藐视邻居者有罪;怜悯贫穷者有福。
                   ——《xx·箴言14:21》

《巴以生死日记》31:加沙地带油干气绝

2000年11月23,星期四,加沙

今天,平素十分热闹的加沙街道清净了不少,行人少,汽车也少。原因很简单:加沙的燃料已经告罄,车无油无法上路,人无车难以出行。

自巴以流血冲突爆发后,以色列除使用武力镇压巴勒斯坦人的抗争外,还动用经济封锁等软杀伤手段遏制巴勒斯坦人,企图使他们陷入生存困境而屈服于自己的意志。卡断对加沙燃料的供应便是一个软杀手锏。

从22日晚上起,加沙城内13个加油站多半关张,个别尚在营业的加油站门口等待加油的汽车排成长龙。许多司机特意带着一两个塑料桶想储备一点但遭到谢绝。即使营业的加油站供应的品种也很有限,有的只有95号或96号汽油,有的只有柴油。今天早晨,加沙城里加油站全部无油可售,无一例外地关门歇业。

一个叫哈桑的中年人对我说,他在加油站工作21年了,除海湾战争期间油料供应暂停过{yt}外,他从来没有遇上现在这样糟糕的情况。据他介绍,平时他的加油站每日销售额可以达到1·5万美元,但是近5天来已是滴油未卖,日子太难过了。

在加沙城东的加沙石油公司总部附近,约20辆油罐车停靠在输油站一侧,因为无油可以让它们向加沙地带数十个加油站进行转运。说起燃料供应,加沙石油公司经理鲁伊·阿兰德斯一肚子怨气。据他介绍,根据同以方签署的合同,以方每天向巴方输送100吨煤气,50万立升各种油料。自冲突爆发后加沙的油气供应就开始出现危机,只能满足平时需求的1/10。从本月16日起,以军方xx卡断了对加沙的燃料供应,今天,加沙有限的油料储存已消耗一光。

“由于交通出现了困难,人们无法正常上班,学生难以上学,工厂被迫停工,面包房无法生产,而靠柴油发电保证照明和设备运转的医疗部门困难更大了,简直制造危机,甚至是在犯罪。”阿兰德斯用拳头擂着桌子对我说。

加沙舍法医院的一位副院长在接受我采访时说,由于燃料短缺,医院的医护人员正常上班难以保障,救护车出行数量受到限制,靠发电机保持不间断工作的设备都面临困难,病房的保暖也成了问题,而这些困难将直接影响对伤病员的及时和有效救治。他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方切断燃油供应无疑于间接xx,是极不人道的举动。他表示,以方想通过这种手段压倒巴勒斯坦人民简直是妄想。

生活在加沙城北贾巴利亚难民营的巴勒斯坦人谈论更多的是煤气问题,因为他们多半属于无车阶层。一个叫巴西姆的大学生把我拉到家里并指着一堆尚未凉干的数枝说,这里的人家多半已经断了煤气,主要靠烧木柴、废纸甚至是垃圾来对付一日三餐。

采访归途中,我至少遇见两辆拉着木柴的驴车在往城里去,这是记者两年来几乎没有见过的现象,而让人吃惊的是,那木柴竟是加沙农民赖以为生的橄榄或柑橘树。可见,这场冲突对巴勒斯坦人的冲击已经超出了燃料短缺本身。

当然,流血冲突以及单向经济制裁的受害者决非巴勒斯坦一家,以色列同样损失惨重,结束这种两败俱伤的{wy}出路是尽快停止冲突并恢复和平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