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线束等劳动密集型汽车出口方式亟待改变

汽车电子线束等劳动密集型汽车出口方式亟待改变

2010-03-01 08:46:05 阅读6 评论1 字号:

我国汽车出口规模小,占国际出口市场份额低,表明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够。从出口规模来看,汽车产品是世界货物贸易中{dy}大类商品,占比达10%,贸易空间大,需求层次多;而我国汽车产品出口额占世界总量比重不到2%,占国内汽车销售收入不到6%,占全国外贸出口的1.4%,这既是差距,也是机遇,表明汽车将是我国出口中最有前途的产品。

目前,我国汽车整车出口市场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从2009年前11个月的数据看,亚洲占39.7%(主要为东盟和西亚地区),非洲占31.5%,拉美占12.4%,东欧地区的俄罗斯、乌克兰等市场占大约4%,还有少量出口到欧盟、北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出口的产品以中低端轿车、客车和载货车为主,主要面向发展中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市场则以发达国家为主。前5大市场的出口额占到了全部出口的50.8%。出口产品以轮胎、轮毂、、转向节等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它们主要面向发达国家的售后市场等低端市场为主,OEM配套比例尚不足30%。

现在的这种出口结构,无论是产品结构、市场结构还是贸易方式的结构,是符合现阶段的发展特征的。我国汽车产品出口起步较晚,但是通过对细分市场的开拓,出口低端但不低质,且具有良好xxx,从而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高速增长,为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应当进一步认识到,当前形势下,汽车产品出口增长方式亟待转变。

连续多年的出口高增长表明,我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有非常大的需求,比较优势明显,但出口方式粗放,尚未与国际知名整车企业形成正面竞争,相当程度上是国内竞争的国际化,竞争压力主要来自内部,暴露出诸多深层次问题,我国汽车出口的基础并不牢固。如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主要靠价格打拼,不重视质量、售前售后服务和营销网络的建设、品牌缺乏以及诚信不足等;企业对出口市场缺乏战略规划,有订单就当成有市场,有的将市场当成试验场,短期行为严重。

要实现汽车出口的持续增长,必须逐步改变这种粗放的出口方式,重新塑造出口的基础,推动出口企业从车间型、工厂型向营销型企业转变。”张骥表示,在粗放式的出口经营环境下,有的企业出口量很小,不用在售后服务和研发上做太多投入,产品的价格就很便宜;而好企业因为有研发投入和后续售后服务、网络建设和品牌培育,成本就会上升。于是,在这种环境下,就会出现小企业难做大,大企业难做强的现象。由于总体品牌认知度不高,只要有产品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我国汽车工业和中国制造的整体声誉。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汽车电子线束等劳动密集型汽车出口方式亟待改变】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