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轮胎大战好阿!有竞争才是王道嘛- F1赛车场- HelloF1赛车论坛
TONY Didgins将会向我们揭示为何F1需要迎接新一轮的轮胎之战的到来了,并且他认为这也许是现在的F1所需要的。

最近在凹凸运动杂志上写了一篇93赛季的回顾,也预测了一下即将到来的2010赛季。我很惊讶地发现,原来F1从来未曾变过,如果你想有一个可运营的良好财政经营状况,一张好看的车队成绩表,无论你的车队中的气氛是自由还是严格死板,你都必须掌控住钱和车队内的那些精英分子。

让我们回到威廉姆斯车队统治赛道的年代。在1991赛季末,威廉姆斯的FW14落后于迈凯轮和塞纳。但是92赛季的FW14-B是一辆极富竞争力的赛车,它在那个赛季是不可战胜的。

在92赛季的首场比赛中,塞纳获得第二,但是落后于{dy}名半分钟。

“是你自身的问题还是说威廉姆斯赛车有了长足的进步呢?”赛后记者向看起来一脸疲惫的塞纳提问。塞纳的表情稍微有点不耐烦,他回道:“干得好,Sherlock!”随后他很平静地解释说,他在正常情况下不会比曼塞尔慢半分钟,他尽可能地表现得绅士——他的意思是他本可能轻易的被抛开半分钟以上。

也就是在那一年,迈凯轮失去了本田引擎,这震惊了所有人,这也意味着塞纳要在1993赛季缩小和威廉姆斯差距的希望变得十分渺茫。最糟糕的是,在曼塞尔因为薪金待遇和弗兰克·威廉姆斯闹翻参加印地赛之后,领导威廉姆斯车队的是他的死敌普罗斯特。

但虽然MP4/8虽然推出得晚了些,却是迈凯轮当时制造的{zxj}赛车。因为赛车装备了计算机控制系统。有人甚至说车手是多余的,更有所甚者认为赛车都能无人驾驶了。

赛车技术在一段时间内突飞猛进在那时看起来太过分了,但是随着防抱死刹车系统ABS的应用,至少有两个车队在尝试了四轮转向技术,这些技术的出现逐渐开始影响车手驾驶的基本面。而其他人却争论到先进技术的应用能让{zyx}的车手更优秀,因为他们在高强度的比赛中有更多的精力去操控这些额外的设备发挥{zd0}功效。虽然也许确实如此,但据说塞纳,这位当时无可争议的F1{zj0}车手,在寄给莫斯利的圣诞贺卡上建议禁止F1中的驾驶辅助系统。

有时候高科技确实能使赛车表现达到新的层面,但车手也必须要有巨大的勇气才能把优势发挥到{zd0}。在地面效应时代,科林·查普曼的莲花79独占鳌头,但是在接下来的一年很多车队都追上甚至赶超了他。阿兰·琼斯起初也说帕特里克 海德的FW07是多么的出色,你{wy}要做的就是坐进去,相信这辆车能行,然后它就能完成你想要的一切。后来Dider Pironi也驾驶他的利吉尔赛车在1980赛季战胜了很多了不起的车手。“在英特格拉斯赛道的一号弯”他解释道,“你必须紧踩踏板踩以克服巨大的离心力”。

而最终,赛车的底盘不得不改成平坦的,因为如果不这样,赛车就要变成速度飞快的抛射体飞出赛道了。

这个情况和92年的威廉姆斯赛车很相似。有趣的是,1991赛季,当驾驶那辆消极的FW14时,Riccardo Patrese和曼塞尔的差距比92赛季驾驶FW-14B小得多。

FW-14B的排气管通过扩散器区域,这样当车手踩油门的时候就能增加下压力。所以,如果你能在银石赛道的Capse和Becketts弯角处依然踩着油门,你就能获得额外的下压力,这样可以获得双倍的红利,而如果这辆车如14B那么优秀,你就能跑得飞快了。当Patrese看到曼塞尔在银石赛道做出的杆位成绩时,他摇摇头笑着说尼格尔一定是在地狱玩球。

曼塞尔既有天赋又非常强壮——他用起方向盘来就像玩衬衫纽扣一样。

所以,即使是有这样的技术潜力,也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应用的,尽管当Patrese都能料理塞纳得时候,你能感觉到有些事情确实太离谱了。要追上威廉姆斯非常昂贵,并不是每个人能掏这份钱的。时间也很紧迫,当然或许这些只不过是车队们向莫斯利施压禁止主动悬挂,牵引力控制和车手辅助系统的借口罢了。



似乎他并不需要人说服也想把那玩艺禁了,但是弗兰克威廉姆斯和罗恩丹尼斯——两支已经砸了大笔的钱在这些技术上的{dj1}车队的老板却坚决反对这样的禁令。当莫斯利说有可能在94赛季禁用牵引力控制系统和牵引力辅助系统时,他没有非常地制定实施的时间表,所以他对这两项技术是支持的,这是他惯用伎俩但是这却是他早期{zj1}有争议的一件事情了。

弗兰克和丹尼斯威胁仲裁,更扬言要通过民事诉讼把那些花在被禁止技术上的钱要回来,但是FIA却态度强硬。其结果,可能更多的靠运气,有些可能是有人耍了点手段,赛季相当精彩而F1又回到了媒体的头版位置,虽然很多事件是有争议的,但是世界开始重新xxF1。

厂商车队的加入很好地提高了F1的知名度,也增加了车迷的人数,但这时候F1还不是彻底的投入竞争,引擎是最主要的竞争方面,所以莫斯利又开始喊停了。当然,再一次不受欢迎,但是如果你再看的远一点,你就能看出点什么。

我一直觉得一个即能让小的独立车队存在又能让主要制造商无限制的在核心技术领域进行竞争的F1大奖赛是不可能存在的,但当然大厂商车队的主席们总是告诉你这是可能的。
当然你规则规定的越细致,你就越来越趋向于标准方程式的道路。有些人甚至认为在引擎冻结和单一轮胎供应商规则下,或多或少我们已经算是标准方程式了。如果在20年前你在F1里提现在的情况,造就被人笑掉大牙了。

观念的改变是有趣的,其中最有趣的就是轮胎了。你可以拥有{zh0}的底盘,但是如果你赛车的4个触地点没有处在{zh0}的工作状态,底盘的优势也不能发挥。很多人不能接受这种观点,他们说道,劳达和法拉利在七十年代赢得了很多的比赛时因为它的12缸引擎提供了比其他车队更多的动力。但真的是这样吗?

轮胎之争让比赛多了点有趣的东西,而且面对不同特点的赛道需要各种不同的轮胎。它们给比赛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娱乐因素。所以我们有两家甚至更多的{dj1}轮胎供应商是必须的。但是如果其中一家一枝独秀,那么其他的供应商就和呆在家里么有什么区别了。当赛车运动的竞争xx变成了轮胎供应商指间的竞争,我们就会听到负面的评价。

在速度差异方面,轮胎一直被认为是你能获得最多速度的地方——甚至要比空气动力学多得多的多。我参加过许多测试,测试中车手们用不同种类的轮胎不停的作着5圈试跑,这都是为了评估暖胎效果。车手的感觉不单是无聊可以形容的。这也是为何FIA选择单一轮胎供应商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在现行试车规定下不能无休止测试轮胎了,又会怎么样呢?罗斯·布朗笑着承认这样的情况会很“有趣”,而且在供应商之间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恶性竞争。这样的结果也许会像05年的印第安阿波利斯,米其林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抗议。当然不会像米其林2005年那么夸张,但是最终的结果却会很相似。



当然那时是出于安全考虑,但也许我们得改改我们的旧观念了。也许我们可以规定如果哪家公司的轮胎爆胎一次就会罚款?这样太严厉了?我知道,但也许我们能把它写入规则。通过这样的极端方法,或许能杜绝车手们抱怨轮胎不如对手。

毕竟,米奇林的离开部分是因为他们对竞争感兴趣,部分是因为他们感到受到了不公正对待。你不得不怀疑如果没有米奇林谁由能代替普利斯通的位置呢。也许这位法国FIA主席能搞来很多轮子。不然F1可真要遇到无轮可跑的囧境了。就我看,还不如放开限制,但严格控制测试次数。你看,引擎限制最终并没有影响可靠性,车队们都完成了非常专业的工作。那为什啥轮胎就不能这样呢?在合理的范畴内越少限制,越他妈好。

想发表回复?请,或者(注册不会超过24秒)

郑重声明:资讯 【还是轮胎大战好阿!有竞争才是王道嘛- F1赛车场- HelloF1赛车论坛】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