代建的佛图寺,二祖建的观音寺、唐代建的、西风禅寺、真乘寺、千佛寺、龙门寺、弥陀寺,唐宣宗李忱避难出家之地四面寺,明代建的杨泗寺、三千寺等保存完好。太湖钟灵毓秀的山水风光、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曾经吸引众多文人名流来此旅游或隐居,李白、杜甫、白居易、狄仁杰、王安石、黄庭坚、解缙、王守仁、李时珍、纪晓岚、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等曾在此留下踪迹或诗章。
  这里是一块红色的土地。1947年10月下旬,刘邓大军直属机关迁至太湖刘畈,11月9日至12日,刘伯承、xxx、陈锡联等在胡氏宗祠召开了三纵队旅长和皖西工委委员以上会议,会址及使用物件至今保存完好。高干会议旧址、北中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和大石岭农民暴动纪念碑已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党爱国教育基地。
  诗韵山水,魅力太湖;新兴古县,开发热土。花亭湖热忱欢迎海内外宾朋前来观光旅游,投资兴业,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
  花亭湖风景名胜区景点介绍
  一、花亭湖景区
    花亭湖建于1958年,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大别山的崇山峻岭之中,湖水面积100平方公里,蓄水量24亿立方米,灌溉了太湖及邻县的105万亩良田,年产鲜鱼150万公斤,湖光山色,风景秀丽,真是“玉鉴琼田九万顷,秋水共长天一色”。赵朴初先生于1990年回故乡游湖后,感慨万分,当即挥毫写下了“尽情领受,千重山色,万顷波光”的赞美诗句。
  湖中岛屿众多,一岛一色,宛如一颗颗闪闪发光的珍珠,将花亭湖点缀得分外妩媚多姿。湖四周山峦起伏,郁郁葱葱。九龙涧瀑布、天生塔、飞来石、禅宗卧佛等景点与美丽的花亭湖相辉映,相得益彰。1986年,省旅游资源考察组来花亭湖考察,称赞花亭湖旅游资源丰富,山奇水秀,是华东地区一颗灿烂的明珠,是东方神宗圣地。
  二、西风洞景区
    西风洞景区位于城北4公里的花亭湖畔凤凰山。凤凰山源出明堂山,属大别山的余脉,因五祖弘忍在此山落脚引来许多凤凰朝拜而称之为凤凰山。凤凰山形成于第四纪新构造运动,山峰奇异,怪石耸立,千姿百态,山体主要由万山岩体构成,地质较为复杂,多为花岗石、混合花岗岩、二长片麻岩。现在上山公路和台阶路已经修通,极大地方便了广大游客进山朝拜、观光。
  西风禅寺,建于唐代,原名狮子庵,有三重,青砖小瓦,砖木结构,坐东向西,为佛教禅宗五祖的道场。据《太湖县志》记载:咸丰六年(1856年)寺毁于战火;民国八年(1919年)寺僧募捐重修。现存的中上佛殿是民国年间建筑。殿内供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消灾延寿药师佛三尊坐像。两旁大柱镌联:“妙相圆融即色即心偏十方而示现;法身常住无来无去历万劫以长春。”殿中长年香烟缭绕,钟馨常鸣,鼓声不断,善男信女往来不绝。
  三、佛图寺景区
   佛图寺位于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的太湖县。佛图山,又名大尖山,亦称嵯峨寨。佛图山,山高险峻,景色奇异。清代内阁中书、直隶清河道鲁之裕曾云:“太湖之胜……则必以佛图山为最”。佛图山,因印度佛教高僧佛图澄在山中首建佛图寺而得名,佛图寺不但是外来僧人在太湖县所建的首座佛教寺院。也是太湖县乃至江淮地区有文字记载的首座佛教寺院。佛图寺的建设,标志着佛教文化在晋代就正式传入传入江淮地区。佛图山早在1600多年前就已跻身名山之列,素有“清幽宛是小蓬莱”之誉。此地以奇石异景而闻名,古人有诗赞曰:“载道寻春到佛图,石门不掩几千秋,仙塔层层看欲倒,芳景怡人去复留”。寺庙现已毁坏,仅有庙基,佛图寺有xx八景:天柱塔、飞来泉、天就门、披云石、八正桥、生白洞、一线天、祖师洞。
  千百年来,佛图寺吸引了无数游人,留下了大量石刻和诗篇。1981年,佛图寺摩崖石刻收录入《中国名胜词典》。1982年,太湖县人民政府又将其列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湖县寺前镇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故乡。为永远铭记朴老一生的丰功伟绩,进一步弘扬朴老爱国爱乡的崇高精神,为故乡人民及海内外宾朋提供一处凭吊、瞻仰之地,特在朴老故里寺前镇兴建赵朴初文化公园。
  赵朴初文化公园选址于寺前镇万年冲,背倚峰峦竞秀的凤凰山,面临碧波荡漾的花亭湖,周围树木葱茏,环境极其优美,象征着朴老风范如山高水长,寄予着家乡人民对朴老绵绵不断的追思。赵朴初文化公园由已建的寺前河文化公园、赵朴初生平陈列室和待建的赵朴初故居、赵朴初纪念廊、古民居(原刘家祠堂)、报恩禅寺等部分组成。公园庄严、肃穆、古朴庄重。总占地面积23公顷。
  四、龙山宫景区
   湖外湖右边这座山为龙山。北依四面尖,西临长河,山势绵亘浑厚,蜿蜒磅礴,势若游龙,故名“龙山”。龙头俯临深潭,整个大山就象一条俯首汲水的龙。民间传说,深潭下有大穴,通达“龙宫”。每到夜晚,河雾凝结于悬崖壁之上,次晨观之,岩石如经宿雨,名曰“龙山夜雨”,为太湖四景之一,这一奇观曾吸引着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关于这种奇特景观的成因,古代有“蛟龙嬉水”、“龙涎淌湿”之类的附会之说。其实龙山之夜雨,乃龙山陡崖濒临长河深潭形成的一种独特“小气候”。岩石与水体的比热不同。岩石热得快也冷得快,水体热得慢冷得也慢。白天龙山石热而龙潭水冷,夜间则龙山石凉而龙潭水暖。水体热辐射使水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遇冷便凝结成霏霏雾露,飘洒下潆潆雨丝,即所谓,“龙山夜雨”。
  明代xx诗人王守仁观其胜景写下“吾欲鞭龙起,为霖遍九洲”的名句。历代官府把龙山看做是太湖的图腾。佛教高僧争龙山为宗派圣地。依山先后建有“览秀亭”、“观风亭”、“龙山宫”、“智果庵”、“观音阁”等多处亭台楼榭。智果庵旁有昙云墓,是清代顺治年间太湖知县李世洽的美姬王昙云埋香处。墓门上有李世洽的撰联“云寄无端,偶为山川留玉佩;春归何处,可堪风雨问桃花”。星移物换,沧海桑田,龙山的古建筑历经丘燹,现仅存“观音阁”,但龙山依旧,夜雨常存。
  五、狮子山景区
    狮子山位于花亭湖西陲内。这里山峦起伏,群峰逶迤,薛义河绕山流过,远看群山似九龙腾云,近看象狮子戏水,山清水秀,云雾缭绕,特有灵气。这里既是禅宗二祖坐禅之处,也是禅宗文化的发祥地。
  二祖慧可是北魏的高僧,{zy1}的禅宗学者。他为了师从达摩,求得心安,曾不惜长夜立雪,断臂残身,以诚心感动达摩,继承达摩衣钵。公元561年前后,二祖慧可为躲避北周武帝宋文邕“断佛道二教”之灾,继承光大禅宗,不顾年逾古稀(80岁高龄),离开嵩山少林寺,“跃过三湖四泽中,一肩担月上九龙”,跋涉千里,来到太湖狮子山,在狮子山葫芦石洞内面壁参禅,香囊石上建造禅堂,拜佛诵经,收徒传道,重开道场。他以“物与民胞共寒暑”的旷达胸襟,努力实现“调和风雨万邦同”的慈悲心愿,在此坐禅达三十余年,后将衣钵传于惠心独具的三祖僧璨。二祖的衣钵经代代相传 ,最终传至六祖慧能,实现了达摩来华“一花结五果”的心愿。二祖{zd0}的功绩是将印度禅宗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创造了华夏的佛教禅宗文化。正如朴老所说:“没有二祖(慧可),就没有中国的禅宗。”
  狮子山是二祖镶嵌在太湖的一颗硕大xx的佛珠,光照千年,远昭千古,引来了许多虔诚的人士前来观光朝拜。唐代名相狄仁杰被贬彭泽县令时曾专程来太湖二祖禅堂朝拜,并题联“香烟缭绕芳千古,圣泽长明照万秋”,颂赞这位杰出的佛学家。1995年日本东洋大学田村晃佑等三位教授专程赴二祖禅堂考察,并题写“祖师西来意”中文条幅,表达对二祖的敬仰。
  六、汤湾温泉疗养度假区
  
 花亭湖畔汤湾村,是一个风光秀丽的小山村,享有“温泉润凝脂、浴汤赛华清”之美誉。经安徽省地矿局和国家地矿部水文地质检测部门反复测试认定:汤湾地下热水日涌流量超过1500吨,日补给量达1670吨;水温稳定在47.2℃,水质纯正,清澈透明,无污染,化学性质稳定,含有偏硅酸、锶、氡、硒、锂和钾、钠、钙、镁等人体必须的宏量元素和对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中偏硅酸和锶含量均超过国家确定饮用xx矿泉水界限指标的2倍以上,热含氡量xx达到医疗热矿水命名标准,是优质含偏硅酸锶矿泉水的医用氡热矿水。在该泉浴洗,可达到xx疲劳、xxxx、促进体内新陈代谢的效果。该温泉水对xx皮肤病、风湿病、心血管病,尤有{tx}。


郑重声明:资讯 【山水林泉——安徽花亭湖_清风有约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