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十年互联网年代盘点之(即时通讯) - 互联网新闻- {dy}资讯- IT168 ...

  鲜甜的《弹指十年 互联网年代盘点》系列已写过“序”和“之一”两章了。虽然没收到“强烈的反响”,但还是紧接着发布“之二”以及后续系列。因为我想贵在坚持。比如坚持内 容审查,而不要像Google那样玩“半途而废”的游戏。

  这些天一直在构思即时通讯这一章该如何下笔。既要叙述清 楚即时通讯对中国互联网的重要意义,又要通俗易懂且引发各位朋友的评论。《弹指十年》是鲜甜IT的系列评论,比较全面的概括了21世纪{dy}个年代中国互联 网的发展史。请各位随意转载,但必须注明转自源文链接和作者名字。

 

什么是即时通讯 (IM)

  即时通讯可以有多种叫法。比如“聊天软件”就是比较通俗的一种。但请记住,IM不是只有腾 讯一种。世界上有许多种优秀的IM软件。而中国网民对QQ的高度认知,来自于它在国内IM市场的{jd1}占有率。

  目前国内较受欢迎的 IM软件有:QQ、 Messenger( Live Messenger)、百度Hi、飞信、、、网易泡泡、TM、Google Talk、阿里旺旺等。

  即时通讯与电 子邮件{zd0}的不同在于不用等候,不需要每隔两分钟就按一次“发送与接收”,只要两个人都同时在线,就能像多媒体电话一样,传送文字、档案、声音、影像给对 方,只要有网络,无论对方在天涯海角,或是双方隔得多远都没有距离。电子邮件在互联网应用中虽然占据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即时通讯因其”即时“的特点,慢 慢的取代了电子邮件在许多领域里的应用。

 

即时通讯(IM)的起源


  即时通讯 软件诞生于1996年。4位以色列人发明了IM的鼻祖——ICQ,即“I SEEK YOU(我找你)”的意思。ICQ支持在Internet上聊天、发送消息、传递文件等功能。这款软件一经推出,即刻全球响应,随后他们成立了 Mirabilis公司,向注册用户提供互联网即时通讯服务。6个月后,ICQ宣布成为当时世界上用户量{zd0}的即时通讯软件。在第7个月的时候,ICQ的 正式用户达到100万。1998年,ICQ被美国在线以2.87亿美元收购,此时其用户数超过1000万。凭借着前所未有的创意很快在全世界拥有了大批的 用户,即使在当时互联网不太发达的亚洲,市场用户量也占到了70%,在国内更是占到了80%。

 

即时通讯(IM)在国内的发展

 

  2000年那会 儿,网络上流行什么呢?那可是中国互联网的黄金时代。好像你在互联网上随便种一颗种子,在不久的将来都会长成参天大树。当时网络上流行的应用,不多。不像 这会儿,网络上不怕没好玩的地儿。那时还没有形成在网上玩的概念。大家都知道网络是个好东西。却不太会利用它。当时{zlx}的应用当属电子邮件和在线聊天室 了。电子邮件前面的章节已经介绍过。而许多人认识互联网,都是从聊天室开始的。

  记得{dy}次上网,拿出一张纸条,打开,战战兢兢 地在地址栏敲入抄好的聊天室地址,怀着xx崇敬的心情,注册个帐号,于是开聊了。点击进入的那一刻,心花怒放。一个崭新的世界展现在我眼前。花花绿绿的字 体,让人晕了半天,终于找着了北。

  时间长了,发现了一个问题,聊得来的网友,可遇而不可求。不能把好友像通讯录一样的保存起来。后来 开始尝试一种新的东西,叫OICQ网络寻呼机。于是注册了一个OICQ号。那就是现在的QQ,只是那时还不叫QQ。有了这东西,使得咱们与网友交流起来更 加得心应手。

  刚开始OICQ就是仿照ICQ做的。因为当时ICQ没有中文版本,所以国内很少有人用。可能只有马化腾自己才清楚 OICQ到底诞生于什么时候。而它初期的定位是“无线网络寻呼系统”。所以当时的OICQ还有个很拉风的功能:发送消息到BP机。

  当 时除了这个,也没别的即时通信软件,再加上媒体的宣扬炒作,谁也没想到OICQ的注册用户突飞猛进。

郑重声明:资讯 【弹指十年互联网年代盘点之(即时通讯) - 互联网新闻- {dy}资讯- IT168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