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虎年生威:
欢欢乐乐过春节
春节,全国各地的风俗习惯不一样,各有各的过法,陪岳父岳母守年夜也不一样。有的地方,父母和岳父都在的,大年三十晚上要陪父母守夜,初一还要陪岳父母过年。父母不在了,但岳父岳母在,三十晚上就要陪同岳父母守夜。
我是个年逾七十古来稀的人,但我却有一位年近90岁的老岳母,年年都是要陪伴老人家守年夜的。但去年由于我犯了胃病,没去陪老人家。
今年的腊月二十六,老人打来电话,让我们在三十晚上一定过去。
这一段时间,胃病减轻了,但在09年的12月初,由于在电视前写作的时间太长,突然犯了颈椎压迫神经的毛病。有时,早晨起不了床。有时,起了床,下不了地。头晕、恶心、房屋旋转、地板跳舞,连去卫生间还要人扶。多亏老伴的精心照料,又是买药,又是xx,接近春节时,总算恢复过来了。老伴接了母亲的电话后,问我怎么样?三十晚上能去吗?我说,去年就没去,今年再不去,怎对得起老人家!好歹现在“的车”方便,打个“的”去,就是了。
下午三时,当我把活动相册做好,连同《虎年话虎壮中华》的博文发出去以后,就与老伴一起提了礼品,“打的”去陪老岳母过大年三十了。
其实,这些“礼品”算不上是礼品。当初老伴买来时,我一看都是些牛奶、饮料、果汁之类的东西。便说,这些东西档次太低了,应当买点上档次的,趁老妈还能吃得动,喝得了,买点像样的东西,如脑白金什么的。
老伴说,我可不听你的!你说的那些,不是上档次,而是去骗我老妈。你看,家里的“燕窝”!光包装就占了半个茶几,打开一看,里边倒是有两个大瓶子,腰围有一尺多,瓶高也快有一尺高了,但里边只装了四小袋玉米淀粉,加起来也不过二两重。所谓的“燕窝”液,姑且不说是真是假,看那瓶子,高有三个指高、粗有二个指头粗,里边的汁液倒在酒杯里,还不到一眼睛杯。你喝了还直嚷恶心,能给我妈喝吗?我买的这些东西,虽然不算是xx食品,但是,是实实在在的食品,都是我妈喜欢的,每天要喝的,有营养的食品。比如苟杞汁……。
我那年近九十岁的老岳母,当年因为我老岳父的工资低,家里人口多(两个女儿,七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和最小的儿子在十五六夭折)。所以,她老人家一生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好习惯。
现在的五个儿子都是国家干部。现在,老岳母就住在我的四内弟家里。
当我们赶到时,内弟、弟媳、侄男、侄女们早就都到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共计20口人。多亏内弟居室阔绰,在餐厅、客厅里,摆了两大桌年夜饭。如果是在一般的家中,这么多人,恐怕连坐也坐不下。
老岳母年轻时,是个十分能干的人。虽然岳父是解放前参加工作的干部,工资却只有五十多块钱,一直到九五年去世,工资也不超过两三百元。老岳母利用岳父那点少得可怜的工资,在安排好生活的同时,省吃俭用,竟然省下来一台缝纫机钱。便买了缝纫机,在操持家务、相夫教子的同时,还为蒙古牧民加工定做蒙古袍子等衣服,以便挣些钱,贴补家用。
老岳母就这样,把自已的青春献给了家,献给了儿女,献给了牧区,献给了内蒙古大草原。
她老人家的青年、中年、老年就是这样度过的。时光荏芮,不知不觉又来到了晚年。但是,老人家到现在,依然背不驼,腰不弯,不但能够生活自理,还经常扫地、烧水,从不闲着。
她面前常放一部无绳电话机,有空时,就给东北老家的姐姐、妹妹、弟弟、侄男、孙女、外甥们拨打电话,问寒问暖,关怀备至。
每年的大年三十,老岳母都能与儿孙们共进年夜饭,与儿子、媳妇、女儿、女婿、孙男、甥女们边吃边唠,有说有笑,看央视春晚、听歌曲、看节目,有时竟能一直熬到午夜。
今年老岳母有些变化,她有了定时吃饭、定时休息的习惯,自已吃好、喝好了就去休息。
今天,她吃好喝好后,就去休息了。这时有二儿媳妇给她买了件绛红色的对襟马夹,过来帮她穿上。
老太太很高兴,说这件衣服很合适,一边一个兜,放个手帕也方便。大伙说,把儿女们孝敬给您的钱都装在里边吧。
老太太笑笑说,还是儿媳妇多了好,你买一件,她买一件,总是穿新衣服!
儿媳妇们说,穿着觉得就行,只要您愿意,天天给您买新衣穿。
老太太高兴的合不拢嘴,穿着新马夹,满屋子里转,这里看看,那里望望。我们让她坐下再吃点,她说,吃好了,喝好了,就不再吃了,你们吃吧!
晚饭后,老岳母在铁岭的弟弟来电话问候她。老太太显得十分高兴,手持电话机,告诉老舅参加吃年夜饭的人都是谁。
看来,老岳母对于眼前的儿孙满堂,显得特别的满意和自豪。难怪她总是兴冲冲的。知足者常乐嘛!常乐,就是老岳母长寿的秘方之一。但愿老人家长命百岁,永享人间福乐。
“老人长寿儿女福”。这话一点都不假,儿子儿媳不用说,事业有成,就说七个孙男孙女吧,其中已经有三个大学毕业了,一个09年刚升入大学,还有三个正在高中、初中和小学读书。老岳在儿孙满堂的簇拥下,正在尽情的享受着晚年的幸福。她老人家福星高照,儿孙们也跟着沾光。其乐融融福禄寿,阖家团聚过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