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
Bge)又名鸡腿儿、天藕儿、湖鸡腿、鸡脚草等,蔷薇科植物翻白草的带根全草,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东北、华北等地区有以其同属植物委陵菜的全草做翻白草使用的。根含鞣质及黄酮类,味甘、苦,性平,有xxxx凉血消肿之功,治痢疾、疟疾、咳血、吐血等症
[1] 。邵长平 [2]
等观察翻白草合剂xx气阴两虚证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翻白草合剂由翻白草、黄芪、山药、地骨皮、何首乌等xx组成。采用随机分组xx,xx组口服翻白草合剂和迪沙片,对照组口服迪沙片。xx组80例,男51例,女29例;年龄最小39岁,{zd0}68岁,平均55.4岁;糖尿病病史1~5年34例,6~10年33例,10年以上13例,平均病程为6.4年。对照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最小38岁,{zd0}67岁,平均54.3岁;糖尿病病史1~5年15例,6~10年17例,10年以上的4例,平均6.3年。两组病例均无严重肝、肾、心、脑疾患和糖尿病并发症,且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尿糖定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等。结果表明,xx组xx后各指标均较xx前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xx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4h尿糖定量均较xx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TG、TC无明显降低,无统计学意义,P>0.05。翻白草合剂xx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疗效确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马瑛、温少珍
[3]
用翻白草对有一定胰岛素分泌功能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照观察,对比其血糖变化。xx组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45~68(58.0±7.1)岁,病程1.5~14(7.6±3.6)年,体重指数(BMI)>25者19例,其中合并轻度高血压病12例,高脂血症20例。FBG(11.82±1.35)mmol/L。对照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平均年龄46~69(58.5±7.1)岁,病程2~15(7.7±4.1)年,BMI>25者12例,其中合并轻度高血压9例,高脂血症5例。FBG(11.58±1.30)mmol/L。对照组与xx组的年龄构成、BMI、FBG等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间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适量运动,严格控制饮食,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xx,xx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翻白草30g/d,代茶饮。30天为1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xx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翻白草xx组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王振卿 [4]
用含翻白草的糖尿宁xx105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55例,女50例;年龄30~63岁;病程6~24年;血糖12~26mmol/L,血胰岛素水平(7.5±4)mU/L;并发糖尿病肾病36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1例,糖尿病足4例,糖尿病末稍神经病变19例,脑梗塞3例,冠心病6例,高血脂10例,高胆固醇11例。每20天测定空腹血糖,采用真糖法;胆固醇、甘油三酯,采用酶学法;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采用酶学法;每10天1次晨测尿糖定性,采用常规法。结果xx者71例,占67.6%;显效者30例,占28.6%;有效者2例,占1.9%;无效者2例,占1.9%。有效率98.1%。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全血比粘、全血还原比粘度与xx前比较P<0.01,血浆比粘、纤维蛋白原与xx前比较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
姜长玲 [5]
等对37例2型DM脂代谢异常者用翻白草xx,其中男20例,女17例,平均年龄(60.05±11.58)岁,平均体重指数(BMI)23.7±2.5。xx前至少停用其他降脂xx1个月,其中32例应用双胍类、磺脲类及阿卡波糖xxxx,5例应用胰岛素xx。所有对象血糖控制较好,空腹血糖≤6.5mmol/L,餐后2h血糖≤10.1mmol/L。用翻白草30g/d,水煎,晨起及饭后口服。服药前和服药后4、8周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检测。血脂测定包括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血液流变学包括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xx观察期间监测肝肾功能。统计学分析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查。结果甘油三酯、胆固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载脂蛋白B(ApoB)较xx前明显降低。其中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全血粘度与xx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胆固醇、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与xx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开放实验室 [6]
首次从翻白草的甲醇提取物中分得6个化合物,分别为黄酮苷和三萜类化合物。陈可冀等认为 [7]
,黄酮类物质可影响胰岛B细胞功能,三萜类物质可影响糖代谢。
近年来,许多中外学者从植物中提取、分离多种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其中对黄酮类颇为重视并从多个角度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xx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及非酶糖化损害;影响β细胞功能;促进周围细胞、组织及靶器官对糖的利用;xx、增强免疫功能;抑制醛糖还原酶;改善微循环等。诸如槲皮素
[8~10] 、水飞蓟素 [11] 、橙皮苷
[12]
在xx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及纠正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方面已有报道。槲皮素能显著地降低STZ糖尿病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质过氧化物含量,而对正常大鼠血糖无影响。对肾脏组织上过氧化脂质(LPO)及晚期糖化终末产物(AGEs)、pentosiˉdine及脂质过氧化物加合荧光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尿白蛋白排泄量明显减少,肾小球基底膜和基质增生均有改善。
李家富等 [10]
报道槲皮素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xx自由基、降低胆固醇等生物活性有关。在探讨QUxx糖尿病肾病机制方面发现,水飞蓟素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和肾脏组织非酶糖化及氧化从而控制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及糖尿病肾病。橙皮苷在抑制蛋白酶糖基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方面具有与氨基胍相似的作用。目前,对黄酮类化合物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药理作用研究大多数为动物实验阶段,临床实验报道仅仅是少部分。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xxxx及中药研究十分重视。黄酮类化合物药源开发、提取新的有效成分及药理药效,使之临床应用范围得到扩展,其作用机制及药理研究等方面仍是今后研究重点。翻白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毒副作用小,不仅降低了血糖,xxxx作用还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防治DM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其价格低廉,很有开发价值。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必要做更深入研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推广其应用于xx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和新药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