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面具_老黄_新浪博客

咨询师面具

 

有一位咨询师在团体活动中表现比较“特别”,让其他成员感到不舒服,人家说他面具使用不当,错用了咨询师面具。我觉得很纳闷,咨询师面具怎么会让别人感到不舒服呢?把咨询师面具用在其它场合有什么不好呢?

我个人认为,咨询师面具的特点是:xx,共情,支持(或热情),尊重,真诚,也就是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教材提到的咨询师必须具备的五种“特质”。其中,xx、共情和真诚是罗杰斯提出来的。所以,咨询师面具可以用一个词——“人本”来概括。

人本,以人为本,或者“以来访者为中心”,是不可能让对方感到不舒服的。罗杰斯提出“以来访者为中心”后,把这种方法向其它领域推广,先后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教育),“以顾客为中心”(服务),“以病人为中心”(医疗),“以员工为中心”(管理),{zh1}才概括出“以人为中心”或“以人为本”、“人本”,说明把咨询师面具用在其它场合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弗洛姆也认为,传统的人际关系属于“xx模式”,现代人应该倡导“人本模式”。

一个人在团体活动中使用咨询师面具,别人为什么会感到不舒服呢?一种可能性,别人不愿意被“人本”;另一种可能性,咨询师当时使用的根本不是咨询师面具。

不愿意被“人本”的原因大概有:1、严重自卑、抑郁、绝望的人往往认为自己不配得到别人的关心、理解、尊重和爱;2、偏执的个体往往认为别人的关心都是假的,是别有用心的,是另有所图的;3、处于战斗状态的人通常拒绝“人本”,以免被解除武装,失去战斗力;4、担心被爱俘虏,失去自我。

如果咨询师当时使用的不是咨询师面具,那会是什么面具呢?也许是教师面具、法官面具、医生面具、xx面具、记者面具。

许多人对心理咨询有误解,把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相等同。教育部门甚至明确提出,把心理咨询当作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方法,“寓思想教育于心理咨询”,也算是与时俱进。所以,有的人打着心理咨询的旗号搞思想教育,把心理咨询变成了思想教育。纸是包不住火的,时间一长,阴谋就会被揭穿。于是,人们把对思想教育的反感迁移到心理咨询中来,对心理咨询产生抵触,对咨询师面具感到不舒服。其实,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是截然不同的,咨询师与教师的不同类似于律师与法官的不同。

咨询师和xx师也是不同的。咨询师的服务对象是正常人,xx师的服务对象是病人。对于病人,除了xx、共情、支持、尊重和真诚,还要查出他的毛病,然后运用某种技术,把病去掉。查病的过程类似于侦破。如果对方不是病人,而你使用xx师面具或医生面具,甚至xx面具,他当然会觉得不舒服。

一般认为,精神分析、行为xx、人本主义和认知疗法是最常用的心理xx理论和技术。我觉得,把人本主义归入心理xx是不合适的,它属于心理咨询。

如果咨询师使用记者面具,出于猎奇心理,打探别人的隐私,别人肯定不舒服。

xx、记者,还有科学家、心理学家,都不是为了来访者,而是为了自己或别人而“研究”来访者,而咨询师以来访者为中心,一切为了来访者。收费除外。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咨询师面具_老黄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