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印.念书篇.5升读高小_父亲的脚印_新浪博客

    当时高级小学,少得可怜。附近知道的就是稷山县沙沟村那所“振华高小”。但那里没有熟人,情况不了解,而且是在“惠民壕”的北面,过壕不容易,只有在夜里偷着过,非常不方便。正在着急的时候,突然传出了泉掌镇成立了高小,名称叫“新绛县立泉掌镇新民小学校”,正在招生。条件是初小学习期满的优秀学生,不用考试,可由各村选送。我已学完初小的课程,而且是学校的“头学”,很符合这个条件;而且,学校离我们很近,只有十里。祖父知道后,很想送我去。不过学校是日本人办的,很多人不愿意去这样的学校,怕别人说是奴化教育。报名的人很少。后来学校加了一条,凡是来这里学习的,学生的伙食,由学生所在的村庄负担,每个月供一斗粮,要求泉掌三区所管辖的村庄,每村至少1名,大村子2~3名。这样以来,才招收了几十名学生。我祖父觉得,学校的校长闫克温,是办学多年的老教师,学识渊博、为人正派,祖父早就认识,所以很放心。反正是学知识,不要管他谁办的学校。这样经过村里同意后,每月给我补助一斗粮,祖父便送我到这所学校里去了。

 

    学校所在的泉掌镇,是新绛城西北方向最火的一个村镇。人口约两千左右。城内的十字街上,店铺林立,商贸繁荣。每周还放大集,集上百货齐全。所以方圆各村老百姓都来赶集,来来往往,十分热闹。泉掌有很厚的城墙,开着五个城门,这和别处不一样。别的村镇,一般是两个城门,也有三个的;就是县城,也只是东西南北四个门。可泉掌有五个门,有点特殊。据历史记载,早在秦朝时,泉掌属河东郡的西部,长修县敌城,历来很有名望。

 

    在这样热闹的大城镇里念书,对我生长在偏僻小村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享受。

 

    当时镇上已经住上日军。为了安全,只开着西门,其他门都封死了。村北有一座大庙,靠近交通要道,也住着日军。所以到泉掌的人,为了避免日军的检查,都走小道。祖父送我的时候,就在一条叫“小杜沟”的小道里偷偷送我到泉掌。在西门口进镇时,门口站岗的日军,查验了我们的居民证和随身带的衣物,才放我们进了镇子。下午两点左右,我们到了学校。祖父见了闫校长,说明了我的情况,便领我到宿舍里住下,他便回家了。

 

    第二天,我被编入了学校的高一班,正式成为了新绛县立泉掌镇新民小学的一名学生,开始高小学习生活。这已是一九四三年后半年了。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脚印.念书篇.5升读高小_父亲的脚印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