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沙士前輩演講整理2_何大夫医学工作室_百度空间

良方十剂(二)

本文作者:皮沙士前辈
部分节选
三、我们讲胆固醇,只有营养学家告诉你不可以吃,你看生化学学家董大成博士是如何看待胆固醇,你再看臺大生化学的教授,臺湾生化学的xx、{dy}把交椅的林仁混教授是如何看待胆固醇的,西医的胆固醇指标有的是130~200,林仁混教授说男生胆固醇标準是180~220。他的讲法就跟其他人不同,為甚麼差别这麼大?而董大成博士自己得过膀胱癌,他后来自己吃黄豆,他说黄豆可比高丽蔘,你看他{yt}吃蛋吃几颗?為甚麼他不怕胆固醇过高,他是生化学家才瞭解化学的变化,只有营养学家才给你断章取义,营养学家认為:蛋黄裡面胆固醇很高,吃下去胆固醇会一直飆上去。可是生化学家看法就不是这样子,他看见蛋裡面有胆固醇,蛋中有卵磷酯。有卵磷酯的胆固醇就OK了,所以不用怕,你看古代那些吃猪脚连猪皮一起吃的,猪皮就是卵磷酯,他们那一个高血压?那一个脑中风?所以医学不是这样子的。那我们吃素的胆固醇从哪裡来?从核桃、腰果、杏仁、无花果……那些乾果类来的,再来这样就够吗?不够,还要从营养学家最詬病的那二种油来的:椰子油、棕櫚油。所以吃素的人要用的油就是营养学家骂的最厉害的那二种油,{dy}个棕櫚油、第二个椰子油,这二种油放冰箱拿出来后有没有像猪油,它像猪油,裡面是胆固醇,它才是给我们身体能量{zg}的所在,所以吃素的油应该用这种。不过…,几年前我来这边上{dy}堂课时,就是讲这件事情,后来我不敢讲,為甚麼不敢讲?因為我们研究的是物性,它原有的性质,如果变化了要怎麼讲。例如:我们鼓励人家吃黄豆,黄豆可比高丽蔘,可是黄豆却是基因食品,那个因果谁去负?副作用谁去负?所以我说吃黄豆、喝豆浆可以补充钙质,这份补充资料骨质疏鬆也是鼓励喝豆浆,那豆浆如果是基因改造黄豆製成的,后来吃出问题,这谁来负责。同样地棕櫚油的问题,棕櫚油在南洋生產地装桶时加一次防腐剂,我们问过臺湾经销商,棕櫚油来臺湾时,他们怕防腐剂用太少,怕它坏掉,又再加了一次,我听到加二次怎麼敢介绍,所以到底要吃甚麼?我不知道,我们在这边可以跟各位讲的是,它的物性而已,至於后面人為的变化,我们很难讲。就好像也有学员问我们,中药使用时是不是要先泡热水10分鐘后,过滤后再煮,不然重金属如何去掉?老实讲,不要说是「中药」,只要是种在土地上的,只要是由根吸收土地水分的作物{jd1}都有重金属,因為全世界的地利都被破坏掉了。那大陆还在步那些以前臺湾开发的,全世界以前先进国家开发过程所使用那些乱七八糟的化学药剂都在喷植物,那吃中药到底对不对?那我们没有办法负责这些事情,这是属於整个「共业」的问题 (PS:眾生一切善恶思想行為,都称為「业」。好的思想行為叫做「善业」,恶的思想行為叫做「恶业」。「共业」:大家共同造作的业)。
四、真正地医学是把古代的东西与{zx1}的研究结合在一起,两个答案是一样地,这才可以当作标準,如果牴触时,就有一个错。我们会认為古代医学能够流传二千年下来,应该就是真理了,只是等待现代科技给印证。那為甚麼又要老调重谈,重提棕櫚油?因為最近汉唐中医又再跟我遥遥呼应了,我们是远隔大洋漠不相识的人,讲的观点几乎都是一样的。他最近讲我们用的油{jd1}不是沙拉油,我们要用的是不会让厨房油油腻腻的油,不是那种会让抽油烟机每半年就要送厂商清洗的油。因為倪院长没有吃素,所以他就鼓励人回到吃猪油的时代,為甚麼?因為猪油胆固醇高。所以很奇怪,我与倪院长不相识,我是默默无名,他是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佛罗里达州{zg}的中医行政负责人,等於是州长认命的官,他刚辞职半年、一年而已,他想回臺湾教一批学生,所以才把那边辞掉了,收一批关门弟子。我就看见他在鼓励,说用沙拉油是被厂商买通的,才会变成吃沙拉油。為甚么女生抽淤比男生少,但是肺癌是女生的{dy}名?為甚麼男生不是肺癌{dy}名?就是抽油烟机,厨房造成的嘛!為甚麼心血管疾病一直都上升,就是那些沙拉油,沙拉油被加热后变成焦油,焦油到身体就是致癌物质,那就是变成中性脂肪(三酸甘油脂),堵塞血管的元兄,所以心血管堵塞并不是胆固醇。这种医学的资讯,各位到哪裡去听,没有人告诉各位这种资讯的,到处都是错误的,我们在药师佛前面,只有我们敢讲我们是正确地,所以我们才要上这课,大家如果有兴趣儘量不要缺课。因為我个人蛮情绪化的,看见人少我就没精神了,看见人少,本来预计人会很多要讲良方十帖,又觉得良方十帖以前讲过了,所以讲不起劲。不过老实讲,一个真正会上课的人,再重新讲一遍,你会觉得怎麼好像以前没听过。大家有没有觉得?有的请举手,对不对,就是这种感觉。
五、我们刚刚提到盐巴,中医的源头是五行表,五味是「酸、苦、甘、辛、咸」,对应到五藏「肝、
心、脾、肺、肾」,对应到五行「木、火、土、金、水」,这边可以看见,盐能入肾,盐是肾臟所必需的,為甚麼?因為肾臟得到盐巴才能把水变成尿尿,这是xx,盐巴是xx剂,為甚麼现代医学一直教人不要吃盐,臺湾尿毒癥(洗肾)的人口比率是全世界第二位,这是最近的新闻。这就是教你不要吃盐巴,咸不入肾,然后水滤不出去嘛!就这麼简单。
六、我们要再提之前提过「通便」用的醃黄瓜,因為刚刚有学员提问这个问题。那个泡在液体中爱之味品牌的醃黄瓜可以用吗?这个不可以用,这个软趴趴的怎麼塞得进去。要用那个咬起来脆脆、有嚼劲的醃黄瓜才可以塞得进肛门,塞进去后才可以软化大便,大便就出得来。為甚麼呢?因為「咸能软坚」。再譬如大脖子缺碘,中国古代就认知到,就是要给它海藻、海带、昆布,我们老祖宗不知道这些食物中有碘,可是老祖宗知道这些是海裡的东西,它们很咸。大脖子是硬块,只有用咸的东西才能将它软化掉,所以这就是「咸能软坚」的应用。现在大便挤到肛门边硬硬地,根本挤不出来,这个醃黄瓜很咸,塞进肛门后就会吸收水分,「咸能软坚」,会使大便软化,待会就会出来,原理就是这样子而已。这原理不同於「薄荷脑」,薄荷脑是用薄荷提炼后白白的东西,做成类似口红的形状可以旋转伸缩的东西,很多人拿绿油精或薄荷脑抹太阳穴,治头疼,可不可以?那{yt}到晚都头疼的,愈抹会愈头疼。上星期上课提到太阳穴头疼的,那二种放在一起就可以根治了,对不对?我星期三就接到家长打电话来,家长就坐在那边,他就告诉我说:「自己的妈妈二十年的头疼」,我们想想看,经年累月二十年的头疼,看遍多少医生,星期三时打电话告诉我说,就用我上课所讲那二个简单的方子合在一起用,就好的非常多。我就告诉他说:「你就写一篇贴在我的网站上嘛!」没有人要贴,这个网站我就不想经营了嘛,所以大家看到我今年四、五月以后几乎不再贴了,我们也不是要炫耀自己的功劳,实际上是因為中医处於这个很曖昧的时代,大家根本看不到甚麼叫「中医」,大家看见的「中医」是会叫你去吃「普拿疼」的(大家一笑)。星期四那天有一位阿妈坐我的车子,阿妈就告诉我说:「中医老师的药怎麼这麼好用」,对不对阿妈?(PS: 阿妈在现场上课),一包就有效对不对?(PS: 阿妈说一些话,但是录音听不清楚) 阿妈讲的那个案例,阿妈都陪乖孙女来上学,孙女说:「阿姑走路都会撞墙壁」(大家一笑),你知道这是用甚麼方子解决的吗?我们良方十帖中有「小柴胡汤」、有「五苓散」,就是这两个合在一起,服一包后就不会撞墙了,那二天就OK了,都在良方十帖内,只是看你会不会用而已,阿妈就觉得很奇怪,為甚麼中医老师你的药这麼好用,阿妈多讲你的,没有关系吧?阿妈回答:「没关系」。阿妈的手肘有问题,我告诉她中药一帖就看见效果,阿妈是不是?还有一位不知是谁,手也长一粒东西,用我们赠送的「紫云膏」后,处理好十多年的旧伤。你看这就是我们的医疗环境,為甚麼没有人告诉你可以用「紫云膏」,「紫云膏」到处都在卖。(PS:有位学员发表「紫云膏」的使用经验,但是录音声音细,不知有否听错!她说:「我有一位同事的小孩,那个肉一直陷下去陷下去,她妈妈很担心很害怕,因為我有给她一瓶○○的「紫云膏」,因為哪天已晚想隔天在带去看医生,结果她就用「紫云膏」给小孩抹,抹一个晚上后,隔天就好了,这是同事说的。) 谢谢你!我们这边从来都没有让人发表经验(大家一笑),但是每一个人都很含蓄,谁一包就有效!谁一包甚麼问题都解决!结果都不敢讲,当然不敢讲,不然这讲堂也坐不下。其实我们也不是好大喜功,我们也不喜欢站出来,我们喜欢默默的耕耘,我们喜欢躲到山裡面去练功的,去修禪定打坐,所以我们研究室才叫「药师功房」是
药师佛的药师,不是现在药剂师的药师,我们是希望隐姓埋名好好练功,才是我们的本份,可是这世界太混乱了,你不这样起来弄的话,很糟糕啊!你说外面买的西药感冒药怎麼比得上我们的葛根汤,那裡面的类似安非他命的成份codeine(PS:英翻中「可待因」),吃了就上癮嘛!不行这样子做。所以我们良方十帖是很有得讲。
七、我们讲义发下后,葛根汤还有得讲,葛根汤要讲二十小时,我们都可以讲。我们良方十帖為甚麼要有感冒,因為小孩子几乎都有感冒,我们今天讲的只是概论而已,感冒会有咳嗽、喉咙痛。那咳嗽一定要分,我自从曝光后,有些家长就写了纸条,希望我给小孩看病,问题是写了纸条写得不清不楚,為甚麼不清不楚?因為没有来上课。好!再来,如果小孩子没咳嗽给你听,你怎麼知道是那一种咳嗽?而小孩也讲得不清不楚,所以小孩在中医列作「哑科」,望、闻、问、切中的问诊是没有用的,小孩子又很小没有脉好把,小孩子是不把脉的。小孩子可以看食指但能提供的讯息有限,因此小孩子能提供的讯息很弱,因此xx小孩子效果会打折扣。所以真正能治好快速有效治好小孩子病的是家长,只有家长自己随时调整用药,才可以在{yt}或三天内将感冒治好。我一直强调,如果感冒超过如果6~7天才好的,那不是中医师治好的,也不是西医师治好的,那是他自己好的。所以一位中医师如果将感冒治到6~7天,这位中医师该检讨了。感冒应3~4天就治好才能称為「中医」。随时要变化用药,一包用下去,状况变了,立刻变化用药,一般而言,3包就OK了,感冒就好了,所以我们要学。
八、讲到咳嗽,如果发现小孩子咳嗽时,愈咳,气一直往上衝,这脸红红的,注意特徵,咳到脸红红的,这种咳嗽可以用「麻杏甘石汤」,这种我们称為「热咳」,那有「热咳」就有「寒咳」或称「冷咳」,这「冷咳」会伴随著鼻水,那鼻水稀稀白白的流下来,「冷咳」会伴随著畏寒、恶寒的现象,这现象会很明显,我们就给「小青龙汤」,但是今天只是绪论而已,只是良方十帖的开场白而已,所以这二个方子请先暂时不要用,大家对它的认识还不是很深,除非你抓住我刚才讲的要点,一咳嗽起来,你就看到他整个脸咳到脸红,不咳则已,一咳就脸红,这个「麻杏甘石汤」就可以用下去。那「小青龙汤」这稀稀白白的是我前几週有讲很详细,那各位可以由CD来重新听或等我过几个星期依顺序讲良方十帖有提到「小青龙汤」时再用。「麻杏甘石汤」是「热咳」,「热咳」会伴随著鼻涕黄、浓、稠,还有那嘴唇又干又红,这就属於这系列的。那嘴唇是苍白的,鼻涕稀稀白白的是「小青龙汤」。那还有因為乾燥而咳嗽,喉咙因為乾燥而咳嗽,或因讲太多话乾燥而咳嗽,那这个是乱吃也不会吃出问题的,这个东西很好吃(PS:录音未讲,老师只在黑板上写出,故不知是甚麼东西?)上星期日上完课,就有家长跑到楼上找我,他说:「奇怪!同样都是看中医师,那為甚麼我的孩子出去外面看中医师,拿回来的药小孩子都不愿意吃,那学校这边的药就愿意吃,后来终於给他逮到一个机会,小孩从学校带药回去吃,吃完还有一点点剩下的,他拿来吃,唉哟!怎麼这麼好吃,果然我们这边不一样。」我们可以给各位一个判断的原则,如果中药是以甜為主,好吃為主的那个药、那个方、那种植物,你就可以长期吃,吃一辈子都不会有问题,重点就是要甜味。所以五味的酸、苦、甘、辛、咸,甘是甜,甜对应到肠胃,后天营养的补貽(?听不清楚)来自於甜味,所以只有甜味的东西才可以当保养药,可以长期吃。只要是苦的药,那是入心,那是泻火的,让你愈吃愈没有火,愈没有能量,{zh1}的下场就是贫血,就是尿毒。所以去年上新闻的一位中医师,吃龙胆泻肝汤吃了六年,就是不懂这一句话,他吃到{zh1}变尿毒,{zh1}洗肾,结果被西医药厂拿来利用,以中医师身份告诉你中药有毒不可以吃,那就是他自己不懂。这个苦入心,心主血,会破坏红血球,苦泻火,所以把能量泻掉,{zh1}就水克火(? 听不清楚)变成尿毒,道理如此而已。所以刚才说葛根汤根本不是感冒药,為甚麼?你们吃看看,吃起来甚麼感觉?是不是甜的為主,它是保养药,甚至是营养剂,為甚麼是营养剂,我分析给你们听,星期一那天上课我有提到小孩子的保养药,小孩子时就可以开始给他吃,可以吃到考上建中為止的方子是甚麼:「黄耆建中汤」加「保和丸」,小孩子缺乏酵素,所以给他「保和丸」,那「黄耆建中汤」是由「小建中汤」变的,将它加「黄耆」后改名「黄耆建中汤」。「小建中汤」组成是:桂枝、芍药、生薑、大枣、甘草、胶貽。胶貽就是麦芽糖,这裡面除了芍药是酸酸的,桂枝有甜味,甘草有甜味,大枣(即红枣)有甜味,麦芽糖{jd1}有甜味,这个生薑有点辣辣的,基本上以甜為主,以甜為主就是属於肠胃药,当然可以吃一辈子啊!当然可以吃到考上建中啊!中国二千年前就设计出「黄耆建中汤」,设计出「小建中汤」老祖宗就知道小孩子的营养要补充甜味,所以在这个方裡面给你加上麦芽糖,就是给小孩子{zh0}的营养,小孩有营养、有热量,营养吸收好,他当然就不容易感冒。那消化系统好,当然呼吸系统就好,所以就是这样子。那葛根汤与小建中汤、黄耆建中汤有甚麼差别呢?葛根汤少了胶貽,有5种成份与小建中汤相同,但是多了葛根(食物)与麻黄(药)。葛根是甚麼?有看过韩剧节目「医道」的就知道,葛根是市场卖的食物(块状)。麻黄是甚麼?发散风寒感冒的药,所以葛根汤有七味药,所以你说它是药吗?麻黄只佔1/7,事实上不到1/7,因為葛根放的量比较多。因此葛根汤是给你小建中汤的营养,再用葛根把皮表骨骼肌放鬆,再轻微用点麻黄配合桂枝将风寒赶出,这样轻描淡写的教你发汗,汗出烧就退,如此而已。
九、这个「麦门冬汤」非常地好吃,我这裡面就有麦门冬,我上课要保养喉咙,就是要用麦门冬,现在我们来看「麦门冬汤」,组成成份:麦门冬、半夏、甘草、人蔘、梗米、大枣。它有大枣即红枣甜甜的,有甘草甜甜的,半夏大家不认识没关系,这是一味中药,这人蔘也不用介绍了有麦门冬这一味药,再来梗米是米,米也是中药,如果说中药都不能吃,那我们米也别吃了。「麦门冬汤」裡面就有米,这是食物还是药?医食同源,米是淀粉类,淀粉就是甜的,甜的就是营养剂,所以甘入脾。麦门冬也有点甜甜的,甘草、大枣都是甜的,所以「麦门冬汤」给它乱吃也没关系,所以有事没事,喉咙干干地就可以吃,那实际上它比较偏向在咽的问题,只是咽与喉是在一起的,所以有时就囫圇吞枣,只要是咽喉干干地就找「麦门冬汤」来吃。所以这个包括乾咳,咳嗽没有痰,或者好像痰黏在喉咙上弄不出来,如果能弄出来多舒服呀,这时候只要口含麦门冬汤不加水,让它慢慢地滋润下去,等一下滑动,只要咳一声,一口痰出来,喉咙不会怪怪,不会再咳嗽了。麦门冬汤是属於比较平和,介於寒咳、热咳中间,比较温和的药,既是温和的药,即使乱吃也比较没有问题。只要是温和的药都带甜味,原则上,麦门冬汤偏向治乾咳。这裡我们补充一下叶天士先生的川贝枇杷膏,这是甜甜的,甜的厉害,大家都给它乱吃,只要是咳嗽啦、喉咙痛啦,就给它乱吃,有的吃了有效,有的无效,為甚麼?它是甜的,黏黏腻腻的,它只治乾咳,如果是痰很多,如果吃枇杷膏,待会你的痰就咳不完了,它会生痰生很多,所以我们要懂这原理。这是咽的问题,那喉的问题使用「桑菊饮」,桑叶、菊花饮料,我们中医的五行表,彼此对应,秋天对应乾燥,最近大家会发现到眼睛好像干干的,鼻子干干的。昨天有人打电话给我,说他耳朵发痒,為甚麼发痒,表示太干了。上週我们介绍「桑菊饮」就说这是秋天的药,耳朵、眼睛、鼻子发痒、喉咙发痒、咽发炎、这裡发炎(PS:听录音,不知所指位置)可以使用「桑菊饮」。这种乾燥就不是随随便便用「汤」了,「汤」的意义是{yt}固定
吃三次,类似随三餐喝汤之意。治乾燥除xx外必须有充足水分,所以就不是桑菊「汤」了,而是桑菊「饮」,{yt}用六次,类似喝饮料之意。所以中医科不科学,在命名上就告诉你这是饮料。「桑菊饮」是秋天因為乾燥而產生的饮料,前几天要放学时,我就看见书院的同学去拿桑菊饮来喝,他就说:「真的耶!秋天是乾燥的季节,喝起来还真舒服,乾燥就消失了」,我说对呀!只是以前有感觉,但是不会把它归纳在一起,不会想到跟这个季节有关系,只是隐约感受到秋天有这种现象。中医的老祖宗就告诉你:「秋就是燥」,所以我们说中医是天人合一的医学,在探讨物性、天地之间的物性、道理。所以你若确定「喉」,喉咙痒痒的用「桑菊饮」,若是「咽」的问题用「麦门冬汤」。
十、再几分鐘就下课,漏掉补充一点,因為我上课是不用準备的,随时随现在的灵感,我在讲发烧时漏掉一点,因為现在的发烧不是那麼单纯地气候关系或吃坏肚子肠胃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甚麼东西?就是肠病毒,所以你用了葛根汤或者小柴胡汤加葛根汤吃下去后,汗出烧也不退或汗出烧退,但一下子体温又上来了,奇怪了,原来就是感染了肠病毒。肠病毒大家知道有所谓的手、足、口病,那个手、脚破、口腔黏膜破掉、喉咙痛,有这些徵兆的话,大家就要怀疑是肠病毒,肠病毒原则上有七天潜伏期,在潜伏期时不大出现症状,当症状出来确定是肠病毒感染后,我把全世界{zh0}的xx介绍给各位,xx是:「银翘散」搭配「小柴胡汤」,当发现肠病毒症状或经由西医检验后确定是肠病毒,你就选择「银翘散」+「小柴胡汤」,这是没有xx的,那如果有xx时就不是「小柴胡汤」,要从大便去解决,力量要强一点,将「小柴胡汤」换成「大柴胡汤」,原则上三天之内就可以治好。如果没有用这箇中药很快地解决,其致命危机在第三阶段,第三阶段会演变出心肌炎、演变出脑膜炎、演变出脑炎。这时会发高烧、痉挛、抽搐,这时会有生命危险,那时候这些就不适用了(PS:听录音,不知老师黑板所指),这时科学中药也不够用,还要搭配用煎剂。我们就介绍一半就好,因為我们知道小孩得了肠病毒,在前面阶段就将它治好不需要到第三阶段,所这边搭配煎剂的就暂时不讲。
十一、听过小孩子是阴虚体质的学员请举手?小孩子的体质是阴虚体质,阴虚表示水份不够、体液不够。小孩子身体裡面大约只有500cc的血,只有一杯木瓜牛奶的容量而已,你不要看小孩子这麼大,只有500cc的血而已,因為血少,所以容易发烧,很容易退烧。就是因為阴虚体质,肠病毒才会趁虚而入,所以小孩子要多补充水份。我们所谓小孩子為阴虚体质,是就其成长过程,从小至中年到老年来作比较,小孩子算是阴虚体质,但是小孩子不应该给他真正的阴虚,真正的阴虚就要给他xx,xx用甚麼xx都没用,只要给予充足水份即可。秋冬季节到了,父母、老师要注意小孩的肠胃不要让他受寒,喝冷水即受寒,所以要给小孩子喝温水。而且要记得小孩子嘴唇不要给他太红,太红就是阴虚,本来跟成人比较是阴虚,你现在又给他缺水,变成真正阴虚,所以病毒就趁虚而入,因為「虚」则不够也,「虚」则不足也,阴虚就得肠病毒所以不要给小孩子脱水、水份不够,那為甚麼不是xx呢?有水的地方才会有xx,水太多為阴实。阴太多了,水太多了,才会有xx感染,那阴虚感染肠病毒,也可以靠中药「银翘散」帮忙xx阴虚。那有常常在吃葛根汤、小柴胡汤其实都是一种保护,因為小柴胡汤可以调整,但是原则上是「银翘散」可以化阴虚,刚刚提到xx為阴实,这裡顺便提醒一般家长易犯的错误,小孩子受伤有伤口,不要用OK绷封起来,以為封好后很放心,其实那是在残害孩子,因為那个OK绷透气吗?那个透气胶带有透气吗?这地方有伤口、有破皮,那毛细孔随时会蒸发汗,将那OK绷贴住,汗流出来被封住了,汗水多就易生xx,產生化脓,伤口愈来愈严重,愈不会好,这种资讯外面有没有跟你讲,有听过的请举手?我们很乐於看到大家都知道,在这边听到的不算。我们这边有一些小朋友的家长很信任我们,孩子严重的受伤就不包扎,好的很快。所以外面的资讯相当的错误,所以才要在这裡讲,那在这裡讲,有时候会有批评的关系,那个其实就像孟子所言:「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我们心很痛,希望大家能体谅一下,末学在这裡有时会心直口快,多所批评,大家多有一些雅量,让我们為自己、為长辈、為孩子的健康多努力,希望大家多护持,这一门课大家多踊跃出席。好,谢谢各位!



郑重声明:资讯 【皮沙士前輩演講整理2_何大夫医学工作室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