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交换技术最初由Ipsilon提出,以后逐步流行,因此称为IP交换技术。有的文献中,也称之为第三层交换技术、多层交换技术、高速路由技术等。其实,这是一种利用第三层协议中的信息来加强第二层交换功能的机制。因为IP不是{wy}需要考虑的协议,把它称为多层交换技术更贴切些。 当今绝大部分的企业网都已变成实施TCP/IP协议的Web技术的内联网,用户的数据往往越过本地的网络在网际间传送,因而,路由器常常不堪重负。 一种办法是安装性能更强的超级路由器,然而,这样做开销太大,如果是建交换网,这种投资显然是不合理的。 IP交换的目标是,只要在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间有一条更为直接的第2层通路,就没有必要经过路由器转发数据包。IP交换使用第3层路由协议确定传送路径,此路径可以只用一次,也可以存储起来,供以后使用。之后数据包通过一条虚电路绕过路由器快速发送。 传统的路由技术在每个交叉口都要计算一下,下一步往哪个方向走。IP交换技术则像直通车,只须一开始知道目的地是哪里就行了。 路由器一般每秒处理50万至100万个数据包,IP交换技术则提供比路由器强10倍的转发能力。 IP交换技术的讨论大多关注ATM交换主干网,有的也涉及千兆位以太网等其它交换环境。IP交换的实施方案目前不少,IETF和IEEE正在制订有关的标准。 目前主要的IP交换技术有: ·Ipsilon IP交换:IP交换技术由Ipsilon首倡,即识别数据包流,尽量在第二层进行交换,以绕过路由器,改善网络性能。Ipsilon改进了ATM交换机,删去了控制器中的软件,加上一个IP交换控制器,与ATM交换机通信。该技术适用于机构内部的LAN和校园网。 ·Cisco标签交换:给数据包贴上标签,此标签在交换节点读出,判断包传送路径。该技术适用于大型网络和Internet。 ·3Com Fast IP:侧重数据策略管理、优先原则和服务质量。Fast IP协议保证实时音频或视频数据流能得到所需的带宽。Fast IP支持其它协议(如IPX),可以运行在除ATM外的其它交换环境中。客户机需要有设置优先等级的软件。 ·IBM ARIS(Aggregate Route-based IP Switching):与Cisco的标签交换技术相似,包上附上标记,借以穿越交换网。ARIS一般用于ATM网,也可扩展到其它交换技术。边界设备是进入ATM交换环境的入口,含有第三层路由映射到第二层虚电路的路由表。允许ATM网同一端两台以上的计算机通过一条虚电路发送数据,从而减少网络流量。 ·MPOA(MultiProtocol Over ATM):ATM论坛提出的一种规范。经源客户机请求,路由服务器执行路由计算后给出{zj0}传输路径。然后,建立一条交换虚电路,即可越过子网边界,不用再做路由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