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到底荒在哪些行业、工种?
■“用工荒”出现的原因何在?
■这种大规模“用工荒”的出现对中国制造业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用工荒·摸底
缺的到底是什么人?普工!
广州:缺普工技工,而非管理、文员
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主任张宝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10年广州春节后用工缺口约15万人,与往年基本持平。缺工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其中缺工最严重的是加工制造业,因其用工需求量比重{zd0},占40%至45%,而传统服务业主要集中在餐饮、住宿业。
张宝颖说,珠三角的“用工荒”主要属于结构性缺工,企业招工呈现“两头重、中间轻”的“哑铃形”,即对技工、普工的需求量较大,而对于处于中间的管理类、文员类等需求量不大。这种结构性缺工也影响到缺工的区域性分布,以广州为例,加工制造业比较集中的番禺区、白云区、增城市缺工较多,而商贸比较集中的市中心缺工不突出。
深圳:普工尤其难招
记者22日从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深圳今年年初的用工缺口预计达80余万,其中普工“招工难”尤为明显。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处处长宋献华告诉记者,春节前,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已经对705家企业节后两个月的用工需求、工种、数量、技能要求和工资待遇等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发现,90%的企业在节后两个月内有招工需求。其中80%的企业在一个月内急需用人,45%的企业迫切需要在半个月内补充新员工。从行业来看,用工需求{zd0}的是制造业,占到了60%,其次是服务业。
福建:最缺鞋帽制作工
记者从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福建省对熟练工的需求缺口较大,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位居行业用工量前三位。需大于求的职业排前5位的分别是:鞋帽制作工缺口10745人、普工缺口6955人、纺织针织印染工缺口6736人、力工缺口4457人、裁剪缝纫工缺口3802人。另外,电子器件装配工、推销展销人员、促销员、电子器件制造工、粮油食品饮料生产工等也很紧缺。(综合新华社)
镜头
介绍一个新员工 奖励600
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不少企业纷纷上调工资,调低学历、年龄等限制,以解决用工紧张的问题。
“原来招人还要问问文化程度、身高、年龄,还要经过考试,一车拉来四五十个人,{zh1}能留下一半人就不错了。现在只要有身份证,不是伤残的都可以。”深圳龙跃线路板厂负责人表示,“就这,还招不来人呢。”
“用工荒”迫使不少企业都提高了薪酬标准,增设绩效奖金、发放夜班津贴等。比如步步高电子厂计划从3月1日起将770元底薪增加230元,也就是底薪调至1000元/月。中山市一些商会纷纷商议,将企业{zd1}工资标准上调30%。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明确表示,今年深圳将上调{zd1}工资标准。温州企业用工需求也大幅增加,多数工种的月平均工资达到了1400元,较去年增加了一二百元。
还有一些企业瞄准“老乡带老乡”,对介绍入职进行奖励。在东莞汇安的招聘会上,有一家电子企业招聘广告上写着“现场招聘女性作业员,介绍入职奖励600元”,可见普工的紧俏。此外,深圳光明新区甚至有企业在厂房上高挂巨幅标语,给出介绍一个熟练工奖励500元的承诺,旁边的企业见势不好立刻开出奖励600元。而代工大王富士康采取内部员工推荐奖励制度,即员工推荐老乡有奖励,包括报销到深圳的路费及奖金200元。
(中国证券报)
用工荒·原因
新生代求发展 不愿做普工
新生代农民工不愿做普工
“工资再高,我也不会做普工。”不少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这样说。伟创力电源(深圳)有限公司人事招聘部门的吴小姐表示,新生代农民工更注重生活品质、自由度、发展机会等,大都不愿意做流水线上的普工。况且与{dy}代农民工相比,他们大多接受了较好的教育,养家糊口的压力也远没有父辈大,择业观发生了很大变化。
来自江西赣州的小张在东莞打工两年,过完年后她决定留在家乡就业。在她老家,一些从沿海转移过去的服装、电子等企业开出的工资都在1000元以上。而在东莞,大部分企业普工的底薪从2008年4月开始就只有每月770元,只能凭加班多赚点钱,相对珠三角高昂的支出,这些钱仅够维持基本的生活。
有专家指出,部分企业不能适应新生代农民工不断变化的就业诉求,是导致招工难的主要原因之一,80后、90后已构成外出农民工的主体,包食宿、加班带来的有限工资已经很难吸引他们。“现在是谁的企业待遇好,工资高,环境好,才能抢到人。”全国人大代表、常年做劳务输出工作的“农民工大王”张全收如是认为。
而据有着“中国打工{dy}镇”之称的金堂县竹篙镇劳动保障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该镇有近300人选择留在老家,他们选择自主创业或者在本地就业。
渴望能在就近城市成家立业
“农民工实际是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的一个板块,这个板块的形成存在阶段性的特征。”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昨日对记者表示。
金岩石认为,{dy}阶段是,农民工流向大城市,赚钱后再返乡。这个时候,农民工外出,目的就是为了赚钱。但是,由于大城市生活成本、竞争压力都远远大于大于一些二三线城市,所以农民工流向开始呈现第二阶段,从外出打工变为去就近的城市打工,就近迁徙,这个时候,农民工打工不仅仅是为赚钱,还有在城市成家立业的念头。农民工流动的{zj2}阶段就是流动终止,这个时候,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也基本完成。因此,农民工流动状态和城市化进程休戚相关,形成一条远赴外地打工———就近打工安家立业——— 农民工流动现象消失的曲线。
金岩石解释说,目前东莞、深圳等城市出现的招工难现象,就反映出农民工流动呈现的第二阶段。很多原本“孔雀东南飞”的农民工愿意就近选择一些二三线城市寻发展。而目前农民工流动之所以出现第二阶段特征,主要是因为产业升级造成。一方面,城市工业化升级,很多成熟的城市需要xx劳动力,是有技术含量的农民工,而不是一般的农民工;此外,伴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民工在就近的城市也能找到升级需求带来的工作机会,加上就近城市的生活成本、流动成本都更低,因而更受农民工青睐。
薪酬差不多 沿海失去吸引力
沿海地区“用工荒”日趋严重,更多外出的农民工身影却出现在老家。几乎没有多想,40多岁的老唐便决定留在老家金堂,与老婆一起照顾正上初中的儿子。“即便在沿海企业每月能多拿1000块,还是比不上在老家附近打工方便省心。”
昨日,在仔细查看金堂县竹篙镇万佳鞋业后,老唐决定留下,他14年的离家打工生涯也随之结束。
“这是迟早的事情。”35岁的高师傅听闻沿海地区工厂“用工荒”后抬头淡然一笑:“现在本地企业给的工资跟沿海相差不多,在老家工作赚钱和照顾家里人两不误,为什么要出省打工折腾?”高师傅在东莞打工10年,如今,他也在思考,要不要留在竹篙镇。
诱惑是显然的。“仅竹篙镇就有12家鞋厂,规模大的工人达300人,少的也有几十人。”竹篙镇劳动保障所所长夏逢利说,2009年,他们曾去广东考察,“一个普通工人每月也就1500元左右,比竹篙本地鞋厂的工资高不到哪儿去。”为此,他们的工作重点已经从劳务输出,转向了吸引当地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
竹篙镇万佳鞋业一位负责人说,他们今年正在扩产,需要新招81名工人,目前已有20多个工人,“来的都是在广东、成都打工的,他们都是竹篙镇当地的熟手,每天上完班都能回家。”
22日,湖北仙桃市2010年春季招工洽谈会现场,记者遇到了当地人陈先生,他刚刚和一家企业初步达成用工协议。“条件还不错,一个月能拿到近1200元。”陈先生告诉记者,以前在广东打工,一个月能多拿五六百元,但除去各项花销,来往路费,拿到手里的也就一千多元,还与父母妻儿聚少离多。“现在本地的大企业多了,家门口就业的收入也差不多,还能照顾到家里,比外出打工划算多了。”
据统计,2009年第三季度全国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月均收入为1455元,环比增长2.5%;中西部地区分别为1389元和1382元,环比分别增长3.2%和4.3%。东部比中、西部地区高不到百元的差距,已经很难构成优势,这也成为东部地区面临招工难的深层原因。另外,区域经济带的迅速崛起和产业转移也使得中、西部在劳动力需求方面与东部展开竞争。
农村富余劳动力供给不足
农村富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情况,在未来几年将会出现变化,这一情况在拥有近亿人口、3200万富余劳动力的河南省已经初显端倪。记者从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近几年来全省劳动力供应总量增速已在不断降低,预计2013~2014年将会“见顶”。
专家指出,我国劳动力供给已发生由“无限供给”变“有限剩余”的重大转折,这意味着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会经常出现。
河南不仅是中国{dy}人口大省,也是中国劳务输出{dy}大省。到2009年底,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超过2200万人。
“2013~2014年,河南省劳动力供应总量将达到峰值。”河南省人保厅农民工工作处处长吕志华告诉记者,届时,河南省富余劳动力中,能够转移就业的总量将达到2400万~2500万的高峰,并会维持一段时间。
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劳动力供应总量增速明显开始降低。2007年河南新增劳动力200多万,2008年为180万,2009年不到110万。
这一情况在河南省的一些传统劳务输出大县已有先兆。固始县陈淋子镇干部彭元锋说:“全镇的劳动力输出量已连续三年没有增加,劳动力‘蓄水池’快见底了。”
另一方面,劳动力向外省输出的增速也在降低。吕志华介绍说,河南劳动力出省人数几年来一直维持在1100多万到1200万间,但增速在降低;而省内转移就业量从原来的600多万上升到了去年的超过1000万。
记者采访了解到,出现这一变化一方面是河南经济快速增长,就业机会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大批农民工也选择了返乡就业、创业。
目前,河南劳动力省外务工月收入平均在1500元左右,省内平均1000元,但较高的收入往往意味着更高的劳动强度和更高的生活成本。商丘籍农民工张立说:“到南方确实挣得多,但是也太累。说是工资高,{yt}不干够12个小时根本拿不上。再算算生活开销、路费啥的,不如就近找个差不多的活干。”(新华社)
镜头
成都用工不荒
一个“饭碗”俩人抢
“真没想到今天这么多人,找工作太火爆了!”川师应届生小徐早早回到学校,准备迅速加入到求职队伍中去,“看报纸上说,最近成都天天都在举办招聘会,这对我们这些学生是个机会。”
昨天,成都人才市场举办的一场日常招聘会上,参会企业突破137家,提供岗位1638个。进场求职者达2928人次,招聘现场被挤得“水泄不通”。
“与国内部分地区‘用工荒’现象相比,节后成都才市供需两旺,就业局面较为平稳。”据成都人才市场副主任薛驰说。
“我们对来市场找工作的务工者进行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农民工现在并不愿意去沿海打工。”成都{zd0}劳动力市场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主任黄洁在谈及沿海正闹的“用工荒”时表示,农民工进城打工,无非就是挣钱。随着成都与沿海企业薪资水平靠拢,更多的打工者选择了成都。不仅工作机会多,薪水也差不多,另外这里消费水平要低一截,又离家很近……“比如眉山、资阳一带的务工者若是在成都工作,只要有假期,当天就可以打个来回。”
从大年初四开始,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开门营业”,当日求职者人数为800人次。随后,求职者数量每日递增,“今天的求职者数量就已经达到了3500人次。我们预计大年十五后将达到顶峰六七千人次。”
图片由成都人才市场提供
用工荒·影响
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转移内地
劳动力输出大县固始县只是全国劳动力输出地区的一个缩影。事实上,在全国劳动力输出较往年下降的情况下,企业用工的成本也出现上升。对此,一些企业表示除了增加工资以吸引工人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
“今年我们去了很多地方招人,但目前招到的工人仅仅是我们计划的20%左右。”绍兴小轩窗居室某王姓工作人员如此告诉记者。
“如果依然招不到人的话,我们只有考虑提高薪水待遇来吸引更多的工人。”而提高薪水最终将增加企业的成本,有企业人士告诉记者,“对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而言,生产一线的普通工人平均月薪2000元左右是极限,突破这条线企业就难以盈利。”
愿意工作的劳动力在下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的{zd0}难题。上述王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实劳动力减少的趋势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显现,今年又比前几年更加严重了一些。现在很多农村家庭的孩子不像以前那么多了,因此不少都已经不再出来打工。”
面对越来越少的工人,以及未来劳动力减少的趋势,有的企业暂时并无良好的应对之策。而有些企业却开始采取了行动,沿海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开始加快向内地转移的步调。据了解,仅温州一地每年就迁出1000多家企业。而内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也让一些农民工开始更多地选择在当地就业。劳工缺乏、用工形势严峻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温州民营企业发展的突出因素,政府需要引导企业主动走出去引进工人,同时,企业也应该加快转型,提升企业用工层次。(每日经济新闻)
本组稿件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 雷浩然 张亦帆 郭新志 实习生 罗佳妮 采写
相关评论见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