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力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对电能质量的定义是:“合格电能质量的概念指给敏感设备提供的电力和设置的接地系统是均适合于该设备正常工作的”,并已正式采用了“ Power quality’’(电能质量)这一术语。这提醒我们,在许多情况下,接地系统对电能质量的确存在很大的影响,而过去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这个定义的缺点是不够直接和简明。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没有采用“Power quality’’这一术语,而是提出使用“EMC’’(电磁兼容 )的概念,它对电磁兼容的定义是:“系统或设备在所处的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同时不对其它系统和设备造成干扰”。指出和强调设备与设备之间、电源与设备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并确定了谐波电压的兼容性水平。EMC采用“排放”反映电流质量问题,表示设备产生的电磁污染;采用“抗扰”反映电压质量问题,表示设备免除电磁污染的能力。 IEC以此为基础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电磁兼容性技术报告和文件。由于电磁兼容的技术术语与电能质量术语有很大的重叠性,包括了许多同义词,同时 EMC提出的计算电气化铁路牵引站注入电网谐波电流允许值的原则和方法,在现场应用中与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并不xx吻合,因而也受到一些非议。
时至今日,对电能质量的范畴、定义、供用电双方的认识,以及电能质量下降的起因等诸多问题仍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对使用的相关名词和术语未能达成统一,对生产中出现的电能质量问题也常各持己见、互相推诿,以致发生分歧与争论。这就要求我们继续深入探索未被认识的问题,进一步对电能质量加以细化和分类,制定和形成科学、合理,符合我国国情,符合电力发展客观规律,符合电力生产运营实际的、可操作的电能质量考核标准和综合性的评价与管理体系。
了解的详细资料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