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感觉(之一)_刺梅_新浪博客

     一年就这样又过完了,“春节”这个在中国老百姓生活中最为重要的节日,让我们越来越敢到无趣和没意思了。如今年的大年三十,我竟然连饭都没吃,就吃了点零食看了一晚上比往年任何一个“春晚”都烂的“春晚”。

 

    上班后,和朋友相互说起过年的感受,大多也都有和我一样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生活的内容也比以前丰富了许多,可为何人们的感觉却日渐麻木了呢?!

 

    今天打开常去的论坛,看到有个关于如何过元宵节的讨论题目。有的留言说去观灯展看烟火,有的说在家吃元宵看晚会等。有一位朋友留言说不想吃超市卖的速冻元宵,很想能吃到自家做的元宵。

 

    这位朋友的话,让我想起了过去,想起了小时候和爷爷奶奶他们一起灌香肠、做元宵的场景。

   

    记得每到冬天快过年时,我爷爷都会领着我们自己制作香肠,有时临到春节前也会领着我们一起做元宵。

 

    所以我现在对做香肠和元宵的工艺还记得很清楚。记得那时候做香肠,爷爷会去街上买一些肠衣回来,再把肥瘦相间的猪肉切成1公分见方的条状,用料酒、白糖、盐、味精以及五香粉等佐料腌制一段时间,然后将肠衣套在一个小竹桶上面,用筷子一点一点的把肉塞到肠衣里。塞满后,用缝衣线将肠衣口扎紧,挂在院内的通风处,等晾干食用。

 

    而我们姐妹几个都会经常的去看看那些悬挂着的香肠,去闻闻它们的味道,然后闭上眼,在脑海里期盼着春节的尽快到来,因为那个时候就能吃上它了。

 

    爷爷生活中几乎是个全能选手,不仅会做各种美味食品,还会偶尔领着我们做一次元宵。

 

    我们家有个小石磨,平时爷爷用它来磨豆浆用。{dy}步,爷爷先用小石磨将江米碾碎,再用筛子将江米粉中的粗颗粒筛出来,留下很细腻的江米粉好做元宵。这时候我们姐妹几个也都会很兴奋的跟着爷爷学着做元宵,在爷爷的指导下将做好的元宵馅在盛满江米粉的盆中均匀的滚上江米粉,然后在水中粘一下再继续往上面滚江米粉,直到元宵在江米粉中滚到足够大时,元宵就算做成了。

 

    元宵做好后,我们姐妹几个还都会兴高采烈的围着筛子中那些白白胖胖的元宵不走,用小手指在点着筛子里的元宵,说这个是自己做的,那个是别人做的,然后再饶有兴趣的去数一数到底做了多少个元宵。

 

    原本这些元宵是等到正月十五、十六才会吃的,可每当这时候,慈祥的爷爷都会先给我们姐妹几个煮上几个元宵让我们先吃为快。

 

    至今,想起那些我们自己做的个头很大,咬一口温润细腻、香甜可口的元宵,都忍不住的想留口水呢。

 

    想想当初自家做的香肠和元宵,有现在超市买的品种丰富花色繁多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可我还是想念小时候吃过的那些香肠和元宵的味道,因为那是我们用心去做出来的味道。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过年的感觉(之一)_刺梅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