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与处理复习资料- 雪兔的博客- xuegenhong - 和讯博客
公文写作与处理复习资料 [原创 2009-12-04 16:39:33]   
 

1、在我国,文书出现可上溯到夏、商、周三代。
2、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后期,出现了一种体式较为完整的甲骨文书。它的书刻在龟甲与兽骨上的商代后期王室占卜活动的记录文字,即“甲骨卜辞”。从“甲骨卜辞”的制作程序、体式结构及记载的内容来看,说明它确已具有公务文书的基本特点。我们将甲骨卜辞称之为“甲骨文书”。它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书档案,也是研究我国文书及文书工作产生的珍贵的历史资料。P3
3、《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政治文件汇编本。
4、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文书工作的确立时期。秦代出现的“书”、“奏”,是我国最早的上行文书。P4
5、“文书”一词,最早见于西汉贾谊《新书•过秦(下)》。“公文”一词,出现于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文件”一词,大约在清代末年才出现。
6、(简答)公文的作用:①领导与指导作用。②行为规范作用。③传递信息作用。④公务联系作用。⑤凭据记载作用。P10
7、(全书基本内容)公文的分类从公文的行文关系上来划分可分为: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三类。上行文就是指下级机关、下级业务主管部门所发出的公文,是自下而上的行文。平行文就是指同级机关或者不相隶属的,没有领导与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的一种行文。下行文就是指上级领导机关对所属的下级机关的一种行文。P15
8、公文的分类从公文制发机关的性质来划分,可以分为:法律、法规文件、行政文件和党的文件。P17
9、(单/多选题)公文的内容的性质与作用来划分,可分为:指挥性公文、规范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公告、通知…)、记录性公文(会议记录、值班日志…)。
10、一份公文的文种并不是随意确定的,它是根据发文机关的权限、发文机关和收文机关之间的关系以及发文的具体目的和要求而确定的。
11、2000年国务院发布了新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取消了“指示”,增加了“意见”,将“公告”、“通告”分列为两种,现行公文文种包括有: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12、党的各级领导机关正式文件的常用文种为13种:公报、决议、决定、指示、条例、规定、通知、通报、请示、报告、批复、会议纪要、函。
13、党的机关公文文种有14种,包括: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这些文种要熟悉,因为是涉及到是否属于政府法定公文的问题)
14、在公文写作中,集体构思、一人执笔是运用最普遍的基本组织形式。P27
15、(论述题)如何发挥公文效用,把好公文质量关:①在思想内容方面,应该政策性强、针对性强、科学性强。所谓政策性强,就是要求政治上正确、思想观点正确、准确地宣布、传达、体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精神。政策性是衡量公文质量的重要条件。所谓针对性强,就是要求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所谓科学性,就是反映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敢于事实求是,能够及时正确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得起实践的检验。②在文字表达方面,应该结构严谨、语言精当、行文规范。决策机关的公文更应注重质量。如果我们在公文撰写过程中不能准确地表达领导意图,那么会降低机关工作效率,还会给决策机关工作带来许多麻烦与困难,使决策机关的威信受到严重损害。③总而言之,为了更好地发挥公文效用,就必须在公文写作上严格把好质量关。每一位公文撰写人员都必须认清职责,注重撰写公文的质量。因为公文写作确实是一项思想性、政策性、业务性都很强的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P28
16、(简答题)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①要保证公文内容在政治上的正确性。②要事实求是,在业务上符合客观规律。③在文字表达上要准确、鲜明、生动,符合语法与逻辑。语言文字是公文的{dy}要素。④我们应该尽量使用毛笔和钢笔,不要使用铅笔和圆珠笔。纯蓝墨水和红墨水属于有机染料,字虽然鲜艳但不耐久,因此不能使用。一些其他质量低劣的墨水也不能使用。P32
17、材料的搜集必须做到真实、典型、适用、实效。真实是材料的生命,选取的材料如果不典型,就不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适用性和时效性则更是公文具有反映和解决现实问题,指导工作的价值之所在。
18、在公文写作中,兼用叙述、说明和议论三种表达方式,并以说明为主,而一般不宜使用描写和抒情。这是由公文的文体性质与功能决定,是公文文体的主要特点。
19、就具体文中而言,报告、请示、通报等侧重于叙述;法律、法规文件以及通告、公告等主要是说明;调查报告、会议纪要以及综合性的工作总结等通常是夹叙夹议;而在公文中运用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则有讲话稿等。P48
20、说明,在公文的表达方式中占有很大比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公文写作中最常用、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21、在公文写作中,就大多数文种而言,议论不是贯通全文的主要表达方式,而是从属于叙述和说明的一种方法。
22、公文运用语言应当做到准确、简明、庄重、得体。准确是公文语言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要求。P52
23、(P57 掌握,占全书的10%)保密期限是对公文密级的时效加以规定的说明。保密期限的标注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分为一年以内,一年及一年以上,长期和期限不作标注,凡期限不作标注的可按二十年认定。标注方法是在密级与期限中间加“★”,如“秘密★六个月”、“机密★五年”、“绝密★长期”、“机密★”等。公文密级的标注位置在文件首页公文版头右上角{dy}行。用3号黑体字标注,两字之间空1个字的距离,如“秘 密”,如需要同时标注保密期限的,则秘密等级的两字之间不空出距离,如“秘密★六个月”。凡传递秘密公文应在文件封皮上加盖戳记注明。
24、紧急程度是对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间限度。又称缓急时限或处理时限。紧急公文应根据紧急的程度分别标明“特急”、“急件”;紧急电报应当分别表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P60
25、发文机关标识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头”。它是发文机关用来制发正式文件时使用的有固定版式的发文机关文件版头。发文机关标识一般又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发文机关全称应以批准该机关成立的文件核定的名称为准。规范化简称应由该机关的上级机关规定,也有由本机关自定的,但一定要明示其他机关,不能只是自己使用而别人不认同。P61
26、党的文件在间隔线中间印上一颗五角星。
27、联合行文,文件版头可以用主办机关名称,也可以并用联署机关名称。联合行文的同级别机关,一般按党、政、军、群的顺序排列。
25、发文字号是指由发文机关编排的文件代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加六角括号〔〕)和序号组成。
26、机关代字一经确定,就不能轻易改变,同一机关的机关代字若前后不同,将会给公文的制发和处理工作造成混乱;年份要写全,置六角括号内,不要将〔1998〕写成〔98〕,也不要将年份置于机关代字之前;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也不加“字”字。这样作,主要是讲究实用,尽量减少公文文字数。
27、几个机关联合发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党政机关的联合发文,只标注党的机关的发文字号。所以说,联合发文应当一文一号,一文多号反而会引起混乱,也不便于引用。发文字号的收写位置,一般说来,有版头的文件,应标注在文件版头之下,间隔横线之上,居中排列;用信笺头的文件,则置于信笺头横线之下,公文标题之上,右侧排列;“命令(令)”则在公文标题下面当中,写“第X号”。
28、签发人标识的位置按《格式》规定应平行排列于公文字号右侧,与发文字号同处在一行。这样,发文字号就不要居中了,要居左空1字,签发人则右空1字,这样排列起来对称、美观。同时还规定“签发人”三字用仿宋体,签发人姓名用楷体,这样规定是使签发人的姓名突出、醒目。P64
29、公文标题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发文机关名称、公文主题(事由)和文种组成。公文标题的部分省略是有条件限制的,而且在任何情况下,文种是不能省略的,文种省略了,就不符合文件格式的规范。
30、除批复以外,一般的下行公文都有两个以上的主送机关。
31、(判断、改错)被转发、印发的文件同转发性文件(包括批转性文件)一样仍属正文,而不能看成是附件。
32、成文时间要用汉字书写,年、月、日要写齐全,不得有任何省略,不得将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混用。因为成文时间直接关系到公文的时效和日后对文件归档的查考问题。P73
33、什么叫公文生效标识?公文生效标识是指在正文或附件之后加盖发文机关印章或签署人姓名,它是证明公文效力的表现形式。单一发文机关印章是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时间,在成文时间上加盖机关印章即为公文生效标识。机关印章是公文生效的标志。一般情况下除会议纪要外,机关制发的人公文都要加盖印章;不加盖印章的公文应视为无效。P74
34、公文的版记部分包括: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等项。主题词标引的顺序是先标类别词,再标类属词。“主题词”三字居左顶格用3号黑体字标注在抄送机关上一行,“主题词”后标冒号;
35、向上级机关的请示,不可同时抄送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的报告,一般也不要抄送下级机关。
36、印发机关和印发说明是对文件制发(含翻印)情况的说明记载,包括文件制发单位的名称、印发日期和印发份数等。这里所说的印发机关名称并不是指公文的发文机关,发文机关已有明显的“红头”标识或在公文标题中显示,这里的印发机关是指公文的印制主管部门,一般应是各机关的办公厅(室)或文秘部门,印发机关应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进行标识。标识印发时间是为了准确反映公文的生效时效,印发时间以公文付印的时间为准,用阿拉伯数码完整地标识出年、月、日。P81
37、发文机关名称应用全称,不能用简称,包括规范化简称。如国务院令的发文名称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因此,命令的发文机关应以批准本机关成立文件核定的机关全称为准。发文机关标识用红字小标宋体字;字号由发文机关酌定,但要掌握在不超过上级机关字号的程度上,可以同等大小,但不能超过。P84
38、会议纪要不加盖印章,不标识主送机关。
39、任何一个具有法定地位的机关组织,为了履行职责,发挥效能,表达意图,都需要对外或对内行文,有的是向上级机关请示与报告工作;有的是向下属单位布置与检查工作;有的则是同一些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之间联系与商洽工作。为了充分发挥这些公文的现实效用,机关文书部门必须按照党和国家有关文书工作的文件规定或准则来规范其行文,以保证机关行文和归公文的办理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而维护机关工作的正常秩序,提高机关的办事效率。P100
40、党的各级机关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是由《中国**党章程》规定的。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是党的各级组织行文关系的基本准则。P102
41、(选择、简答)党政机关之间的各级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①同一系统的机关,既有上级领导机关,又有下级被领导机关,上下级机关之间,构成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例如党的系统:党中央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等。②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下级业务主管部门之间具有业务上的指导关系。例如国家教育部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局)等。③非同一系统的机关之间,无论级别高低,既无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又无上下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关系,它们仅仅是一般性关系,或称不相隶属关系。如省xx与县人民政府等。④同一系统的同级机关之间的关系,属于平行关系。如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办之间等。以上四种情况的机关之间,根据工作需要往来公文,就构成了一定的行文关系。前两种情况的机关之间相互行文必须使用上行文或下行文;后两种情况的机关之间相互行文则应使用平行文。P103
42、越级上行文,切不可随意采用,而是在一些特殊必要的情况下才可以采用。如:由于发生特殊紧急的情况,发生战争或严重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火灾害等),逐级上报将会延误时机、造成损失的问题,经多次请示直接的上级机关,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上级机关交办的并指定越级直接上报的问题;对直接上级机关进行检举、控制的问题;直接上下级机关或领导之间有争议而无法解决的问题;询问与联系极个别的、必要的具体问题等。
43、平行文是指同级机关,或者不相隶属的,没有领导与指导关系的机关、部门、单位之间的一种行文。P106
44、主送机关与公文文种要相互呼应。P109
45、一般说来,同级机关、部门或单位可以联合行文。例如,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政府与同级党委、xx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相应的党组织和xx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各级人民团体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也可以联合行文。联合行文的各机关或部门必须是同级的,不同级别的机关或部门不能联合行文,即使是那些在人、财、物等方面握有一定实权的机关或部门,也不能与级别高的机关或部门联合行文。P110
46、从形式上看,似乎办公厅(室)同下一级党政机关或有关部门是平级单位,不能直接行文(主要是指指示性的文件),实质上办公厅(室)不是超越自己的职权范围行文,而是在代表它所隶属的党政机关行使职权。办公厅(室)虽然有代表它所隶属的党政机关直接向下发文的权利,但它毕竟不是党政机关本身,而是党政机关的办事机构。这种关系反映在行文上,就决定了办公厅(室)行文,只限于它的职权范围内的文件和经它所隶属的党政领导机关授权的文件。所以,办公厅(室)向下级党政机关及其各部门行文,必须把握好职权范围和授权范围。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行文和按照授权的范围内行文有着不同的要求,因而在文字表达上也就有所区别。凡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下发的文件,对授权的机关或领导人不作说明,直接叙述要讲的事情即可。P111
47、命令,简称令,是领导机关颁发的具有强制执行性质的指挥性公文。P114
48、就行政系统而言,国家{zg}领导人、国务院及其所属部委、乡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权发布命令。党的各级领导机关一般不单独使用“命令(令)”这一文种。
49、命令(令)的特点包括:xx性、指挥性、强制性。
50、(多项选择)命令的类型有:公布令(国家公布法律)、行政令(国家行政机关为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而发布的命令,国务院及其所属部委、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发布行政令)、嘉奖令(是领导机关为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人员或集体发布的命令,一般是省级以上机构,对贡献比较大的人员或单位进行奖励才用命令的形式宣布)。P117
51、命令的机构由标题、编号、正文、签署四部分组成。
52、议案,是有议案提出权的机关或人民代表,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的建议性公文。P121(理解)
53、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十人以上联名,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五人以上联名,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P122
54、议案的办理运作程序和一般公文有所不同,所以议案没有发文号。
55、决定是党政机关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和安排的指导性公文。决定的特点有三:①内容重要。②政策性强。③有约束力。
56、(选择题)决定的类型有三种:①指挥型。②个案型。③知照型。P128
57、决议是经领导机构主持召开的会议通过的对重要事项进行决策部署的指导性公文。
58、(简单题)决议的特点有二:①表达群体意志。决议是会议的产物,会议是一种群体活动,只有半数或三分之二以上的与会者举手或xx赞成,才能形成决议。不履行表决手续,决议就不能产生。所以决议是大多数或全体与会者意志的体现。②有xx性和约束力。决议是经一定的手续产生的,它对与会者和有关人员具有xx性和约束力,任何个人不能随意改变决议,也不能拒不执行决议。即使个人有不同意见,根据**集中制的原则,在决议改变之前,也必须执行。
59、(简答题)决议的类型可分为两类:①决策部署型。重要问题经会议充分研究讨论后作出的决议,内容多半是分析问题的性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部署今后的行动。②结果公布型。重要会议往往会通过一系列的决议,有些决议需要公之于众。这类决议有的很简单,只要说明会议通过了什么就行了;有的略为详细,还说明会议对该事项的看法等等。
60、(判断题)决议和决定的异同:决议和决定都是下行的指挥性公文,在内容方面接近,侧重于对重要事项的决策;在文字方面,风格也一致,都要求准确、鲜明、简洁。但不同的地方在于:①形成的程序不xx一样。决议必须由会议通过,而决定可以又会议作出,也可以由领导机构在职权范围内作出。②内容的范围不尽相同。决议多半针对全局性问题作出决策,决定既可解决全局性问题,也有不少用以解决具体事项。③发布形式略有不同。决议以会议名称发布,决定也可以会议名称发布,但多半以机关名称发布。P135-136
61、意见是党政机关对重要事项发表的对工作有指导性质的文件。
62、意见的类型有两种:直接指导型和批转执行型。直接指导型是领导机关直接对重要问题发表意见,用以指导下级的工作,其性质相当于“指示”。不过一般说来,“意见”的内容更具原则性、方向性、,有时不像“指示”那么具体。下级机关在贯彻执行“意见”时,和对待“指示一样”,不能打折扣,但在具体方法上,可以根据本地区本部门情况,灵活处理。P140
63、作为上行文,应按请示性公文的处理程序和要求办理,所提意见如涉及其他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主办部门应当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方可行文。
64、(简答题)公告、通告的特点和差异:它们在三个方面具有大同小异的特点——①发布的公开性。公告和通告的内容都是公开的,发布的目的是让大家知道或遵守。差别在于发布的范围不尽相同。一般而言,公告涉及的范围广,通告涉及的范围小。公告通常通过新闻媒体向全世界发布,范围没有限制。而通告既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发布,也可以只在一定范围内张贴公告。②事项的重要性。公告和通告代表政府或一定的机构发布的,其内容涉及较多群众,因而必须是重要的事情才可以使用公告、通告的形式发布。一般公告公布的都是比较重大的事情,而通告公布的,虽次于公告,但在其适用范围内,也是重要的事情。一般性的事情使用同志或其他形式就可以了。P145
65、公报的特点与公告相近,都具有内容的公开性和重要性,发布机关的xx性。两者的区别,从发布机关来说,党的领导机关多用公报,政府机关多用公告。从内容来说,宣布单独时间多用公告,发布会议情况、谈判情况、统计情况等多用公报,如宣布尼克松即将访华用公告,而公布尼克松访华时中美谈判的结果则用公报。宣布要有关部门人员遵守的法定事项,用公告而不用公报。
66、公报的类型包括:会议公报、统计公报和外交公报。P152
67、通知是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或转达有关事项或文件,让对象知道或执行的公文。解放以后,通知适用范围的趋势是日益扩大,现在已成为机关使用最频繁的公文文种。P156
68、(判断题)通知的类型:①发布性通知。(用于发布行政规章制度及党内规章制度)②批转性通知。(用于上级机关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如请示、报告等)给所属有关人员,让他们周知或执行)③转发性通知。(用于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给所属有关人员,让他们周知或执行)④指示性通知。(用于上级机关指示下级机关如何开展工作)⑤任免性通知。(用于任免和聘用干部)⑥事务性通知。(用于处理日常工作中带事务性事情,常把有关信息或要求用通知的形式转达给有关机构或群众)P158
69、比较通报和其他公文文种的适用范围可以发现,表彰先进、批评错误是通报特有的功能,而传达事项则不少于下行文都具有类型功能,所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应当是通报批评的主要功能。P162
70、(选择题)请示的特点有:①超前性。②说明性。③单一性(一文一事)。P177
71、请示的类型有:①请求批准类。②请求帮助类。③请求批转类(请上级同意并批转各有关部门执行)。
72、(简答题)请示要遵守行文的规则有以下四条:①请示应当一文一事。请示事项涉及其他部门业务范围时,应当经过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后上报,经过协商未能取得一致意见的,应当在请示中写明。②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同时抄送下级机关。    请示应当按正式渠道送上级机关,除特殊情况外,不应直接送{ldz}个人。③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请示时,应当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④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
73、(简答题)批复的特点有二:①针对性。针对“请示”这一文种,针对请示的机关,针对请示的问题。批复是针对性最强的文种,一定要有请示才批复;请示什么问题就答复什么问题,不宜扯到别的问题上去;主送机关一定是原请示单位,如果批复对其他下属单位也有指导意义,可以用抄送或公开发表等方法解决。②指导性。批复针对请示表态或发表意见,对下级的工作有指导、规范作用,下级不能违背上级的批复。P183
74、批复的类型包括:①表态性批复。主要是答复请求批准类的请示,或同意,或不同意。②指示性批复。针对下级请示的事项或提出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带有指导下级工作的性质。
75、(多、判)函的特点主要有二:①形式灵活,适应性强。函主要用于平行关系和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交往,但有时也可用于上下级之间的交往。如一些一般性、事务性的询问和答复,就不一定用请示和批复,而可以用函。或者有些工作上级机关想和下级机关商量着办,不带强制性质,这时也不宜用“指示”一类文种行文,而可以用函。②务实性强。函多用于解决具体事务,内容实在,务实性性强。
76、函的类型包括四类:①商洽函。用于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讨论问题。②问复函。用于机关之间提出询问和答复询问。③请准函。用于向没有隶属关系的有关部门请求批准。④知照函。用于把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事项告诉有关的机构。P187
77、会议机要的特点:①纪要性。把会议的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经归纳整理,表述出来,而不涉及会议的一般过程,议而不决的事项等。②约束性。与会者和有关人员的言论、行动,不能违反会议决定的事项,必须按会议的要求加以贯彻。③知照性。公开发表或内部交流的会议纪要,可以让群众或有关人员了解会议情况。P193
78、条例在党的机关系统,可以作为正式公文行文;在行政系统,不能单独行文,只能以“令”、“决定”或“通知”的形式发布,和它们同时行文。
79、(多、判)条例的类型可以分为三类:①党的中央机关制定的条例。适用于规范全党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②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条例。适用于规范全国性的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③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条例。适用于规范地方某一方面的工作。
80、(选择题;理解P198)规定在性质上和条例一样,属于规范工作、活动、行为等的规章制度性的文种。但条例规范的范围大,制定和发布规定的机构的级别可高可低,可以是中央一级的党政领导机关,也可以是各级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从使用范围来规范,而“条例”规范的工作一般带有全局性,不涉及过于细小的工作。
81、规定的类型:①党内规定。②法规性规定。③一般性规定。
82、规章类文书中,条例、规定属于党的机关法定公文。P206
83、章程可分为组织章程和办事章程两大类。章程的形式也是“章条式”和“条款式”两种政党、较大的社会团体的章程多为“章条式”。P208
84、守则的写法和条例、办法、章程等规章文书有明显的不同,简洁易记是它的{zd0}特点。
85、(多项选择)计划类文书之所以被普遍使用,因为它在下情上达、上情下达、统一自身步调三个方面都有作用。P211
86、总结的主要作用是下情上达和提高自身。P218
87、(单、多项选择)调查报告的类型分为三大类:①新闻性调查报告。②政务性调查报告。③个案性调查报告。P226
88、(判断题)深入细致、客观公正的调查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前提。
89、(判断题)围绕问题战士重要的、典型的材料是调查报告的主要任务。
90、(多项选择)讲话类文书的特点:①口头性。②直接性。③针对性。④情感性。P234
91、讲话类文书的写作要求:①主题要鲜明、集中。②材料要真实、新颖。③布局要清晰、紧凑。④语言要明白、生动。P246
92、简报类文书的特点:简(在文字上要简明扼要)、快(要迅速及时)、新(立意、内容要新)。
93、简报类文书一般由报头、主体和报尾三个部分组成。主体一般由按语、标题和正文组成。P258
94、建议类文书一般可分为议案、提案和建议等。提案一般在各级政协会议和职工代表大会中使用。P261
95、(选择题)建议类文书的特点有:建议性、说理性和委婉性。
96、(论述题)①公文处理工作具有政治性、时限性、机要性和规范性的特点。②公文处理工作的政治性是指机关的公文的处理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的贯彻执行。它是整个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机关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③公文处理工作的时限性是指在公文处理工作中,时间上的限定性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具体表现在凡进入文书部门的公文一般都要及时迅速地进行处理,不能延误,有些公文的处理要讲究适时,公文处理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时间上的衔接。④公文处理工作的机要性,是指公文处理所涉及的一些文件的内容具有不同程度的机密性,以及文书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做好保密工作,文书的机密性才能得以保障和实现。⑤公文处理工作的规范性,是指公文在形成、办理、管理和整理归档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统一的规范。
97、公文处理工作组织形式的选择时通常要结合考虑以下几种情况:①机关的工作性质、任务和职权范围。②机关内部组织机构设置的层次、数量。③机关收发文件数量的多少。④机关办公驻地是集中还是分散以及距离的远近。⑤机关工作人员的数目和机关文书工作人员的配备等等。P281
98、公文处理工作的组织形式一般地说,集中形式往往比较适用于小机关和基层单位。
99、(论述题)公文处理工作的具体要求:①公文处理必须准确、周密、确保质量。准确、周密是对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提出的质量上的要求。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讲求质量,公文处理工作更加强调质量要求。②公文处理必须即使、迅速,注重时效。公文处理工作讲究迅速、及时,反对拖拉、积压和迂缓,就是讲究效率。为了达到公文处理及时、迅速的要求,机关文书部门要健全公文处理的工作制度,明确分工,简化手续、减少层次,加强时间观念,转变工作作风。③公文处理必须做到安全可靠,确保机密。所谓安全,就是维护好文件,使文件不受损坏,延长寿命。在运转传递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有关制度,防止遗失文件及泄露文件机密。④公文处理工作必须加强集中统一管理。任何个人都不得擅自处理公文文件。⑤公文处理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遵规守纪,按行文机关要求和公文处理规定进行。⑥精简文件,深入实际、反对官僚主义和文牍主义。P282
100、(选、简答)收文的过程包括:签收、拆封与登记;分发与传阅;拟办、批办与承办;催办、查办与注办。
101、(名词解释)公文的签收是指收到文件材料后,收件人在对方的公文投递单或送文簿上签字,以明确交接双方的责任,保证公文运转的安全可靠。
102、签收时要做到“四查清”①查清信封或封筒上的收文机关名称,是否确属本机关的收文,以防错投、错收。②查清信封号码与递送人在签收登记簿上所登的号码是否一致。③查清文件封口是否破损,包装是否牢固,如发现有散包、破封、密封条被拆等情况,应及时追查原因。④查清文件的登记件数与实有件数是否相符。P292
103、不必进行公文登记的手续的包含:①各种公开的和内部不保密的出版物。②一般性的公开信和不应拆的私人信件。③已被综合性文件包括的文件材料。④行政事务性的通知、便函、介绍信和请柬等。⑤领导“亲收”、“亲启”件,这类信件应由收件人本人或其委托人收阅后,认为须交机关存查或处理的,再行登记,并交有关部门处理。P293
104、收文登记的形式一般分为簿册式、联单式和卡片式三种。簿册式登记的优点是容易保存,适宜按时间顺序进行登记;联单式登记的优点在于,可以减少重复登记的某些项目,简化登记手续。卡片式登记的优点在于能使用和管理文件的需要,在卡片盒里灵活地进行分类排列。
105、传阅文件应以文书人员为中心进行传递,这种传阅文件的方法称为“轮辐式传阅”。P301
106、(论述题)如何做好拟办工作?①拟办之前,要认真研究公文的内容和发文机关的要求,弄清来文的背景,查明问题的症结所在,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拟办意见。②要清楚地掌握有关政策和规定,力求使拟办意见既符合实际情况,又符合政策规定。③要熟悉业务。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本机关及机关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及业务变化情况。④拟办意见要周到,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和影响。⑤拟办意见不时具体的承办计划或方案,文字要简明扼要,除讲明简单的理由之外,不要作深入的阐述,拟办意见之下,要签署拟办人员姓名和拟办日期。
107、(名词解释)拟办:公文的拟办是指对来文的处理提出初步意见,供领导人批办时参考。
               批办:公文的批办是指机关领导人对送批的文件如何处理所作的批示。
               承办:公文的承办是指机关有关部门或人员按照来文的要求进行具体工作或办理复文。
               催办:公文的催办是指那些必须办理答复的文件,根据承办时限的要求及时地对文件承办的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
               查办:查办是指文书工作人员协助机关领导检查各项方针、政策、决议、指示的执行和落实,以及对某些问题进行查处、解决的一项承办性工作。
               注办:公文的注办是指对公文承办的情况和结果,由经办人在公文处理单上所作的简要说明。
108、(简答题)查办和催办的异同在于:从机关文书部门的工作来说,查办和催办都是对公文的承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或催询,其区别在于:①查办主要是对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查办的事项要经领导批示或授权后才能进行;而催办则是文书部门的一项例行性工作,凡应催办的公文,文书部门应按承办时限的要求主动进行催办。②查办的问题要进行查办立项,即通过文字表达形式对所要进行查办的事项登记上帐,提出明确的质与量的规定和应达到的目标要求,经领导审定后实施,对查办的结果要写出汇报材料及时反馈,因此查办的实质是督促检查,限期落实,是领导机关同官僚主义作风作斗争的一种手段,查办的重点在于查证落实;而催办作为收文办理的一道程序,一般只是限于了解是否已经办理,对如何办理及办理结果是不大过问的。
109、(选择、简答)发文办理程序由拟稿、审核与签发;核发、缮印与校对;用印、登记与分发等环节组成。
110、(名词解释)拟稿:公文拟稿是公文承办人员根据领导交拟或批办的意见草拟文稿的过程。
111、拟稿需要注意:①文稿中的人名、地名、数字、引文要准确,日期应写具体的年、月、日。②在文件拟稿中,如要引用某份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如:“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公路上乱设站卡乱罚款乱收费的通知(国发〔1994〕41号)”。③在文件拟稿中,涉及计量单位时,必须使用国家法定的标准计量单位。即表示长度的基本单位用米,表示重量单位的基本单位用千克(公斤)等。
112、公文的审核是指公文的草稿在送交机关领导人审查签发以前,对公文的内容、体式进行的全面审核和检查。公文的审核也是公文处理工作的关键性环节之一。公文的审核要做到“六查”:①查是否需要行文,以什么名义行文。②查文稿内容与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上级的有关规定是否一致,与平行机关和本部门已有的规定是否矛盾。③查要求和措施是否明确具体,切实可行。④查涉及其他部门或地区职权范围的问题是否协商一致并经过会签。⑤查文字表述是否准确、简练、条理清楚,标点使用是否正确,文字书写是否规范。⑥查公文格式是否符合规定。P312
113、公文的签发是指机关领导人对文稿的{zh1}审批。公文的草稿经签发后,即为公文的定稿,公文就可据以生效。
114、(选择题)公文的核发是指在公文正式印发之前,对经领导人签发的文稿进行复核并确定发文字号,分送单位和印刷份数的一项工作。
115、公文的校对是指将公文的誊写稿、打印稿清样与经领导签发的原稿核对校正,以修改和xx书写、排字上的错误。P316
116、归档文件整理工作的意义:①归档文件整理能够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便于文件的查找利用。②归档文件整理可以维护文件的完整与xx,也便于文件的保管。《规则》规定归档文件整理以“件”单位,这同传统的立卷方法将文件材料按其形成规律和保存价值组成“案卷”相比,其整理过程是大为简化了。③归档文件整理为归档工作奠定了基础。文件的整理(立卷),是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与档案工作的交接环节,它既是公文处理工作的{zh1}一道程序,又是档案工作的起点。所以人们把它称之为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的“结合部”。文件材料以归档为界,归档之前是文件,归荡之后是档案。
117、实行文书部门整理(立卷)制度的优越性。(看课本P331)
118、选择机关公文整理(立卷)环节应考虑的相关因素是:①被确定为整理(立卷)环节的文书部门要直接经手文件的处理。②对整理(立卷)环节所经手处理文件的数量有一定的要求。③确定整理(立卷)环节时,还要考虑机关办公地点的分布情况。④还要考虑文书工作人员的数量和配备情况以及他们对业务的熟悉程度等因素。P332
119、(判断题)公文立卷环节的选择形式:①对一些比较小的机关或基层单位来说,由于它们内部的组织机构比较简单,工作人员也不多,而且办公地点也比较集中,每年形成的文件数量也不多,因此考虑采用集中式,即由机关的办公室或者秘书室来负责集中进行整理(立卷)的工作。②对一些中等机关或者大机关来说,他们一般都有两层以上的组织机构,可以根据机关驻地的远近、业务分工、文件数量和文书工作组织等方面的情况,采取分散式或者部分集中、部分分散立卷的方法。③对财务、人事、信访、保卫等业务性质具有特殊性的组织机构来说,就可以考虑由他们自己来单独进行整理(立卷)以方便这些单位工作的进行。
120、掌握公文整理(立卷)的范围要抓住反映本机关工作活动和具有查考利用价值这两个主要条件。
121、不需要立卷归档的文件材料的范围:①重份文件。②未成文的草稿和一般性文件材料的范围。③一些事务性的、临时的没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④与本机关、本部门主管业务无关及非隶属机关送来的参考性文件。⑤无特殊保存价值的信封。⑥本机关负责人兼任外机关职务形成的文件材料。
122、(简答题)如何理解归档文件:归档文件是指立档单位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应作为文书归档保存的各种纸质文件材料。这一含义可从以下方面来理解:①指出了归档文件的来源与范围。归档文件是立档单位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②应于归档的文件必须是办理完毕的文件,正在办理的文件还不能归档。③应于归档的文件,必须是能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各种纸质文件材料。
123、(选择题)归档文件的整理的基本原则是: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124、归档文件的整理方法的改革:①分类方法固定为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并允许各单位视具体情况组合及简化分类层次。②文件排列方法强调按事由(即问题)排列,时间、重要程度作为参考因素,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125、(选择题)归档文件整理的工作步骤:①首先应对“件”内文件进行排列。②对用纸规格大于A4型的报表、图样等文字材料,按照A4型纸的尺寸加以折叠,但应注意尽量减少折叠层次,折痕应处于文件、图表字迹之外,取齐右边和下沿。③装订前,应对不符合要求的文件材料进行必要的修整。④装订前,应将“件”内的各项按一定方式对齐。⑤装订用品必须符合档案保护要求。
126、归档文件的分类,可按以下方法来进行:①按年度分类。年度分类法就是根据形成和处理文件的年度对归档文件进行分类。它是目前运用得最广泛的一种分类方法。它是目前运用得最广泛的一种分类方法。②按保管期期限来分类。保管期限分类法就是根据对归档文件规定的不同保管期限进行分类,即将同一年度的归档文件按{yj}(50年以上)、长期(15~50年)、短期(15年以下)三种保管期限分类,这种分类方法能够将不同价值的归档文件从实体上区分开来。③按机构(问题)分类。机构(问题)分类法是指将文件按其形成或承办机构(问题)进行分类。④集中分类方法的结合运用。
127、(名词解释)什么叫机构分类法:机构分类法是按文件形成和处理的承办单位进行分类。
128、采用机构分类法时不能同时采用问题分类法。
129、问题分类法是按文件内容所说明的问题将归档文件分类。
130、采用问题分类法时,不能同时采用机构分类法。
131、〈规则〉提供的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三种分类方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单位可按实际需要组合成多种复式分类法。采用复式分类法时,其中的年度、保管期限是必选项,机构(问题)一般为选择项。P350
132、归档章应设置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件号等必备项,并可以设置机构(问题)等选择项。P352
133、归档文件目录由归档文件目录封面、归档文件整理说明和归档文件目录三部分组成,并应装订成册。

郑重声明:资讯 【公文写作与处理复习资料- 雪兔的博客- xuegenhong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