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购车注意“六看” - 苏晖-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网络就是社会 ...

2010年车市乘09年汽车销售高峰,仍将呈现稳定的消费市场,09年车市受政策和舆论的影响,消费者购车出现了狂热的现象,而恰恰忽视了消费者自身应该重点考虑的价值问题。尤其是一大批新的汽车消费者将融入到有车族的强大行列,初次买车尤为重要,须认真谨慎考虑。

又到一年的春节时节,逐渐步入买车的“高峰期”,不少消费者打进电话咨询:{dy}次买车,如何挑选一辆心仪的爱车?日本车省油、德国车安全,如何取舍?为此记者采访了一些业内人士和资深“老司机”,他们认为,自己的正确需求是最重要的。个人买车需求不一,就要把握“六看”要领,即看外形、性能、价格、品牌、配置,{zh1}还要看售后服务。

外形=工艺是否精良

外观主要看车型设计。除了解汽车外形、颜色外,可以对照生产商的资料介绍看车长和车高。看车长可以了解车内空间及后备箱容量,看车高可以观察与整车的比列以及后座乘坐空间是否充裕。同时,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购车的主要用途、功能,从个人的审美观比较外形,从实际需要出发做出决定。

配置=安全实用舒适

配置包括安全配置和内部配置,其装备和技术水平在相当的程度上可以确保你的安全,生命是最重要的,安全配置当然是重中之重。

安全性能首先要观察制动系统,除了常见的前盘后鼓式升级为四轮盘式,现在较多的车型都拥有ABS、EBD系统的配置。安全气囊也是每个车型的必备,一般多是前排双气囊,加上后排的气囊设置,可以为车主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另外,配置前后雾灯、后车窗除雾线和防夹电动窗是必要的内部配置。自动感应大灯、雨刮、GPRS定位系统、自动巡航定位器等都是实用的高科技配置。

价格=xxx合一

买一款称心如意的车当然包括称心如意的价格,但所谓的“xxx”高的车是指各方面不错加之价格合理。所以消费者在购车时,所考虑的内容不仅是价格,二是比较不同车型的综合价值,尤其在操控性方面。

目前市面上各个价格区间都有不少xxx突出的车型,实用的高级车、中级车、经济型车中包括德系车、日系车、美系车、韩系车、自主品牌车等等。另外,还要了解一点汽车市场的形势,注意了解产品降价的信息和规律,包括车展、团购、厂商促销活动等,选择一个合理的节点及时出手,{zh0}不要追风儿,不要轻信厂商的忽悠。

品牌=个人偏好

一般品牌就是质量的象征,随着市场保有量的迅速扩大,特别是09年中国产销已经达到1360万辆,居世界{dy}位,品牌作为一种文化越来越重要,欧美的品牌是以扎实著称,而日韩的品牌则是物美价廉,自主品牌2009年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40%的水平,表现出了不俗的业绩。不过车无xx的车,比如选择了欧系车当然油耗方面就没有日本车省油。选择了做工精细、省油的日本车在安全系数上肯定敌不过欧系的“铜墙铁壁”。

如果在你的备选车型中,欧美和日韩的车型都有,那么这就要看你根据自己的爱好、风格和经济能力选择。

性能=安全驾乘乐趣

俗话说:中看不中用,事实也并非如此,中看中用的车也很多,但一定不要仅仅考虑外形好看而忽略了性能和配置。挑选到自己较满意的车型一定要亲自试驾,试驾中可以整体了解车子的综合性能。

车子试驾要着重了解其动力系统、安全配置和驾驶舒适性能。进车时可以感觉视野情况,各仪表操纵设置是否方便易触。动力性能要看它的起步阶段动力输出情况,是否有抖动,档位是否清晰,档位间距离长短、是否容易进入档位。行驶时要注意车内及发动机噪声,方向盘是否抖动,转向和档位是否精准,踏板需要的力度等。另外,还要切实体验其悬挂的减震效果。

售后服务=爱车的寿命

购车是消费的开始而不是终结,购车价格在高也是一次性的,而汽车消费是以天计算的,用车成本往往高于购车成本,各种费用是变动的、是上涨趋势的,尤其是维修保养费用更值得消费者xx和了解(了解的{zh0}途径是咨询同一品牌同一车型的在用车消费者),维修服务在汽车整体使用价值中占据着很大比重。通常情况下,车主买车时需要选择可靠的品牌和具备实力的经销商。消费者要多了解该品牌的口碑和消费者实际反应、体验,这样,既可确保维修水平,也可保证合理的工时费、xx的配件和便利的服务。

时机=经济效益

随着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汽车价格会有快速的变动,09年车市主要表现为,汽车价格坚挺,优惠幅度缩水,直至加价成为普遍的现象,其中有供需矛盾形成的影响如:排队购车、缺货现象,也有广大消费者急于购车加剧了汽车加价,同时也有汽车经销商借机提高价格,否则不可能出现加价既可以提前提车的特殊现象。因此消费者的冷静观察、慎重出手、等待时机即可大大提高个人的经济效益。

购车疑问

王先生:请问我们购买一辆车还需另缴哪些费用?

车周刊:除车价外还需要缴纳车辆购置税、保险费、办理牌照、验车等相关手续费。车辆购置税计算方法:购车款×8.3%即扣除营业者缴纳的17%增值税部分在乘以10%的税率。

保险费:目前硬性规定是消费者购车后必须上交强险平均950元,还有一部分商业保险,其中“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险”两个基本险种是必须保的。车损险保费计算方法是:购车款+车辆购置税×1.2%,主要依据购车xx金额确定,第三者险的{zd1}限额是5万元、10万、20万、50万、四个档次,一般车型都选择10万元险额居多。当然,10万元交强险的登场已是人们必然的选择。另外有玻璃破碎险、盗抢险、车上责任险、不计免赔特约险等险种,根据车主需求选保。

办理牌照、验车、发动机拓号,汽车照相等相关手续费,分国产车和进口车,国产车一般在400-500元,进口车一般500-600元,特殊车型还要更高。还有不同地区专项规定等费用。

才买的新车如何装饰得更实用?

车周刊:要想新车装饰得更实用可以考虑。防爆隔热膜:防爆隔热膜是新车最基本的“装备”。底盘封塑也是一项新车必选的项目之一。它可以达到隔音、降噪、防止底盘生锈延长底盘使用年限。汽车封釉可以耐高温、抗酸、碱防腐蚀。倒车雷达对于新车新手,有了它便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汽车光触酶可以分解甲醛、苯、NH3和H2S等污染物,并可杀死xx、病毒、xx等。加装防盗系统、车内饰还可加头枕、坐垫、脚垫等。

为了在春节前,在即将兴起的新一轮购车高峰前,让消费者尤其是初次购车的消费者明明白白购车,结合上述建议将“理智购车的基本原则”一文附后供消费者参考。

2010年,各种因素都会对购车和汽车消费产生影响。大多数消费者都在xx车价优惠、政策优惠、购买时间,实际上还有其他影响因素更值得考虑。其中如何避免从众、攀比现象,理智的购车、用车,日益成为广大消费者xx的问题。现将若干基本原则分析如下,仅供参考。

一、     xxx

所谓的xxx,就是性能价格比,指汽车的性能和价格的比率。性能主要是指汽车的安全性,发动机的动力性以及燃油经济性、操控性、平稳性和舒适性等。

一定清楚的区分“xxx”和“配置价格比”,从正规渠道购买商品,选择那些技术经济性能指标优异的车型,并且克服贪图价格便宜的心理或者xx一些销售人员的推销攻势,特别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以及不客观的夸大别的车型不足,过分抬高自己车型的优势,此时,商家忽悠的成分极大,{zh0}的办法是多看、多听、多问。还有一点值得xx,即配置价格比,购买明显低价新车请先看清配置。

二、     故障率

汽车故障率的大小意味可靠性的高低,故障率越低意味着可靠性越高,也意味着越省钱、省时、省心,汽车的价值也就越高。因此,在选车时不应忙着比价格、比配置、比性能、比款式,要更多的xx汽车的可靠性,故障率可以通过考察该车的口碑、声誉及相关的数据来了解真实的情况。多走一走看一看,其他使用该车型的消费者实际的体会和评价。尤其是专卖店的维修业务量,社会反映对其做出判断。

还可以听听该品牌该车型车友俱乐部的反应,更为可靠。

三、     使用成本

汽车使用成本主要包括燃油费、维修及保养费、零部件购买费、各种税费、过路停车费、保险费以及时间成本。

1、燃油费:在汽车消费的日常费用支出中,燃油费占据{zd0}的比重。燃油费支出取决于油耗、油价及用车频率三个因素。随着国际、国内石油和成品油价格的提高,这个因素影响越来越大。需要消费者随时xx油价的行情变化。

2、维修保养费用:这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汽车日常养护的支出,购买汽车零部件的花费以及维修工时费,车主应主要考虑零配件的价格和维修工时费是否公道合理,质量是否有保证。可靠性高的产品维修费用低,反之则维修费用高。当前值得xx的是你选择的商家,他们的经营理念、经营诚信、舆论口碑。

3、过路过桥费、车辆通行费、停车费、交通罚款和保险费:这些费用往往与车型及规格汽车投保的险种有关,与地方政策和规范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建议车主在购车前多考虑与此相关的各种费用,以及自己是否会经常出入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必须的停车等。

4、时间成本:时间成本并不体现在购车环节,当然,也有时机问题,政策推出前后问题,厂商优惠办法推出时间问题,对购车也有着重大影响,有时在购车时非常敏感的价格上直接体现出来,因而消费者容易重视。但是由于市场变化的复杂性,消费者比较难于准确判断,尤其是购买车辆的可靠性、服务是否便利以及贬值、保值都是影响时间成本的重要因素,更需要消费者xx。

四、     售后服务

在购车时还应充分考虑购车后的售后服务质量以及该车所属厂商的服务网络站点的数量及布局,例如4S店或维修服务站的交通是否便利,设施是否齐全,用户的反应情况如何,特别是该品牌、该车型售后服务口碑,以及在用车消费者的实际反应,更为重要,此外,维修技术水平、返修率等方面是基础条件。

五、     购车渠道

政府部门规定汽车销售商必须取得厂家的授权才具有销售资格,因此消费者购车一定要到厂家授权的正规渠道。正规的4S店,正规的汽车有形市场,正规的汽车展览展销会,正规的网上车市都是消费者可以选择的购车渠道。

媒体和网站提供的价格只能作为参考,可靠的信息来源还是消费者亲自与经销商协商价格,可以通过电话咨询,也可以通过厂家的客户服务电话咨询,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消费者亲自到场商议。与品牌专卖店相比,汽车交易市场的服务质量、销售秩序、购物环境虽然各有特色,但是由于4S店已经融合到汽车有形市场,而且市场的代理商绝大部分是4S店派出的,其售后服务也均由入驻4S店和代理商的授权4S店负责,因此消费者的售后服务和专业维修是一致的。

六、     购车时机

由于广大消费者自身情况不同,购车、用车的用途不同,购车的条件不同,购车的环境不同,购车的理念不同,经济实力与支付能力不同,比如:有的看中价格,有的看重品牌,有的看重款式,有的看重动力性,有的看重个性化、时尚化,还有的满足于提前购买,还有的等待{zd0}幅度的优惠,因此很难有标准的购车时机,理想的购车时机,需要根据上述情况综合做出每个人的判断,但是几个基本的条件还是可以参考的:

1、 政策出台的时间和时限

2、 新款和老款市场更迭的时间

3、 厂商看中的优惠促销时间

4、 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的时间

5、 重要节假日期间

6、 年底年初厂商追量或追效益期间

7、 国家大的宏观经济变化调整期间

七、     体验购车

消费者往往只xx厂商广告、媒体宣传、文字介绍、看样车简单发动,或看口碑、听亲朋好友推荐,这些购车方式固然是基础,也很重要,但对消费者来说恐怕更重要的是体验购车,即平常所说的参加厂商组织的试乘试驾,而这种试乘试驾受人员多少、场地条件和时间限制。往往仅有粗浅的体验,还应该更好的通过实际乘驾真正的体验其品牌、车型、性能,才好考虑做出选择、决定、决策。

    总之,不同消费者,各界人士,业内人士,媒体对理智购车用车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见解,理智购车随着汽车市场发展变化,随着自身条件的变化调整,也一定会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随着汽车市场的竞争激烈,随着广大消费者购车不断的成熟,明明白白消费,理智购车也必将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郑重声明:资讯 【初次购车注意“六看” - 苏晖-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网络就是社会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