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25 11:35:05 阅读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舟山人王光祖与“亨得利”
阿能
誉为“中华xxx”的全国钟表业元老之一“亨得利”,在中国人心目中是钟表的代名词。“亨得利”前身为浙江定海人王光祖(号炳三)的宁波二妙春钟表行。
王光祖原是个裁缝,在家乡定海开了个小裁缝铺度日。后来,由于生意不佳,离开家乡跑到外面闯荡,在大运河、长江的一些码头做裁缝活。一个偶然机会,他在上海给一家洋行里的人做衣裳。洋行里的人要他为洋行做广告。王光祖为了多赚钱,就在衣服前后身上挂一块有“大罗马”瑞士表图形的白布,替洋行做广告。后来他认为替人家做广告宣传,不如自己做买卖赚钱,就跑码头做起了行商的生意。
王光祖跑行商,买卖很赚钱。攒了几个钱,他就萌发了开个店铺的打算。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王光祖在宁波开设钟表修理店并手工制造插屏,既有销售又有修理。光绪年间(约1890年前后)因骤获巨资,乃另创亨得利钟表行于宁波双街(今滨江路),并在南京、杭州设立分行。为了联系业务,还在上海派人坐驻。起初在江苏镇江,后到南京经营“二妙春”、“大西洋”钟表店。1915年,王光祖及其岳父应启霖(美康)和徒工庄鸿奎3人集资,在商业繁茂的镇江创办{dy}家亨得利钟表眼镜商店,王光祖任经理。取亨得利之名寓“xxxx得利”、“生意亨通,利市百倍”之意。
当时镇江是长江、大运河的重要码头,来往船只多,街上各种店铺交错栉比。王光祖他们开设的亨得利钟表商店,又是个卖洋货的,所以,一开业就很兴隆,年年赢利。是年,又在上海(现上海广东路河南中路西首)正式开设亨得利钟表行。但这既脱俗又带洋味的“亨得利”三个字却引出了一场官司。原来在1864年,法国人霍普在上海现延安东路开办了霍普兄弟公司,专门经营欧美侨民所需的日用品。后迁至现南京路改名“亨达利”,并改专营钟表眼镜等商品。而王光祖的亨得利在上海开业后,生意极为兴隆,并发展很快,因之引起法国人的嫉妒,以侵犯“亨达利”的店名权为由,向上海民国法院起诉。这场官司几经反复,{zh1}亨得利的王光祖胜诉。不久,亨得利在农商部登记注册,亨得利店名始被政府承认。
1918年是“亨得利”起步发展之时,是年由上海亨得利总部委派王光祖之子王行龙 (天津亨得利创始人)和雇员蒋永贵到天津筹备创办天津亨得利,当时由蒋永贵任经理并注册。1932年后,由于店铺所在地日租界局势不稳,业务下降,亨得利又在法租界天增里开设分行,简称“法亨”。上海亨得利总部又委派浙江人韩文辉到江西南昌选址,在当时商业繁华地段中正路南端开设了南昌亨得利钟表眼镜公司,经营钟表、眼镜、钢笔、唱机、银器和钟表修理,主要货源都是上海总行调拨,总行管理委员会订有一整套较健全的管理制度,全国各地的分号都受总行的严格控制。又集资6900银元,派郑章斐(宁波人)到济南筹设分号。郑章斐到济南后,在城里商埠当时的交通要道凤翔街口设立了济南亨得利钟表店,于1918年3月16日正式开张营业。
由于王光祖经营有方,业务很快顺利发展,先后相继开张的有上海、北京、天津、南京、沈阳、郑州等大城市亨得利钟表眼镜商店。仅北京就有三家,由其毕业于南京华中公学,后又在上海亨得利当过三年学徒的三子王惠椿任经理。北京“三亨”的职工大部分是浙江和定海的老乡,少数是北京人。
1928年,亨得利在上海南京东路找到店面,成立亨得利钟表总公司,业务蒸蒸日上,到抗战前夕已拥有包括香港在内的本地联营合资的群体84家连锁店。亨得利众多联合企业通过广告扩大影响,各商店发售或修理的钟表实行联保联修,又兼商品款式新颖,价钱便宜,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