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会展的发展状况与趋势_网上展览会中心_百度空间
         现在来谈谈会展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中国经济在21世纪以来已经进入体验经济时代。在以消费者感受、情感、体验为主导的新经济形态下,新型、边缘型“体验产业”不断冒出,企业也越来越注重“体验营销”。作为体验的平台,走向历史舞台,迅速成为炙手可热的产业。2000年以来,不管是会展产业、会展教育还是会展理论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这三者的发展并不是齐头并进的,当今的会展理论和会展教育明显跟不上会展产业的需求。

什么是会展,会展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这个问题在当今会展理论界并没有形成共识。中国的会展理论是产业驱动型的,在会展产业需求的巨大拉力下,在会展研究者的努力下,会展理论xx之局逐渐呈现。在会展理论指导会展产业运作的过程中,会展教育承担了各类人力资源培养的职能,发挥着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作用,而会展的内涵、外延这样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会直接影响着会展教育中课程体系的构架。所以,本文试图通过对会展的内涵、外延的分析及会展理论几种观点的归纳分析,希望对会展课程体系的构架能有裨益。

一、会展的涵义
“会展”是在汉语语境中出现的一个新词语,从字面理解,“会展”由会议和展览两个词语组合而成,但国外并没有一个单词来直接与“会展”相对应。下面笔者从国外、国内两个方面来简单归纳分析会展的涵义。
(一)国外的几种观点
最近几年,会展理论界出现了一个翻译国外著作的热潮(目前国内翻译的国外著作已有几十本),这是一个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笔者发现,国内学者的译著书名中很多都出现“会展”二字,而中文“会展”所对应的英文并不一致。为了更好的把握会展的内涵,笔者对国际上和“会展”相对应的英文单词作简单归纳如下:

其一是会议类,如:convention , conference ,meeting,congress等等,这些都是中文语境中的 “会议”之意。不同的会议性质,分别对应着不同的英文单词,这类单词代表着会展内涵的一种观点,他们把会展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会议,主要研究会议的筹办运营管理。另外,有人也把看作是会议的一种来讨论(如AH&LA的饭店管理教材中的conven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这类观点以美国为代表。

其二是展览类,如:exhibition ,exposition等,持这类观点者只讨论展览,主要讨论展览搭建、招展、营销、人力资源、项目管理、物流等等。以欧洲为代表。

其三是会议与展览类,即“CE”或“ME”——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或meeting and exhibition等,持这种观点者把会议和展览纳为研究对象,以欧洲为代表。

其四是MICE类,即meeting(公司业务会议)、incentive(奖励旅游)、convention(大会)、exhibition(展览)(也有学者提出是Events,这点后面将有论述),这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该缩写1990年代中期被正式采用,在全球有一定的影响。这类学者以美国为代表。
其五是事件类,即event(事件)。事件又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大“event”,一种是节事(FSE)。大“event”主要以 Getz为代表,他把事件分成八种类型,我们一般意义上的会展外延都在其包含之中。节事是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和节庆(festival)的合称。这类学者以美国为代表。
顺便提一下,从现有的网站介绍、名片、台历、相关会展文献摘要与会展资料的“汉译英”来看,我国 “会展”二字的英文翻译上,大概存在三种类型。一种是“Convention & Exhibition”、“MICE”和“Exhibition”,其中以{dy}种为主。
(二)国内理论界对会展的界定
经过笔者初步统计,国内会展的教材专著已经上百,但对于会展的边界,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笔者在此简单罗列几种典型的会展涵义的界定。
1、内涵-外延型
这种类型通过对会展的内涵阐述,推导出会展外延。
刘大可(2004)主编的全国高等院校21世纪会展管理系列教材中,《会展市场营销》(刘松萍、梁文,2004)的序言{dy}段对会展的涵义是这样阐释的: “会展是会议、展览、展销、体育等集体性活动的简称,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由许多人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制度或非制度的,传递和交流信息的群众性社会活动。它包括各种类型的大型会议、展览展销活动、体育竞技运动、大规模商品交易活动等,诸如各种展览会、博览会、体育运动会、大型国内外会议和交易会等,其中展览业是会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段话概括了会展的定义,并给出了会展的外延。该界定在理论界引用率很高。
《会展导论》(过聚荣,2006)中第6页也对会展进行了界定,其内涵、外延基本和《会展市场营销》(刘松萍、梁文,2004)相似。本书作者提出狭义会展是会议、展览等集体性活动的简称,广义会展包括大型会议(世界贸易组织会议)、博览会(世博会)、展览展销活动(广交会)、体育竞技运动(奥运会)、集体xx易活动以及节日、纪念日庆典。
《会展学原理》(余华、朱立文,2005)中第15页对会展的界定为“会展是指在特定的空间、时间内多人集聚,围绕特定主题进行交流活动。狭义的会展即指展览和会议,广义的会展包括展览会、会议和大型节事活动。”他认为会展的外延有狭义和广义两种,他接着对展览、展览会、和会议进行了界定,但并没有对大型活动进行界定。
2、内涵特征型
这种类型只是对会展特征进行描述。
《会展实务》(向国敏,2005)给会展下的定义为:“会展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以企业化运作提供社会化服务,以口头交流信息或者几种陈列展示物品为主要方式的集体性和综合性活动”。他采用的界定方式是给出会展的内涵特征,他没有给出会展的外延,但从该书的内容安排上可以推断,作者认可的会展外延是会议、展览、大型或综合性活动。这样的定义有部分学者支持,他们触涉及到了会展的一些内涵特质,如:特定空间、特定时间、集体性、交流等。
3、外延界定型
这种类型先列举会展外延,再分别单独对每一类外延进行界定。这种“单独外延”型界定模式在有很多学者采用。
《会展活动概论》(刘大可、王起静,2004)这样界定会展的:“本章从‘广义会展’的角度,分别介绍了作为会展活动主要内容的会议、展览和特殊活动的基本概念……”,“相对于会议和特殊活动,展览更具有代表性……因而本书只是{dy}章分别介绍会议、展览与特殊活动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但在以后个别章节分析中,以展览为基础……”。可见,从外延开始,分别界定了会议、展览和特殊活动。
《会展概论》(马勇、肖轶楠,2004)第7页这样界定会展的:会展分狭义和广义会展,狭义会展即“CE”或“ME”,以欧洲为代表,广义会展即“MICE”,该书接着对会议、展览进行了界定,该书没有对活动进行界定。有意思的是,该“MICE”中的“E”指的“event”,这扩展了原来那个“E”即“exhibition”,这样广义的会展外延扩展为“各种类型的专业会议、博览交易会(如展览会、交易会、招商会、发布会、专业与专题会、颁奖会、研讨会等)、奖励旅游以及各种事件活动,如庆典活动、节庆活动、文化活动、科技活动、体育活动等”(马勇、肖轶楠,2004)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会展系列教材中《会展概论》(苏文才,2004)对会展没有给出明确定义,只是认为会展是会议、展览及大型节事活动的统称,并分别给会议、展览的内涵进行了阐述。这类界定一般都只是对会议、展览两者进行界定,并没有对节事活动界定,教材或专著的内容也没有涉及到节事活动。
这种类型中还存在有一种“MICE”的观点,这种类型简单照搬国外理论,认为会展由“公司业务会议”、“奖励旅游”、“大会”和“展览”组成。这类专著教材首先对四种类型进行界定,内容安排也一般分成这样四大部分。如:《会展概论》(王书翠,2004)开篇就提出会展由M、I、C、E四部分组成,《会展策划与实务》(镇剑虹、吴信菊,2005)中第4页“本书中,如无特殊说明,会展为 ‘MICE’”。
4、无内涵外延型
这种类型的专著一般不对会展内涵、外延进行阐述,这些名为会展操作实务、会展营销、会展策划的书籍,其内容一般阐述会议或展览如何策划、如何管理等,不对会展进行界定。这种实操类书籍市面上很多,如华谦生的《会展策划与营销》等等,笔者不一一列举。
二、会展理论观点分类
会展理论正处于百家xx的局面,笔者试着把会展理论分成以下几种类别:
(一)event(事件)类
这一派别主要受Getz的影响,Getz把研究重点放在经过策划的事件,他认为经过策划的事件分为8种:文化庆典、文艺/娱乐事件、商贸(business /trade包括展览会/展销会、交易会、博览会、会议、广告促销、募捐/筹资活动)、体育赛事、科教事件、休闲事件、政治事件、私人事件。从这八种类型可以看出,这是一种非常宽泛的事件型“会展”概念,这样的定义认为,会议、展览等等无非都是一种“event”——一种经过策划的“event”,所以,Getz用“event”来定义会展。
狭义event概念是节事(FSE,Festival &Special Event,Goldblatt,1990),节事的研究对象是节庆和特殊事件,节庆即在节日所组织的活动,“特殊事件经过事先策划,往往能激发起人们强烈的庆祝期待”(Goldblatt,1990)。这一概念衍生出来的节事管理、节事营销等等,在美国、德国有一定的支持度,各种节事活动也非常需要有节事理论来指导。
节事理论在中国也有一定的发展,研究节庆的学者、介绍节庆的书籍也越来越多,但节庆研究相对于会议和展览研究来讲还显得有些滞后。
(二)展览类
国内大部分学者专著属于这一类。他们不管是从“广义会展(会议、展览、活动)”还是 “狭义会展”(会议、展览)着眼,而实际上阐述的仅仅只是或绝大部分是展览的内容,因为“其中展览业是会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市场营销》(刘松萍、梁文,2004))。这一类学者认为会展分为会议、展览或者会展分为会议、展览、大型活动。在他们的著作中,要不全是展览的内容,要么在其中花一章来阐述会议。他们的研究逻辑一般是会展概要、会展经济、会展行业、会展企业管理、会展具体细节管理等等。如《博览学》(余明阳、姜炜,2005)就专门探讨博览业的内容、现状、运作等问题,《会展策划与营销》(华谦生,2006)就是从展览项目流程的角度来阐述的。
(三)会议类
这类学者中一部分认为会议是一个大概念,展览会也是会议中的一种。这种国内专著或译著虽然也叫会展管理,但其中绝大部分内容在阐述会议活动的管理,展览会一般作为独立的一章来阐述。如AH&LA这套饭店管理教材中的conven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北二外宿荣江教授翻译。其译名为《会展管理与服务》,该书主要内容是会议管理与服务,其第17章阐述的是展览与展览会,认为展览和展览会是会议的一种。
另一部分直接以会议管理等为名,阐述如何进行会议的策划与管理,如《会议管理实务》(赵烈强,2005)、《会议运营管理》(肖庆国,2004)等等。
(四)一分为二类——会议展览类
该类学者认为,会展包括会议和展览,会议和展览的理论和运作都不一样,他们把会议和展览视为同等重要的研究对象。如:(美)JeAnna Abbott 和Agnes DeFrance,他们花同等篇幅来论述会议和展览(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的会展专业系列教材也认为会展包括会议和展览,对会议和展览也基本上分开阐述的。《会展实务》(向国敏,2005)也属此类。
(五)一分为三类——会议展览和活动
《中国会展业:理论、现状与政策》(刘大可,2004)一书前三章分别介绍大型活动、会议、展览各自的现状与趋势,后面几章阐述中国会展业与信息管理、区域经济、人力资源、国际化以及长期战略。刘大可及其团队在中国商务出版社的11本会展系列教材中,基本上把会展分成会议、展览和活动三块,只不过大型活动的研究内容还有待增加。《会展概论》(马洁、刘松萍,2005)也把会展分成会议、展览和大型活动三块内容来阐述。
(六)MICE类
这类学者主要从旅游学的角度来阐释会展,很多译xx称是“会展及奖励旅游”、“会奖旅游”、“会展旅游”、“会展”、“旅游会展”等等。MICE在西方是一个已经发育得比较成熟的市场,并已成长为一个规模巨大的专门产业(MICE industry)。国内的著作对“MICE”又有两种观点,一种是:“Meetings, Incentives, Conventions & Exhibitions”(田一珊, 2000),另一种是“Meetings, Incentives, Conventions & Events”(马勇、肖轶楠,2004),MICE是“指包括各类专业会议、展览会与博览会、奖励旅游、大型文化体育盛事等活动在内的综合性旅游形式” (周春发, 2001)。当然,这两种观点都有各自的支持者。总之,“MICE”类的理论体系很清晰,一般分商务会议、奖励旅游、大会和展览/活动四块来阐述。
约翰?艾伦(Johanny Allen)在《大型活动管理》中对“MICE”有这样的评述:“MICE行业与活动行业紧密相连,通常被认为是活动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会展学原理》(余华、朱立文,2005)对“MICE”这样评述:“实际上,MICE定义中并不包括体育赛事、节庆等特殊活动……MICE既不与狭义会展概念相同(MICE外延大于欧洲狭义会展概念),又不与广义会展概念相同(MICE外延小于美国的特殊活动即广义会展概念)……MICE没有表述会展内涵,且 MICE外延的界定缺乏科学性、系统性……”。
笔者认为,这两个评述是基于“MICE”最初的定义,即“Meetings, Incentives, Conventions & Exhibitions”来进行的,这样的评述当然有道理。对于“MICE Meetings, Incentives, Conventions & Events”,笔者认为,这样的会展内涵与外延旅游味道太浓,会展分为这样四个模块,其科学性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三、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对会展理论国内外的现状总结如下:
1、国外学者对会展的内涵特质的概括并不多见,国内学者对会展作为一个整体的 “形而上”的特质探讨已出现端倪,这一点很有意义。可惜这样的研究现在还太欠缺,现有会展理论大多圄于 “形而下”之外延探讨。
2、国内学者对会展的界定,不管是哪种方式,很多都提出狭义和广义的分类方法。狭义即“CE”或“ME”,而广义,则有不同意见,不过大部分认为是会议、展览、特殊活动。
3、虽然会展理论有好几种观点,但是学术界渐渐趋向于会议、展览和特殊活动这一“广义会展”观点。但是,国内学者对会展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展览、会议之上,或者说,主要是集中在展览上。各种论述都是以展览为研究对象。研究最弱的特殊活动(或者说是节事活动),不管从理论还是实践来看,节事活动的研究都应该加强。
4、会展的内涵外延还没有在学术界达成共识,所以会展课程体系的安排上,还处于摸索阶段,但这肯定是会展理论、会展教育教学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更多的 请参考   中国


郑重声明:资讯 【现在会展的发展状况与趋势_网上展览会中心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