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的靠谱与不靠谱》续集(4)红色动画_猫粮_新浪博客

 

PS:最近买了两双回力,真舒服啊,36块一双(据说在法国卖70欧元一双),强烈支持国货,一点不比匡威差,很酷。

本文有感于陈廖宇老师的博客文章,在此感谢,感谢,再感谢。

中国动画经过多年不靠谱后,终于进入到不靠谱的{zj2}境界,开始搞红色+上市了

 

小引子:

2009年10月,中国电影圈有两件大事:《建国大业》火爆、华谊兄弟上市。

前者凭借{swql}的170余位明星加盟,预言票房将轻松突破4.5亿,并且已经开始筹备建党90周年的献礼片《建党大业》。韩三平誓将他“发明”并“独享”的“国家垄断明星主义”进行到底。后者则是以多年的骄人战绩与务实态度,在中国电影业转型期浴血奋战、打拼出一艘即将扬帆起航的民营影视制作航母。

于公于私,于情于理,不论我是否喜欢这种经营与宣传方式,有一点是无可置疑的——中影集团与华谊兄弟都以不争的事实赚到了钱,并且有实力继续扩张自己的地盘。如果说韩三平将“红色影视”策略玩到了{jz}的话,王中磊则脚踏实地地走着上市、融资、扩大再生产的经典路子。面对这一公一私的营销策略我没啥可说的,因为他们都以成年人的思维方式,负责地做着成年人做的事情。

然而同期出现的两条动画界的新闻把我“雷”得“外焦里嫩”的:一大批“红色动画片”纷纷上马、中国{dy}家动漫企业——成功上市。

 

 

红色动画

据《燕赵晚报》报道,2009年8月20日石家庄第四届国际动漫博览交易会开幕式上,石家庄市评剧院一团演员袁淑梅向记者透露了影院动画长片《西柏坡》的创作初衷:“它将以革命圣地西柏坡的红色历史为背景,以其蕴含的红色文化底蕴为积淀拍一部红色动漫大片。今年年初,我就开始联系中国规模{zd0}的美术电影制片基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希望能够共同合作拍摄。”

我不明白一个“造”出“动漫大片”这一外行话的评剧演员和动画片有什么关系,但是我知道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确实接了这个活。副厂长周峻告诉记者:“在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开始进行《西柏坡》动画大片的创作,有它深刻的意义。我们希望让现在的孩子们知道西柏坡,知道新中国就是从这里走来的。通过采风,我们详细地了解了那段感人的历史,真切的感受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深刻含义。看着老区人民被太阳晒得黝黑的面庞,听着他们用朴实生动的语言给我们讲述当年的故事,大家被深深地感动了,都表示一定要把老区人民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写到剧本里,让现在的孩子们知道、了解并学习。”

日前《西柏坡》的故事梗概已基本确定:西柏坡村村支书柏凤(以电影《西柏坡》中人物为原型)带全村开山造田,建设家园。一场巨大的山洪突如其来,西柏坡少年“柏坡”、“鱼小儿”联合动物们和山洪斗争,最终使山村免受山洪侵害。编剧已经在导演的要求下先后修改并重写了七次故事大纲,力求在原来故事的基础上加入更多的动画元素,加强小鼠、大黄、小猫等小动物的戏份。

西柏坡少年“柏坡”~~~~~~~~~~~~~~~~

加强小鼠、大黄、小猫等小动物的戏份~~~~~~~~~~~~~~

联合动物们和山洪斗争~~~~~~~~~~~~~~~~~~

每一句话都能雷死谁~~~~~~~~~~~~~~~这画面想都不敢想~~~~~~~~~~~~~~~这和“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正如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的陈廖宇老师所调侃的:“中国动画今年终于摆脱了只会在五千年的历史里找题材的骂名,发现了一座新的金矿:红色题材!说什么动画要更国际化,不,我们要把动画变成土特产。”

于是在陈老师的启发下我继续寻找资料,发现“动画土特产”由来已久。请看以下各地已经上市和即将上市的“动画土产”名单: 

 

影院动画长片——

在这份“土产”名单中首当其冲的非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2001年开始制作的影院动画长片《小兵张嘎》莫属。投资1200万,600人耗时6年制作的《小兵张嘎》可谓开中国红色动画先河之作,但遗憾的是到今天观众也没有机会观看到这部“开山之作”。孙院长一边抱怨院线老板没有眼光发行这部动画片,一边又不知哪来那么大的自信预测“《小兵张嘎》可以创2亿元的产值。”

2007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与深圳市方块动漫画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耗资1000万人民币联手制作影院动画长片《闪闪的红星》上映。超女许飞不仅演唱了影片主题歌(RAP为主),而且还为潘冬子配音粤语版潘冬子由TWINS中的阿SA配音)。我很怀疑该片导演——曾经导演过《野兽刑警》的香港xx导演林超贤——在接手这个本子前是否知道“潘冬子”是谁?

抗日战争胜利XXX年、长征胜利XXX年、建国XXX年、南京大屠杀XXX年。。。。。灾难深重的中国产生了无数个纪念日,于是全国各地的动画公司开始深挖自己得天独厚的红色题材,应景的红色动画铺天盖地而来。

 

江苏——

30集电视系列动画片《沙家浜新传》

       故事讲述两个中国儿童和一个日本儿童在参观沙家浜纪念馆时,由于时空倒转回到了抗战年代,亲身感受了抗战时期沙家浜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历史,使受日本教科书影响不了解日本侵华战争史的日本儿童大为震撼。当然,在回顾历史过程中两国小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30集电视系列动画片《江水清清》

       首部以南京大屠杀事件为题材的电视动画片。十四岁的镇江少年崇明在家园被日本兵侵占后前往南京寻父,在南京城中经历了艰险磨难,最终逃脱了日本军官“大砍刀”等的追杀,逃离了南京城。

      

30集电视系列动画片《芦荡金箭》

       以革命历史故事为题材,是全国首部红色旅游原创电视动画片。故事主要讲述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阳澄湖地区,牧鸭少年金端阳与留在阳澄湖后方医院养伤的新四军伤病员,以及当地武工队一起与日、伪军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少年武工队员,充分展现了英雄少年的不凡身手和爱国情怀。该片已于2008年12月份制作完成并取得了发行许可证(苏)动审字[2008]037号。


     江西——

52集电视系列动画片《安源小子》

《安源小子》是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南昌大学科技学院、江西凯天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合作的原创手绘大型动画片。该项目已由中央广电总局备案,预计2010年向全国范围播放。本片共52集,每集22分钟,共1144分钟,分两季制作发行,现处于{dy}季(1-26集)制作阶段。本项目投资金额为人民币700万元,制作完成后,将在全国八十多个频道播出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的安源。主人公南伢子是个聪明、有正义感的孩子王。刘大叔是地下党员,是影响南伢子走上革命道路的启蒙者,后来遭邪恶势力杀害。南伢子留下了血衣的一角,就是给他带来神奇力量的“红领巾”,正是这条红领巾保护他和小伙伴披荆斩棘,寻找真理。“圣斗士的圣衣能激发小宇宙,为什么红领巾不能被赋予独特的力量?”创作人员说,这个概念得到创作团队的认同。南伢子原型是我国xx将军王耀南,他1922年在安源煤矿参加了中国{dy}个儿童团——安源儿童团,这被看作少年先锋队的前身之一。

 

黑龙江——

36集电视系列动画片《帽儿山的鬼子兵》

        国内首部以抗日为题材的大型三维动画系列片,该片共36集,每集15分钟。真实地还原了黑龙江三四十年代特定的乡村生活环境,故事将中国古老兵法的精髓融入到三名抗联娃娃与日本兵斗智斗勇的故事中,表现了中国人民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而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歌颂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呼唤和平的美好心愿。

 

上海——

78集电视系列动画片《游击神兵》

      2006年是长征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抗战胜利60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在这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时刻,上海意象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抱着一种怀念先辈和不忘历史的情怀,独立策划、坚持原创和精心制作了大型抗日题材动画连续剧《游击神兵》。该片以二维动画与FLASH技术合成制作,是一部从取材、剧本,到造型、风格均坚持{bfb}“中国制造”的国内{dy}部原创抗战题材动画长篇连续剧。

《游击神兵》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平原上一座偏僻的山村有三个善良可爱、机智勇敢的孩子:小凤、大虎和小龙。在八路军游击队队长林东的指导启发,以及在武功高强却深藏不露的金大爷的协助下,他们三人组成少年游击特工队,保护村民、营救被捕伤员、护送情报员、配合八路军大xx粉碎敌人的多次扫荡,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较量,谱写出一部中华少年英勇抗战的xx故事。

 

浙江——

52集电视系列动画片《抗日小奇兵》

       以虎虎、旦旦小哥俩的坎坷命运为故事主线,叙述他们在抗日战争的血雨腥风中,逐渐成长为自觉抗日的小战士的过程。把一个血与火的悲情故事用喜剧的方式展现出来。

 

      55集电视系列动画片《小红军长征记》

      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一部反映小红军长征故事的动画片《小红军长征记》问世了。影片导演林超军人出身,对军旅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情,多年来他一直希望能在中国动画片中看到中国军人的硬朗形象及对青少年的影响。今天,《小红军长征记》实现了他的愿望,将老一辈的战斗经历和坚强意志传给下一代。

《小红军长征记》分《我要当红军》、《喋血上征途》、《迷途见北斗》、《万水又千山》、《胜利到延安》共五部曲,55集,每集22分钟。中国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副院长林超带领学院师生,并召集连环画界的精英及动画前辈一起创作完成。

   有趣的是这部文学作品还被上海电影艺术学院拍摄成52集布袋木偶电视系列动画片。新闻发布会上,许多观摩过样片的业内人士给予该剧高度评价,称该剧是“建国以来少有的儿童红色经典大片。”

 

湖南——

 365集电视系列动画片《红色动漫经典》

      湖南山猫卡通有限公司出品的3G手机情景动画系列片 《红色动漫经典》以抗日战争为题材,将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抗日故事(如《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战》)加以动漫的形式制作,提醒人们不忘国耻。

  影片讲述的是主人公龙大海、龙英在接受了党中央的特殊使命后,联合各敌后根据地的民兵,在各个战区重创日本侵略者的辉煌业绩。从龙大海的身上,使您再次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坚强和不屈不饶的精神。

       

辽宁——

30集电视系列动画片《雷锋的故事》

随着第46个学雷锋纪念日的临近,2009年3月3日,记者从沈阳动漫产业基地了解到,一群满怀雷锋情结的沈阳动画人正试图将催人奋进的雷锋故事搬上央视动画荧屏,他们不惜任何代价,不图任何索取,只求能重温儿时的那段幸福回忆。

57岁的沈阳春秋动漫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庞宝春告诉记者,“拍雷锋是个严肃的课题,他不仅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也不单纯是一个人物,更是一种精神所在。因此,搞笑不行,不搞笑也不行,在制作手法上压力非常大。”庞宝春说出了在创作中的{zd0}难题。为了加深创作人员对雷锋的理解,庞宝春还带着全体创作成员到抚顺雷锋纪念馆受教育。

《雷锋的故事》剧本经国家广电总局审定公示,每集15分钟,每秒钟的制作成本达到了400元。庞宝春信心满满地表示,别看总投资达到2100万,但预计1年内即可收回并实现盈利。而创收的重头戏就在于衍生产品的开发“目前,我们已经申请了数十项专利,今年6月份将陆续推出书包、文具、书籍、DVD等衍生品。”庞宝春向记者透露,还会将雷锋的三件宝“节约箱”、“百宝箱”、“针线包”与少儿玩具相结合,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

 

在搜集整理这些资料时我明显感觉自己在浪费生命,无聊到了{jz},当然除了那句“圣斗士的圣衣能激发小宇宙,为什么红领巾不能被赋予独特的力量?”,它使我闹海里闪现出哪吒身缠混天绫的形象。

记得郑洞天老师曾经就中国电影充斥着大量“英雄人物传记片”问题大发感慨:“死一个革命前辈或劳动模范就拍个电影(有时候甚至人没死就开始拍),这种做法严重干扰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在我看来这种真人电影拍出来起码还有人看(当然大部分是单位xx组织观看),最不济了CCTV-6还能重播一下。但是有多少观众看过上述这些红色动画呢?用“劳民伤财”四个字形容这种现象也许有过偏颇,但是这种作品成为“过眼烟云”是肯定的了。

我一直认为中国动画要想发展,应该虚心向中国真人电影学习。但是“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啊!人家那毛病咱们就别上赶着COSPLAY了。适不适合动画特性的题材我们都做;翻拍了一万遍的本子我们还拍;明知道不能夸张、搞笑的革命事迹我们非硬着头皮改编;迪斯尼复活都不可能有销路的衍生产品我们偏要开发。。。。。。。。。。。图什么啊?!

感谢陈廖宇老师告诉我这个早已存在的“红色动画”现象,否则我还一直“很傻、很天真”地蒙在鼓里。谢谢,我恨你。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动画的靠谱与不靠谱》续集(4)红色动画_猫粮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