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面衣古人的服装智慧_百科藏书的空间_百度空间
 
新疆风沙较大,给人们的出行造成许多不便。在新疆的很多地方,为了躲避风沙常可以看到头裹纱巾的女子。这种现象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就已经出现,如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一件彩绘骑马仕女泥俑,就表现了一位头裹黑巾的妇女,骑马出行的情景。

  骑马仕女俑上身穿红色上衣,下穿条纹长裙,端坐在一匹高头大马上。马儿四肢修长,头小,似乎在行走之中,又似乎准备趟一片不大不小的水域,小心翼翼的神情跃然而出。

  骑马仕女头上的黑巾将面部、颈部裹得严严实实,仅露出眼、鼻、口等部位。从制作工艺上看,女俑脸呈圆形,宽眉,双目有神,但似乎有些骑马过河前的紧张。

  女俑头戴的帽饰古称为幂離,起源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隋书·附国传》记载:“以皮为帽,圆形如钵,或戴幂離”;《隋书·吐谷浑传》载:“王公贵人多戴幂離”。

  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出土于吐鲁番古墓的《树下人物图》中的女主人公,右手高举,就正在脱御蒙在头上的幂離。

  这件彩绘骑马仕女俑头上也戴着幂離,如同现在农村妇女的头巾。在西域地区幂離主要是用来遮挡风沙,传到中原后,很快找到了它的土壤,十分符合“男女授受不亲”这种传统礼制。

  北周时期朝廷规定妇女外出要戴幂離,不许妇女肌肤外露。《旧唐书·舆服制》记载:“武德、贞观时,宫人骑马者,依齐隋旧制多穿幂離,虽发自戎夷,而全身障蔽,不欲途路窥之”。

  《大唐新语》:“永徽之后,皆用帷帽,施裙到颈,渐为浅露……神龙之后幂離始绝。”可见唐初中原地区女子戴幂離,主要是为了防止别人观看,到了中唐神龙年间,幂離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新疆风沙较大,为了躲避风沙,1000多年前的吐鲁番女子出行时,头戴幂離,只露出眼、鼻、口等部位,无疑对皮肤起到保护作用。

  幂離是一种古代女子的独特装饰,那么唐代男子出行时又如何躲避风沙呢?我们从古代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中可以找到答案。

  面衣就是新疆古代居民出门远行头上戴的一种衣饰,男女皆可穿着,在夏季可遮挡风沙和阳光,在冬季可避风驱寒。面衣又称“覆面”,从形制上看,顶部长幅后折,与左右边幅相接处用线缝合成帽套状,可以整个地套在头上。

  关于面衣汉文史籍中记载颇多。《事物纪原》:“又有面衣,前后全用紫罗为幅,下垂,杂他色为四带垂于背,为女子远行乘马之用,亦曰面帽。”《晋书·惠帝纪》:“帝……行次新安,甚寒……尚书高光进面衣。”

  玄奘西行前往印度求经,路过高昌,高昌王麴文泰曾盛情接待,临别时麴文泰为他准备了足够的旅途用品:“制袈裟三十套,因为西方寒冷,又造面衣、手套、靴袜等。”表明面衣具有避风驱寒的作用。

  面衣在新疆汉晋时期的墓葬中有诸多发现,多用锦、绢等丝织品制作, 也有用毛布和皮革制作的。吐鲁番出土文书所见公元5世纪以前的随葬衣物簿中,有关于“覆面”的记载。

  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发现了很多色彩各异纹饰精美的面衣。如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联珠对鹿纹锦覆面、联珠对羊纹锦覆面、联珠团花纹锦覆面,受波斯萨珊王朝图案艺术的影响,其纹饰十分独特。

  另外一种保护眼睛的面具就是眼罩。遇上沙尘暴的天气里,人们行路都十分困难,容易患上沙眼疾病。为了保护眼睛少受风沙的侵害,唐代西域居民发明了用铜、铅等金属材料制作的眼罩。

  1973年阿斯塔那124号墓出土的一副铜眼罩,就是为西域特殊的气候条件而设计制作的。该眼罩长18厘米,宽5.3厘米,用薄铜片冲压而成,中央靠近眼球部位钻刺小孔,透过这些小细孔,能够看到外界环境和事物,又可防止风沙。

  这件眼罩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眼罩周边也钻刺小孔,原来缝缀着锦边或绢缘,佩带时金属不会直接接触眼部,起到保护作用。

  阿斯塔那唐墓还出土有铅眼罩,形制与铜眼罩相同。吐鲁番地区在夏季阳光比较强烈,戴上这种眼罩,无疑还有遮住阳光、保护眼睛的作用。


郑重声明:资讯 【新疆面衣古人的服装智慧_百科藏书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