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中买悍马炒作罗生门-叶檀-搜狐博客

腾中买悍马 炒作罗生门

2010-2-26 新京报

    一场重大的收购行为,成为商业运作上的罗生门。

 

    轰轰烈烈的腾中买悍马,赚足了世人眼球,{zh1}却无疾而终。终结的原因令人匪夷所思。

 

    收购方与被收购方表示,是有关监管部门不批准导致收购案夭折。2月25日,通用汽车与腾中重工表示,由于在双方商定的期限内未能获得中国相关监管机构对悍马交易的批准,四川腾中重工(腾中)经与通用磋商,今日宣布停止推进交易的相关行动,并终止签署最终协议,通用汽车将启动有序关闭悍马业务程序。

 

    此前{yt},商务部部长助理王超表示,到目前为止,商务部未收到腾中收购悍马的任何申请。根据相关规定,中国企业以新设、并购等方式开展境外投资,如中方投资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交易,必须到商务部备案审批。腾中重工收购悍马的交易额达1.6亿美元,离最终结果宣布只有4天时间,作为审批的主管部门商务部仍称未收到相关申请。

 

    这出罗生门在腾中收购悍马案中唱了不止一次。

 

    去年6月,腾中重工总经理杨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该公司正在就收购项目向有关部门进行申报,但商务部发言人姚坚随后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还没有收到有关四川民营企业宣布收购悍马的申报和申请。去年7月16日,腾中称收购悍马案已报备发改委,8月24日,商务部称未收到腾中收购申请。

 

    腾中收购悍马,地球人都知道,并非不可公开的商业机密。但到目前为止,除了隔空对阵,笔者在商务部网站上搜索不到有关审批的任何信息。要强调的是,商务部网站没有任何审批案的信息,并非腾中一家。写上审批案,注明结果和原因,公示于天下,对广大民众和被审批者而言,就是{zd0}的政务信息公开,在网站上占据一个小角落,有这么难吗?

 

    腾中的做法更是古怪。腾中到底向哪个部门报告的材料,语焉不详。为什么腾中向发改委进行了申报,却由商务部做出应答?不做为的到底是哪家政府部门?

作为一家大型企业,腾中不会不知道获得商务部的批准与发改委的批准同样重要。商务部一而再、再而三地申明没有收到腾中的材料,这是国家政府部门的公开承诺,具有法律效应,相信不至于满嘴谎言,否则太可怕了。

 

    现在的焦点问题是,一直拖延、否决并购的是不是国家发改委?腾中向发改委进行了申报,发改委已有明确答复。去年8月24日,国家发改委相关司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明确表示,腾中上报的收购报告中,没有说在国内生产悍马,也没有说收购悍马的有形资产和股份,仅仅收购悍马的品牌。国家发改委认为,腾中收购悍马品牌,既不收购资产也不收购股份,属于服务贸易范畴。不属于国家发改委核准或由国家发改委审核后报国务院核准的项目。国家发改委已经就此回函四川省发改委。就此,国家发改委与腾中收购案无关。

 

    腾中为什么不向商务部申报?是不是就想做一次秀进行轰轰烈烈的低价宣传?与发改委同{yt}的采访中,商务部对外经济合作司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所谓商务部放行腾中收购悍马品牌一事纯属炒作。他说,商务部确实收到了腾中的收购报告,说是要收购悍马品牌。但并没有讲清楚要收购悍马的专利还是技术。商务部让腾中讲清楚到底要收购什么,并不存在已经同意的问题。

 

    信息黑幕就是这样造成的。应该公开的消息没有公开,消息是否确凿无人印证,大众只能凭肉眼判断,今天楼塌了,明天并购了,后天取消了。政府信息公开只有通过一件件的案例披露才能落到实处,否则,所谓交易、所谓信息公开,准确度几乎和瞎子摸象差不多。

 

    惟一的胜利者是四川腾中,真是胜固可喜败亦无忧,潇洒得很。

 

    从去年6月3日四川腾中宣布和通用汽车达成收购悍马品牌的谅解备忘录开始,这家原本名不见经传、只能称霸一地的机械、路桥、重工企业,一跃成为全球并购领域的黑马。由于收购失败,腾中所付出的宣传费用远远低于1亿美元,仅凭这个功力,四川腾中就能够担当炒作超女快男的光荣任务。

 

    此事似乎没有输家。通用公司和悍马品牌得到了一名仗义的白武士,腾中获得了提升国际知名度的机会,政府有关部门则显示出一如既往的半遮半掩的严肃态度。当悍马收购案尘埃落定,全球汽车业已经开始回暖。

 

    腾中跃入全球商界人士的视野,未必是好事。国内流行不管香臭、炒作至上,国际商贸最重视的就是信誉。安然倒是炒遍美国、炒遍全球了,结果如何?

郑重声明:资讯 【腾中买悍马炒作罗生门-叶檀-搜狐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