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口战役战场遗址拾零(之三)转杨国庆_衡山的路上的空间_百度空间
南口战役战场遗址拾零(之三)

————发现日军飞机坠落点

时间:2008年4月9日

地点:老峪沟、大东沟

人员:史义军、杨国庆

天气:晴

出行:开车

探测目标:大东沟日军飞机坠落点

2008年4月初,我在查阅关于南口战役相关史料时,书中一段记录强烈吸引了我,70年前中国xx曾用机关枪击落一架日军飞机,在当时,敌我双方在空中军事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使我军士气大振。为此,我决定去寻找当年日军飞机坠落点及残片,使这段历史有更鲜明的实物佐证。

2008年4月9日,我和史义军驱车前往,经过白羊沟、黄楼院、禾子涧到达老峪沟村二队,遇上村里护林员李仪俊村民(66岁),打听当年日军坠机事情,恰巧他知道此事,在他xx下我们从老峪沟村的大东沟下车,徒步来到一个叫“小黄土沟”的山洼处,他说:“就在这里”。从地域划分来说,这个地方是禾子涧村与老峪沟村的界山,翻过一个小山梁,就是禾子涧村。我和史义军对山洼周边考察看到,本应平缓的山坡有明显因冲力撞击而形成的坑洼,虽然这里已被人工种植了树木,但依然可见飞机坠落后的划痕。


史义军和护林员李仪俊身后是飞机坠落冲撞出的洼坑

我们开始用探测仪探测,在坑洼周边几颗小树中间陆续挖出铝片,铝管(后经人鉴定为风速管),玻璃片,铁质三通及一些不知名的残片。最深刻触动我们的是,一截铅笔头(铅笔上端带橡皮部分),这应该是飞行员用来记录航行日记所用吧。


铝管


   铅笔头


铁质三通

第二天,我和史义军及昌平新闻周刊记者杨燕华再次对日军飞机坠落点勘测,除了和{dy}天探测到的残片相同外,还有螺丝母,绝缘板以及类似电瓶隔板的东西。


记者现场拍照


日军飞机坠落后的目击者:禾子涧村村民韩久田(82岁),手持当年捡拾的日军钢盔

据了解,飞机坠落后,首先由中国xx进行搜索后,再由日军拖走,加之多年来当地村民的捡拾,雨雪风化侵蚀,残片所剩无几。当然,还有一些残片深埋在地下,我们仍然可以进一步探测,以作为当时坠机的见证。


探测出的残片


飞机坠落点现场图示

日军五二零号飞机是中国xx在南口大战正面战场中击落的{wy}一架日军飞机,在空中军事力量对比悬殊的战况下,不但鼓舞了我军的战斗士气,增强了战胜强敌的信心,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可以说意义深远。战争虽已过去七十多年,但谈及此事时,当地村民依然记忆犹新。为使人们铭记这场战役中的胜利时刻,希望能在坠机点遗址处设立标志,使后人在游赏青山绿水的同时,不忘昔日那段血与火的岁月。

关于当时日军坠机的文字记载:

一.1.抗战回忆(二则)

第四师师长王万龄的<南口阻敌>

……日寇遭此惨重打击后,第二天(8月15日),派了一架侦察机前来,我高射炮和高射机关炮织成了严密的火力网,敌机未能逃遁,机毁人亡。从死去的驾驶员身上搜出了文件,才知道该部日寇是当时骄妄一时的板恒师团混木旅团。

2.十三军中校参谋苟吉堂的南口之战(节录)

……当南口酣战之际,迂回于横岭城方向之敌,亦挟其陆空协同而猛向我阵地进犯,由锅顶山犯我老峪沟及禾子涧阵地,并乘隙猛突我八五零高地,下过均有第四师第十旅之十九团与二十团所击退。至于低空盘旋于禾子涧谷底上空之敌机一架,为我十九团之第八连及该团机枪第三连所击落。因是敌徘徊怯顾,我士气益加振奋并全力反击。当面之敌又为我所击退。

3.八十九师师长王仲廉的《征尘回忆》第七卷(节录)

……15日晨6时起,敌千余人,附炮七八门,由锅顶山进犯我禾子涧、老峪沟阵地,并由仙岗岭猛扑我八五零高地,酣战至午,敌为第四师击溃,午后1时许,敌侦察机一架,在我阵地上空盘旋侦察,并用机枪低空扫射,经我第十九团第八连及机枪第三连射落于禾子涧山谷中。

二.京郊日报2008年4月26日有关坠机点的报道:




郑重声明:资讯 【南口战役战场遗址拾零(之三)转杨国庆_衡山的路上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