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开车小心走不如带个电子狗?_分享彼此_百度空间

春节大假临近,自驾车出游或探亲成了很多人的打算,因此,能帮驾驶员侦测电子眼的“电子狗”迎来热销。

记者调查发现,“电子狗”引来的争议不少,持肯定态度的人占了多数。那么,“电子狗”真的那么灵验吗?装上它,开车就安全了吗?

前天上午,在位于彩云北路旁的东聚汽配城,刚进大门口,就有商家前来招揽生意,兜售的众多商品中,首先介绍的就是“电子狗”。

在某品牌“电子狗”专营店,门口的销售员向记者推销:“用我们的‘电子狗’,保证你超速行驶不再有恼人的罚单。”

一名来自广东的售货员刘先生则介绍其性能:“‘电子狗’是测雷达电子眼的。安装后,汽车能提前捕捉到雷达信号,提醒车主前方约1000米处有雷达测速。”这家商店销售的“电子狗”有多种价位,价格在900到1800元之间。刘先生还说,“电子狗”最近很好卖,上个月他们店共卖出去四五十个,而平时一个月最多卖出10个。

记者前天走访了多家汽配城和汽车装饰中心,前来给自己的车安装“电子狗”的顾客不少。在昆明做生意的白先生,今年要和朋友驾车回陕西老家过年,他想给自己的车安装一个带导航仪的“电子狗”,“会很方便,也可以知道路怎么走。”除此之外,白先生还说,安上“电子狗”后,就好对付电子眼了。

支持

“狗”是好“狗”,就看怎样用

像白先生一样的车主还有不少,青睐电子狗、驾龄21年的司机罗师傅称:“电子狗”产品之所以能有市场,主要还是抓住驾驶员对交警测速原理不了解,又想减少罚单的心理。

据有关信息显示,在全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中,超速已成为{dy}大杀手。而使用“电子狗”容易使驾驶员产生依赖心理和侥幸心理,由此造成的事故也不少。

相反,对于“电子狗”的这些安全隐患,前来购买“电子狗”的韩师傅却不这样看。他认为,使用“电子狗”,主要是看驾驶员怎么用。如果是为了飙车、超速、逃罚单,那么它就存在隐患。但驾驶员仅用它来获取路况信息,确实是有帮助,“关键是看你怎么用”。

同样和韩师傅持相同看法的曾师傅说:“有个‘电子狗’,出行就方便了。到路口、隧道时,它的提醒,能让驾驶员早做准备,何乐而不为呢?”

反对

易造成依赖心理,成事故帮凶

记者黄朝红 对于私家车主热衷安装电子狗以规避电子眼抓拍超速的行为,高速公路交警认为:尽管目前没有任何法律法规明令禁止该类产品,但车主在安装“电子狗”之后,如果“电子狗”监测到有测速仪才按照限速行驶、其余时段就高速行驶的话,将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希望车主不要把自身和他人安全寄托到“电子狗”这样一个电子产品上。

经常在高速公路上测速的王警官介绍:“目前的‘电子狗’品种多样,对雷达波等有一定感应能力,并提前提醒车主注意前方测速仪,确实可以规避电子眼的抓拍。交警设置的固定和流动测速点,一般都是在限速变化较大、危险路段、大坡转弯路段。‘电子狗’在这些地方提醒驾驶员按限速行驶,也起到了测速要达到的目的。这是‘电子狗’积极的一面。但车主在‘电子狗’检测到没有测速仪的路段都超速行驶的话,使司机失去警惕,十次事故九次快,‘电子狗’这时就充当了事故帮凶的角色。”

交警提醒:安装“电子狗”的司机,还是要注意限速标志,不能依靠“电子狗”。规范自己在高速公路上的驾驶行为,才能{zd0}限度地保证安全。 记者 秦聪俊

“电子狗”原理

“电子狗”又被叫做“安全驾驶提醒仪”,作用是提前提醒车主电子眼或测速雷达的存在,可防止因为超速或违规而被罚款和扣分。“电子狗”是否合法,目前尚无法律界定。

习惯上,很多人把反测速产品统称为“电子狗”,产品包装上写的是安全驾驶仪或雷达警示器。此类产品分为全频反测速雷达、GPS反测速雷达、GPS全频反测速雷达、GPS导航反测速雷达4类。

曾经在某汽车用品经营部工作过的王先生称,相信只要让驾驶员知道“电子狗”的内幕,这种小电子产品必将慢慢地淡出市场。“电子狗”的致命缺陷有:

1、由于靠接收无线电波而发出警报,所以“电子狗”很容易受到天气、建筑物、车辆阻挡、其它相近频率等因素干扰。用过“电子狗”的就知道,在阴雨天,“电子狗”准确性非常低,甚至会发生不报现象。

2、“电子狗”网络无法保证。由于“电子狗”使用的是无线电波,目前在江浙、福建等地已被列为非法、严禁销售的电子产品。而交警将驱除埋在电子眼附近的发射器。长远来看,“电子狗”的网络准确性将会日渐降低。

3、发射器本身的使用寿命直接影响网络的质量。发射器里面安装了4节干电池,工作时间最长5个月,电池耗尽,发射器就失效,需重新埋布。但由于“电子狗”的生产厂家基本不负责发射器的埋置,而生产“电子狗”的厂家并不具备在全国哪怕几个省份埋置发射器的经济能力,所以市场上的“全国通用‘电子狗’”几乎名不副实。因为谁也不能决定、操纵、了解其它区域的卖家布置发射器的网络状况。



郑重声明:资讯 【与其开车小心走不如带个电子狗?_分享彼此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