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互联网2010(上) -电商路-专注网店建设与网店营销-为网商经营网店 ...

发布日期:二月 23, 2010 | | 分类: |

春节过了,也许该好好回顾一下2009年互联网发展的状况,并找到我们自己的发展方向。

本文分:页面;通讯;终端爆炸;移动互联网;政治;语言;社区;安全;广告;电子商务;物流;整合者;狩猎者;工具狂人;玩家;云计算;中文搜索;突破极限。18个章节。

{dy}章:页面

页面是我们接触和使用互联网的主要方式,设计师喜欢叫UI,就是界面,或人机交互设计。不管目前的交互模式有多少,是鼠标,键盘,多点触摸,基本都在一个平面内展开。

最早的互联网不是这样,最早的形态是命令行,今天还有很多人迷恋这样的模式,你输入需求,那边给出结果。其实,Google搜索就是这样的模式。这代表了我们早期一个基本的互联网交互模式,就是获取资料。

随着Netscape推出了HTML的浏览器。交互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化,出现了页面这个概念。页面不只是给出指定结果,通过超链接,你可以获得更多,页面成为一个节点,不同的节点把互联网连成一个相互连接的整体。

即使有XML和关系型数据库,以及后来的多维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的出现,这些仅仅是数据的存储方式,而并非是展现方式。XML是针对HTML在数据存储上的不足的改造。

随着XML的深入,Google把AJAX这个当年微软发明的HTTP简单通讯模式,推到了{jz}。

页面由此从静态化展示,转向于动态展示。不同于早期的服务端一次页面生成方式,AJAX让页面成为多个交互方式的载体,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改变展现的方式和内容。

页面成为一个容器和平台。而撑起这个容器的就是浏览器。

早期页面在展示方面的弱点,催生了Adobe的Flash技术。后来Flash逐渐变成交互方式。甚至成为了浏览器中的浏览器。

HTML5只是希望将浏览器纯粹化,就是单一容器的概念。而Sliverlight,Flash,AIR都是复合容器概念,而微软的Sliverlight,和Adobe的AIR是试图创造出HTML的替代浏览器。

互联网早期的HTML语言,虽然不xx,但毕竟是{zd0}的语言,用其他语言就像用汉语替代英语的主导地位一样的困难。

页面这个容器现在承载的东西越来越多,除了内容,如文本、格式、数据、图片、流媒体、三维,还包括了操作方法(javascript,ActiveX等程序)、交互链接、动态容器、交互模式(触摸、鼠标、键盘)、以及广告。

页面成为了平板式的交互界面。这是一种二维展现和交互方式。命令方式有鼠标,键盘,触摸和手势。反馈回来的是二维图形的变换结果或声音,动画。

今年将会是通用标准和私有标准强烈竞争的一年,Google和苹果主导的HTML5阵营在不断扩充。但会遭到微软和Adobe的顽强抵抗。后者凭借IE和 Flash占领了绝大多数的页面容器。这背后是巨大的应用市场、通讯市场、和平台市场。但ActiveX和Flash的模式,不仅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更关键的是,互联网应用逐渐从混合计算模型,转换到沙箱计算模型。混合模型{zd0}的缺点就是程序可以通过修改基础运行方式,对其他程序产生影响,这就是恶意软件,木马等基本的工作方式。这不仅是几个巨头之间的利益之争,更关乎未来互联网安全技术的发展。

目前,很多程序员都是在混合型编程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对于沙箱式编程,虽然在技术上可以接受,但在理念上很难接受。沙箱意味着工程师对用户机器的控制能力越来越低。这让国内很多利用交叉软件控制用户的利益获得者更加不爽。

在HTML5的背后,是产业结构和理念的转变。而不仅仅是利益。

第二章:通讯

每个页面背后,需要连接才能获得信息或操作方式。这种连接,叫通讯。互联网基础的通讯模式是点对点。不论是客户端对服务端、客户端对客户端、服务端对服务端。

最常用的是客户端对服务端模式。但这些年,客户端对客户端,简称Peer to Peer,就是P2P。也有长足的发展。

对于计算机来说,没有所谓客户端和服务端的真实存在,只是两点之间发生交互,之所以定义所谓的客户端和服务端,主要是两台计算机的所有方式和管理方式不同,存放的应用不同罢了。

P2P除了造就像BT,eMule,迅雷这种应用外。P2P也是云计算发展的基础。集群计算让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并且改变着整个互联网应用的生态和环境。

Google是早期采用OpenAPI的公司。这让Google的地图服务,广告服务可以嵌入任何其他网站和页面。后来的Facebook,Twitter,Digg等都在采用这样的模式,和其他服务进行交互或补充。

这样的集群效应在国内很少见,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是采用封闭的模式进行发展。腾讯就是典型的例子。

但从整个世界的潮流来说,服务交互整合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灵活的服务接口让很多新型的应用方式得以快速的部署和实现。以前独立整合代码的模式,变成了今天联纵整合服务的模式。这是发生在页面背后的{zd0}变化。

第三章:终端爆炸

如果你还在考虑页面是否自适应宽度,还是支持800像素,还是1024像素。你已经有些落伍了。

前些年iPhone引发的触摸革命,已经延伸到主要的浏览界面。iPad虽然恶评如潮,但平板产品不会因此而衰落,更何况iPad引发的市场效应本身就是未知数。当年iPhone推出也没有多少人看好。谁会预测到现在的智能手机支持多点触摸成为一种标准?

终端的变化主要是可视尺度和指令模式的变化。苹果appStore的应用,主要就是改变原来应用界面的尺度和指令模式。例如iPhone上流行的 Facebook,eBay,twitter,amazon等。就是这样的界面改变,不仅改变了互联网服务的市场,对于网络游戏,电子出版也是意味深远。在短短三年里,appStore的应用已经超过14万,这比以往所有平台上的应用总和还多。

除了攻城拔寨的iPhone OS,Windows7,Windows Phone,Android纷纷加入新的客户端软件阵营。除了Kindle,将会有更多的厂商加入平板产品的市场。而智能手机的基本应用形态已经呈现出固化的趋势。

你的网站服务还没有支持多点触摸操作?还没有适应新的终端?不远的未来将因为不能支持跨平台服务而自食恶果。

你愿意在终端爆炸的时代里分一杯羹,还是坐在那里卧看浮云?

第四章:移动互联网

过去提供宽带服务,似乎只是ISP的事情,是固话运营商或专门的接入商来运营。记得最早使用互联网的时候,国内还是瀛海威一家独大,还曾经为能把 14.4Kbps的modem更换成28.8K而欣喜若狂。后来有了光纤,ADSL。当年设计互联网应用的{zd0}障碍是可怜的接入速度和极高的连接成本。

随着WiFi的广泛应用,无线接入设备越来越多,移动服务商也开始介入宽带服务市场。但目前的移动运营商似乎还没有摆脱当年运营电话的习惯。其实美国那些公司也好不到那里去,当年宽带技术就遭到xx,国内提供宽带服务长期也利润微薄。VoIP总是电信服务商心里永远的痛。当我们还在大兴土木修高速,修高铁的时候,日本,韩国在大力兴建高速互联网。

电信服务商习惯于xx控制使用者。例如语音通讯,通讯双方都在掌控之中。这样就可以根据需要,制定例如长途话费这样的产品,即使不存在跨地区不同运营商结算的条件下,相同的设备结构,让长途和漫游成为一种收费模式而不是成本必需。互联网接入服务,有个{zd0}的问题是,接入商不能控制服务内容,也无法给服务内容定价,更难从服务中获取利润。在WAP时代,电信似乎找到了控制应用,给服务定价的方法,一旦进入客户端和PC没有多大计算能力区别的高速互联网生存环境,电信运营商就显得很不适应。

AT&T和iPhone合作的结果看,电信在此项服务上利润微薄。移动互联网似乎成为电信营运商暴利时代的终结者。因为移动互联网核心是互联网不是移动。

去年{zd0}的新闻是Google提供了Google Voice这种跨越电话网络和IP网络的语音服务。而今天Google把触角延伸到1G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

管道畅通是互联网能否继续高速发展的基础。没有高速互联网,今天的视频服务根本就不成立。更不要讲不同服务平台的整合。
就像修高速的,你只能收取过路费,至于跑什么样的车,烧什么样的油,本来就不关你的事。把高速修成高铁,那只好自己玩了。

第五章:互联网政治

随着更多的人群进入互联网,互联网变成了{zd0}的政治广场。这是最让各国政府头疼的事情。

因为在互联网上,能够引起普遍xx的除了八卦就是政治。人们通常对自己无法参与的事物保持{zd0}的乐趣去评价和发泄情绪。就像八卦无法改变被八卦者的生活一样,调侃政治也是如此。但如果割除这两个要素,互联网也就死气沉沉了。要不你让大家干什么?让大家用QQ见个面,然后问:“您吃了吗?”。扫黄打非,从来是一件事。

但这个问题凸显在每个政府面前,快速流动的新闻,变成蝴蝶效应的大海,你不经意的语言行为可能引发海啸。

但因此可以关闭互联网吗?大禹治水的经验教训并不遥远。

第六章:语言

《百家讲坛》的易中天,在大学里不能这样讲课。原因是听众不同。我们以前教育的实际目的是为了降低交流成本。相同学科和行业之间,不需要讲基础知识。那是大家的共识。有了共识,就有对应的概念体系。这样交流起来就比较容易,不用先从小学讲到中学。
但互联网的交流,你根本不知道听众是谁?这样一些传统意义上书本的交流方式,就失效了。火星文也会出现。语言在互联网中开始了自己的进化过程。

在这里,你要想成为公众知道分子,就要放弃复杂的理论概念,要学会用“普通话”交流。要学会打比喻。要保持幽默。要学会煽情。不要别人听不懂,就说别人低俗你高雅,这最不受欢迎。要不你找能听懂你的话的人说,反正听众没必要迁就你。

这也同时导致了一个问题,大家越来越喜欢表达的是情绪,而不是事实。情绪很简单,事实很复杂。

因此互联网衍生出很多情绪工具,例如:顶,打分,表情,更不要说各种情绪定义语言,如NC,SB,LJ,WD。

行为艺术更加发达,目的是突破你的感觉和智性极限,例如芙蓉姐姐,凤妹妹。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互联网不是理性占主导的地方,也不存在市场经济那个看不见的手。这里没有供应和需求需要平衡。这里你更多消费的是群体的喧嚣而不是豪华的圣餐。在人群的挟裹中,不断见到新的风景。

如果你试图设计良好的应用,那么你要学会看流动的大海江河,在混沌中找到秩序。

互联网改变了千百年语言的进化方向。音频,图片,视频比任何过往时代更成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图片和视频在浏览内容的比重越来越高。文字的能力似乎在不断衰退。具象思维逐渐替代抽象思维。思考空间被强力挤压。这谈不上是好事还是坏事,总之,这是正在发生的事情。

?
?
郑重声明:资讯 【侏罗纪互联网2010(上) -电商路-专注网店建设与网店营销-为网商经营网店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