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金融供需演变
谈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路径
张吉光 陈亚楠
近年来,为了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从“改革现有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到“放款市场准入政策,引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府和监管当局从存量和增量两方面深化改革、加快创新,不断完善农村金融供给,取得积极成效,农村金融供给呈现出机构增多、产品增加、创新增快的“三增”局面。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农村金融需求的特殊性以及城乡二元化经济金融格局的存在,无论是在松货币政策还是紧货币政策下,农村金融需求仍存在很大缺口,尤其是农户需求、微小企业需求、农村特色需求的满足度不高。而融资难的呼声再次引发理论界学术界反思农村金融改革的成效,甚至有学者偏激的认为从农村供给角度进行的农村金融改革是开错了xx(中国人民大学周立);还有的学者认为服务“三农”和处理好股东利益{zd0}化之间是一对矛盾。显然,考虑到二元化经济金融格局的存在以及农村金融需求的特殊性,任何单纯从供给或需求单一角度解决问题的举措效果都会受到影响。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农村金融供给和农村金融需求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尤其是对农村金融需求新特征的分析,找出现行供需市场中存在的矛盾,进而提出农村金融改革的方向。
一、关于农村金融供需理论的研究综述
美国经济学家休.T帕特里克(Hugh T.Patrick,1996)针对发展中国家农村的金融发展曾提出两种模式:一是“需求追随”(demand-following)模式,该模式强调通过农村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来带动农村金融的发展。他认为,随着经济的增长,经济主体会产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作为对这种需求的反应,金融体系不断发展,也就是说,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导致了金融机构、金融资产与负债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产生和发展。这实际上是功能模式。二是“供给优先”(supply-leading)模式,该模式强调金融服务的外在供给对农村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即金融机构、金融资产与负债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先于需求。这实际上是机构模式。帕特里克指出,这两种模式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两种模式之间存在一个{zy}顺序问题。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供给优先型金融居于主导地位,而随着经济发展,需求追随型金融逐渐居于主导地位。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到目前为止的改革基本上是围绕供给入手的,即“供给优先”模式。而相关的研究同样侧重于从供给角度分析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赵明光(2007)认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资金外流趋势进一步加剧等导致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建议尽快建立和完善普惠制金融体系,缓解农村金融供求矛盾。刘梓舟(2008)在对农村金融现状进行分析后认为,缺乏有效的农村金融产品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亟需构建相应的新型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体系,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于丽红、兰庆高(2005)也认为,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更多地表现为金融供给小于金融需求,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这主要表现为农村正规金融组织资源供给不足、农村金融业务种类较少以及农村信贷资金不足等三个方面。李建英(2006)则进一步从总量、结构、区域布局以及服务对象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失衡问题。
正如帕特里克所提出的,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供给优先型金融居于主导地位。从供给角度入手进行的旨在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的改革是有效的。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农村经济状况地区差异较大的国家,单纯从增加供给角度来解决农村金融问题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供需失衡问题。因此,从增加供给和引导需求两方面入手,并注意解决供给和需求中的结构性问题,应是今后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理论上的路径选择。
二、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演变及特征
(一)农村金融供给演变——从“单一”走向“多元”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里,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主要是由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提供的。因此,人们谈起农村金融服务往往将其等同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服务。近年来,随着监管准入政策的调整、农行股改的启动、邮储银行的成立、农发行业务范围的调整以及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深入推进,定位和服务于“三农”的金融机构已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农村金融机构可谓济济一堂,具体来看:既有网点延伸至乡镇的邮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又有网点云集在县城的股份制银行、大型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特征,即大型、中型、小型机构并存,专业性和综合性机构并存,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机构并存。
从演变历程来看,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1、农发行调整支农业务服务范围。2004年开始,银监会批准农发行按照市场原则,新增了农业产业化xxxx、种子、农业科技xx,并允许农发行将粮棉油产业化xxxxxx范围扩大到农、林、牧、副、渔业范围内的产业化xxxx。农发行紧抓政策机遇,不断拓展业务领域,由过去单一支持粮棉油购销储业务,逐步形成了以粮棉油收购xx业务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xxxxxx和新农村建设中长期xx业务为两翼,中间业务为补充的多方位、宽领域支农格局。
2、农行股改启动,定位面向“三农”。追溯到2004年农行上报{dy}次股改方案,到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农业银行改革“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总原则。农业银行逐步探索出一条县域规模化融资为基础,以缓解农民“xx难”为突破口,以惠农卡为主体,以农村小额信贷为推手,以“三农”金融事业部为组织保障,具有农行特色的服务“三农”新路子。经过近2年在18个分行和123家县域支行的试点,该模式基本能实现风险可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至此,农业银行定位回归“三农”的路径已基本确立。
3、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在全国铺开。2006年12月,针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竞争不充分的状况,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低门槛、严监管”原则,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xx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到农村地区设立分支机构。2007年10月,国务院同意将试点省份从6个省(区)扩大到全部31个省市区。至2008年底,已开业91家村镇银行、6家xx公司、10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已开业的107家机构共吸纳股金41.2亿元,吸收存款64.6亿元,xx余额34.2亿元,96%的xx投向农村小企业和农户。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空白,打造了形式多样的支农产品。
4、邮储银行成立,拓宽农户金融服务面。2006年12月,银监会批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业,同意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以全资方式出资组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充分依托和发挥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邮储银行将专门设立农村金融服务部门,积极完善网络服务功能,面向“三农”开展业务。至此,邮政储蓄结束了“只存不贷”的历史,迎来了服务“三农”的新时代。至2008年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分支机构组建工作基本完成,36家一级分行,312家二级分行和19564家支行全部核准开业。由于邮政储蓄分支机构分散在全国各地,其网点延伸在乡镇,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展,打破了农村信用社服务基层网点的单一格局,拓宽了金融服务面。2008年,累计发放小额存单质押xx和小额xx600多亿元,余额300亿元,其中70%以上用于农村地区。
5、放款农村市场准入,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纷纷进入县域。为促进股份制商业银行提高市场竞争力,更好地为县域经济、新农村建设和小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缩小金融发展的区域性差距,推进和谐社会建设,2007年银监会决定允许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2009年银监会依据监管评级与市场准入联动的导向机制,支持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引导中小商业银行到县域设立分支机构。监管政策调整,发达县域金融领域纷纷增添了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的分支机构。
综合分析农村金融供给市场的演变,农村金融供给主体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少”——“再从少到多”、“从单一到多元”三个阶段,并初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互补化的格局。从规模上看,既有大型国有银行,也有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有小型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信用社),以及微型的村镇银行、小额xx公司;从机构性质上看,既有扁平化管理的“法人机构”,又有适应农村金融市场特色管理的“分支机构”;从服务性质上看,既有专门服务于“三农”的专业性金融机构,也有综合服务于城乡的综合性金融机构;从所有制性质上看,既有国有政策性金融机构,也有股份制金融机构(包括以民间资本为主的民营金融机构),还有合作制金融机构;从金融服务和产品角度看,既有传统的存xx基本业务,也有新型的理财、顾问等创新型业务。
(二) 农村金融需求演变——从“传统”转向“综合”
经过30年的农村改革,农村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小农经济状况正在发生改变,农业企业、农村经济组织以及农地集约化经营等规模经营模式逐渐成为趋势。与之相适应,农村金融需求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概括来看,农村金融需求主体上,由单纯的农户向农户、企业、农村经济组织、地方政府组织等演变;农村金融需求用途上,从单一农村种养殖向农、工、商、贸、流通综合化演变;农村金融需求内容上,由单纯的信贷需求向理财、风险规避等综合金融需求演变。
具体来说,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需求演变特征表现为:
1、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呈现出多层次。“三农”的本质涵义是农村、农民、农村经济,并不局限于农民。特别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从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分析,金融需求主体既有传统的个体农户的资金需求;又有横跨种植养殖加工类企业的资金需求,还有承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资金需求,呈现出多层次。
2、农村金融需求用途表现为多种类型。以资金需求为例,农村政府投融资平台资金需求从财政扶持的农村道路建设、农村中低产田建设资金需求向农村专业化市场建设、农村特色经济组织建设的资金需求转变。农村中小企业在完成乡镇企业向民营企业转制过程中,逐渐积累了原始资本,横跨多行业、多产业经营的综合客户渐渐增多,金融需求有用于建设的长期资金需求,也有短期资金需求。农户xx已经基本改变了传统的春种秋还的模式,向规模养殖产品加工转变,承贷主体由纯农户向个体工商户、微小企业业主演变。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农村微小企业缺少应有的组织性,生产工艺落后,成为大企业淘汰产能落后设备的转移客户,其资金需求又存在着“不合理”的一面。
3、农村金融需求在产品服务需求上日益要求多功能。农村中小企业往往处于“研发——物流——加工”的末端,企业的上游客户往往是大中型企业,企业的下游客户是微小企业,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企业受市场供求状况、汇率波动、原料价格波动影响大。农村中小企业在接受常规的存、贷、结算等金融服务时,更需要提供规避汇率风险、市场价格风险的金融产品。除此之外,广大的农民除了传统的资金需求外,还需要提供合理规避农业风险的担保、保险等相关金融中介机构的服务。
4、农村金融需求在不同区域呈现出差异性。与我国农村经济区域化特色发展相适应,农村金融需求在不同区域也呈现出较大差异性。不同区域存在不同的特色产业,而在产业链不同层级则分布着大、中、小、个体经营户、加工户等不同金融需求的主体。如广东、深圳积聚着两头在外的加工企业,沿海沿江船舶配套企业、苏浙一带纺织服装加工业等等。显然,广东、深圳与苏浙的农村金融需求就有很大不同,而在同一地区,处于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不同主体的金融需求也有较大差异。
综合来看,我国农村金融需求呈现出更大的差异性、复杂性。农村金融供需失衡不仅仅是一个总量问题,更大程度上是结构问题,即现有较单一的供给模式难以适应多样性的需求。因此,我国农村金融下一步改革的路径需要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的演进及新特征作出相应调整。
三、农村金融供需对接中的矛盾分析
农村金融服务不足,“三农”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直接原因看似是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对接中存在矛盾和失衡,特别是较为单一的、更多带有商业性的供给模式与较为复杂的、更多带有政策性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认识这些矛盾是未来调整农村金融改革的依据所在。
(一)经济二元化与金融二元化导致农村总体金融需求满足率低
经济二元化是城乡经济结构失衡的一种表现,突出表现为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经济二元化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二元经济结构的特色形成了城市客户金融需求单户金额大、金融风险相对较小,单一客户带给金融机构的综合收益高;农村金融需求单户金额小、风险大、综合收益低的特点。风险收益导向下,经济二元化带来了金融二元化,并形成了信贷资源配置失衡的局面,突出表现为: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农村金融机构供给中,大客户资金充裕,小企业和微小企业资金满足率低,信贷结构失衡。
依据经济决定金融的原理,经济二元化诱发了金融二元化,金融二元化反过来加剧了经济二元化,经济二元化是因,金融二元化是果,更是多年来农村金融需求满足率低的主要根源。更为重要的是,宏观经济中的二元化导致了城乡金融的二元化,而微观农村经济中日益显现的二元化导致了农村金融同样呈现出二元化特征,即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涉农企业和组织的金融供给较为丰富,而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小农经济、农民的金融供给相对不足,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这种状况表现在现实中就是,农村金融机构的网点向富裕地区集中,客户向大型企业、当地政府关系户集中。
(二)地区经济差异与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中西部农村金融需求满足率低
长期以来,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经济发展快,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现代农业发展较快,第二、三产业已成规模,城乡差距相对较小,农村金融需求中,传统小额农贷需求少;以企业为借款主体的金融需求多,加之东部沿海地区汇集着商业性、股份制、合作性等诸多金融机构,农村金融需求满足度相对较高;中西部经济总量相对偏小,农业基础设施差,耕作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城乡差距大,农村金融需求中,存在传统的农、牧业种植、养殖的需求相对较大,对小额xx的需求旺盛;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群体少,企业类金融需求相对东部地区不足,加之中西部地区服务于“三农”的金融机构数量和类型较少,农村金融需求满足度相对低。
这种地区经济差异和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均衡现象也影响了农村金融改革的成效,一个较为典型的例证就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放开后,金融机构在发达地区设立村镇银行的积极性普遍很高,但对于较为落后的地区则缺乏积极性,甚至于无人问津。比如广东省韶关市的乳源县属于{gjj}贫困县,原本计划设立一家村镇银行,{zh1}因为找不到发起者而作罢;而同属该省的中山小榄镇则是中国xx的五金产业基地,其设立村镇银行的计划吸引了多家金融机构前来投标。
(三)供给主体的商业性与需求主体的多样性导致农村特色需求满足度低
随着国内商业银行的纷纷上市,追求资本收益{zd0}化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的共识,因此商业银行储备客户群充足的条件下,按照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往往通过行业政策导向和客户评级系统,筛选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客户作为发展目标。相反,农村金融需求中,受金融机构追求盈利和规避风险的影响,具备区域发展特色和行业特色的农村金融需求满足度低。其表现:一是农村非盈利性基础需求满足率低。农村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存在非盈利性特征,如果此类投入得不到财政扶持,金融需求满足率低下,或者即使有财政扶持,但承贷项目主体小,满足度低。如:某市2009年上半年政府背景xx投放200多亿元,而列入国家4万亿投资项目的农村改水工程、农村医疗卫生改善工程的项目均不在其内;二是地方特色产业需求受政策影响大,阶段性的供需矛盾突出。受经济变化的影响,金融机构根据风险状况调整行业的准入、限制、维持、退出策略,如果具有地方特色的诸如纺织行业被纳入金融限制行业,那么当地与纺织业密切相关的棉花加工、织布、印染等大大小小的客户都会受到影响,尤其部分信贷人员在政策执行中存在“一刀切”的偏激做法,更是激化了供需矛盾。三是农村非盈利的经济组织主体需求满足率低。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加工企业组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涌现出农村经济的中介组织,主要从事经纪咨询贸易运输等,这类组织一头连接千家万户农民,一头连接着农场品销售市场,由于这类经济主体在农产品收购流转中拥有季节性金融需求,同时又不具备资产抵押的特征,其融资难度大。一言以蔽之,更多带有商业性的农村金融供给无法有效满足多样性的金融需求。而这显然不是通过简单增加金融供给就能解决的。
(四)金融供给设置准入门槛与需求主体自身不足导致微小客户满足度低
在众多的金融供给体系中,各家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均设有一定的门槛,对客户规模、客户经营状况、客户抵御风险的措施、利率的定价等设置条件。从金融机构市场定位分析,农村规模大的客户为其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多,可选择产品多,金融满足度高;农村规模小的客户为其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少,可选择产品少,且融资成本高,金融满足度低。具体分析,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的分支机构主要为融资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中小型企业提供服务,利率定价依据风险状况不同在基准利率上浮10——50%不等;500万元以下的微小客户融资主要集中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利率上浮在30%以上。农村小额农贷只能依靠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和邮储银行提供服务,且利率较高。2009年上半年,某地区xx平均增幅为31.36%,大、中、小客户xx增幅分别为45%、26%、25%;而授信小于500万元以下客户xx增幅却下降1.75%。
(五)农村融资担保体系不完善加剧农村金融供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