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一辈子不去医院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受到遗传、性别、年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居住环境、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对医疗需求具有不确定性。一个人一旦得了重病,就会影响个人就业和家庭收入,甚至会使一个家庭陷入困境。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医疗费使许多中低收入家庭无力承担而使患者无法接受xx。贫困和疾病往往是交织在一起,有人因病致贫,也有人因贫致病。
在我国现阶段能否实行全民公费医疗?
从国际上看,许多发达国家实行全方位的高福利政策,公费医疗更是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古巴、印度、朝鲜等也都实行全民公费医疗。
据有关资料显示,医疗体制改革前,我国城镇职工医疗制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公费医疗制度,建于1952年,主要对象为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单位职员,在校大学生和革命伤残军人等。1996年末,全国享受人员约3,326万人,当年医疗费支出合计170.7亿元,人均513元。另一种是劳动保险医疗制度,建于1951年,主要对象是国有企业和部分集体企业的职工及其直接供养的亲属。1996年全国享受劳保医疗的职工约为1.14亿人,就原制度来说,基本上为免费医疗(家属享受半价待遇)。1995年劳保医疗费总支出约466亿元,人均408元。1978年全国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经费支出总额为27亿元,至1995年增为653亿元。1986年公费医疗人均支出53.62元,1996年人均支出为513.35元。
2005年5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份认为医改“基本不成功”的报告一出,立刻引发出了全国范围内的关于医疗改革的讨论。
据说某部门提出一个实行全民医保方案,但有学者专家计算需要的医疗费是每年1.3万亿元(按人均每年1000元计算)甚至更多,认为财政根本无能力承担。
我国有数百家制药厂,有丰富的医药资源,有充足的劳动力,有众多培养医务人员的大、中专院校。以我国现有的科技水平和生产能力,保证全民医疗所需的药品、医疗器械、医务人员是不成问题的。
可见,解决我国全民公费医疗问题的关键是资金问题而不是医疗资源问题,而政府缺少必要的资金,其根本原因在于财政收支在GDP中所占比重过低。
世界各国的财政支出无论是从{jd1}规模还是从相对比率来看,都呈现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而增长的趋势。1986年,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为35.68%,发展中国家为26.10%,中国为20.80%。2000年,发达国家财政支出平均为41.95%,瑞典则高达53.9%。
我国近30年的发展历史,财政支出增长趋势不仅与其他国家的现实有很大出入,甚至出现相反的趋势。自1978年改革开放已来,人均GDP大幅度增加,从1980年的460元增加到1995年的4750元,增长了10.3倍。可是,从1980年至1995年,我国财政支出的{jd1}规模增长了5倍半,但财政支出比率却逐年下降,从1980年的27.2%下降到1995年的11.57%,财政收入比率从1980年的23.07%下降到1995年的10.36%。
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39343.62亿元,占GDP的18.65%,全国财政支出40213亿元,占GDP的19.07%。虽然收入比率比1995年提高了7.95个百分点,支出比率比1995年提高了7.4个百分点,但同其他国家相比,同实际需要相比,这一比率仍是十分低下的!比经济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比其他发展中国家低近10个百分点,比我国改革开放前低15.58个百分点(1953年至1978年我国平均财政收入比率为34.65%)。
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210871亿元,2007年GDP增长率按10%测算应为231958.1亿元。
2007年财政预算为:全国财政收入44064亿元,比上年增长13.8%,财政支出46514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国债余额为37865亿元。
根据2007年财政预算进行测算,财政收入比率为18.99%,财政支出比率为20.05%。财政收入比率比2006年只增加了0.34个百分点,财政支出比率比2006年只增加了0.98个百分点,财政收支比率仍然过低。今年1-6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26117.84亿元,全年将突破5万亿元,但收入比率也刚达到21.56%!
从我国目前实际状况来看,财政收支比率均应在35%左右是适当的。
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可达到231958.1亿元,若财政收入比率为35%,则财政收入应为81185.3亿元,比2007年预算多出37121.33亿元,国家财政会有足够资金实行全民公费医疗。
从以往经验来看,由于人们的思想觉悟参差不齐,由政府全额负担医疗费,很可能出现无病求医、小病大养,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因此,由个人承担一部分医疗费(例如20%),则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此类现象发生。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环卫协会秘书长 郎俊夫
2007年10月5日星期五
原载央视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