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活动起源于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新闻”,我先把这个新闻的中文部分转载,看各位能否看出什么问题。
引用: 74年历史难抵数字化 柯达彩色胶片将停产(2009年06月24日07:35 解放日报)
据英国《泰晤士报》6月23日报道,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宣布,将于今年停止生产其公司旗舰产品———拥有74年历史的柯达彩色胶片。公司方面表示,在这个越来越数字化的时代,柯达彩色胶片受到严重威胁,需求量已大幅下降。
柯达彩色胶片是全球{sk}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彩色胶片,迄今为止已经有74年历史。该产品的全盛时期是在上世纪50至60年代,但近些年已经默默无闻。由于新款以及数字技术的引入,柯达彩色胶片的销量已大幅下降,该产品目前仅占柯达静止画面胶片总销售额的不到1%,而且全世界目前只有一家商业实验室仍在处理这种胶片。
...
只有在色影无忌和其他一些摄影专业媒体才正确地转发了这条新闻:Kodachrome一个xx时代的结束。
据说连CCTV都把“假”新闻转发了。
【胶片地位转变】
在出发前的一次小聚会上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院长宿志刚教授提出了一个观点:胶片摄影会成为一个”贵族“爱好。
这让我想起1997年我亲身看见数码相机,那是我们公司COO(首席运营总管,简称公司老二)从新加坡回来买到的一款小数码相机,好像花了2千多美元。在当时数码相机{jd1}是贵族爱好。
短短10年过去,胶片在大部分场合xx被数码代替,无论是普通老百姓的记录工具还是大部分商业摄影师(婚纱、产品、新闻体育记者)。而只有少数人还在使用胶片,他们当中固然有一些长期胶片用户,也有少部分商业摄影师如这次一起参加活动的隋晓龙。轮年龄我们都叫他”晓(小)龙“,但他已经是一个成功的商业摄影师,至今还在用4x5拍摄商业照片。
尽管晓龙也有尼康D3,而且每年也用D3拍摄大量照片,他告诉我一些商业照片需要非常高的像素,连中幅数码后背都无法满足,只有4x5胶片电分后才可以。
除了宿院长外我们队伍中还有两位老师:拍摄希望工程”大眼睛“出名的谢海龙,《大众摄影》主编陈仲元。时尚媒体影像视觉编辑胡庚亮是团里的美女,她和隋晓龙一样都是宿教授的弟子。
套句老话,这个团里有老、中、青。其中的青年要数PCHome的影像主编春卷(徐嘉)。在此之前春卷还没拍过胶片相机,他是在数码时代长大的典型代表。
我自认是中年,无论是年龄还是胶片摄影。虽然从87年开始使用单反相机(Pentax SF-1),但真正有时间和精力发烧摄影要到1999年。玩了几年135单反相机后也配置了一套Contax 645系统,但正好赶上了数码革命,从购入尼康D100后基本就很少使用胶片相机。
这次出发前在整理器材时发现一台FM3A里面还有一卷不知何时放进只拍了一半的胶卷,把防潮箱里的F100找出来后居然还浪费了两分钟在琢磨怎么镜头不会对焦,原来是我更改了一项CSM(用户设置),需要按下AF-ON才会启动对焦。
还好Contax 645我还比较熟悉,毕竟这几年每年都要用一阵子,就是没有闲心扫描片子而已。
整个行程我总共拍了大约20卷120,8卷135。扫描出来大约400张。在整理照片过程中发现太长时间没用胶卷成功率比我预期的低,其中有一些比较低级的错误如过份依赖机身自动设定感光度,结果有两卷120没有ISO代码导致曝光失败。还有就是拍摄过程中没有仔细观察场景,没有控制好光比而导致整体画面曝光失败。
【器材篇】
我们团还有两位无忌老网友:cheji和oliverjiang。
这是活动结束后在暹粒机场前往金边前的器材合影,其实还有十多台数码相机没敢露脸,包括两台拍立得相机。
器材大合照
Contax 645中幅单反相机(带电池手柄)、T* 35/3.5 Distagon、T* 80/2 Planar,等同135的21mm和50mm焦距;
Nikon F100和FM3A、AF 28/1.4D、AIS 105/2.5、AF-S 60/2.8(没有在胶片机身上使用);Nikon D700。
其中是否要带数码机身我们讨论过,主办方后来也没有严格要求。我带上D700并没有准备使用,因为我有一种预感使用数码和胶片的拍摄过程会有所不同。
后来发现几乎所有人都带了不同的数码机身,从刚出品的索尼α-500到松下LX3等等。团里貌似只有我坚持没有用数码相机,大部分人在白天有相当多时候都拿出数码相机,无论是做简单记录还是认真拍摄。
我的D700被用了三次:在暹粒{zh1}一个晚上吃自助餐时有当地风俗表演,在尝试使用胶片ISO 400后我发现现场光线实在太暗,后来使用D700才知道至少要在ISO 3200以上。
另外一次就是上面的器材合影,而{zh1}一次是立刻暹粒回金边的路上和抵达金边后的夜间。
对了,在小吴哥拍摄xx的明信片场景时也用了一次D700。
【金边市】
我们的行程总共5天,其中来回各自{yt},都在金边过夜而没有多少机会参观这个城市。
【吴哥窟】
有关吴哥的背景介绍网上有很多,在无忌上搜索“吴哥”都能找到100多个帖子,我就不重复介绍了。
在3天的实际拍摄行程中,我们在吴哥窟里面花了大约{yt}多点的时间。头{yt}有阳光,第二天下小雨,第三天晴天但我没有去拍吴哥而选择了去洞里萨湖。
在短暂的时间被导游拉着去吴哥里面不同的景点,没有多少思考的时间匆匆忙忙按下快门。回顾冲洗出来的照片,我还是喜欢用黑白胶卷拍的片子,影调和这个环境更加合适,可惜没有多拍些黑白胶卷。
Contax 645, Zeiss 35/3.5, Kodak Ektar 100
Contax 645, Zeiss 35/3.5, Kodak Ektar 100
Contax 645, Zeiss 35/3.5, Kodak Ektar 100
Contax 645, Zeiss 80/2, Kodak E100VS
Contax 645, Zeiss 80/2, Kodak E100VS
Contax 645, Zeiss
35/3.5, Kodak Ektar 100
Contax 645, Zeiss
35/3.5, Kodak Ektar 100
Contax 645, Zeiss
35/3.5
Contax 645, Zeiss 35/3.5
【洞里萨湖的居民】
洞里萨湖又名金边湖,湖的面积在旱季和雨季相差六倍之多,因而成为湄公河的一个巨大蓄水湖。在越战期间有大量越南难民迁移到湖边居住,和原来的高棉人一起生活在水上。我们{dy}天上午到湖边参观,团队中几位老师在这个环境拍摄人文题材非常有兴趣,因而提出修改第三天的行程,让感兴趣的几位重新回到湖边更加深入拍摄。
居住在湖边,更严格说湖水上面的这些居民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简陋的木屋下面是湖水上面是青天,条件差的甚至以茅草当屋顶,条件好些的用木板搭建。虽然生活条件如此恶劣,我们还是找到笑容,尤其是儿童们的笑容。
Contax 645, Zeiss
80/2, Kodak Ektar 100
Contax 645, Zeiss
80/2, Kodak Ektar 100(增感到400)
Contax 645, Zeiss
80/2, Kodak Ektar 100
Contax 645, Zeiss
80/2, Kodak Ektar 100
Nikon F100, AIS
105/2.5, Kodak Ektar 100(增感到400)
Nikon F100, AIS
105/2.5, Kodak Ektar 100(增感到400)
Nikon FM3A, AIS
105/2.5, Kodak T-MAX 400
Nikon FM3A, AIS
105/2.5, Kodak T-MAX 400
Nikon F100, AF
28/1.4D, Kodak Ektar 100(增感到400)
Contax 645, Zeiss
80/2, Kodak E100Vs
Nikon FM3A, AIS
105/2.5, Kodak T-MAX 400
Nikon FM3A, AIS
105/2.5, Kodak T-MAX 400
Nikon FM3A, AIS
105/2.5, Kodak T-MAX 400
当然在旅游区有职业乞丐,游客的船一靠近他们就过来。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