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北大CCER研究生的经济学、金融学学习感悟2_The Land of The Lock_ ...
四、金融学学习经验  
主要阐述偏研究和偏实务的不同学习策略,可能适用的书籍、网址和其他资源,强调不能

,
只xx直接融资,忽视其他融资方式,割裂的分析金融市场。

)不同的学习策略
对于想要从事实务工作的人来说,不要只看到直接融资市场(股票、债券市场)而忽视间
接融资市场(银行)和其他金融组织(信托,保险等)。客观上,直接融资市场是一个相

透明的市场,公开的信息很多,有大量的数据可以做实论研究,因此绝大多数的研

究集中于这个领域。但是,研究生阶段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框架或许比了解实务更为重要

,考虑到在中国间接融资比例高达90%以上,xx这个市场是非常必要的。此外,保险的高

资金量和稳定现金流对于任何金融机构的生存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信托除了IPO以外几乎什

么都可以做。在学习金融学的时候,尽量注意把经济学理性的框架和其他学科(如心理学

、管理学)的框架融合起来。在不发生结构性变化的时候,计量模型可能还比较有效,但

在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emerging market,金融市场实际上有很大非理性的成分,

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基于理性人假说的经济学方法处理起来较为困难。进一步的,即使

是在成熟的市场也会发生金融危机”——这是一种经济现象,但与社会心理的关系可能

更密切些。此外,金融实务运作中了解真正的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一些管理类的课程

,了解组织的运作和异质性,比认为企业只是交给定市场结构的下自动利润{zd0}化的

生命体要好得多。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培养自己全局的眼光,把金融,宏观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周小川论述
利率自由化的必要性(周小川(2002),扩大就业的补充研究,《比较》,第二缉,
pp.
1-8
),没有从什么Pareto Efficient 出发,而是从人口结构,就业压力出发,阐明为解

决就业必须发展劳动力密集的中小企业,而银行需要利率自由化对不同风险的客户差别定

价,以避免由于逆向选择而出现惜贷的现象,保证高风险的中小企业能够得到足

够的资金发展,从而解决就业问题,非常的精彩!

如果单纯是对金融学的学术研究感兴趣,建议先专注于某一个领域,这主要是因为单个领

域内的技术都比较成熟,而跨领域的研究还没有太成形的框架,做单个领域较易于解决在

学术界的发展和生存问题。如果希望出国研究金融学,客观上获得offer的不多,建议再思

考一下目标和路径,在一些清华北大海外特聘教授指导下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或许是新的

突破口。

(二)一些促进思考的途径
1.
找一个bbs经常灌水,{zh0}是当版主,xx每日动态,而且应该尝试对消息做一个分析
和评论,写作能强迫你认真的分析,加深对现象的理解。

2.
组织一个小组,找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探讨问题,互相的启迪和切磋,同时锻炼自

己表达能力(简洁而清晰地勾勒一个现象)沟通的能力(迅速理解他人观点,分析其论点

,论据、论证过程及逻辑推理可能的结果,对比自己的观点)以及组织能力。强烈建议这

种组织讨论完一个论题后一个休息的时间段,因为并不是每个成员都那么xx论题,无休

止的讨论会使人放弃。

3.
炒股或模拟炒股,认识自己的贪欲和市场的凶险(时间充裕者)

4.
实习:工作总和预期差的很远,去政府机构、外企、国企的相关单位看看,可以发现现

实的问题,非常有助于个人人生规划。

5.
参加CFACPA之类的考试:虽对学术没有什么意义,但非常实用,毕竟生存并不是那么

容易。

(三)学习研究的路径和资源:
这一部分是自己的学习经验,走过的路径是我个人认为比较合适的,但绝非适用于所有的

学友。所列的书籍都是自己偏好的,也不一定{zh0},由于这些书更新很快,所以都没有列

出版本。这些书也不必要每一本都一页一页从头看到尾,了解框架是最重要的,其他要结

合研究来阅读。此外,有英文版的书一定不要看中文的,两种语言之间总有些传神的地方

难以译出,英文看多了就会习惯的。

1.
学习
1)入门书籍:< Finance >, Zvi Bodie, Robert C. Merton,框架非常清晰

2)中级教材

a. Investments:
< Essentials of Investments >, Zvi Bodie, Alex Kane, Alan J. Marcus.
< Investments >, William F.Sharpe, Gordon J.Alexander, Jeffrey V.Bailey
{dy}本书行文更流畅易懂,第二本较学术化,但两者选一即可。在阅读时不但应该学习规

范市场的运作,更应该想想中国市场到底因为哪些原因使得如此的无效率。在理论和实际

中反复的来来回回,可以使人更好的理解两者。

b. Corporate Finance
< Principles of Corporate Finance >, Richard A.Brealey, Stewart C.Myers
< Corporate Finance >, Stephen A. Ross, Randolph W. Westerfield, Jeffrey F. Ja
ffe
{dy}本通俗些,例子写的非常漂亮,第二本学术化色彩较浓,也是两者选一即可。需要了

解简单的会计知识,仅xx和资产负债表等基础即可。

c. Derivatives
< Options,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s >, John C. Hull
如果简单的了解,a中任何一本书相关的部分就足够了。

3)数理化的教材

< The Econometrics of Financial Markets >
John Y. Campbell, Andrew W. Lo, A.
Craig MacKinlay
全面介绍了金融学中常用的计量方法

2.
研究
1)了解理论发展脉络掌握了经济学基本工具(建模、计量),再有金融学相关的知识,

就应该开始做研究了。

强烈推荐在这一阶段先看下面这本金融思想史方面的书
:
< Capital Ideas : the Improbable Origins of Modern Wall Street >, Peter L. Ber
nstein.
此书用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简洁、流畅而完整的叙述了金融理论是如何随着金融市场

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启迪初学者如何观察现象、发现问题、简化变量,xx的展示了金

融市场奔腾不息的力量和金融理论的深邃迷人的美感。

2)专题研究:从问题入手

在学习理论的时候,总会发现一些既有理论难以解释的问题,顺着这些问题展开研究,阅

读相关的书籍、论文,和同学、师长以及有实践经验的人讨论,这样对理论的理解比较深

,能够看到理论是如何抽象实际的,假设是如何决定结论的。

强烈反对先划定一个领域,看完一本经典教科书后再看另一本经典,不断预备知

识的学习方式,因为知识是永远预备不完的,即使预备完毕了,也很可能只会在

一个框架下思考,丧失了发现问题的能力。

研究的时候要把思路放宽,尽量早的去和同学师长讨论,一个人冥思苦想很可能在一个死

结上纠缠,他人的建议、经验和相关资源能够帮你打开思路。

例如,自己当时想解释为什么中国的小股民明知权利得不到保护也要持有股票,由于开始

读的都是教科书,而这些书都是基于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EMH)的,自己改什么

风险偏好的效用函数、设定投资机会限制,不是结论不对,就是太牵强,总让自己很不舒

服。直到有{yt}和一个师兄讨论,他建议我去看看行为金融(Behavior Finance)方面的

资料,我才发现自己已经太久的被束缚在EMH里,而且浑然不觉。(建议阅读
:< Ineffic
ient markets :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al finance>
Andrei Shleifer

3)保持开放的思想,研究新的领域

在一个领域做久了,总会习惯思考相关的问题,虽然我们的确需要在某个领域沉淀很久才

会有所贡献,但不能在不知不觉中限制自己思考的领域。建议时常浏览如下网页看看现在

的研究在做什么
:
Journal of Finance:

Journal of Financal Economics :

NBER :www.nber.org
正式发表的文章已经比较慢了,有时间应该去各大名校金融系的网页上去看
working pape
r.
4)网络资源

统计年报

中国资讯行

国外数据
:www.economagic.com

(四)实务资源
学习和研究的努力可以保证一个人在学校取得较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但是很现实的,绝大
部分人都需要到社会上来工作,承担自己的责任。因此,了解现实的情况,知道一些被理

论滤去但却在实践中非常重要的变量是很重要的,下面的一些资源可供参考。

1.
书籍

1) 历史部分

< Manias, Panics, and Crashes : a History of Financial Crises >
Charles P. Ki
ndleberger
金融危机是金融市场永恒的话题,而且历史不断的上演同样的故事。

< The House of Morgan: An American Banking Dynasty and the Rise of Modern Fina
nce >
Chernow, Ron
(中译本:《摩根财团:美国一代银行王朝和现代金融业的崛起》,金立群校译,中国财

政经济出版社)

< Wriston : Walter Wriston, Citibank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American Financi
al Supremacy >
Phillip L. Zweig.
(中译本:《沃尔特 瑞斯顿与花旗银行:美国金融霸权的兴衰》,海南出版社)

每一个金融巨子都是时代的产物,看看他们如何把握历史时机,如何面对巨大的危难。

《胡雪岩》(高阳)

了解中国社会的商业环境。

2)投资部分

< One up on Wall Street : how to use what you already know to make money in th
e market >, Peter Lynch with John Rothchild
强调基本面分析,对生活的观察,Peter Lynch的其他书也可以。

< The Alchemy of finance : reading the mind of the market > or
< Open society : reforming global capitalism >
George Soros
(中译本:《金融炼金术》,海南出版社;《开放社会: 改革全球资本主义》商务印书馆

)阅读其中任一本都可以了解索罗斯的思想,只是{dy}本书后一部分非常技术性。个人认

为其书有价值之处在于用解析主义的方法论分析金融市场,在书中称其为反身性,这是与

经济学实证主义本质上不同的思维方式。

< Valuation : measuring and managing the value of companies > McKinsey & Compa
ny, Inc, Tom Copeland, Tim Koller, Jack Murrin.
介绍了实用的估值方法

3)银行

《日本金融败战》,()竹内宏著,彭晋璋译,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9
一个精彩的案例,反思了大而不强的日本银行的困境和错误的改革思路。

《复合萧条论:泡沫经济的经济对策》,()宫崎义一,陆华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介绍了日本80年代泡沫经济产生、发展和破灭的全过程,对于正在走向金融自由化的中国

有重要借鉴意义。

< The Bank Credit Analysis Handbook : a guide for analysts, bankers and invest
ors >, Jonathan Golin
对银行较为全面的评估手册。

< Microeconomics of Banking >, Xavier Freixas, Jean-Charles Rochet< Financial
Intermedraices >, Mervyn K.Lewis
对银行的经济学分析,很好的学术性书籍。

2.
网络资源

推荐了很多国外网站,毕竟我们是在一个急速全球化的时代之中。

杂志
:
《财经》 (国内{zh0}的财经期刊)

《比较》 (学术性,收费
)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

Time

Economist :

Business Week :
(推荐订阅其**新闻
)
Fortune :

The Banker :

Foreign Affairs :

报纸
:
《二十一世纪经济报导》

Financial Times :www.ft.com (15
**)
Wall Street Journal :www.wsj.com
14**

The New York Times :
(推荐订阅其**新闻
)
机构
:
人民银行

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

发改委

财政部

国资委

商务部

国家统计局

上交所

深交所

世界银行

IMF :

美联储 :

欧洲央行 :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了解这些制定游戏规则的机构

除了以上资源以外,还可以看一些涉及经济金融运作的电影,例如< Wall Street > (内

*纵)、< Other People’s Money >(兼并重组)、《胡雪岩》(政治经济依存)等,

陈平老师每年春季给双学位的课上一般会放这些片子。

{zh1},对于金融实务操作来说,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的人际网络是非常重要的,在学校里大

家没有什么利益冲突,也能找到很多和自己有相同价值理念的朋友,只有一群有共同理想

的朋友相互的支持和砥砺才能避免在社会中被琐事消磨的碌碌无为。希望大家珍惜在校时

光,多参加一些社团,多交些朋友,学会理解和沟通。 

五、严肃的学习,幸福的生活

学术是很严肃的,需要求学之人为其付出大量的心血,不断的观察、思考、阅读、讨论、
写作,很多问题会折磨人很长一段时间,食无味、寝不安,但这些生理上的付出相对来说

是不重要的,精神上的折磨才是求学之路上{zd0}的障碍,面对吾生也有涯,然知也无涯

的现实,每个人都会感到生命的渺小和卑微。但这并不意味着为了追求无止境的学术,

一个人必须放弃自己渺小的生活;恰恰相反,没有一个虽然渺小但却幸福的生活,思想必

然是受到束缚的,坚信并努力去争取一个美好而幸福的生活,是做学术研究的基础。

从本科开始,自己偏执的追弃学术,追求未来,放弃了现实的生活,这种极端的做法使原
本就有些障碍的心,变得焦虑,甚至在一段时间变成了恐惧。大量的阅读,似乎只是不断

的在证明自己的无知;抓紧一切时间在学习,却总是被匆匆而过的时光嘲笑自己迟缓的脚

步。阅读逐渐从享受变为负担,自己切实的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希冀能阅读每一本书籍

,了解每一段历史,这种没有判断力的做法逐渐彻底的摧毁了生活:自己无法接受有限的

生命和无限的学术之间的对立,无法接受肉体难以承载理想的现实,误认为自己一生注定

要去追求一个永远不可能实现但也没有勇气去放弃的目标。这种悲观的预期一度毁灭了现

实的生活,让自己看到肉体的脆弱,死神无处不在的阴影。

考入中心意味着一次xx的成功,但我享受不到任何成功后的解脱,虽然没有了生存的压
力,但我仍然受到理想的折磨。我总觉得自己应该献身给学术,要苦读,上完课

就去图书馆,图书馆关门就去理科一号楼。总是以林老师为参照系,很自卑自己生理上难

以承受少于5个小时的睡眠。看到让自己心动的女孩就非常非常的紧张,我还有那么多的

书要看,paper要读,模型要写,我不能给她带来平淡的生活,而只会带给她无边的焦虑,

但我真的真的很喜欢她。自己一直以来觉得这样做并不幸福,但也不知道如何才会幸福

,于是就茫然的保持这种生活状态。

好在研二终于摆脱了那些技术性的考试,从林老师那里悟到了思维与知识、理论与实际的

区别和联系,放弃了不切实际的无所不知的幻想,转而要求自己有所创新,有所贡献

。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学术之间的对立不再那么强烈,恐惧也就自然而然的减弱了许多。

可是我仍然不幸福。因为我虽然很喜欢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但却对其数理工具掌握的非常

糟糕,而更糟糕的是自己根本就不愿意学习数学。我热爱历史,认为很多东西并不能被数

理公式所解释,中心普遍崇拜数理的环境让我非常的难受。每一次考试都让我很怀疑自己

的智商,虽然把阿Q精神形式化的很好,不断的告诉自己考试不代表能力,但心里很清楚的

知道,我仍然很在意经济学数理的外衣,而这方面的弱势让我很自卑。直到非典期间偶然

的和周其仁老师聊天,问他认为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是学习什么?周老师说:“研究生教

育最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品味,一种taste,这使你面临选择时自然的做出决定而不瞻前顾后

,不来回算计自己的得失。天下的文章那么多,不喜欢看的我就不看...... 你们现在有更

多的选择机会,也有更多的诱惑,不要管别人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获得了什么样的利益

,去走适合自己的道路...... 我的选择和很多人不一样,不管对与错,大不了这一百多斤

豁出去了,又能怎么样 ?听完之后自己很有感触,或许我很执著,但我不勇敢。从此

以后我就没有再理睬数学了,因为这件经济学的外衣虽然非常的简洁、非常美,但可能我

天生就不适合它,在26岁的时候也不可能改变自己去适应它了,放弃了就放弃了,估计自

己这一百多斤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没有数学的经济学是很难在学术圈里立足的,放弃了数学,就必须去发现一条新的道路
。很幸运的是,研三的时候,恰好路老师、傅老师和朱老师从清华转到北大来授课,我很

喜欢他们教授给我的政治经济学、管理学的分析框架,思辨而不强调数理的形式,重视历

史和制度。从这里我找到了属于我自己的方向,找到一个新的框架指导我思考我愿意去思

考的问题,而且其所运用的工具更加适合我。从工科到法学,从法学到经济学,再从经济

学到政治经济学,对于我来说,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有些艰难和波折,但幸运的是总算让

我找到了。

勇气可以压制焦虑、自卑和潜在的恐惧,但根治这些心理的疾病需要的是平平淡淡的幸福
,来打破焦虑、自卑和恐惧的习惯,而这种幸福可能来得很偶然。在政府管理学院的课上

,我和其他一些听课的同学逐渐和朱老师成了好朋友,称谓也从朱老师改成了飚哥


非常感谢飚哥和这帮朋友带给了我生命中久违了的快乐,我从他们那里贪婪的寻找快乐的

感觉,我们一起学习讨论、一起八卦,他们的快乐和自信给了我很大的冲击。我逐渐发现

,学术和生活是不矛盾的,好像不看论文,不学数学,也可以快乐的生活,也可以恋爱;

即使恋爱了,也可以看论文,学数学,而不带给恋人焦虑的感觉。逐渐发现学术不是苦难

,学术也不排斥生活。

这对我是一种解脱,放弃了学术=牺牲所有的假设,幸福的生活。想想自己的过去,

有太多的黑暗和沉重,缺少光明和快乐,而这些原本是生命中最自然的一部分。和飚哥、

和这些朋友在一起,我逐渐遗忘了过去的挫折,淡化了未来的理想,不再总是背着生命里

的一些包袱,也不再被未来的梦想所奴役,用了8年的时间,我终于明白现在是什么含

义。从这些八卦里,飚哥也逐渐教会我去理解他人,不再无原则的推己及人,在潜意

识里希望??更准确的说是强求,他人有和我一样的生活模式。喜欢做学术的人就去做,

不喜欢的也没有什么不好,这个多元的社会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一个人能发挥自己的天赋

与特长就好。  

回头看看,北大三年教会我思考,教给了我很多可以谋生的知识,但{zd0}的收获仍是逐步

找回了幸福的感觉。个人的生命是渺小而卑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生命是注定不幸福的。

追求学术,寻找那种跨越时间和空间而能保持稳定(robust)的问题和变量,常常会使人

面对个体在时空上的有限性,强烈的对比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挫折感。所以自己初看布罗代

(Braudel, Fernand)《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时几乎难以支撑,因为

他写道:“首先是山,是一个无生命的世界,动辄以几十万年的时间尺度来衡量,让我

感到自己是如此的脆弱与藐小。

但后来自己逐渐的悟到,学术本身的精髓就在于思辨,调和对立的矛盾,不极端的看待事

物。虽然生命的历程相对于无生命的世界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正是布罗代尔有限的生命

把握了无生命世界的变化。生命的价值在于创新和生活,何必只在时间尺度上做比较?更

何况,不同种族和国家的学者跨越地理疆界的限制不断创新,一代一代的学人跨越有限生

命的边界不断积累,使得有限的生命以此点点滴滴的融入到无限的学术中去。对于求学之

人来说,学术当然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决不是生命的全部。不管一个人学术做的

如何,如果他过的不幸福,不坦荡,那么这个生命就是很悲哀的。无数的先哲激励我们勤

奋刻苦,但勤奋刻苦与幸福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吃喝玩乐所能带来的享受相当

的有限,坦荡的生活,自由的思考,才是永恒的幸福。 

更何况,当一个人无法平衡学术和生活的时候,他几乎不可能在学术上取得任何成就。一
个不平衡的生活总会使人心智抑郁,而人在抑郁的心态下几乎不可能做出任何创新。因为

创新需要人自由的思考来发现问题,跳出现有的框架做出新的阐释,在整个过程中都要冒

一无所得的风险,若有偶然的所得,也需要对抗现有的xx和成见,其现实的收益几乎可

以肯定为负。{wy}支撑这种行为的只能是思维和挑战所带来的愉悦,而愉悦本身是与抑郁

不相融合的。因此如果发现自己不能调和学术与生活,要有勇气选择自己的生活而放弃可

能不适合自己的学术。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郑重声明:资讯 【一位北大CCER研究生的经济学、金融学学习感悟2_The Land of The Lock_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