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官窑蓝釉白花茶盏


   NO:12       清乾隆官窑蓝釉白花茶盏

我单位有一位电工小王中午吃饭时在食堂里与我闲聊,说他的宝应老家亲戚家有一个杯不是杯,碗不是碗的瓷器,形状古朴,蓝釉白花,鱼画得看上去象活的,器小画大,反正是老东西,想不想要?我说,你能做亲戚的主吗?他说是他的娘娘家的,没关系!我根据他说的情况给了个300元钱一口价,先把钱,不问好丑,东西拿来不好退货,他的娘娘只要卖就把它拿来。过年后,他就从宝应老家把东西带来给我了。我拿到手一看,真是喜从天降,它竟然是一只清乾隆官窑料款的蓝釉白花茶盏。这是在陶瓷器档案文献记载中从没有出现过的一种白料款的蓝釉白花瓷器新品种。

茶盏高7.4cm,口径6.5cm,腹径8.5cm,底径4.8cm。白瓷胎,胎体厚重。钤口微内收,深曲腹,矮圈足。器内施浊白釉,釉厚呈玉石状,开片如哥釉。口沿圆唇施铁褐釉,所谓紫口。外壁施蓝釉,腹部釉上用白釉线绘一游鱼,鱼前方和鱼下方各线绘一丛浪涌水草。鱼眼睛前视,唇微启,意在觅食。圈足内施蓝釉,圈足内墙接角处有小部分蓝釉脱落,蓝釉上用白釉竖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字体微凸。

以钴为呈色剂的釉中,低温蓝釉出现在唐三彩中,而高温蓝釉出现在元代,到明宣德时蓝釉器已十分精美,还创烧了洒蓝品种。钧窑釉为蓝色乳光釉,深为天蓝,淡为天青,更淡为月白。清康熙时新烧天蓝釉品种,浅蓝釉含钴在1%以下,在高温中烧成犹如天空的蓝色,呈色稳定,幽静美观,大多为官窑小器件,底有官款。

在瓷器纹饰中,宋代以来,常以鱼在水草、荷花之间游动组成画面。因“鱼”与“余”同音,取“连连有余”,“富贵有余”的意思。画面中无水纹,但用水草的飘拂表示水在流动,是比较逼真的一幅生态图。

蓝釉白花器确实极其珍贵,有:元景德镇窑蓝釉白龙梅瓶(根据扬州电视台2006年采访卖此瓶的人时爆料:现存在扬州博物馆的这只蓝釉白龙梅瓶价值3.4亿元人民币);元蓝釉白龙盘;明宣德蓝釉白花盘等。明清蓝釉器中,较多的是蓝釉金彩。象乾隆蓝釉白花茶盏很少见。器小,鱼大,画风飘逸,画面精细恬静,鱼在水草间悠然自得,其线条和款字都微微凸起,立体感丰富。而“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两行白色料款根本就没有文献记载。象这种官窑蓝釉白花茶盏我不收藏更待何人。

                               凌崇华

                            2010年3月1日



郑重声明:资讯 【清乾隆官窑蓝釉白花茶盏】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