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电影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_商业电影人何厚熠_新浪博客

 

2008年,中国电影科技工作稳步前进。国家数字电影制作基地、西影数码基地均已先后建成运营,电影档案影片数字化修护工程全面展开,电影数字节目中心服务监管平台日趋完善,数字化放映技术标准体系正式建立,城市2K银幕数进一步增加,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全面推广,多层次的数字化放映市场正在形成,科技研发与应用再上台阶,专业技术刊物出版与技术培训步入正轨。中国电影在做好传统胶片电影的同时,正在逐步向数字电影转变。

 

 胶片影片摄制、洗印加工技术质量稳步提高

 

  胶片洗印加工是最能直接反映出电影技术发展现状的一个重要方面。据不xx统计,2008年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上影集团技术厂、长影集团洗印有限责任公司三大洗印加工基地共完成35毫米胶片162个主题、512万米冲底、7540万米拷贝洗印任务。与2007年同期的210个主题、418万米冲底、7387万米拷贝数据相比,主题数量虽然减少了23%,但冲底长度增长22%,拷贝洗印长度基本持平。

 

  在影片的技术质量方面,采用SRD数字立体声的影片约占总数的50%,大幅超过以往任何一年。采用SR模拟立体声的影片约占总数的36%,采用单声道的影片数量继续减少,这表明制片单位对技术的重视和认同有了进一步提高。从拷贝鉴定结果看,2008年影片加工技术质量总体较好,多数送审拷贝达到了标准拷贝的技术要求。其中《生命斑马线》、《道歉》、《赣南之恋》、《大灌篮》、《一级红色预警》、《抬头是天》、《葫芦兄弟》、《双食记》、《5.12汶川不相信眼泪》、《硬汉》等影片的送审标拷技术质量表现出众。

 

2008年中国电影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 电影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技术质量认证体系开始发挥作用

 

  继2007年底发布《电影院星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之后,《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已在2008年由建设部作为行业标准正式发布。《电影院星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被评为总局2008年科技创新一等奖。电影行业2008年组织完成了《35mm电影发行拷贝上画面和光学声迹的位置和尺寸》、《35mm电影遮幅影片画面的位置和尺寸》等7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修订;《数字电影立体声多声道技术规范》、《数字电影中间片技术规范》等7项国家标准。《无银染料声迹的技术规范》、《电影红光还音系统评测方法》、《数字电影立体声多声道技术规范》等10项行业标准正在制定中。这些技术标准的颁布与制订,为引导行业技术发展、规范电影市场秩序、提高技术质量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为与国际数字电影技术发展保持同步,电影行业的相关机构积极保持与国际电影技术标准组织的联系与沟通,xx数字电影在东亚和欧洲的发展,跟踪调研国际数字电影行业的现状。在了解国际电影技术标准发展的同时,开始发表独立的见解,积极参与其中的修订工作。

 

  随着中国数字电影市场不断发展和数字电影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对数字电影系统设备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在数字电影设备市场快速增长的同时,一些系统设备在标准、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为加强和规范数字电影设备的技术质量管理,促进数字电影系统设备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2007年,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开展数字电影系统设备技术检测与质量认定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数字电影设备检测认定管理办法。2008年,已有一批数字电影流动放映设备生产厂商的产品通过了质量认定。这标志着中国电影设备的质量管理和市场准人工作开始起步并纳入规范管理的轨道。

 

2008年中国电影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 电影科研成果继续增加,创新水平稳步提高

 

  广大电影科技人员抓住数字化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承担与行业发展结合紧密的科技项目研发。2008年,电影科研所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和国家广电总局下达的《数字电影远程管理系统研究》、《电影数字技术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数字水印技术与数字签名技术在数字电影中的应用研究》和《数字立体电影关键技术研究》等一系列科技项目的研发。同时调动本单位科研力量,采用所内预研的形式,对《基于FPGA的JPEG2000数字电影服务器研发》、《数字电影技术标准体系一数字影院标准体系研究》等课题进行了研究。

 

  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在承担国家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技术服务的同时,也按照国家广电总局要求,成功研发了利用授权卡,实现对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的放映信息进行回传,并应用在2008年政府采购设备中。北京电影学院也积极开展电影科研工作,在数字特种电影、数字电影发行以及数字电影色彩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发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中国在电影技术特别是在数字电影技术方面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并开始向纵深发展。这些科技项目的实施和科研成果的取得,将为电影技术标准与电影管理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2008年中国电影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 数字电影技术应用发展取得可喜成果

 

  近年来经过业界各方的共同努力,数字电影开始在电影行业显现出旺盛的发展势头。

 

  一是建立了多层次数字电影市场放映格局。符合国际标准的2K专业数字影院、符合中国行业标准的1.3K中档技术数字影院与0.8K流动数字放映,共同构成了技术标准统一、应用层次不同的多元化电影市场放映新格局。截至2008年底,中国投入影院市场运营的2K数字放映设备已达700套;0.8K流动放映设备已超过1.4万套;中档数字放映试点也正在加快布局。同时,数字影院的票房也从2003年占总数的不足3%,开始随着数字银幕的增长和票房总量的不断攀升而同步增长,已成为国内影片票房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数字化制作已成为影片质量的重要保障。中国一直密切xx数字制作技术的发展动态,并组织力量,积极探索。华龙公司作为中国电影数字制作领域的xxxx,每年都有一批新的作品问世,2008年完成了《超强台风》、《一个人的奥运》等13部电影的数字特技制作。其中,国产灾难大片《超强台风》,通过数字特技的制作和使用,向观众真实再现了中国近50年来{zd0}的一场台风灾害——超强台风“桑美”登陆浙江的经历。先进的数字制作技术为展现艺术魅力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技术手段,成为新技术、新工艺与艺术创作xx结合的典范。

 

  三是利用数字方式拍摄的影片数量和质量持续提高。2007年数字电影达到197部,占全年电影总产量的49%。2008年,这类影片达到260部,已占年产量的64%。同时,每年电影频道还制作完成100余部用于电视播映的数字电影。数字电影的质量也显著提高,尤其是在画面清晰度、色彩还原、曝光控制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进入主流商业院线发行的数字影片数量大幅度上升,如《功夫{zw}》、《北京等待》、《精舞门》、《深海寻人》、《胡同里的阳光》等。据统计,数字母版技术质量好的影片占总数的30%,技术质量较好的占总数的59%,尚有11%的影片数字母版技术质量较低。相比去年同期的11%、67%,和18%,总体技术质量有较大提高。这表明摄制单位的质量意识逐年增强,越来越重视拍摄器材的选择,越来越重视拍摄技巧和手法,以实现追求高质量的画面和艺术效果的目的。采用数字方式拍摄电影已成为众多投资者的共识。

 

  四是产生了新的市场应用空间。借助数字技术,电影多媒体、新媒体市场正逐步得到深度开发。在传统城市影院、电视、家庭音像之外,社区、农村流动放映,特种电影放映,以及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形式的商业细分应用模式开始出现,并逐步受到市场的xx和青睐。形成以电影节目为龙头,借助形式多样的技术手段,通过各种增值服务构成的产业链,极大地拓展了电影市场空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数字电影技术的日趋成熟和数字影院规模的不断扩大,近年来国际上推出了数字立体(3D)电影并得以快速发展,已成为近期电影行业的热门话题。《地心历险记》作为首次尝试放映的数字立体电影,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在良好的票房和观众的口碑声中,中国数字立体电影开始起步。借助数字放映技术,数字立体电影比传统胶片立体电影的放映具有画面清晰、稳定、无明显重影、与普通数字放映设备相兼容等众多优点,从而给观众以特殊的观影体验和新的视觉享受,并有望成为电影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中国的数字影院数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数字立体电影的技术基础和市场环境。发展数字立体电影,不但能使中国数字电影发展融入国际潮流,也对促进中国数字电影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满足观众对电影的多样化需求、促进中国电影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中国电影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 国家数字电影服务监管平台开始发挥枢纽作用

 

  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成立4年多来,国家广电总局调动系统内外力量,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国家数字电影服务监管平台的建立和电影节目资源的整合,初步完成了中国数字电影节目存储制作、传输、放映、节目交易、信息交流、监管等集成服务体系。

 

  该中心服务电影全行业的定位越来越清晰,服务能力也在逐步加强。据统计,中心在为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数字放映服务方面,除完成服务监管平台建设外,还在全国建立地面卫星接收站41个,通过中心平台发行的影片已超过1128部。158条院线1.5万个放映单位已累计订购公益影片场次超过279万场,商业订购场次超过23万场。农村数字电影服务为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中档影院服务方面,目前数字中心已经初步完成了1.3K中档数字电影服务平台的建设,中心能够按照较高的标准提供1.3K数字影片的制作、压缩、打包、加密、档期场次管理、授权等服务。由中心主导研发的1.3K数字电影播放服务器已经完成,数家公司的产品已经和中心完成对接,已经或正在通过中国电影质量检测所的初步检测,先后投入实验运行。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电影档案影片数字化修护工程”已陆续完成1700余部故事片的数字化转换和修护工作,为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提供了丰富的节目资源。

 

2008年中国电影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 民族电影设备工业逐渐成长,相关领域发展势头良好

 

  为降低放映成本,促进推动民族电影工业的发展,政府一直倡导和鼓励国内相关设备厂商,实施电影相关设备的国产化,用高新技术带动电影制造业的发展。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这一领域。影院设计及装修施工、影院放映机、功放音箱、银幕、座椅、装饰材料、流动放映服务器等设备、设施,基本由国产品牌占据主角。设备已从最初的单纯仿制发展到自主研发、自创品牌,并开始逐步打人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在由传统胶片电影向数字电影过渡的进程中,不少厂家抓住机遇,已成为中国农村电影数字化发展的主力军。

 

2008年中国电影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 文摘/中国电影网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2008年中国电影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_商业电影人何厚熠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