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放区的电影工作
袁牧之
解放区开始有电影工作是在1938年秋季,在延安八路军总政治部领导下成立了电影团,下辖一个摄影队和一个放映队。当时技术人员很少,摄影队的六七个干部中,只有三个电影专门工作者。
1939年1月,摄影队从延安出发到华北敌后,拍摄了{dy}部解放区的历史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1940年以后摄影队回到延安,在国民党反动派物资封锁下,继续拍摄了:《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十月革命节》、《边区生产展览会》、《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等影片。这些影片都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制成的。
抗战胜利以后,1946年4月下旬,我们接管了长春伪“满映”制片厂。5月上旬,因为战争情况,将该厂器材及部分旧有人员迁至北满合江省兴山,开始建立人民的电影制片厂——即现在的东北电影制片厂,同时拨出重要器材的三分之一及少数技术人员,进关交予华北解放区,拟在华北另外建立一个电影工作的据点(后来成立了华北电影队)。
当时我们虽然有了器材,但如何建立起为工农兵服务的人民电影事业,仍然是一个十分困难的课题。
建立“东影”厂,首先忙于搬家和安家,从长春搬到了距离佳木斯100余里的矿区——兴山,除了器材之外,一切都要重新着手建立,当时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来自伪“满映”,如何改造他们的政治认识,是当时首要的课题。而解放区的绝大部分干部,都是从未从事过电影工作的,如何动员他们去学习并掌握电影技术?也成了建厂初期的最重要的关键。同时又必须吸收广大青年,以培养大量技术方面和其他方面的干部,来适应当时与以后的需要。这样,我们便从有了器材,学习政治,掌握技术,培养干部来构成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基础。
制片工作是从1947年开始的。初期的制片方针是先从新闻纪录片做起,从1947年5月1日生产出{dy}部作品起,到1948年底止,共生产了9部作品,平均约两个月制成一部。
这一阶段前后共两年时间,从最初的搬家与安家中获得了生产工具,又从工作中培养获得了初步的人力,这是新的人民电影制片厂中生产力的初步形成,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健全新的生产关系,并尝试有计划地进行生产。
为此,进一步开展了“正规化、科学化、统一化”的三化运动;订立了保证生产的规章,然后在这样的基础上,订立了1947年的生产计划,任务较前一年增加一倍,即平均每月生产一部作品,全年制片12部,共10万尺成品的计划。
关于华北电影队,1946年原拟在张家口成立一个电影制片厂,但当时由于张家口的战事关系,不得不暂时迁至山沟里,在华北xx政治部的领导下,成立了华北电影队。他们当时所遇到的困难,无论从人力、物力来说,比起“东影”厂的条件,则更为困难,制片工作很难开展。在客观条件的限制下,他们将大部分机器藏在山洞里,而将必要的制作器材装备在一辆大骡车上,在任何情况下,他们xx同战斗xx一样,可以随时随地转移。他们发挥了高度的热情和创造性,克服了种种困难坚持工作,用手工业方式完成了一些新闻纪录片。例如,要从三里外挑水来冲片子,天气热,大家就用扇子扇片子,录音要靠摩托车发电,拷贝机则用旧的摄影机代替,不能调光,没有自动回转。所有这一切,{wy}的办法只有用手来解决困难,但也终于先后完成了两号新闻纪录片。
根据上述情况,解放区的电影事业,从两手空空发展到有规模的制片厂的建立,这之间曾与种种的困难作斗争,但更重要的是与思想进行了斗争,这是人民电影事业成长起来的主要因素。我们在这几年的过程中,不仅在为建立工农兵电影的理想而学习,同时也从行动的实践去服务。我们的编剧、导演、演员等创作工作者,轮流地深入农村,深入xx,深入工厂去体验生活,搜集材料,探索着工农兵电影的内容与表现方法。
我们的摄影队(已从最初的三个队发展到现在的三十多个队),特别是其中大部分的战地摄影队,雨淋日晒、风吹雨打,在最艰苦的条件下,长期地随着xx行军作战。他们不仅意识到作为一个人民电影摄影师的任务和作用,还意识到自己又是一个极有作用的政治工作者。于是便有了更加不顾一切、英勇牺牲的精神,随着尖刀连、尖刀排,以至尖刀班,突击进到敌人的腹地,作战地摄影工作。也正由于这样,而不幸牺牲了我们三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解放战争流进{zh1}一滴血的摄影师——张绍柯、王静安、杨荫萱同志。正是由于他们这种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而获得了在中国电影史上空前的纪录片:《解放东北的{zh1}战役》。
解放区电影事业的发展,仅仅只能算是万里长征才开步,尚在幼稚状态中。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和解放区的扩大,解放区的电影事业也随之扩大到全国范围,今后任务的繁重与前途的困难应当比过去更甚,但只要依靠党的领导,紧密团结,它曾引导我们从几架旧的机器起家,而形成了今天解放区电影事业的大发展。
(本文原载《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1950年3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宣传处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