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生求职指点
目录




    吃苦精神是企业看重的方面:由省教育考试院和省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联合举办了自考毕业生专场招聘会,250余家单位提供近3000个岗位,7000余名自考毕业生进场“问前程”,理工类人才在招聘现场显得尤其“抢手”。不少单位在现场没有招满。有关专家介绍,众多用人单位看好自考毕业生,是因为许多自考生实践经验丰富、能吃苦、毅力强,而在找单位时不好高骛远,一旦工作又能够脚踏实地。自考毕业生走俏,应引起高校就业专家和普通类高校毕业生的思考。

  自考生求职吃苦精神被看好

  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能吃苦耐劳、有毅力,这些素质成为众多招聘单位青睐自考生的重要原因。北大青鸟负责现场招聘的胡凯波介绍说,今年是首次进专门自考招聘会,拿出10个岗位,待遇在每月2000—3000元,之所以选择招聘自考生,主要看中考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自考生学习能力都比较强。南京钢加机械集团有关人士说,公司对招聘的自考生比较放心,相对普通类应届毕业生来说更容易留得住,能够脚踏实地工作。在采访中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华夏大地教育网站负责招聘的李军辉主任说,他是毕业后于去年通过首场自考招聘会顺利找到工作的,今年他则是代表该公司前来招聘自考毕业生。

  中小单位高薪揽才

  在各单位招聘宣传板前,除了xxxx提供一定的岗位吸引应聘者外,一些中小企业在拿出岗位时,开出的待遇也相当“诱人”。南京某广告设计公司招聘发行部主管、广告销售主管以及平面设计师达17人,工资待遇2000元/月以上。南京广交汽车用品有限公司拿出副总经理岗位招聘自考生。一广告文化公司为招揽贤才,对招聘的副总提供10—20万年薪。

  待遇赶超普通类毕业生

  自考毕业生的工资待遇普遍在1200—1500元/月之间,部分要求有工作经验的管理岗位,工资在2000元/月以上。据有关专家介绍,这个工资待遇和普通高校毕业生工资水平相比,不少岗位待遇已经超过普通类本科生。在南京某文化公司的招聘点前注意到,该公司提供的分公司工作人员、营销员等岗位待遇也都在1500元/月以上。南京某职业技术学院招聘20名与软件、项目开发相关专业老师,招聘现场负责人说,前来应聘的毕业生所提的工资待遇一般在1000—1500元/月之间,但该负责人说,也非常希望有能力的求职者提出比较高的薪水要求,既然对方提出较高的待遇,说明有这个能力,有自信心。

  理工类人才较“抢手”

  据招聘会的主办方介绍,与去年比较而言,今年提供的理工类人才的岗位比较多,造成理工类毕业生十分抢手,一些单位在现场没有招满人。

  自考毕业生铁明说,他自考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曾经在电脑公司实习过一段时间,在昨天的招聘会上多家单位表示对他有意向,相对来说选择的空间也广一些。他看好一家软件外包公司,便选择了这家公司。在另一家招聘摊位前,一位有着近10年工作经验的计算机专业自考生前来应聘,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市场部有关人士分析,理工类招聘岗位对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但近年来自考生逐渐年轻化,因此自考生求职实际缺乏的还是实践经验。



     一、认清目标 抓住机会
  ,最重要的是认清目标,抓住机会。没有目标的人,就像一只小船漂泊在无边无际的海洋中,永远无法靠岸。不少自考生有“错位”,自我感觉良好,挑三拣四。考生在缺乏工作经验又没有拿到时,要放下架子,想想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再积极抓住机会去争取。我接触的一位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很想从事IT行业,恰巧有个相关行业的实习机会,但没任何待遇,这位同学二话没说便去了。后来实习结束后,他顺利被中关村一家IT企业录取。

  二、注重礼节 xx细节

  自考生求职要注意仪表形象,过于时尚或孩子气的服饰{zh0}别穿。男生不要留长发,女生{zh0}不要染发,男生还要注意刮刮胡子。面谈时,千万别嚼着口香糖说话。招聘方如不是主动握手,应聘者别贸然伸手。电话咨询,要选择上班时间。

  面试是应聘成功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开始的三分钟。要尽量保持平和心态,面带微笑,语速平稳。对自己的情况要实事求是回答,短处不刻意回避,长处不能喋喋不休。简历不要做得太花哨。可上网找些简历模版,规范填写。针对不同企业,{zh0}有几种不同版本简历备用。

  三、自主创业 自我历练

  有条件的自考生不妨自主创业。创业虽难,但很锻炼人。即便创业失败,其经验对日后成长也大有裨益。当然,自考生创业面临许多实际困难,不仅是资金问题,还缺乏技能和经验。建议有此想法的自考生,不妨先找相关的企业历练,等条件成熟后再创业。我就是在多家图书出版公司工作后,等资金和经验都成熟了才成立自己的图书工作室的。

  四、学历不够 资格来补

  自考生如暂时还未拿到自考xx,不妨先去考相关的资格证,以弥补学历不足的缺陷。现在自考很多新专业都开设了相应的证书课程,不仅能拿到xx,还可拿到资格证书,对就业很有帮助。如英语专业的学生,考个翻译资格证,找工作时可多个好帮手。

  五、突出优势 胜人一筹

  企业讲究成本核算。自考生求职,一定要考虑到自己到底能给企业带来什么,而不要一味想自己能得到什么。其实你在为企业做贡献时,已在不觉中得到了很多实惠。自考生身上有很多闪光点。比如,自考生大多踏实、勤奋等。对有特长优势的自考生,要善于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才华,能增加胜出机会。我正是凭着400多篇公开发表的文章,成功应聘为某杂志社编辑部主任的。




    应做好规划:
  急切需要

  据北京市人才测评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职者中有55%左右的人群感觉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出现错误。其中主要原因是专业不对口、与兴趣爱好志向相去甚远等因素。

     另据一项对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群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认为专业与从事的工作“不太对口”和“xx不对口”的人分别占15.7%和11.4%,两者总共比例为26.1%。

  据了解,北京市开展心理咨询的近30所高校中,心理教育师资与学生的比例为万分之六,其中包括大部分兼职人员,实际比例为万分之二,而在香港和国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与学生的比例为1∶1500。

  据专家介绍,在国外,就职业教育而言,学多发达国家从小学开始,就会开展很多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工作、热爱工作,及早进行职业规划。美国的中学生平均至少要接受一次这样的职业测验。

  心理学者调研表明,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湖北等东南部省市高校研究和开展心理教育咨询的气氛较为活跃。而广大的西部地区各高校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还处于起步状态,发展非常缓慢。特别是一些民办高校、以及规模较小的高校,由于普遍缺少机构、人员,开展活动力不从心。

  在“心理饥渴”这一重大背景下,有关自考生求职规划的心理教育在高校更是“曲高和寡”。有专家不无担忧地表示,西部高校以及其他条件相对落后的高校大学生,由于成长环境恶劣、信息闭塞、校园文化单调,在成长和职业设计方面遇到的心理压力更大,他们更需要专业的职业规划心理辅导。

  反响热烈

  目前在各大高校中,不少高校学生求职多了一个新的“附加动作”,“职业测评”热正在悄然兴起。有些学生还到专业的职业咨询公司、心理咨询中心去“问卦”,甚至带着测评报告去求职。一些咨询顾问公司也开始逐渐把眼光瞄准了在校的学生。一些高校也纷纷建立了学生职业测评系统。

  2004年2月26日清华大学学生职业测评室正式开张,提供大学生职业测评与辅导,许多学生通过校园网完成了自己的职业测试。2004年4月1日下午,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协会和电机系研团总支联合举办“美丽人生,从职业测评开始———人格维度与职业选择集体咨询”。现场学生爆满,过道挤满听众。

  北京某职业咨询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职业测评是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大型企业在招聘时都会有这样的测试。时下,不少职业咨询公司和大型求职网站都开设了职业测评这一新项目,有的还亲自为企业招聘当“参谋”,为企业招贤纳才助一臂之力。

  专家分析:“从性格爱好分析,自考生求职规划,直到选择职业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考虑性格爱好、专业特长等个人因素而屈服于社会现实盲目就业,或离开社会就业现实,仅从性格等个人因素进行职业心理辅导,两者都容易走进极端,因此,作为一个人职业规划整体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测评应该被纳入到此系统中,而且十分必要。”



     求职学历需为统招本科或统招硕士、该岗位要求应聘人员具有大学英语四、六级分数……”近日,记者走访哈市部分人才市场了解到,一些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和标准日益水涨船高,部分岗位的求职门槛已经提高到必须是统招本科或统招硕士,还对应聘者的外语水平提出硬性要求,这使得一些有真才实学的成考生、过程中遭遇尴尬。

     据了解,小王是一名通过自xxx毕业的本科学生,他所学习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小王说,自xxx非常不容易,xx要凭借自己的能力通过十几门国家统考课程。有的比较难考的科目甚至要连考好几年才能通过。这样取得的学历含金量应该是很高的,国外许多国家都承认自考学历。可是自考生求职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他却遇到了尴尬的事情,一些单位明确表示只招统招生,对自xxx和xxxx(高考新闻,高考说吧)的xx不太认可。这种有些歧视性的用人政策令他感到不解。小王的话代表了部分自考和成考生的心声。记者在与哈市部分高校的自考和成考生交谈时了解到,其中很多人都有过因达不到用人单位的用人硬性标准而被拒之门外的经历。

  小李是通过参加xxxx进入高校学习英语专业的本科应届毕业生,希望成为一名教师一直以来是她的{zd0}心愿。但是在求职过程中,很多学校招聘的条件苛刻,至今让小李只能“望职兴叹”。小李无奈地说,自己在学校学习的几年里特别努力,她已经通过了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专业能力并不比统招生差,但是部分用人学校却连报名考试的机会都不给像她这样的成考生。现在,她想通过考研来转变身份,以求在就业方面获得优势。

  针对一些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将成考、自考生求职拒之门外的情况,部分用人单位解释说,现在的统招本科生、硕士生越来越多,在人才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我们首先会通过求职人员的学历筛选出部分求职者,然后再优中选优。现在的招聘标准也是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的,面对人才拥堵的现状我们只能采取措施设定一些学历上的要求逐层筛选,然后再考查每个求职者的实际能力。

  面对部分成考生和自考生求职过程中受到限制的情况,一些教育界的业内人士认为,求职者要想被社会所承认,用人单位是人才的最直接的检验者。现在无论是普通高考、xxxx、自xxx,还是其他教育形式,都处于质量不断提高、各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求职者顺利通过用人单位的考核和试用,人才的质量得到验证,社会自然会对人才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而成考、自考毕业生欲得到社会的认可,并希望能在求职过程中获得一席之地,首先还是要通过勤奋的努力从自身下工夫以获得真才实学并应用于社会,这样才能够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的承认。同时也希望用人单位能从不拘一格,本着以人为本、认才为用的原则,为成考、自考毕业生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就业机会和施展才华的舞台。




针对问题的讨论:
     阿松:我认为自考生求职频频碰壁的原因主要是社会重视的不够、考试违纪xx行为严重、地方保护猖獗等等;致使含金量下降;所以致使用人单位对自考生存有偏见、认为自考生能力不如统招生、大学生增多等诸多原因;在此我奉劝自考生们要自强自立、刻苦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强中的强者、以技术订终身、以能力论天下,同时你也可以考研继续深造,只要你自强不息别人做不到的你也能做到!

     汪风:我认为还是用人单位的偏见造成的,在外面他们总是说:“什么大学毕业的:而我们说是什么什么大学毕业的,他们一看就知道是成人的就不要啊,不过还是有的成人根本就没上大学而是混日子过才导致现在上午结果。

     aoguohua: 就我自考生求职经历来说,自考生在社会中还是被很多人认同的。我在一家国企干了十几年并成了家,由于妻子没有工作有了小孩子生活很困难所以去年辞了职,很幸运很快在一家私企找到了工作。在这家公司里没有了教我,在这以前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可是我很快得学会如何操作外贸的工作。今年内有好几家单位向我发函邀请我去面试。所以在当年的社会中是要不断地学习,自考是一种好方法。不要去管别人怎样看。

     snoopy: 关于用人单位对自考生求职有偏见的问题.我想究其原因,也就是用人单位认为自考群体复杂,来自社会各个领域,综合素质很难界定.还有就是他们认为自考生的义务教育时段是有很多问题存在的.将来难免会在日常工作中再度出现,不利于管理! 其实,在这里我想说的是.能通过自xxx的人都是很有毅力、很有恒心的。他们做事的原则性比很大多数在校统招生都要强。在经过一系列的失败和成功之后,思想和经验又都比很大多数的在校统招生都成熟和丰富。他们的“能力”在这一系列波折中更是得到了很好的煅炼。这样的经历又是绝大多数在校统招生是没有办法体验到的。

     自考生: 我认为这应辩证讨论自考生求职,现在考试xx是众所周知.而在自考中一些自考助学单位积极协助这不良之举,分数是能力的透镜,结果大多数的考生xx名不副其实.这不仅有损于我们整个群体的形象,有害于自学后来者的求知积极性;也有害于我们整个自考教育事业的成长和发展,有碍于社会的进步.在此我代表关心自考教育的人们真诚的呼吁: 一.望教育部门加大重视力度采取措施; 二.望同学们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



相关知识: (转载)



郑重声明:资讯 【自考生求职指点】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