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工输出地难觅剩余劳力企业招工不问条件

    

  李秀中

  春节期间,位于东莞厚街的力凯鞋业在四川金堂县电视台连续做招工广告。力凯是大型台资企业,然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最为严重的时候,甚至竟有力凯将要倒闭的传闻,温家宝总理当年11月份还来到这里调研。

  金堂县是四川省的劳务输出大县,常年有18万人在外务工,占全县劳动力总量的1/2以上,其中竹篙镇则是“全国打工{dy}镇”。力凯在这里投放招工广告,其目的显而易见,就是希望在劳务输出最为集中的地方招到更多的工人。

  《{dy}财经日报》记者昨日通过广告中的招工专线致电力凯鞋业:“你们要招多少人?”“你们有多少人?”“十多个。”“都要。18岁以上40岁以下。”“待遇怎么样?”“我们1月份工人平均工资是2100元,高的有2500元。”不难看出企业对工人的需求,甚至不问条件。

  然而,力凯可能难以遂愿。近年来,金堂县大力承接产业转移,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电力能源、新型建材、纺织印染、服装、制鞋、食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的新型工业,相继建立了九龙服装工业园、淮口制鞋工业园等工业园区。

  竹篙镇的富强职介所老板英婷告诉本报,淮口制鞋工业园区就有三家企业在她那里招人,而且很多人已经开始上班了。竹篙镇劳动保障所所长夏逢利还介绍说,竹篙镇一些民工回乡创业开办的作坊企业也有部分在扩大规模,增加人手。

  事实上,在金融危机冲击之前,金堂甚至也面临“民工荒”。当地劳务开发办的负责人告诉本报,当时也存在招工难的问题,他们还专门到周边人口大县走访,希望能够输送一部分劳动力,结果还遭到婉拒,因为周边也引进了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

  由于刚刚开工,还没有统计数据,对于目前当地的就业形势,这位负责人认为“还比较平稳”。不过,西南地区{zd0}的劳动力市场——成都市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的入场人数,也可以侧面反映当前用工形势。

  该市场的工作人员赵玉介绍说,正月初四开张以后,现在入场人数在2000~3000人,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左右,28日元宵节之后将迎来高峰期,估计在5000~6000人,至多7000~8000人。而返乡潮时,高峰期有10000多人入场。

  前述金堂县劳务开发办有关负责人还向本报介绍,春节前有10多家企业通过政府渠道来招工的,其中大部分为大成都范围内的企业,珠三角企业很少,长三角企业较多点。而赵玉介绍说,因为本地企业待遇已经跟沿海的差不多了,因此很难招到人。

郑重声明:资讯 【四川民工输出地难觅剩余劳力企业招工不问条件】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