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报》:常规其实就是文化- 日志- 志存心诚- 1+1教育社区-教育 ...
     目前,在基础教育界,流行着“争创特色学校、凝练经验模式、营造个性文化”等改革创新活动。这些创新活动无疑促进了学校的变革与教师思想的嬗变,加速了学校的发展进度,拓宽了教育管理的内涵。
     但是就在这段励精图治的教育教学创新与改革过程中,我却体验到了一种潜在的危机,就是我们的一些常规性工作可能被忽略了。何为常规?就是使日常的工作规范化。为了达到这种日常工作规范化的程度,我曾经竭尽全力,但是往往会出现一抓就见效,一放松就效果大跌的现象,甚至使学校出现临时突击现象,为了达到标准,有时还会大动干戈,影响了同事之间的和气。大家似乎不再重视常规性的工作,只xx一些宏大的事情。
    佐藤学先生曾说:“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钱理群先生也说:“人们老是追求宏伟的目标而忘记了常识。”也有人意识到,现在的学校推行素质教育不仅仅是硬件的问题,还有其软件建设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的问题,所谓软件其实就是指的日常的常规性管理。
    教育的问题不能因为过于追求宏大的问题,而忽略了身边的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与情境。应该有一种自觉的意识和情怀,努力挖掘发挥现有的手头的资源。立竿见影的教育不是真教育,教育需要我们去慢慢体验和感受过程,需要心里思考着身边的一些细微之事,把教育中艰难的努力潜入到学校的常态生活。
    有了这份心灵涅槃后的感悟,我似乎觉悟到了学校管理的真谛。有一所学校的治校理念至今仍深深地刺激着我。我们看理念不能只见口号,我们要窥视它的角角落落,每天的时时刻刻。
    偌大的校园,没有发现一张纸片,学生公寓就像温馨的家一样,又像管理{yl}的宾馆;学生放学后,三三两两,都静悄悄的,没有追逐嘈杂的声音;教室内,学生们都在自主地学习;办公室里,教师们都在各忙各的工作;功能室里,整齐干净,管理员职责到位;晚上学生公寓里,值班教师在不断地巡视着。这些情景如果说是一时的迎接参观准备不为过,更不足为奇,但是,在该校,每天都如此,一切都显得那么从容自然,这就是奇迹。
    我在想,什么是名校,如果把常规工作做到这种程度,并坚守得如此好,就是一所名校。常规的工作都做得这么好,教育教学质量能有问题?课程改革能有问题?教师成长能有问题?当一切成了习惯,当习惯成了经典,一切都会成为可能。
    如今,该校长的一些话仍在耳畔回响:注重细微,将简单的事情做彻底;拒绝平庸,把平淡的工作做经典;常规积淀特色,创新成就品味;正视现实,不找借口;常规工作有规律可循,有经验可遵;只有常规落实好了,其他一切工作才有根基等。
    该校长曾经谦虚地对我说:“我们没有特色,没有提炼出创新的名堂。”我说,这难道不是特色,不是创新?可以说,该校的常规管理与行为,已经积淀形成了文化。我认为,可以称其为“行为文化”。
    一所学校的行为文化反映了一所学校在自己的历史发展中,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有教职工和学生创造积淀并共同遵循的办学思想、价值观念、学校作风与传统、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的总和以及体现上述内容的各项物质载体和行为方式。
    当具有特定行为文化内涵的学校形象被师生认同后,就会以微妙的方式来沟通人们的思想,产生对目标的认同感,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量,团结全体师生员工,规范师生的行为,使学校管理产生巨大的整体合力,推动学校的不断发展。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教师报》:常规其实就是文化- 日志- 志存心诚- 1+1教育社区-教育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