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经典的佛经故事(三) - 守爱的日志- 网易博客

最经典的佛经故事(三)

2010-02-23 12:53:32 阅读6 评论0 字号:

                         

悲猿下泪

春秋战国时代,楚国大夫养由基,射箭技能,快速准确,超群绝伦,虽距离百步,任指一片柳叶,可以百发百中。时人称赞他的箭法为“百步穿杨”。

有一次随从楚王到野外打猎,遇见树上有一只老猴,楚王命养由基射杀,养由基张弓要射,猴子望见,惊慌失措,悲泪如雨。

原来这只老猴子手臂柔软敏捷,能接一般飞箭,但是如今面对这位风闻天下的神射手,飞箭所到,手臂再敏捷,也无法应接,可怜老猴,而临死亡,怎不胆落魂飞,悲伤落泪?

                                                                               

成汤解网

商朝开国始祖成汤,是位仁德的贤君,为人处事,上体天心,下顺民意。

有{yt}出游野外,看见猎人四面张布猎网,并向天祷告说:“从天空飞降,从地下出现,或从四方来的禽兽,都投入我的网里。”

成汤见此情景,感叹地说:“猎人这样网罗捕捉,不只手段残酷,而且鸟兽势将绝种,违逆上天好生之德。”因此命除三面猎网,只留一面,改祝祷词说:“愿向左的,快往左逃,愿向右的,快往右逃,愿上飞的,速往上飞,愿下逃的,速向下逃。只有命该绝的,才入我的网中。”

观成汤能以仁德普及禽兽,其伟大的精神,真值得永远歌颂赞美,只因人民积习已久,难以戒除不猎,因此倡导网去三面,尚留其一,祝愿命该绝的。才入网中,以此方便教化世人,不可残杀物命,以减少罪业,用心良苦,确是一位仁民爱物的伟大贤君。

                                             

子产畜鱼

春秋时代郑国贤大夫,公孙侨,字子产。心地仁厚,孔子称赞他:“有仁爱之德古遗风,敬事长上,体恤百姓。”当时列国横争侵扰,而郑国能以保持内政稳定,民生安乐,首赖子产辅政有功。

每当有人赠送活鱼给子产,子产从来不忍心,以享口腹,而使活生生的鱼受鼎俎烹割痛苦,总是命人把鱼畜养在池塘里,眼见鱼儿优游水中,浮沉其间,子产心胸畅适,不禁感叹地说:“得其所哉,得其所哉!”由此可见子产的仁德普及物类,不只是民吾同胞,事实已扩大到物类了 。

观察以上事迹,可知爱惜物命,放生善举,并不只佛教提倡,儒家圣贤君子,也是遵守奉行的。

                                                 

拯溺蝇酒匠免刑

有一酒匠,每见苍蝇投入酒瓮中,随即将蝇捞起,放在干处,用灰剂小心吸去体上水分,救活苍蝇。如此日久天长,所救的苍蝇,不可计数。

有一次,酒匠被盗贼牵连诬告,无法自白,牢狱罪名,将要成立,主审官司握笔要写判决书时,许多苍蝇飞来聚集笔端,随手挥去,又来聚集,因此无法下笔判决。审判官司怀疑其中必有冤情,详细审问,仔细推敲,才知是被诬告的。押出盗贼,严加审讯,果然承认,于时冤情大白,获得释放。像苍蝇报恩之事,所闻甚少,佛说:“蛹飞蠕动,皆有灵性,”因果相报,也就不足为怪了。

                                                

赎物命魂超天界

从前有一位张提刑,天性仁慈,到屠宰市场,遇见被宰杀的动物,捆缚在地,惊慌恐怖,哀声鸣叫。张提刑心中不忍,不惜钱财,全部买回,放生于林野。平素只要有了钱,就往屠宰场去,日久天长,所救物命,不可计数。

后来张提刑临命终时,自知时至,告诉家人说:“我一生慈心救护物命,积德累功,至深且厚,如今天宫人来迎,我就要超生天界了。”说罢,无病安详善终。

                                                 

放水族毒解丹砂

李景文天xx护动物,每次外出游山玩水,遇见渔夫捕获水族,一定不惜金钱,全部买来,仍然放入江中,让它们悠游而去。

景文平素爱好服食养生补品,常服用火烧炼的丹砂,积久热气上攻,变成疾病,背上长出痈疮,延请名医诊治,服用种种汤药,都无功效,病情非常沉重。

有{yt},在昏迷睡梦中,好像有成群的鱼类,用津液浸湿他的疮毒,使他顿感清凉愉快,次日,痈疮渐渐消肿,疾病因而得以痊愈。这正和白鳖报答厨婢的事迹相同。

                                                

禽鸟助葬

孙良嗣是一位心地仁厚的乡民,虽然家境不好,但是每见禽鸟被人捕获,囚在鸟笼子里,便设法凑钱买来放生,每当打开笼子,眼见禽鸟吱吱飞翔空中,重获自由,心中就感到万分舒畅与快乐。

后来孙良嗣命终后,尸体迁在郊外山上要埋葬,因家贫无法筹办埋葬费,忽然飞来数千万只鸟,口衔泥土,重重堆积在孙良嗣身上,不到{yt},就成就了一堆黄土,邻里乡人见此情状,都非常惊奇感叹。大家都认为这是因为孙良嗣买鸟放生的慈心,感动禽鸟报答所致。

                                                

六祖守网放兔

唐朝慧能大师,是禅宗第六代祖师,既经黄梅山五祖弘忍禅师,传受心印,承受衣钵后,因有恶人寻找追逐,因此仍旧穿着俗服,隐避在猎人队中打猎,因六祖打猎无心,就命他看守猎网,六祖每见猎人不在时,就将网内獐兔等类走兽,尽量放它逃生,如此经过十六年,所放物命,难以计数。

后来时节因缘成熟,六祖便到广东省曲江县东南,建立曹溪道场,大兴佛法,如灯传照,广度群生,所传法脉,分成五派,启迪英灵,入圣超凡者,不计其数,德泽普被,永垂万世。

                                                 

信师去牲祷神

有一次,正值旱灾荒年,五谷不生,人民面临饥荒,惶恐不安,纷纷议论要宰杀牲畜,祭天降雨。

信大师见人民如此愚痴的作法,深生怜悯,于是对众人说:“杀害牲畜,祈求降雨,是悖逆天理残暴的愚昧行为,上天有好生之德,你们如此作法,不但求不得雨,反而造罪,会招来灾殃。你们若能释放牲畜不杀,我自当为大家祈雨”。人民听了,觉得很有道理,都愿照大师的话,释放牲畜,不杀生祭祀。

于是,大师便摆设香坛,精诚祈祷,甘雨果然立刻下降,人民兴高采烈,远近居民,多受感化。

                                                

魂受牛苦

陈半痴先生述说:清道光二十年,江西德兴县婺原地方某人,有一次跟随众人朝拜九华山,见大殿上贴有劝化世人的戒杀耕牛图。他不但心中不以为然,而且出声笑道:“我却不能不吃牛肉”。话未说完,便扑倒在地,口中流涎不止。众人皆知由于他的言语行为,触犯了神怒,因而遭受惩罚。于是在地藏王座前,代他忏悔祷告,不久稍似苏醒,但是精神已成癫痴状态,四面观望,神态好像牛一样,以头狂妄乱触,众人只好将他绑在轿中抬回家去。

路过天宝村时,在他族人馆中休息,刚巧馆师回来,当晚将他解开系缚,紧锁在室内。次日早上开门,只见室中书桌、床榻、书籍、稿件,散乱满地,就像被角抵触,被蹄踢过的状况。

回到家中,家人斋请僧人,设坛立戒,发誓xx吃牛肉,并许愿每年七月三十日地藏王菩萨圣诞日,虔诚朝拜九华山。

经过十天后,神智才渐渐恢复,突然惊慌恐惧地站起来说:“苦死我了,我亲身犁田已有十多天了。”原来护法神,摄他的神识附在耕牛身上,让他体验犁田的苦楚。此人自从朝拜九华山昏倒,直至神智恢复,大约经过了半个月。

 

                                                  
鞭骨全碎

杨雪茶说:“粤东地方某总兵,长得头面像虎,颈部如燕,状貌奇特,惊退万夫。然而喜欢礼乐,笃好诗书,居然是名将。又善于书写大字,凡是他到过的名山,山崖石壁常有他书写的大字,也有砚台上由他动笔的图卷,名人为他题遍了泳诵赞美的诗句,因此每当外出,书写用具,必随身携带。  

可是生性好吃狗肉,厨中没有{yt}不烹杀,如同常人吃鸡肉一样平常。凡是他所经过的地处,常有群狗向他争相咆哮。

当他镇守福建建宁时,有一次,巡视崇安,登上武夷山,时已黄昏,当晚亭宿在九曲舟中,部属武官司,杀狗敬他,他便举杯畅饮,大嚼狗肉。

次日登游道家庙宇“天游观,”刚入殿门,突然见一道金光,闪烁而过,该总兵惨叫一声,立刻仆倒在地,不能说话,众部属上前扶起,可是四肢麻木,全身软弱无力,好像软骨一般,仔细一看,已经断气了。观中道士蔡元莹说:“这是大殿座上王灵官司显威的缘故。凡吃狗肉的人,从来不敢进入此殿,只因大人身为总兵,因此贫道不敢拦阻。”传说凡被王灵官司鞭打的人,全身骨节,当下节节破碎,见此事迹,更令人相信。

                                                

护生益寿

浙江温州县丞官司萧震,少年时,梦见神人告诉他说:“你的寿命,只能活到十八岁。”后来,其父奉派前往就任四川总帅。萧震感念身命无常,不愿随行,其父强命他同往。

到了四川,主帅设宴款待将士,酒过三巡时,照例要进一道菜名叫“玉箸羹”。这道菜的做法,是先以烈火烧红铁筷,然后钻入母牛乳内,乳汁就流出凝结在铁筷上,再加上调味,做成菜肴。萧震偶然走进厨房,见许多乳牛被系缚在内,觉得奇怪,询问得知原故,大惊,心想:“人类只为一时口腹,竟然不惜乳牛无辜惨遭如此酷刑”。于是急忙前去禀报父亲,为免乳牛再遭苦毒,请求一面食牌,下令永远禁用这味菜馔。

不久,萧震又梦见神人对他说:“你的心地仁慈,做了一件大阴德,不但免除了夭寿,而且可获福寿百年。”后来,萧震果然活到九十多岁,无病安祥善终。

 

                                                
循环救护

有读书人某甲,天性仁慈。有一次,他亲族家中的母狗,一胎生下四只小狗,以为不吉利,要把小狗丢弃在河中溺死。某甲看见了,不忍活跃可爱的小动物,无辜被害,便带回家畜养。

四只小狗在某甲悉心照顾下,渐渐长大了。不但勇敢而且忠于主人。有{yt},将近黄昏,忽然一阵暴风,带有腥气,屋前草木,一片散乱,声音震动山谷,远远望见一条大蟒,身体粗如水桶,目光闪闪,张口吐舌,来势凶凶,直趋某甲,欲加以吞食。四只狗见状,奋不顾身地四面竞奔,冲向大蟒,跳上蟒身,扼住颈部及要害,拼命乱咬,经过一场激烈的奋斗,结果大蟒伤重而死,四只狗终于救护了主人,没有受到伤害。

 

                                                   
救麂免难

黄广文“文登”上记载:广西贵县西乡,有张某夫妇,一向爱好行善,尤其对物命,从不加以轻贱或伤害。

有{yt},猎人追杀一只麂,麂惊慌恐怖,躲入张某家中,张妇急忙用旧衣,掩盖保护,猎人入内,四处寻找不到,就转身离去了,张妇见猎人远离,才放麂逃生。麂好像知道张妇救命之恩,临走向她频频点头,表示感谢,然后离去。

翌年春天,有一日,忽见一只麂走入张家中庭,将张某幼子,用犄角挑起,向门外而去,张妇急忙追赶出去,到了田坪中,望见麂将幼子放下,转眼间就不见了,张妇赶来将儿子抱回,心中怀疑那麂为何不知报恩?反而来恶作戏?难道不是去年所救的那只麂吗?边走边想,不觉已走到门口,刚要入门时,见家中屋梁,被屋后一棵大树压倒,墙壁崩塌,屋瓦破碎,鸡犬家畜,都被压死,而张妇因出去追逐麂,母子均获平安。

                                                   

戕狐种火

淮南王某是当地有名的富厚人家。有一次,因开设当铺,扩充场地到邻居屋舍,发现三只小狐狸,家人想法要驱走它,王某却一定要杀死,以除后患,因而打死了两只,一只跳跑了,从此家中每天闹祸,不得安宁。

清仁宗嘉庆乙亥年冬天,当铺忽然无缘无故起火焚烧,王某知道是狐仙作崇,于是前往向张真人控告,真人送他一张敕牒,带回家中,才安静了数月,又照旧作崇,五某受不了扰闹,准备交当铺以四万余金卖给陈某。陈某家中忽然听到空中传来声音说:“我跟王某有旧仇,你千万不要买他的房子。”其妻听得很清楚,因此买卖不成。

到了辛丑年三月,当铺又起火延烧,王某的家宅房屋,全部烧尽无余。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最经典的佛经故事(三) - 守爱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