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农村咋过年_时髦庄园_百度空间

在鲁西南地区自古至今农村流传着一些过年习俗,归纳起来有生活习俗、生产习俗、迷信习俗等等,故此形成了一套年关习俗文化,随着群众思想、文化素质和生产力的提高,再加上改革开放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年关习俗产生了较大变革和革新。有的习俗只保留了原来的名称,有的连名称就鲜为年轻人所知,这种习俗文化的革新是历史的必然,世界的潮流。笔者业余研究农村年关习俗文化,不是信仰迷信,而是让后辈们记住中国年关习俗文化的变革史。

春节前习俗
俗话说:腊八祭灶年下来到。在鲁西南,春节习惯叫“年下”,也就是正当年的意思。到了农历十二月即腊月,春节就快到来,春节前一般农村要过三个节日,即腊八节、祭灶日、除夕日,在鲁西南地区古时农村群众的过法基本相同。
腊八节——腊月初八称“腊日”,又称“腊八节”。古时年终祭神曰“腊”,当今腊祭之礼早废,“吃腊八粥”的习俗仍然沿袭。腊八粥的传统制法是:先将红小豆、绿豆、大麦仁等煮至半熟,再加入大米、小米等,再用旺火烧开,再加入预先煮熟的红枣,然后用慢火熬至稀稠适中,吃时加适当糖,便清香可口,风味别具一色。其做发与腊八粥基本相同,一般要煮至能冷凝成块,大多在前一晚做成,节日早晨切成方块食用。人们把腊八粥称为“枣米饭”,其实已经不能称之为粥了。近几年来,红枣已多改为蜜枣或酸枣,还加入了更多多的原料,这样改进更增进了食疗和保健功能。
祭灶——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君,也就是送灶君上天日。每到春节时,在集市上便有卖灶王画的,也有进村入户往家送的,人们到一进腊月,但要“请”上一幅新的灶王爷像,其实上面还有灶王奶奶,过年的时候,各种语言里都不能出现对神不尊讳的字,买也只能叫请了,在祭灶日晚上,送灶君。灶君即灶爷爷、灶王爷。祭灶日应大扫除,把屋内屋外打扫干净,外出者要力争返回,并用秫秸为灶君扎一小马。晚上举行祭灶仪式,一般有主妇主持,在厨房灶君前供上“灶糖”(灶糖用薄厚不等的麦芽糖做成),鸣炮烧香,然后把灶糖粘在灶君嘴上,意思是灶君升天后不讲人间的坏话,并祈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以草料为灶君喂马,便祝“一把草两把料,喂得小马咴咴叫”。祭毕便把灶君像和马、纸焚烧,并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好俊马,好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灶糖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祭完灶便把去年贴在灶旁的灶王爷和灶王奶奶的像放到锅底下烧掉。等到除夕那天再把新请来灶君像贴上,等候新年归位。故灶君有副对联: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现在祭灶习俗渐渐废除,大扫除之俗,有利于讲究卫生,仍然存在。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就 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
蒸馍、炸丸子——鲁西南农村到了腊月二十前后,家家户户蒸馒头、蒸花糕、炸丸子、买年肉。鲁西南的馒头叫馍,而且做馍的“做”,不读zuo,而是读zou,这两个音都读去声,也就是四声。春节期间,是不兴做馍的,这个时候,一般都是选个日子,从头天晚上就开始和上面,盖在被窝里让面发酵,半夜里还要起来垫一次面,这样蒸出的馒头才好吃,第二天就要忙{yt},因为这{yt}要蒸出十几天二十天的馒头,结果到{zh1},一直吃到馒头长了霉,才能吃完。蒸的品种比较多,有白面馒头,有杂面窝头,有花糕、菜馍、大馍、团子、枣鼻等。所谓花糕,就是在一块面饼上做出各种造型,有花有动物,整个形状是圆形的,一般直径有五、六十厘米大小,上面点缀大枣的叫枣花。所谓菜馍,就是用胡萝卜剁碎,加上粉条、小虾皮,再加一点红辣椒丝,主要是为了提香味,用这些原料做馅,做成包子,通常皮上拧出褶。大馍呢,就是用熟地瓜捣碎,配上红小豆、大枣,放一起做馅,包成球形,然后,做一小块面饼,上面压上花,放在包好的球开上,上面再加一大枣,蒸熟了就叫大馍。枣鼻和花糕相似,只不过形状小,也就一个造型。而团子,是用玉米面加小麦面,以玉米面为主做皮,里面的馅和大馍的一样,但上面不压花。馒头、花糕谁家的面发酵的好,又白有水灵意谓谁家要发达。在以前,家里不富裕,人们过年常吃的是杂面窝头和团子,而那几样,都是用纯小麦面做的,是到关键时刻才吃的,象花糕和大馍,是摆贡用的,到正月十五才吃,而大馍,在以前,要放到二月二,有句俗话:二月二,不干活,厥着腚,吃大馍。
炸丸子也是一个统称,到二十八、九的时候,家家一般都支上锅,炸圆的丸子、长的假鱼,之所以叫假鱼,是因为像鱼形的面,还有一种面饼,掌心大小,圆形的,叫酥鸡饼,这些东西,平时是上贡用的。上贡,就是把这些东西摆在神仙或者祖先的牌位前,由他们先来享用。还有一种很薄的面饼,上面撒些芝麻,用刀把撖好的饼划开,上面再划上三两刀,炸出来后,叫焦叶,又酥又香。
除夕——腊月的{zh1}{yt}晚上称除夕。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古时这{yt}家家户户打扫整饰房屋,去蜘蛛网及尘污,净庭院,贴春联,换门神,祭财神和保家神。去蜘蛛网及尘污时人们常念:网子神人不躲你,你躲人。要连念三遍。如果不祈祷害怕尘土落到眼睛里,主眼不好。除夕这天,人们于堂屋当门挂起家堂(即家谱轴子),敞开神主楼(即龛楼)。门口摆上档门棍,意谓防邪祟进门和财宝外流。下午家家包饺子,准备初一五更食用,饺子以纸覆盖,并压以铜钱。有的把铜钱或金属人民币包在饺子里,初一五更吃饺子得慢慢吃,谁吃着铜钱意谓谁有福气和财气。除夕晚饭后,锅里要添足水,放上两个馒头等,意谓一年不空锅,有啥吃。厨房里要放好长短适中的秫秸、玉米杆等柴草,准备初一五更用。院子里要洒上芝麻杆,意谓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有守岁的习惯。有的一家人置备酒菜,欢聚一堂,有的相邀聚集饮酒畅谈直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
请祖——除夕傍晚家人年长者要到野外瞻拜祖墓,烧纸,放鞭炮,把祖先的神灵请回家,元宵节傍晚再送回。谓之让老祖先在家过个年,以示敬拜。也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当门,初一五更,便摆上油炸食品、鱼和肉等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
贴门神——过去各村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进门。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等等。
贴春联——春联亦名“门对子”,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dy}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但大多数服孝人家不过三年不贴春联。一般服孝之间,年青人是不能成亲的,但如确实需要,贴对联也不贴红色的,也是按绿色来贴。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挂挂历——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和渴求。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年画的内容已不只门神、财神,灶君、保家神之类,进而在一些年画中出现了《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等,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现在,有迷信色彩的活动逐渐革除,春联、年画内容更新更丰富,当今春联、年画有宣传国家政策、计生法规方面的,有祈求祥和平安方面的,既有科学的,又有佛教的、道教的,还有耶稣教的。

春节习俗
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旧称阴历年。人们五更起床穿戴一新,屋内点上油灯或蜡烛,院中挂灯笼,鸣爆竹开大门谓之“接灶”,表示新年到来。盥洗完毕,便是摆供、焚香、烧纸,祭拜天地、门神、财神、灶君、保家神等神灵,后祭拜祖先。古时富裕人家均有一套木制的神主楼,里放祖先牌位,书写或雕刻一般得有秀才点主。穷困人家多用黄表纸叠成上尖下方的长形牌位,上书神灵或祖先名号。供品主要是油炸食品、鱼、肉等 ,以五碗为一桌,香以三根为一炉。祭神之后,便是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向晚辈散发压岁钱。五更年饭一定吃饺子,做年饭烧锅不许拉风箱,柴草不许折断,要直来直去,下锅要放鞭炮。此顿饺子一般为素馅,除留下一部分外,吃后须有剩余,饭后锅里放上馒头,表示年年有余。
午夜交正子时刻,新年钟声敲响,整个华夏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天,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历朝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除夕之夜大放鞭炮,谁家响的最早最响最长时间{zh0},人们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吉大利,永远兴旺。在鲁西南,人们最喜欢放的鞭炮一般用“单丢”,“单丢”的名称很形象,就是一个一个地丢下来,鞭炮挂上后,从空中一个一个地落下来,鞭炮就会“呯”、“啪”、“磅”地一声接一声地响在一起,而不是我们常见响声连成片那种鞭炮。
天亮了以后即外出拜年,先本族近门,后远门外姓,互相磕头,拜年时,不管辈分少长,一般是先从长门家里拜起,长门也就是老大家,通常一个家族里会分几支,也就是最早时兄弟有几人就分几支,老大这一支就叫长门,长门等其他门里拜过后,才出门拜年。人们见面互祝新年好、新年早。拜年只限早晨上午。从初二到十五,去亲友家拜年,其中最主要的是{dy}次向岳父母拜年,又叫“初二认亲”。也有地方在正月初四的。一般礼物较重,常须果子(糕点)一百封左右,猪肉近百斤,另外还有几箱酒、几条烟、花糕、糖块、花生、一百零三个大馒头和两个猪蹄等,一百零三个馒头,有一种说法叫:一百零仨,越过越发;猪蹄是不能留的,这叫“走蹄”,有常来常往的意思。礼物拿的多说明要面子,岳父母少留也算要面子。认亲礼节较繁琐,古时有拿毡的行九叩二十四拜大礼、恳谢礼、开刀礼等等。串亲友拜年一般要当天去当天返回,表示一年做事利索。过去拜年行磕头礼,新中国已逐渐改为问好,机关团体和有的村庄兴起团拜。
春节期间,各行各业均停业休假,恢复营业时要放鞭炮,名之曰“开门”。村镇常组织文体娱乐活动,如扭秧歌、唱大戏、演电影等。

春节后的习俗
送瘟神——正月初五送瘟神。人们早起,赶太阳出来之前,到村外十字路口烧香烧纸,放鞭炮,进行祈祷,元瘟神远走高飞,人们平安康泰。这天要现包现吃水饺 ,称为“捏琐碎”,希望杜绝不吉利的事情发生。
送火神——正月初七送火神,古时较隆重。这天一大早,主持人便组织一批人在宽敞的地方搭个棚子,置一张方桌,安放用黄表纸书写的“南方火德真君之神位”的牌位,摆上供菜,上柱香火。然后各家各户来棚前上香跪拜,祈求安泰。到了晚上,举行送瘟神仪式。男女老幼齐聚一起,主持人烧香烧纸跪拜祈祷,然后撤供拆棚,两人抬起桌子送火德真君上路,称为“起码子”。这时鞭炮礼花齐放,人们欢呼跳跃,像潮水一样簇拥着“火神”向南而去。到了终点,主持人请下火神牌位焚化,人们向西南方向叩头祝送,方告结束。随着时代的进步,送火神的迷信色彩减退,人们的主要兴趣却是看烟火,凑热闹。送火神时,有一种鞭炮叫拉鞭,人们把拉鞭扛在肩上或者缠在长杆子上,抬起,点燃后,鞭炮就会乱飞乱钻,一不小心就会钻进扛鞭人的衣服里,把衣服烧个窟窿,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初七要吃饺子,谓“捏老鼠嘴”,要现吃现包。晚上不点灯,让老鼠安安稳稳娶媳妇,不然就咬坏你家的器物,闹你一年不安生。这种迷信不科学,人们已经放弃,但吃饺子的习俗仍然保留。
元霄节——正月十五称“上元节”、“元宵节”,又称“小年下”,这是春节拜年的{zh1}{yt}。古时 ,姑娘们折枣枝用浆糊粘上枝叶纸花做成“花树”,再用花纸秫秸扎成一持篮子的花纸姑娘挂在花树上,当日早晨植于粪堆,以祈求来年棉花丰收。这天早晨吃水饺,上午吃“枣花”(即用大红枣做成的花糕)。晚上,人们喜欢张灯和观灯。灯古时用竹条做成,现在多用铁等金属条做成,一般为红纱灯,还有能放入空中的云灯、能转动的走马灯、放在水面的荷花灯等,按形状有圆球形灯,正、长方体形灯,圆、方椎体形灯,鸟形灯、飞机形灯等等,色彩、形状各不相同,甚为美观。有的还在灯笼上书写着谜语、诗句、对联等,更是惹人喜爱。观花灯、猜灯谜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
在鲁西南,正月十六也叫小年,这天,早晨吃饺子,白天整天不干活,只能玩,过了这天,人们会说,这年啊,又远啦。随后,忙碌的春耕生产就开始了。



郑重声明:资讯 【鲁西南农村咋过年_时髦庄园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