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毒豇豆事件的可怕之处-营养师王兴国的观点-搜狐博客

2010-03-01 | 海南毒豇豆事件的可怕之处 该日志已被收录

    海南毒豇豆事件的可怕之处

   

    最近一段时间,由武汉曝光海南有毒豇豆开始,海南有毒豇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xx。该事件令人觉得可怕之处有五({zx1}报道请见):

   {dy},除了豇豆还有其他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常识告诉我们,揭露出来的问题总是冰山之一角——实际问题肯定还要更严重。随后就有节瓜等被曝有毒。作为全国最重要的反季节果蔬供应基地,海南蔬菜有毒影响面实在太大了。

   第二,违禁高毒农药自有流通渠道。有毒豇豆事件后,有关部门有奖举报高毒剧毒农药,但并无所获;农药店里确实不见明码标价售卖高毒农药。但你千万不要以为没有高毒农药(如胺硫磷、克白威等),记者发现在一些田间地头的零散农药店买到高毒农药还是很容易的,而在一些农田水沟内,还可看见已经用完丢弃的高毒农药瓶。这些xx高度农药的渠道相对于薄弱的监管机制来说,堪称“隐蔽”。

   第三,“多用药,用猛药”成为饱受病虫害影响的瓜豆种植户的“潜规则”。记者在海南田间采访时,还得到当地收购豆角人员最多的回答和“不解”是,“以前没有检查什么农药超标啊!如果要这样查,全国各地瓜菜农药都超标了!”部分农民坦言,打多些农药“没有什么大不了”。 在海棠湾镇,一些村民仍只相信“甲胺磷”,认为低毒农药效果不好,“洒完后,虫少了,青枝绿叶,结出的果也长得好,卖得价钱高,如果有虫眼,看相不好。” 种植户黎顺景告诉记者,由于今年冬季三亚天气稳定,病虫害也特别多,一般情况下每隔一周打一次药,很多人每隔三天就打一次药。一瓶低毒农药比高毒禁用农药贵10多元,效果还不一定好,“这样算来,成本一下子增加了不少。”

   第四,违禁农药检测技术落后,人手不足,形同虚设。农药快速测定卡片、农残快速测定仪等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都比较粗略,不够准确。此前像武汉检测出的每公斤0.14~0.17毫克的违禁农药精度,快速检测仪根本无法反映。“农残定量测试设备要上百万元,整个海南都没几台!每天对上百吨外运瓜果蔬菜做定量检验根本不可行。”现场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作为在陵水县英州镇的10多家豇豆收购站,记者没有发现一个收购站有检测人员在对豆角进行检测。记者看到,一些收购商虽然买来了崭新的检测仪器,却根本不会用。当记者跟随英州镇农技站的吴站长到其家中的检测站了解时,他却不清楚检测设备存放的位置。

  第五,农药监管范围有限,农药使用范围无限。目前市场上有500多种农药,允许用于蔬菜并纳入农药残留监管(常规检测)范围的只有一部分,但是这些农药在市场上绝大部分都能买到,随意使用的情况绝非个别。  

郑重声明:资讯 【海南毒豇豆事件的可怕之处-营养师王兴国的观点-搜狐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